'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

吹簫引鳳是一個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出自西漢著名文學家、經學家劉向的《列仙傳》。相傳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僅如花似玉,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裡,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餘音美妙,如遊絲不斷。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某一天夜裡,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明宣德官窯瓷器上的吹蕭引鳳圖即是根據此傳說描繪而成,以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

在古代仕女畫中,吹簫仕女的形象出現的次數較多。元代趙孟頫、明代畫家唐寅與女畫家薛素素都畫過《吹簫仕女圖》,畫家對同種題材,用不同的表現方法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的仕女畫的風格。

"

吹簫引鳳是一個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出自西漢著名文學家、經學家劉向的《列仙傳》。相傳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僅如花似玉,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裡,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餘音美妙,如遊絲不斷。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某一天夜裡,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明宣德官窯瓷器上的吹蕭引鳳圖即是根據此傳說描繪而成,以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

在古代仕女畫中,吹簫仕女的形象出現的次數較多。元代趙孟頫、明代畫家唐寅與女畫家薛素素都畫過《吹簫仕女圖》,畫家對同種題材,用不同的表現方法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的仕女畫的風格。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元 趙孟頫 《吹簫仕女圖軸》75.1x26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畫仕女吹簫,坐於一矮塌上,其描繪細緻接近於白描,只頭髮、衣領、衣帶處稍稍設色。背景處以墨色烘染山石。不設勾勒,與前景的白描仕女形成鮮明對比。

"

吹簫引鳳是一個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出自西漢著名文學家、經學家劉向的《列仙傳》。相傳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僅如花似玉,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裡,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餘音美妙,如遊絲不斷。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某一天夜裡,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明宣德官窯瓷器上的吹蕭引鳳圖即是根據此傳說描繪而成,以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

在古代仕女畫中,吹簫仕女的形象出現的次數較多。元代趙孟頫、明代畫家唐寅與女畫家薛素素都畫過《吹簫仕女圖》,畫家對同種題材,用不同的表現方法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的仕女畫的風格。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元 趙孟頫 《吹簫仕女圖軸》75.1x26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畫仕女吹簫,坐於一矮塌上,其描繪細緻接近於白描,只頭髮、衣領、衣帶處稍稍設色。背景處以墨色烘染山石。不設勾勒,與前景的白描仕女形成鮮明對比。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明 唐寅 《吹簫仕女圖》 立軸 絹本設色164.8cmx142.2cm 南京博物院藏

這幅《吹簫仕女圖》,就是唐寅現存的較為有名的仕女圖之一,繪於絹面,工麗細謹,線條流暢,敷色濃豔明麗,技法精工,畫中仕女纖纖玉手按壓簫孔,動作細膩微妙,神情生動。

整幅畫看人物單個的佈局和形貌,頗有唐朝宮廷仕女圖的韻味,但體現更多的卻是屬於唐寅自身的味道。

也有人對此畫真偽提出質疑的。

"

吹簫引鳳是一個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出自西漢著名文學家、經學家劉向的《列仙傳》。相傳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僅如花似玉,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裡,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餘音美妙,如遊絲不斷。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某一天夜裡,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明宣德官窯瓷器上的吹蕭引鳳圖即是根據此傳說描繪而成,以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

在古代仕女畫中,吹簫仕女的形象出現的次數較多。元代趙孟頫、明代畫家唐寅與女畫家薛素素都畫過《吹簫仕女圖》,畫家對同種題材,用不同的表現方法為大家展現了不同的仕女畫的風格。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元 趙孟頫 《吹簫仕女圖軸》75.1x26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畫仕女吹簫,坐於一矮塌上,其描繪細緻接近於白描,只頭髮、衣領、衣帶處稍稍設色。背景處以墨色烘染山石。不設勾勒,與前景的白描仕女形成鮮明對比。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明 唐寅 《吹簫仕女圖》 立軸 絹本設色164.8cmx142.2cm 南京博物院藏

這幅《吹簫仕女圖》,就是唐寅現存的較為有名的仕女圖之一,繪於絹面,工麗細謹,線條流暢,敷色濃豔明麗,技法精工,畫中仕女纖纖玉手按壓簫孔,動作細膩微妙,神情生動。

整幅畫看人物單個的佈局和形貌,頗有唐朝宮廷仕女圖的韻味,但體現更多的卻是屬於唐寅自身的味道。

也有人對此畫真偽提出質疑的。

名家筆下的吹簫仕女圖

明 薛素素 《吹簫仕女圖》 絹本水墨縱63.3釐米 橫24.4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薛素素生卒不詳,明代的女書畫家。吳(江蘇蘇州)人。名薛五,以字行。又字潤娘,一作潤卿,號雪素。萬曆年間金陵名妓,姿容雅豔,能詩善書,通音律。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在花園的一角,曲欄圍繞,一位仕女正端坐吹簫。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一作品用筆嚴謹,兼有粗細兩種風貌。仕女刻劃精細入微,衣紋用蘭葉描法,細勁流暢,頗具清雅之趣。 整幅作品細中有粗,粗中有細,畫面的格調寧靜優雅,不失為一幅水墨仕女畫精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