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如何平定四節度使叛亂,宰相曾因此被割下腦袋

唐憲宗李純,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唐順宗李誦長子。貞元四年(788年)封廣陵郡王。貞元二十一年初,順宗即位,重用王伾、王叔文、韋執宜、柳宗元、劉禹錫等進行政治改革,抑損宦官勢力。宦官俱文珍等對此大為不滿,謀奪朝柄,乃於三月逼順宗立李純為太子。八月,順宗內禪,李純即位。次年正月,改元元和。憲宗是唐後期較有作為的皇帝,他統治時期史稱“元和中興”。

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如何平定四節度使叛亂,宰相曾因此被割下腦袋

影視劇中唐憲宗

唐憲宗出生時,正是唐代宗(皇曾祖)去世的前一年(778年)。779年,祖父唐德宗即位。781年,河北成德鎮(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李寶臣死。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嶽上表請求繼承父位。德宗想借此機會改變節度使父死子繼的慣例,並藉機消除節度使對中央的威脅,拒絕了李惟嶽的要求。這個削藩舉措引起了眾節度使的不滿,於是他們聯合起兵反叛。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節度使樑崇義與李惟嶽聯手以武力抗拒朝廷。德宗徵調兵馬討伐叛亂,並親自在長安設宴犒勞征討大軍,打響了武力削藩的戰役。德宗在最初階段取得了勝利:淄青李正己病死後,他的兒子李納被打得大敗;李惟嶽被其部將王武俊殺死;成德鎮的大將張忠和投降德宗並參與平叛,德宗任命他為成德節度使;只有田悅在魏州負隅頑抗。但是,德宗利用藩鎮打藩鎮,導致參與朝廷削藩戰役的朱滔等人的不滿,朱滔認為自己功勞大而得到的少。於是舊亂未平,新亂再起,參與平叛的一些節度使也反叛了。782年底,盧龍節度使朱滔自稱冀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魏博田悅稱魏王,"四鎮"以朱滔為盟主,聯合對抗朝廷。同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自稱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不久又稱楚帝),與四鎮勾結反叛,平叛形勢更加嚴重,德宗軍力吃緊。德宗只能再次徵兵。建中四年(783)十月,德宗準備調往淮西前線平叛的涇原兵馬途經長安時,因為沒有得到賞賜,藉口伙食不好而反叛朝廷,這就是"涇師之變"。叛軍進攻長安,唐德宗在宦官保護下逃往奉天城(陝西乾縣),叛軍擁立閒居在家的太尉朱泚為主,稱大秦皇帝,建元應天。朱泚稱帝后,派兵圍攻奉天城想要擒殺唐德宗,唐朝統治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在河北平叛的大將李晟、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等軍從河北撤軍勤王,德宗的削藩之戰被迫終止。784年正月,德宗無奈下"罪己詔",聲明"朕實不君",屈辱地承認自己"失其道"引起各地叛亂,並赦免了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之罪,表示今後"一切待之如初"。除了朱泚以外,甚至連朱滔也予以寬大,許其投誠效順。王武俊、李納、田悅見到大赦令,取消了王號,上表謝罪。二月,由於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聯絡朱泚反叛,德宗又不得不再次逃往山南西道的梁州(今陝西漢中)避亂。784年五月,勤王大將李晟打敗朱泚收復京師,德宗重返長安,結束了顛沛流亡的生活。785年秋,馬燧收復河中,李懷光兵敗自殺,786年四月,淮西將陳仙奇殺李希烈投降,德宗就任命陳仙奇為節度使。七月,淮西兵馬使吳少誠殺陳仙奇,德宗又以吳少城為節度使。這次長達六年(781年——786年)的削藩與反削藩的鬥爭,以德宗失敗告終。

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如何平定四節度使叛亂,宰相曾因此被割下腦袋

影視劇中唐德宗

783年,唐德宗出逃奉天城時,沒有及時逃走的皇室七十七人死於叛軍之手。784年德宗重返長安,這時唐憲宗六歲,有一次,唐德宗將憲宗抱在膝上問;“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裡?”李純道:“我是第三天子。”這一回答使德宗對懷中的皇孫非常喜愛。788年六月,唐憲宗被冊封為廣陵郡王。805年四月,唐憲宗被冊封為皇太子。七月代理監國之任。八月憲宗得父皇傳位,這一年,唐憲宗28歲。唐憲宗在歷史上也有逼宮弒父嫌疑,其斷位之時,其父並未去世;他即位之後,將太上皇唐順宗遷居興慶宮,唐憲宗不允許群臣和其父相見。806年正月十九,僅四十五歲的唐順宗就死於興慶宮,而在此之前,順宗之病情並不嚴重。但不管怎麼說,憲宗逼宮弒父沒有史實依據,只能成為人們的一種猜測。

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如何平定四節度使叛亂,宰相曾因此被割下腦袋

影視劇中唐順宗禪位

憲宗即位後,也與藩鎮進行了鬥爭,比較成功,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只是延緩了唐王朝的滅亡。805年,劍南節度使韋皋死。劍南節度副使劉闢自任為劍南節度使。朝廷本來任命中書侍郎袁滋為西川節度使,調劉闢任門下省給事中,這是要將劉闢調為閒職,但劉闢拒不接受。新任命的袁滋不敢入川。同年十一月,憲宗沒辦法,改變了策略,其實是向劉闢退讓了一步,任劉闢為劍南西川節度副使。但劉闢並不滿足,再次挑戰中央權威,806年正月,劉闢拒絕任副使,上疏求任三川節度使(劍南東、西川、山南西道),要統治整個四川地區,擴大統治區域。面對劉闢的叛亂,憲宗決定聽從宰相杜黃裳的建議,發兵征討。憲宗任高崇文為左神策軍節度使為前軍、任李元奕為行營兵馬使作為次軍,與山南西道節度使嚴勵共同討伐西川劉闢。經過九個多月的作戰,憲宗平定了劉闢叛亂。這次能夠平定叛亂與西川節度使所處地理位置較偏有關,同時劉闢三番五次的無理要求也讓其他藩鎮找不到理由一起反叛,中央對付一鎮叛亂還有有能力的。

憲宗在打敗川西劉闢後,那些以前藐視皇帝的節度使們,感到了些許害怕,開始來朝覲憲宗。但有一個節度是例外,鎮海節度李錡(唐皇宗室)就拒絕朝覲,他管轄湖、杭、睦、蘇、潤、常六州、二十七縣,二十餘萬戶,經濟上非常富裕。西川叛亂之時,李錡要求擴大統治區,向中央要宣、歙二州。憲宗拒絕了李錡的無理要求。憲宗平定了川西劉闢之後,807年,李錡又向憲宗表示歸順朝廷。憲宗即刻派宦官攜詔書徵李錡入朝。李錡裝病不願入朝,憲宗任命其為左僕射,立即到京上任。同時,派李元素為鎮海節度使以代替李錡。李錡再生事端,命人殺了中央留守王澹,謊報朝廷說發生兵變,自己要為朝廷善後,不能赴京上任,並派兵修石頭城,準備長期割據。憲宗任淮南節度使王鍔統各道兵力討伐李錡,同時徵宣武,義寧,武昌兵及淮南富歙兵從宣州出發,浙西兵從杭州出發共討伐李錡。當時李錡認為宣州富饒,準備先攻宣州。派張子良,李素仙、田少卿率兵進攻宣州。張子良知李錡必敗,就和牙將裴行立合謀反戈。裴行立是李錡的外甥,他見李錡大勢已去,也發兵攻李錡。李錡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戰敗。眾將將李琦檻送長安。十一月,憲宗將李錡及其子李師處死。

814年八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向朝廷要求接任節度使,憲宗不同意,吳元濟並不聽從憲宗安排,擁兵自重,從此不向朝廷繳納兩稅。淮西鎮統治申州、光州、蔡州,共十九縣,一萬二千八百餘戶,治所在蔡州(河南汝南縣)。憲宗發佈《招淮西詔》,內容主要是:只要吳元濟歸服朝廷,淮西的官員由朝廷量才錄用,賞錢一百八十萬貫,免三州百姓兩稅三年,否則嚴懲不怠。吳元濟沒有接受,憲宗任嚴綬為詔討處置使,嚴綬到前線以後,給吳元濟寫信,勸他歸服朝廷,但吳元濟決心對抗朝廷。815年正月討伐淮西的戰爭全面展開。朝廷軍隊節節勝利,在這種情況下,吳元濟向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緇青節度使李師道求救。王承宗、李師道認為,吳元濟敗亡後朝廷就會討伐自己。但他們又不敢公開反叛,於是他們向憲宗上疏請求赦免吳元濟、停止討伐淮西,憲宗沒有答應。王承宗和李師道見憲宗不答應,他們還是不願公開反叛,於是開始進行破壞活動。他們先派人悄悄燒了憲宗討逆軍的糧倉——河陰倉,認為沒了糧食憲宗自然會撤兵。憲宗為了解決軍隊糧草問題,又設淮穎轉運使,把揚州轉運院的糧食,從淮陰裝船,經穎水到項城,供應前線。李師道見燒糧不成,而此時討逆軍大勝,於是就準備刺殺朝中主戰大臣,給憲宗施壓。815年六月,他們派人刺殺了宰相武元衡,並割下了宰相的頭。同一時間,御史中丞裴度也遭刺殺,身負重傷。這並沒有阻止憲宗討伐叛逆,他對忠臣遇刺痛哭失聲,厚葬武元衡,並安撫其家屬,派重兵保護主戰大臣。裴度傷愈後,憲宗立即召見入宮,商討淮西戰事,裴度請憲宗允許與自己有關官員隨時商討淮西戰事,地點不必限制,憲宗同意。王承宗,李師道策見暗殺宰相後,仍沒有制止朝廷征討淮西,他們又準備在東京製造暴亂。這次策劃被憲宗之人發覺,予以鎮壓,事未得逞。戰爭打到第四年,公元817年,裴度請戰,宗聽非常高興,任裴度為宰相兼彰義節度使,仍充淮西宣慰詔討處置使,韓愈任行軍司馬。臨行前,裴度對憲宗表示:“臣若滅賊,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此年十月,裴軍攻下蔡州,終於平定了這場叛亂。十一月,吳元濟被斬於長安,其妻妾被罰為宮庭奴隸,其子流放遠州,之後詔令賜死。

唐代中興之主唐憲宗如何平定四節度使叛亂,宰相曾因此被割下腦袋

山西聞喜裴度故里

吳元濟敗亡後,行軍司馬韓愈建議派人說服王承宗,於是裴度派人前去,王承宗無奈之下歸順朝廷。818年四月,王承宗獻出德、棣兩州,送二子入京為人質,按期上供兩稅,從此成德鎮放棄割據。還剩最後一個割據者,就是淄青李師道。淄青鎮最盛時期包括鄆州、青州、淄州等十二州,勢力強大。從公元818年七月到819年二月,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平定了李師道,劉悟率兵攻入李師道坐鎮的牙城,俘李師道,並斬首示眾,同時又把李師道的親信處死,割據五十七年的淄青鎮又重新歸服朝廷。

唐憲宗在中央極弱的情況下,能打敗一個個藩鎮實屬不易,但這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藩鎮割據的局面。他有雄才大略,所以能維持局面,一旦皇帝無能,就必將天下大亂,五代十國實是唐藩鎮割據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