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歷史上,高句麗其實和五胡十六國時期那些林林總總的大小王朝國家一樣,是一個發跡於邊疆地區、受到中原文化全面影響的地方政權,類似於同時期存在於西南萬里之遙的爨氏南中和進擊中原後屢敗屢戰的慕容諸燕。

當時中原南北分治,而周邊的藩屬也不得不選擇站隊。地處東北亞的高句麗為了生存,也不得已朝秦暮楚,反覆在南北兩大王朝中間站隊。北朝實力強盛時就疏遠南朝;而南朝繁榮富強時就背棄北朝。

比如在隋朝滅亡江東陳朝之前就曾經和高句麗開戰多次,原因就是高句麗在地緣政治中的立場。曾長時期臣服於北齊勢力的高句麗在承認了宇文周和隋朝的霸權之後,又與北齊孤忠營州刺史高寶寧等人一起暗中向北境超級大國突厥效忠;而高寶寧滅亡後的次年,也就是隋文帝開皇四年,高句麗平原太王以“遠交近攻”的原則,向江東陳朝進貢;陳朝亡國後又繼續與突厥聯合,屢次攻打隋朝在東北亞的邊境城市。至開皇十八年(598A.D.)隋文帝以高句麗勾結突厥、侵擾邊郡為由派兵三十萬攻打高句麗,但卻因為氣候、疾病等原因損兵折將,據說比例高達十之八九——這要說一下的是,在古代戰爭中傳染病是削弱遠征軍戰鬥力的主要因素 之一,直到十九世紀還是如此。再往後就是隋煬帝徵高句麗,三次都以災難性的失敗告終,並因此導致了中原大亂,隋朝傾覆。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身穿朝服的神仙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手捉麈尾的神仙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一位高句麗官員的靈魂正在走向天堂。高句麗文化其實是中原漢魏文化在東北亞的延續。

而唐太宗在貞觀十九年的這次對高句麗的御駕親征不僅僅是之前隋麗戰爭(也可以說是內亞騎士集團和東北亞武士的對決)延續,也幾乎成了隋文帝那次對高句麗戰爭慘敗而歸的重演。

就在這次戰爭中,曾經豪情萬丈的天可汗唐太宗不僅鎩羽而歸,還被傳說在安市城讓高句麗守軍射了一箭,成了獨眼龍。雖然根據現有的史料表明,唐太宗在戰敗之後確實曾經在撤退的途中染上重病或者負了傷,而且從此後身體愈發的不好,但是那個被近代朝韓民族主義者們津津樂道的在安市城被高句麗守將射瞎一隻眼就是徹頭徹尾的小說家言了。

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過程大概是如下過程:貞觀十九年(645A.D.)二月,唐太宗以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十萬人馬吊民伐罪,攻打高句麗。大部隊一路從洛陽北進,之後東渡遼水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不過很快,唐軍的勢如破竹在安巿城(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前停止了。這個安市城本名叫鳳凰城,因為高句麗語“大鳥”讀作“安市”;另一個讓唐軍頭疼不已的山城為白巖城——高句麗語中“蛇”讀作為“白巖”,所以安市城、白巖城就是“大鳥城”、“蛇城”。而由於高句麗是一個封建國家,各城的城主,也就是半獨立的諸侯。這位安市城城主既不歸順唐朝,也不聽命於當時高句麗的實際統治者莫離支泉蓋蘇文。可以說是腹背受敵,他所能依靠的只有險要的地勢和老天爺賞賜下來的運氣。

不得不說這位安市城城主的運氣實在是好,首先是唐軍大將江夏王李道宗在攻城時由於用人不當——《資治通鑑》中記錄的是李道宗派部將傅伏爰玩忽職守、開小差兒,導致致使唐軍的攻城制高點——營造的攻城土山被城內的敢死隊給攻佔了:

會伏爰私離所部,高麗數百人從城缺出戰,遂奪據土山,塹而守之。上怒,斬伏爰以徇,命諸將攻之,三日不能克。道宗徒跣詣旗下請罪……

失去了制高點的結果就是這座斗大的山城變得越來越難以攻佔。

其次,在出兵三個月後,時間已到陰曆九月中旬,遼東的氣候開始轉冷,崇山峻嶺、草枯水凍,由於糧草不繼,唐朝十萬大軍難以繼續耗下去,於是只得下詔班師。在大軍臨行前,安市城主登上城樓,向唐太宗拜手奉辭,而唐太宗則對這位材勇之將賜縑百匹,以嘉其忠勇。這種典型的中世紀騎士精神所具有的浪漫與崇高使近現代社會那種狹隘的民族主義相形之下顯得猥瑣不堪,令人作嘔。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韓劇《安市城》劇照。高句麗在後期擁有騎兵並且裝備有鐵甲,這倒是事實。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鼎盛時期的高句麗王國

但是,歷史上這位以彈丸之城擋住十萬大軍的英雄卻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關於安市城守將射瞎唐太宗一隻眼的傳說直到麗末鮮初,也就是六百年前也還沒有普及,這個傳說最早應該是被麗愍王及辛氏高麗時期重臣,“麗末四隱”之首的牧隱李穡所知曉,並曾經以此為題寫了一首古風《貞觀吟》,詩曰:

晉陽公子結豪客,風雲壯懷滿八極。

赫然一起揮天戈,隋堤楊柳無顏色。

已踵殷周成武功,宜追虞夏敷文德。

持盈守成貴安靜,好大喜功多反側。

三韓箕子不臣地,置之度外疑亦得。

胡為至動金玉武?銜枚自將臨東土。

貔貅夜擁鶴野月,旗纛曉溼雞林雨。

謂是囊中一物而,哪知玄花落白羽。

鄭公已死言路塞,可笑豐碑蹶復立。

回頭三叫貞觀年,天末悲風吹颯颯。

李穡不愧是海東儒宗,從頭到尾寫的是豪健快壯,一氣呵成。而詩中的第八聯“玄花白羽”之句就是指的“唐太宗中箭眇目”的傳說。

但是,這個“典故”從何而來,麗鮮兩朝的儒臣也大多也都語焉不詳,而且不與取信。比如,李穡之後半個多世紀的另一位儒臣金宗直在編撰《青丘風雅》時就明確的指出:

太宗傷目之事,不出史傳。

也就是說此時無論是中原還是韓半島,正史、逸文中都沒有相關記載。所以金宗直認為“然公(李穡)遊學中原,豈有所聞耶?”由此可知“安市城天可汗中箭”的傳說在當時的朝鮮是極為冷僻的傳說。而且要注意的是,李穡本貫韓山,金宗直本貫善山,兩地相距不遠,分別位於今韓國安東市南和慶州市西。由可知這個傳說在韓半島南部是從沒有流傳的,所以金宗直就認為這應該是李穡青年時期在大元朝做官時到的,換句話說,就是發源於中國。

至此,這個傳說的源頭基本可以肯定是遼地的“民間傳說”,而且一直流傳不廣。而且到了這個時候,那位智勇雙全,既不歸順唐太宗,也不給莫離支泉蓋蘇文面子的安市城守將卻還沒有弄清楚是誰。這個“知識”也要由中國人再次去給朝鮮人普及。

到了萬曆壬辰平倭之際,有一位明朝將領吳宗道曾經很熱心的告訴朝鮮官員,這高句麗安市城的守將叫“樑萬春”,而吳宗道的理論依據則是當時的一部歷史小說《唐書演義》。這部歷史演義的結尾部分寫到了唐太宗征伐高句麗,在安市城被“絕奴部主帥樑萬春”擋住。從此後安市城守將樑萬春的名字就在朝鮮半島流傳了下來。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韓劇中的獨眼龍唐太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三百年後的李克用

“唐太宗被高句麗將軍射瞎了一隻眼”?這段子究竟是誰編的?

當然啦,我們心目中的唐太宗永遠是這個樣子。

但是,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看得出,這個“樑萬春”的名字實在是太穿越了。跟當時高句麗人的名字太違和——比如乙支文德、乞乞仲象、淵蓋蘇文——也就是說,當時高句麗人所使用的名字是沒有漢化的固有名,只是借用漢字發音來書寫,每個漢字不一定有具體含義。中國式的官名、地名、人名普遍出現則是在新羅王朝一統三韓之後才出現的事情,而且這種中國風的漢字名也僅限於少部分的上流社會使用,大部分人仍然使用了固有名。這就好比中國的明清兩朝不會有人叫“Andy·劉”或者“李文革”一樣。而在之所以《唐書演義》中給安市城主或絕奴部主帥按上“樑萬春”的名字,也是受了《水滸傳》的影響。因為在《水滸傳》中“徵方臘”的故事中偽帝方臘麾下有一員神箭手,接連射殺六員梁山好漢,此人叫做“小養由基龐萬春”。而配角的人設、姓名被互相使用的情況在 明清兩朝的通俗文藝中式司空見慣的現象。

到了近代,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申採浩以“如果否認民族,那麼就沒有歷史”為由開始了異想天開的歷史“發明”。隨即發表諸多與歷史文獻不符,包括古朝鮮半島的歷史文獻也無記載,更沒有考古支撐的“史學著作”隨之產生,韓半島的歷史也從此定性為“民族抗爭的血淚史”。而“安市城守將是樑萬春,他射中了唐太宗的一隻眼睛,迫使唐朝撤軍。唐太宗日後也因此而死”這種罔顧事實但是充滿了“民族自豪感”的奇談怪論也就隨之甚囂塵上。

從金富軾“齊、魯大臣,史失其名”的惋惜到申採浩“韓信、彭越遍傳樵歌巷謠,而茫不知樑萬春、崔春命為何國男兒”的憤怒,既表現出了作為舶來品的“民族覺醒”對古老東方文明的腐蝕,也證明了在失去了傳統觀念的指導之後,學術將會如何的淪入功利性的庸俗和荒謬之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