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為何讓尉遲恭拿劍去殺房玄齡和杜如晦

李世民還是秦王時,便很注意收納人才,因此他的身邊能人輩出。這些人才中,最讓太子李建成忌憚的,便是房玄齡和杜如晦。然而在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卻要尉遲恭殺掉這兩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為何讓尉遲恭拿劍去殺房玄齡和杜如晦

(房玄齡劇照)

說起來,早在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房玄齡便投靠了秦王李世民,一直是他不離左右的謀士。

房玄齡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他出身於世宦之家。從小就聰慧好讀,年少便知天文地理,能詩善文。再加上他在書法上亦是深有造就,18歲便中了進士,入隋朝廷為官。

李淵起兵後,有識人之才的房玄齡便投靠了李世民。房玄齡的才學很快折服了李世民,並得到了他的器重。

房玄齡的價值很大。其一,他在軍政事務上能替李世民出謀劃策。其二,他寫得一手好材料,每次的軍事奏章都寫得簡約易懂,文理清晰,內容豐厚,就連李淵都對他讚歎不已。其三,他不妒賢忌才,從起兵之初,就致力於為李世民蒐羅人才,“聰明識達、王佐之才”的杜如晦就是他舉薦的。

杜如晦也是很有才華的人,早在隋末被徵為預備官員時,便為隋朝禮部侍郎高孝基所器重。不過杜如晦心懷大志,認定隋朝敗勢已定,於是辭官歸隱。

李淵在平定長安後,房玄齡聽說杜如晦有謀斷之才,於是在他的舉薦下,李世民將其召於麾下,並予以重用。

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為何讓尉遲恭拿劍去殺房玄齡和杜如晦

(杜如晦劇照)

李世民在與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等人征戰時,杜如晦的謀略總是棋高一著,因此立功無數,深為時人敬服。

房玄齡的主意多,杜如晦善於決斷,二人搭檔簡直是黃金組合,時人稱他二人為“房謀杜斷”。李世民有了這兩人,自然是如虎添翼。

李世民由於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頗高,再加上有房玄齡替他網羅人才,形成了極大的政治勢力。

這讓已被立為太子的李建成大為不安,於是他和弟弟李元吉抱團,決定削弱李世民的勢力。在得到李淵的支持下,李建成很快就找藉口,將一批能人志士調離了李世民的身邊。

房玄齡是個很有政治遠見的人,當他看到這種情況後,第一個規勸李世民應當放手一搏。畢竟政治這玩藝,雖說是骨血兄弟,為了爭權奪利,也是會置對方於死地的。

房玄齡算是說到李世民心坎上了。

然而,還沒等李世民下定決定,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個重要謀士,便被李建成調任為朝廷官員。按唐律,朝廷官員與藩王有往來,那是要被處以重刑的。所以,這就意味著李建成折斷了李世民的龍虎之翼。

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為何讓尉遲恭拿劍去殺房玄齡和杜如晦

(李世民劇照)

雖然房玄齡和杜如晦被調走了,但長孫無忌、尉遲恭和侯君集等人繼續說服李世民發動政變。

李世民深知政變風險極大,若是失敗就會人頭落地,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公元626年,突厥作亂,李建成趁機建議讓李元吉去平定突厥。並建議將李世民的部眾調到了李元吉的麾下,打算在剪除李世民政治勢力後,一舉消滅李世民和他的政治小團體。

李世民別無選擇,只得同意發動政變。不過由於以往有事一向與房玄齡和杜如晦商量,所以他讓長孫無忌去請這兩人來議事。

沒想到長孫無忌走了一遭,卻只給他帶來“有敕不許更事王,今若私謁,必至誅滅,不敢奉命”這句話。

這話讓李世民好不氣惱,馬上把佩劍解了下來,交給尉遲恭,並對他說:“房玄齡和杜如晦這是想背叛我嗎?你去把他們帶來,他們若不來,你便把他們殺了。”

不久,房玄齡和杜如晦便化妝成道士,跟著尉遲恭來到了秦王府。

在一番謀劃後,一場殺兄屠弟的政變拉開了序幕,這就是“玄武門之變”。

那麼,長孫無忌為何請不來房玄齡和杜如晦呢?

原來,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政治高手,他們擔心李世民還沒有下定決心,所以他們才故意說出那話激將李世民。等尉遲恭帶著佩劍前往後,他們才確定李世民是下定了決心,準備放手一搏了。這當然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所以二話不說,就跟尉遲恭去見李世民了。

“玄武門之變”成功後,李世民給他們記了首功,待李世民成為皇帝后,他二人官居宰相,最終成為人生大贏家。

(參考史料:《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