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為什麼有人說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在歷代皇帝中無人比肩?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 作為一個真正的英明神威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需要所謂的“用人之道”“帝王之術”嗎?

所謂的“用人之道”“帝王之術”,放到現在來說,不過是所謂的管理學而已。只是皇帝的管理範圍,放到了整個國家而已。

就是因為那些沒有能力的皇帝,掌控不了下面的大臣,才會有“用人之道”,造成了朝堂上有什麼保皇黨、清流黨、宦官黨,等等,將朝堂上搞得烏煙瘴氣,爭權奪利,甚至於到了明朝後期,所謂的“黨爭”,竟然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只為了個人利益,相互對立、反對。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 李世民會幹這種事情嗎?

李世民只會覺得自己的地盤太大了,武將們天天給我開疆拓土,我都沒有人才去管理。

也許有人說,李世民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但是,治理一個國家,區區二十四個人就夠了嗎?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現代的交通、通信條件下,管理一個鄉鎮,需要多少辦公人員,而全國有鄉鎮級單位41636個,放到唐朝,土地面積遠比現在還要大,李世民又需要多少人呢?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科舉制度,就是為了國家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開創於隋朝,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是極為重要的完善者,和推動者。

那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動完善科舉呢?當然是因為手裡的人才不夠用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看到參加科舉的讀書人魚貫而出,極為高興,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可見唐太宗李世民手裡的人才是如何的缺乏。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 唐太宗李世民,會害怕手下的大臣甚至是皇子從自己的手中奪權嗎?

作為一個發動“玄武門之變”上位的皇帝,雖然不在乎“用人之道”,但是對於權勢和軍隊的掌握,無疑是抓得死死地。

對外作戰,其實不用我多說,大家也都清楚。就是因為大唐的強硬作風,百戰百勝的表現,嚇哭了周圍的小國,奉上了“天可汗”的尊號,這是對李世民“武功”方面,最鋼的榮譽。

對內的話,最為著名的無疑是太子李承乾謀反。

太子李承乾雖然憑藉著太子的身份糾集了一批人,其中包括侯君集,但是,毫無疑問,連一點浪花都沒有翻起來,就被拿下了。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 大家再看太子李承乾謀反的後果。

唐太宗李世民對於兒子和手下的大將,顯然是非常的放心,當然,這也是因為李世民有自信的本錢,這是李世民用一生征戰換來的自信。在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後,只是將李承乾幽禁了,反觀侯君集,只是將侯君集殺了,侯君集的家小,流放嶺南,毫不擔心。

“天可汗”李世民的“帝王之術”,與貞觀之治

  • 這樣的一個有能力、有自信的皇帝,需要“用人之道”“帝王之術”嗎?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