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
"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威廉·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也許這四個詞語都不是你陌生的。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四個,在人格層面有著一種神祕的交織。

1860年1月10日,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發表了題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著名演講:"我們每一個人或是與堂吉訶德相像,或是與哈姆雷特相像。不錯,現在哈姆雷特要比堂吉訶德多得多,但是堂吉訶德沒有絕跡。"

"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威廉·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也許這四個詞語都不是你陌生的。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四個,在人格層面有著一種神祕的交織。

1860年1月10日,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發表了題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著名演講:"我們每一個人或是與堂吉訶德相像,或是與哈姆雷特相像。不錯,現在哈姆雷特要比堂吉訶德多得多,但是堂吉訶德沒有絕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類的兩大類型: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生在世,有兩個問題必得面對: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問題,讓自己的內心有個安住,有個寄託。

對於生命存在之意義與價值的不同回答,區別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格。

根據屠格涅夫的論述,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這兩大類型的根本相異之點在於:"所有的人,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都為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理想,即為他們認為是真善美的東西而活著。這個理想、他們生存的這個基礎和目的,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外,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要麼自身的我居於首位,要麼他認為是最高的另一種東西居於首位。"

換言之,即對於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的信仰,區分出了人類的兩大基本類型。堂吉訶德式的人,從自身的精神渴望推斷出了宇宙必定具有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而所謂尋求生命的意義,即尋求自己的生命與某種永恆存在的精神本質之間建立聯繫。

哈姆雷特式的人,儘管屠格涅夫在他自己的演講中盡情批判和貶低,不由讓人莞爾一笑。以至於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打趣地講到,屠格涅夫貶低哈姆雷特,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那麼哈姆雷特式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呢?

拋開一切道德層面的批判,是非善惡,哈姆雷特是個人主義者和懷疑主義者:即不相信宇宙存在某種精神本質,自我是自己的本體,一切的源泉。

大多數人會同意: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現在拋出另一個觀點: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什麼?還有宇宙觀?那不是物理學家的事嗎?

人生觀來源於世界觀。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提問:你都沒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答:從宇宙觀來。

宇宙觀來源什麼呢?直覺。人對宇宙某種精神本質的認識首先是一種直覺,而非邏輯。邏輯只是事後架構體系的工具。

如果你認為你有人生觀,不需要世界觀,更沒有、也不需要宇宙觀,那你就什麼都沒有。

世界的詭異正在於此,十分有趣。

堂吉訶德的悲劇並不在於,他活在已經逝去的騎士時代,固執的與風車搏鬥,被人嘲笑。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能撬動地球的支點,理論上是客觀存在的,技術上難以實現。

而精神世界所需要的那個支點,往往是找不到的。這便是堂吉訶德的悲哀。

所謂信仰,即是我願意相信。

那麼,路在何方?

"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威廉·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也許這四個詞語都不是你陌生的。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四個,在人格層面有著一種神祕的交織。

1860年1月10日,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發表了題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著名演講:"我們每一個人或是與堂吉訶德相像,或是與哈姆雷特相像。不錯,現在哈姆雷特要比堂吉訶德多得多,但是堂吉訶德沒有絕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類的兩大類型: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生在世,有兩個問題必得面對: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問題,讓自己的內心有個安住,有個寄託。

對於生命存在之意義與價值的不同回答,區別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格。

根據屠格涅夫的論述,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這兩大類型的根本相異之點在於:"所有的人,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都為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理想,即為他們認為是真善美的東西而活著。這個理想、他們生存的這個基礎和目的,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外,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要麼自身的我居於首位,要麼他認為是最高的另一種東西居於首位。"

換言之,即對於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的信仰,區分出了人類的兩大基本類型。堂吉訶德式的人,從自身的精神渴望推斷出了宇宙必定具有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而所謂尋求生命的意義,即尋求自己的生命與某種永恆存在的精神本質之間建立聯繫。

哈姆雷特式的人,儘管屠格涅夫在他自己的演講中盡情批判和貶低,不由讓人莞爾一笑。以至於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打趣地講到,屠格涅夫貶低哈姆雷特,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那麼哈姆雷特式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呢?

拋開一切道德層面的批判,是非善惡,哈姆雷特是個人主義者和懷疑主義者:即不相信宇宙存在某種精神本質,自我是自己的本體,一切的源泉。

大多數人會同意: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現在拋出另一個觀點: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什麼?還有宇宙觀?那不是物理學家的事嗎?

人生觀來源於世界觀。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提問:你都沒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答:從宇宙觀來。

宇宙觀來源什麼呢?直覺。人對宇宙某種精神本質的認識首先是一種直覺,而非邏輯。邏輯只是事後架構體系的工具。

如果你認為你有人生觀,不需要世界觀,更沒有、也不需要宇宙觀,那你就什麼都沒有。

世界的詭異正在於此,十分有趣。

堂吉訶德的悲劇並不在於,他活在已經逝去的騎士時代,固執的與風車搏鬥,被人嘲笑。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能撬動地球的支點,理論上是客觀存在的,技術上難以實現。

而精神世界所需要的那個支點,往往是找不到的。這便是堂吉訶德的悲哀。

所謂信仰,即是我願意相信。

那麼,路在何方?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心之調和:信仰的歸信仰,世俗的歸世俗

屠格涅夫在演講中指出,世上並沒有純粹的哈姆雷特或堂吉訶德,但這兩個典型中體現了人性兩種根本的、對立的特點:哈姆雷特們是自然界基本的向心力的表現,根據這種向心力,所有生物都認為自己是造物的中心,把其餘的一切都看作只是為它而存在的;而根據離心力的規律,所有存在的東西只是為其他東西而存在的,其代表就是堂吉訶德。這兩種力量,是整個存在的基本力量。

而堂吉訶德們所代表的那一類力量,指向精神信仰。

凡是精神信仰,其本質只能是把世界劃分為本體與現象的二分模式。凡是具有形而上性質的宇宙觀,都不脫離這個二分模式,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精神信仰,即是一種價值理性。無論何種宇宙觀,必定是給宇宙設置了一種精神本質,無論是基督教的上帝、道家的"道"、佛家的"涅槃",還是柏拉圖的"理念"、孔子的"仁",。至於這些精神本質是否真的存在,表示懷疑,甚至可以歸結為"幻相"。因而,所謂英雄主義,便是明知其為幻相,而依然堅信不疑、矢志不渝。

與精神信仰相對的那一面,即世俗世界。

世俗世界,對應工具理性。人類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即是人類社會本身不再如古典時代一樣僅僅是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的衍生物。人生在世,必須直面世俗世界本身的獨立運行邏輯。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之間的不同,難以分而治之。世俗的需要若被精神價值的判斷時時打斷,則凡事將不可為;而精神價值的需要若向世俗的需要經常讓步,者精神將被扭曲。

"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威廉·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也許這四個詞語都不是你陌生的。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四個,在人格層面有著一種神祕的交織。

1860年1月10日,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發表了題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的著名演講:"我們每一個人或是與堂吉訶德相像,或是與哈姆雷特相像。不錯,現在哈姆雷特要比堂吉訶德多得多,但是堂吉訶德沒有絕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類的兩大類型: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人生在世,有兩個問題必得面對:一是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問題,讓自己的內心有個安住,有個寄託。

對於生命存在之意義與價值的不同回答,區別出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人格。

根據屠格涅夫的論述,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這兩大類型的根本相異之點在於:"所有的人,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都為自己的原則、自己的理想,即為他們認為是真善美的東西而活著。這個理想、他們生存的這個基礎和目的,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外,要麼處於他們自身之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要麼自身的我居於首位,要麼他認為是最高的另一種東西居於首位。"

換言之,即對於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的信仰,區分出了人類的兩大基本類型。堂吉訶德式的人,從自身的精神渴望推斷出了宇宙必定具有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而所謂尋求生命的意義,即尋求自己的生命與某種永恆存在的精神本質之間建立聯繫。

哈姆雷特式的人,儘管屠格涅夫在他自己的演講中盡情批判和貶低,不由讓人莞爾一笑。以至於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打趣地講到,屠格涅夫貶低哈姆雷特,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那麼哈姆雷特式的人,究竟是怎樣的人呢?

拋開一切道德層面的批判,是非善惡,哈姆雷特是個人主義者和懷疑主義者:即不相信宇宙存在某種精神本質,自我是自己的本體,一切的源泉。

大多數人會同意: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現在拋出另一個觀點: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

什麼?還有宇宙觀?那不是物理學家的事嗎?

人生觀來源於世界觀。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提問:你都沒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答:從宇宙觀來。

宇宙觀來源什麼呢?直覺。人對宇宙某種精神本質的認識首先是一種直覺,而非邏輯。邏輯只是事後架構體系的工具。

如果你認為你有人生觀,不需要世界觀,更沒有、也不需要宇宙觀,那你就什麼都沒有。

世界的詭異正在於此,十分有趣。

堂吉訶德的悲劇並不在於,他活在已經逝去的騎士時代,固執的與風車搏鬥,被人嘲笑。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能撬動地球的支點,理論上是客觀存在的,技術上難以實現。

而精神世界所需要的那個支點,往往是找不到的。這便是堂吉訶德的悲哀。

所謂信仰,即是我願意相信。

那麼,路在何方?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心之調和:信仰的歸信仰,世俗的歸世俗

屠格涅夫在演講中指出,世上並沒有純粹的哈姆雷特或堂吉訶德,但這兩個典型中體現了人性兩種根本的、對立的特點:哈姆雷特們是自然界基本的向心力的表現,根據這種向心力,所有生物都認為自己是造物的中心,把其餘的一切都看作只是為它而存在的;而根據離心力的規律,所有存在的東西只是為其他東西而存在的,其代表就是堂吉訶德。這兩種力量,是整個存在的基本力量。

而堂吉訶德們所代表的那一類力量,指向精神信仰。

凡是精神信仰,其本質只能是把世界劃分為本體與現象的二分模式。凡是具有形而上性質的宇宙觀,都不脫離這個二分模式,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精神信仰,即是一種價值理性。無論何種宇宙觀,必定是給宇宙設置了一種精神本質,無論是基督教的上帝、道家的"道"、佛家的"涅槃",還是柏拉圖的"理念"、孔子的"仁",。至於這些精神本質是否真的存在,表示懷疑,甚至可以歸結為"幻相"。因而,所謂英雄主義,便是明知其為幻相,而依然堅信不疑、矢志不渝。

與精神信仰相對的那一面,即世俗世界。

世俗世界,對應工具理性。人類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即是人類社會本身不再如古典時代一樣僅僅是某種神祕的精神本質的衍生物。人生在世,必須直面世俗世界本身的獨立運行邏輯。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之間的不同,難以分而治之。世俗的需要若被精神價值的判斷時時打斷,則凡事將不可為;而精神價值的需要若向世俗的需要經常讓步,者精神將被扭曲。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

出路唯有調和。

堅守自己內心的精神信仰,作為絕對價值,因而世俗的一切相對價值便有了衡量的座標。

真正的衝突是破裂,是一個人精神的撕裂;而真正的調和,便沒有了生命的色彩。只有在衝突之破裂與調和之消融的過程中,才能有人生。

因而人生,原來如同單擺運動。

這是永恆的話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