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47年鞍山七旬老人太原尋舊友

太原鋼鐵 鞍山鋼鐵 社會 生活晨報 2017-05-29

找的是當年的同事年希文、翟新鵬,有線索者請致電本報新聞熱線(0351)7117116

闊別47年鞍山七旬老人太原尋舊友

圖片 賈素芬老人提供的當年與同事的合影。 中排右為賈素芬,前排左一為翟新鵬,後排左一為年希文。

■晨報記者喬建彬採寫

“自從跟丈夫隨軍後,大家逐漸斷了聯繫。40多年來無時不想著和他們再見上一面。”現年77歲的賈素芬,47年前曾在“十三冶”工作,與當時的同事年希文、翟新鵬私交甚好。5月23日,遠在遼寧鞍山的賈素芬委託女兒李宏宇致電本報,希望能找到同甘共苦的老同事敘敘舊。

憶往昔滿滿同事互助之情

賈素芬是土生土長的遼寧鞍山人,但對太原卻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情結。上世紀60年代,為響應國家號召,當時在鞍鋼工作的賈素芬來到太原,支援太鋼建設,後被分到當時的“十三冶”金屬結構廠任政治處組織科幹事。

“1965年來到太原,當時我就住在迎新街的‘紅樓’集體宿舍裡,整整一棟樓都是從鞍山過來的人。”在賈素芬的印象中,當時的迎新街一帶有建築風格近似,顏色卻截然不同的兩種房子,“棕紅色的人們都叫紅樓,青灰色的人們叫做青樓。”

說起當年在太原工作的日子,賈素芬的回憶中滿是同事之間的互助之情。“年希文是遼寧本溪人,比我年長,現在應該超過85歲了;翟新鵬是部隊的轉業幹部,現在也有80多歲了,都算是我的老大哥。”那時候,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迎新街一帶除了一些職工宿舍樓便是農田。第一次遠離家鄉來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賈素芬難免表現出思鄉之情,“多虧了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無私幫助和照顧,我的思鄉之情才得以緩解。”

最讓賈素芬難忘的是,1966年,她和愛人結婚時因為沒有婚房,作為政治處組織科科長的年希文毫不猶豫地將他的房子借給了賈素芬。“婚房就在迎新街青4樓的1樓,一間大約20平方米的房子。”賈素芬表示,在今天的人看來,20平方米的房子不過是“蝸居”,但在那個年代,卻是一個讓人羨慕的住所。“這件事讓我一輩子都心存感激。”

找同事期盼能夠再次相聚

1970年,賈素芬跟著愛人到了黑龍江黑河軍分區。“那時候,我和我們組織科的同事們約定要常聯繫。”可她怎麼也想不到,適逢動盪的年代和“珍寶島事件”,由於黑河軍分區所處位置的特殊性,給通信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這一別,她和同事們47年未再見面。

賈素芬至今記得初到太原時同事們對自己的照顧,“有個什麼困難,大家一起都來幫忙。雖然當時物質匱乏,但大家卻都捨得將自己做的家鄉小吃分給我。就在我離開太原同事們來送行的時候,還給我帶了好多東西。”

賈素芬的愛人轉業後,兩人在遼寧鞍山定居。如今,她的生活雖然安逸,但卻越來越懷念當初在太原工作時的情形,越來越期盼和當年的老同事能夠再見上一面。“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思想淳樸,極其珍視同事之間的情誼。”

李宏宇告訴生活晨報記者,母親曾多次想到太原尋找老同事年希文和翟新鵬,“但時隔這麼多年,加上她年齡又這麼大了,我擔心她找不到,所以想借助生活晨報來幫忙尋找。”

李宏宇表示,她也曾多次想打聽年希文和翟新鵬的消息,但一來兩人的住址變更了,而且“十三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一無所獲。

在賈素芬的記憶中,年希文和翟新鵬還是年輕時的印象,“年希文1米7左右的個頭,愛人是名老師,有兩個女兒。翟新鵬的愛人姓周,也是部隊轉業幹部。”

如果您有關於年希文和翟新鵬的消息,請與本報新聞熱線(0351)7117116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