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懸梯位於瀑布不遠處,有“華夏第一筒梯”之稱,是20層樓高的旋轉階梯,共333階。在陡寨處有一石門,是趙得秀修道時的下山門。趕山鞭是傳說,據說王相巖的巨石是趙得秀用鞭子像是趕豬一樣從高山上趕來的。書齋樓是趙得秀讀書之地。原建築為三層小樓,現為為二層硬山重簷爬山廊式。一層樓東西兩口相對,二層樓東山牆留有眺望口,是觀賞王相巖全景的絕好之處。老君殿原建築以石築牆,灰瓦蓋頂,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後為爬山廊式磚木結構。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懸梯位於瀑布不遠處,有“華夏第一筒梯”之稱,是20層樓高的旋轉階梯,共333階。在陡寨處有一石門,是趙得秀修道時的下山門。趕山鞭是傳說,據說王相巖的巨石是趙得秀用鞭子像是趕豬一樣從高山上趕來的。書齋樓是趙得秀讀書之地。原建築為三層小樓,現為為二層硬山重簷爬山廊式。一層樓東西兩口相對,二層樓東山牆留有眺望口,是觀賞王相巖全景的絕好之處。老君殿原建築以石築牆,灰瓦蓋頂,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後為爬山廊式磚木結構。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九峰”是王相巖最瑰麗的景觀。他們是王相巖的九座山峰,峰峰有名,形象逼真,分別為筆架峰、玉屏峰、仙女峰、藥聖峰、飛雲峰、仙桃峰、八戒峰、兩鳥峰、駱駝峰。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懸梯位於瀑布不遠處,有“華夏第一筒梯”之稱,是20層樓高的旋轉階梯,共333階。在陡寨處有一石門,是趙得秀修道時的下山門。趕山鞭是傳說,據說王相巖的巨石是趙得秀用鞭子像是趕豬一樣從高山上趕來的。書齋樓是趙得秀讀書之地。原建築為三層小樓,現為為二層硬山重簷爬山廊式。一層樓東西兩口相對,二層樓東山牆留有眺望口,是觀賞王相巖全景的絕好之處。老君殿原建築以石築牆,灰瓦蓋頂,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後為爬山廊式磚木結構。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九峰”是王相巖最瑰麗的景觀。他們是王相巖的九座山峰,峰峰有名,形象逼真,分別為筆架峰、玉屏峰、仙女峰、藥聖峰、飛雲峰、仙桃峰、八戒峰、兩鳥峰、駱駝峰。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遊覽完王相巖的歷史遺存後下山,路為古道,臺階平坦,非常好走。走馬觀花游完整個王相巖大概要四個小時。在這個四個小時裡,讓你完全體驗一把“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意。王相巖人魂與山魂融為一體,體現“天人合一”、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理念,是王相巖魅力之所在。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懸梯位於瀑布不遠處,有“華夏第一筒梯”之稱,是20層樓高的旋轉階梯,共333階。在陡寨處有一石門,是趙得秀修道時的下山門。趕山鞭是傳說,據說王相巖的巨石是趙得秀用鞭子像是趕豬一樣從高山上趕來的。書齋樓是趙得秀讀書之地。原建築為三層小樓,現為為二層硬山重簷爬山廊式。一層樓東西兩口相對,二層樓東山牆留有眺望口,是觀賞王相巖全景的絕好之處。老君殿原建築以石築牆,灰瓦蓋頂,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後為爬山廊式磚木結構。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九峰”是王相巖最瑰麗的景觀。他們是王相巖的九座山峰,峰峰有名,形象逼真,分別為筆架峰、玉屏峰、仙女峰、藥聖峰、飛雲峰、仙桃峰、八戒峰、兩鳥峰、駱駝峰。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遊覽完王相巖的歷史遺存後下山,路為古道,臺階平坦,非常好走。走馬觀花游完整個王相巖大概要四個小時。在這個四個小時裡,讓你完全體驗一把“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意。王相巖人魂與山魂融為一體,體現“天人合一”、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理念,是王相巖魅力之所在。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名片:

王相巖是太行大峽谷中主要景區之一,坐落在大峽谷石板巖鄉。因商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這裡居住過而得名。包括蕩魂橋、牧馬坡、白虎嘴懸崖棧道、森林浴廊、王相九峰等景觀。這裡峰崖崢嶸,泉瀑飛蕩,花木擁翠,風景幽雅,被中外遊人譽為“太行之魂”。

"

王相巖曾是是商王武丁和王相傅說居住的地方,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之美譽,所以有人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位於石板巖鄉政府南3公里,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土來此修身隱居。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商代國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裡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人趙得秀曾在這裡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裡修築別墅安度晚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代稱“避暑巖”。山下王相溝內有“小王相村”、“大王相村”。村裡的人住的石頭砌成的房子,走的是石頭砌成的街道,打糧食用的是石板場,院子裡是石引路,圍的石院牆,做飯用的是石灶臺……處處流露著太行人家的風俗民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由自在的山鄉農耕日子。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幽谷深險,山勢陡峻,藏秀於雄,蘊巧於樸,氣勢恢弘.刀削斧劈般的絕壁地質層理明顯,人行谷底,雄巖壁立,險不可攀,而峰迴轉折處,綠色灌木叢中,險徑忽現。登山途中,奇峰異突,瀑布轟鳴,森林遮天蔽日。白雲深處,忽然出現的古樸農家,給人恍若隔世之感。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植被繁茂,奇珍滿山,蛾耳櫟、遼東櫟、麻櫟、黃花木遍佈溝谷,無邊無際的叢林中生長著連翹、何首烏、元胡、柴胡、靈芝等各種中草藥。生長在峽谷懸崖峭壁的何首烏,每年長玉米粒那麼大,拳頭大的一塊要長二百多年,生長在王相巖潮溼山地枯樹根上的靈芝,有的生長了千餘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歷代文人墨客多與嵩山少室,東海蓬萊,四川峨嵋,三峽諸峰媲美,有“妍秀如峨眉,雄偉勝岱宗”、“蓬壺閬苑之境”、“峨眉三峽之勝”的美譽,並將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之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是王相巖景區的入口,也是王相巖的標誌。牌坊高8米,寬15米,具有明代建築分格。陽面朝東,正門楣刻有“王相巖”三字,為明萬曆11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張崇雅題碑拓字,兩側門額分別刻有“仁山”、“智水”字樣,出自《詩經》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牌坊東為朱雀峰,為硃紅色山峰,呈雞冠形,夕陽西照,閃爍耀眼紅光。西北為青龍峰,猶如青龍翹頭極目,呈騰空欲飛之態,當地俗稱“龍頭”。西南為白虎峰,如猛虎下山,呈昂首怒吼之勢,當地俗稱“白虎嘴”。王相巖西山頂山峰如龜,即為玄武峰,當地俗稱“龜蓋山”。四座山峰景觀合一,合乎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過了牌坊,是王相村,村前有傅說雕像。進景區首先看到的是蕩魂橋,那是一條長50米、寬2米、高8米的鐵索懸橋,輔有666根鬆椽作為橋板。經過時,鐵索晃晃蕩蕩、顫顫悠悠。於橋上觀望遠山近水,妙趣橫生。雨季,寶泉瀑布飛流直下,褐紅色的山洪如猛虎般從上游奔瀉而下,衝擊河底參差聳立的山石,濺起三四米高的粉紅色浪花,震耳欲聾,大有“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勢。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由蕩魂橋至小嶄崖根的山坡被稱作“牧馬坡”,又叫“放馬坡”,據說是王相傅說服勞役時經常在此牧馬和武丁玩耍。往上是鑲嵌在刀削斧劈般崖壁上的白色“之”字懸空棧道——白虎嘴懸崖棧道。棧道鐵板和欄杆是鏤空的,分大嶄、小嶄兩層,在褐色山崖上盤旋,猶如從雲彩上懸垂下來的繩梯。詩人王懷讓遊覽時曾賦詩《雲梯棧道行吟》曰:“百級千階空中懸,我從此處上青天。步步走在白雲裡,驀然回首是人間。”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在白虎嘴懸崖棧道的崖頭有一平臺,焦作嘹亮臺,在此可南觀魯班壑風光,東可觀滑翔基地,北可觀仙台山、仙桃峰、蟻尖寨等景觀。在此唱歌吶喊,聲音嘹亮,聲可傳數千米之遠,因此而得名。嘹亮臺往南2公里處的懸崖絕壁間,有“晉圃龍洞”一座,是石英岩風華崩塌形成,洞內終年滴瀝,經由億萬年形成灰華三角洲和多級喀斯特梯田及無數大小灰華球奇景,天然雕刻,是景區一大奇觀。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森林浴廊”是著名的森林氧吧和養生避暑勝地。長一千多米,曲徑幽通,樹木遮天蔽日,行走其間,猶如行走在負氧離子的浴池裡,清新,清涼,同時它還是文化長廊,設有“殷商遺風”、“周朝禮樂”、“春秋爭霸”等景觀,因此,於此可野餐,可休養,可陶冶情操。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繼續前行便是王相巖大瀑布。瀑布水量並不大但落差很大,有251米,抬頭仰望,峰頂的泉水從高崖一瀉而下,細長飄逸,最終如珍珠般地灑落在仰天池裡,既壯觀又秀美。古人在仰天池東側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提醒遊人至此一定要仰首止步,靜觀奇景。盛夏時節,瀑布如飛雨直下,涼氣沁人;三九嚴寒,玉柱冰窟,形成空洞冰山,巍峨壯觀。詩人王懷讓曾經賦詩:“飄逸玩轉隨風灑,白雲紡作一條紗。疑似嫦娥揚素手,灑落天上萬朵花。”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趙得秀是王相巖的另一名人。趙得秀,今河北肥鄉人,善於木工,人稱魯班復生。南遊武夷,得異人真傳,後來到林慮山,因為喜歡這裡的山水,便長居於此。與之相關的景點有懸梯、趕山鞭、五氣朝元洞、廚樓、庫樓、丹藥石碾、書齋樓、煉丹爐棧道、老君殿、長壽滴水洞棧道等。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懸梯位於瀑布不遠處,有“華夏第一筒梯”之稱,是20層樓高的旋轉階梯,共333階。在陡寨處有一石門,是趙得秀修道時的下山門。趕山鞭是傳說,據說王相巖的巨石是趙得秀用鞭子像是趕豬一樣從高山上趕來的。書齋樓是趙得秀讀書之地。原建築為三層小樓,現為為二層硬山重簷爬山廊式。一層樓東西兩口相對,二層樓東山牆留有眺望口,是觀賞王相巖全景的絕好之處。老君殿原建築以石築牆,灰瓦蓋頂,因多年失修而倒塌,只剩殿基。1990年重修後為爬山廊式磚木結構。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九峰”是王相巖最瑰麗的景觀。他們是王相巖的九座山峰,峰峰有名,形象逼真,分別為筆架峰、玉屏峰、仙女峰、藥聖峰、飛雲峰、仙桃峰、八戒峰、兩鳥峰、駱駝峰。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遊覽完王相巖的歷史遺存後下山,路為古道,臺階平坦,非常好走。走馬觀花游完整個王相巖大概要四個小時。在這個四個小時裡,讓你完全體驗一把“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意。王相巖人魂與山魂融為一體,體現“天人合一”、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理念,是王相巖魅力之所在。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王相巖名片:

王相巖是太行大峽谷中主要景區之一,坐落在大峽谷石板巖鄉。因商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這裡居住過而得名。包括蕩魂橋、牧馬坡、白虎嘴懸崖棧道、森林浴廊、王相九峰等景觀。這裡峰崖崢嶸,泉瀑飛蕩,花木擁翠,風景幽雅,被中外遊人譽為“太行之魂”。

河南這個深藏在太行山的村落,2000年曆史,譽為王相之地太行之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