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軍戈│“太行山-大運河”遊記——太行山

行者軍戈│“太行山-大運河”遊記——太行山

太行位於河北省與山西省交界地區,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瀕臨黃河的王屋山。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呈東北--西南走向,號稱八百里太行。

太行山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相對高差1500-2000米,山前發育有典型的洪積扇以及衝洪積平原即華北平原。太行山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敵後抗戰的主要依託,八路軍總部在整個抗戰期間一直堅持在太行山上,許多著名的戰役戰鬥也都發生在太行山,說到太行山,心裡總會泛起一些英雄崇拜的情結。選擇太行山作為主題,除了與大運河主題在線路上不重複外,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山西厚重的歷史也是重要原因。

們從洛陽沿二廣高速進入山西,過黃河不久就進入太行山了。沒有任何過渡,完全是陡然進太行的感覺。進山後還沒有爬升多少高度,幾個連續長隧道就穿越了太行山主脈進入山西。之後從南到北縱貫山西,從山西北端的大同東出太行過居庸關到達北京,在晉前後十天。

進入南太行,立刻就感受到了太行山千山萬壑的氣概,入晉第一站的陵川縣王莽嶺景區,是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的誕生之地,詞作者桂濤聲“七七事變”後到達陵川,在隨游擊隊轉戰陵川的過程中,目睹了太行王莽嶺一帶“千山萬壑”的地勢,又親身感受到了抗日軍民 “銅壁鐵牆”般的抗日熱情和決心,觸景生情,醞釀已久的詩篇《在太行山上》由心而發,他隨手把詞寫在香菸包裝紙上。次年5 月,桂濤聲離開太行山回到武漢,隨即帶著歌詞去見冼星海。冼星海受歌詞感染,連夜將《在太行山上》譜寫成一首兼有抒情性和進行曲風格的二部合唱曲,並傳唱至今。“千山萬壑,銅壁鐵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既是對太行山地理風貌的準確描寫,也是對中國人民抗戰精神的準確表達。四月到婁山關時,曾情不自禁呤誦毛澤東詞《憶秦娥·婁山關》,此番到得太行山,《在太行山上》也定是要唱的。那天離開五臺山時在山頂尋得一好背景,拉開架式就唱,怎奈一激動,剛剛唱了兩句就唱丟了一段,“看吧:”之後就接上了“聽吧:”的詞,重放視頻才發現這一重大失誤,一次精心策劃的演唱成了笑料。歌還可以重唱,只是不能再站在太行山上了。

王莽嶺景區集雲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絕壁丹崖、瀑布為一體,是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地理與著名的紅旗渠相近,屬於同一地貌類型。錫崖溝掛壁路被稱為世界奇觀,錫崖溝村山陡溝深,峭壁環列,地勢險惡,由於天險阻隔,溝中二百多戶人家幾乎與世隔絕,千百年來自生自滅。1962年,溝里人不甘閉塞,向大山宣戰,歷時三十年,兩代人在村西絕壁上鑿出一條長7.5公里的掛壁公路,開創了中國鄉村築路史上的奇蹟。對掛壁公路,在之前看到照片和讀到文字時就非常震憾,渴望一觀。我們到達王莽嶺的當天由於錫崖溝景區道路封閉曾使我非常失望,因為來錫崖溝是放棄郭亮村掛壁公路線路後的選擇。後來老鄉介紹我們步行去了崑山掛壁路,第二天錫崖溝景區開放,但錫崖溝掛壁路只是乘車通過,算上頭天步行遊覽的崑山掛壁路,兩種感受都有了,還算完滿。乘車通過錫崖溝掛壁路是對人們的神經一次考驗,道路臨懸崖、坡度大、彎道急、道路窄,所有危險道路的要素都在這段不長的路上有了最全面的體現,加之旅遊車車速較快,我旁邊聽口音來自上海的幾位女士嚇得嘀咕著想要下車,此種乘車體驗,恐怕也將是唯一的。

嶽恆山和五臺山都位於北太行,都是太行山脈的一部分,五臺山北臺頂3068米的海拔也成了太行山主峰。北太行的山形山勢與南太行相比是另一種風格,絕壁懸崖,千山萬壑已經不是山脈的主體,高大的山脈更多了些圓潤和逶迤之勢。

行走在太行山區的高速公路上,超長隧道和長隧道時時可見,印象中經過的超過10公里隧道有一個,5公里左右的經常有,二公里以內的不計其數。在我的行車經歷中,除了都江堰-汶川高速外,太行山區高速公路的隧道密度與雲貴高原恐怕也有得一比,橋樑似乎要少一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