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研究、石刻及傳奇故事,穿越時空的泰山帝王封禪大典,走進歷史記憶的名人軼事,追求完美的神仙信徒。

劉傳錄

泰山腳下大官莊村有一座關帝廟,和一般的關帝廟不同,關帝廟坐南朝北,十分奇特。泰山關帝廟位於大官莊主軸線的正南方,背靠穿村而過的小河,廟門直對一條街道,門口寫有一副對聯:“精忠貫日月,大地薄雲天”,大官莊村的關帝廟為何門朝北?要解決關帝廟為何門朝北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官莊的歷史事實。

官莊原為移民村

明朝初年,為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以山西的洪洞縣為集結點的經濟移民規模最大。由於山西及其附近地區沒有經歷大的戰爭,特別是元將王寶寶沒有與明軍戰鬥,就退出長城,保留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為平衡人力資源,從洪武二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成化年間,開始了向外地大規模的移民活動,移民總人口超過百萬人。

金國滅北宋和元朝滅金,泰山周圍都是戰場,人口和北宋時期相比銳減,特別是元朝末年的農民戰爭,讓泰山周圍白骨千里,明初洪武年間開始,朝廷有計劃的從人口多的地方向泰山周圍移民。成化五年,為不讓安置山西移民逃回山西,官府在泰山周圍(當時的泰安州)人煙稀少的地方又設立了32個官莊,官府不僅蓋好住房和生活設施,還給每人一定的耕地和生產工具。大官莊就是32個移民村其中較大的一個。

泰山故事

大官莊關帝廟

官莊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從洪武二年開始到永樂年間,大的移民活動共有18次。移民都是與當地居民混居,這樣官府可以利用原住民的生活設施,減少投資。山西移民到達泰山周圍後,在官員的監督下,早期移民是安排在原有村莊內與當地原住民劃片居住。為幫助他們儘快恢復生產,政府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免費向他們提供農具、種子和耕牛,減免賦稅,耕地由政府根據丁口的數量統一劃撥,或五十畝,或八十畝,幫助他們恢復生產。由於朝廷規定同姓親屬不能移民同一村莊,移民在無形中成了弱勢群體,好田好地又多為原住民所有,所以移民在與原住民衝突中受傷害的可能性大,於是有的移民又偷偷跑回老家平陽府。

成化五年以後,安置移民改為移民獨住的官莊模式,官府選擇當地原住民少的地方統一為移民蓋上草房,按戶分配,借支錢糧,設立簡單的生活設施。讓山西移民獨立居住,不與當地百姓混居,減少了摩擦,有效的鞏固了移民成果。

官府修建文、武廟

為鼓勵移民讀書,官府在大的官莊修建了文廟,大官莊的北廟就是當時修建的孔子廟。它位於官莊主軸線的正北方,佔據了有力位置。關羽是山西人,山西人特別崇拜關羽,有山西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大官莊移民自發在官莊修建關帝廟。由於文廟修建在了村的中軸線的北段,關帝廟只能修建在主軸線的南部,關帝廟也只好門朝北,正對全村主軸線,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北文廟,南武廟”,文武南北相對的格局。“北廟解放初期當過學校,間接證明了北廟面積比關帝廟大,也就為關帝廟門朝北找到了合理解釋。”這是大官莊關帝廟門朝北的原因。

移民文化和泰山文化是相互融入的。但是修建官莊的地方大多是生存條件相對差的地方,比如大官莊就在泰山前的貧瘠土地上,當時狼群出現是常事。小官莊在澇窪地,生產沒有保障,直到建國後修建了大河水庫,小官莊二次移民才成了今天的寶地。直到今天,老泰安縣的轄區內叫官莊的村子不少於20個,它們都是當時移民的產物。

種下槐樹寄鄉思

山西移民主要來源於人口眾多的太原、平陽二府和潞、澤、遼、沁、汾五州,官府在洪洞縣城北的廣濟寺設立辦事機構,負責給集中起來的移民編號發放“憑照川資”,之後移民們便有官府押解奔向冀、魯、豫、皖各地。廣濟寺旁邊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槐樹,樹上有老鴰巢窩,於是挺拔的大槐樹和醒目的老鴰窩就成了老家出發點的標誌。移民們望著大槐樹上的老鴰窩依依不捨的離開家鄉和父母兄弟。

歲月無情地衝刷去了寄居他鄉的移民們對故土幾乎所有的記憶,只有臨別時的大槐樹和老鴰窩還似基因遺傳一樣銘刻在他們的腦海。大槐樹就成了在移民群體中廣為流傳的故鄉的故事,成了思念故土之情的排解物,進而變成了故土的象徵性符號,移民來到新的家,為了排解思鄉之憂,他們也栽上槐樹,寄託對家鄉的思念,這就是大官莊有三株大槐樹的原因。

由此可以斷定,大官莊的槐樹不是唐槐,老百姓稱它是唐槐大概是受岱廟唐槐的影響,可以肯定的是槐樹一定是明初移民栽種的。其它接受移民的村莊,當地人們與移民相互融合,也把老槐樹搬入自己的生活,都種植槐樹。按照這種推斷,粥店村也接受過移民,村中的老槐樹可以為證,從中可以看出粥店村大槐樹的樹齡早於大官莊槐樹的樹齡。

如今,所有這一切早都已經成為泰山周圍的人們平時生活習俗的一部分,移民和非移民的界限早已消失。不過,把大槐樹作為自己的夢中情景一直沒有間斷,大槐樹情結構成了泰山傳統文化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