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的真相(絕密)

太平天國滅亡的真相(絕密)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場農民革命運動,這場運動建立了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的政權。然而,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從起事到覆滅僅僅維持了十一年的時間。這其中的教訓實在太多,比如沒有明確的綱領,領導集團決策失誤,沒有長遠眼光,領袖沒有足夠的凝聚力和決斷力、領導層爾虞我詐、貪腐、好色、好殺戮等等,然而,導致這個政權迅速瓦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腐敗。

太平天國官員的腐敗是前所未有的。

大興土木,窮奢極欲

太平軍進入天京(今南京)後,就廣為宣揚兩句話:“正是萬國來朝之候,大興土木之時。”其實當時根本沒有一國來朝,而大興土木卻是從大軍進城第二個月就開始了。自洪秀全以下,各個封王紛紛大造宮殿,一個賽一個奢侈。

以洪秀全的天王府為例。整個宮殿群以原兩江總督署為基礎,拆毀萬餘間民宅,向外擴展十里。每天參與工作的建築工人達萬餘,主要是徵用沒有隨軍的婦女、老人,工匠則是專門從安徽、湖北招募來的且都是無償勞動。天王府一共修建了兩次。第一期工程半年即建成,可惜被突起的大火燒燬了一部分。於是,次年正月又開始了第二期工程。兩期工程所用的磚石木料都是從明故宮、廟宇、民房拆取搬來的,可謂勞民傷財。本來還有第三期的天王府工程,計劃擴建到周圍的二十里,但因局勢動盪未能實施。

天王府的防衛甚是嚴格,四周有三丈高的黃牆環繞的宮殿群,宮牆外面是一道深寬各二丈的御溝,溝上有三孔石橋稱五龍橋供行人進出往來。過橋迎面第一道大門為天朝門,門外懸掛著十餘丈的黃綢,上有天王洪秀全御筆手書五尺大的朱字詔令:“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準進,否則雲中雪。”意思是說,大臣等閒雜人等,到了天朝門時就別往前走了,有天王的詔書才可以進去,否則就別怪我殺人了。雲中雪是太平軍形容“殺頭”的隱語。

天王宮的裝修極為華麗。據史料記載,這座宮殿內雕樑畫棟,用黃金作裝飾,繪以五彩,門窗用綢緞裱糊,牆壁用泥金彩畫,取大理石鋪地。天王所用王冠、浴盆、夜壺等許多器皿俱以金造。宮中奇珍異寶無數。

不獨天王,諸王與各級官員的腐敗也不遜色。各王都紛紛修造自己的王府,駐外的也不例外。東王楊秀清的府第同樣富麗堂皇,尤其是所藏珍寶,甚至超過了天王府。即使到了王朝的後期,講求排場的惡習依然沒改。如忠王李秀成駐紮在蘇州,一直與敵人緊張作戰,但忠王府一直沒有停止裝修,直到蘇州城陷落前夕仍在動工。其豪華程度令人驚歎,據說僅次於天王府,連後來進佔蘇州的李鴻章看到後都歎為觀止。

在大興土木的同時,天京諸王豪貴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爭奢賽富,大講排場。如輿馬定製,最底層的管轄二十五人的“兩司馬”就可以乘四人抬的黑轎,以上官員的規格層層加大,到東王楊秀清時,每次出行要乘四十八人抬的大黃轎,夏日乘轎下設玻璃器皿注水養金魚的水轎,每次出行時前後儀仗長達數裡。而天王洪秀全自從進京後再不踏出宮門,但宮內有美女牽的金車,宮外常備六十四人抬龍鳳黃輿。為了配合豪華的排場,宮內專設典天輿一千人、典天馬一百人,還有典天鑼、典天樂……等等,奢侈至極。

天朝各官員的奢侈腐敗還表現在穿戴裝飾上,普通官員的一頂王冠,一件衣袍就可抵一箇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而天王洪秀全的金鈕釦和八斤重的金冠,更是無價之寶。

爭吃爭穿爭排場的現象是全國範圍內的,除了諸王,參與者還包括朝裡朝外文武各級官員三十一萬多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親國戚和洪秀全起事時的功勳兄弟。如此龐大的蛀蟲隊伍,很快就把掠奪來的金山銀海挖空吸乾了。

當時在天京北王府典輿衙內潛伏著一個清廷間諜,他是當書手的張繼庚。張繼庚在1853年9月向清軍統帥向榮投送的第一封情報中講到太平天國的庫存金銀情況,他寫道:“偽聖庫初破城時運存一千八百餘萬兩,此時只有八百餘萬兩。”兩個月後投送的第六封情報又說:“偽聖庫前九月稟報時尚存八百餘萬兩,現只存百餘萬兩不足,不知其用何以如是浪費?”

被如此空前的奢靡風氣所籠罩,太平天國想不亡都難。

婦女的牢籠,百姓的惡魘

太平天國的前身是1843年創立的“拜上帝會”,倡導“天下多男子全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然而,太平天國對婦女的壓迫卻是前所未有的。

太平天國實行一夫多妻制,至於有多少,則沒有限制。東王楊秀清在答覆美國人的一份外事文書中就公開承認:“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聽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妻妾。天王洪秀全擁有的妻妾倒是有準確的數字:金田起義後不久十五人,一年後佔領小小的永安後就增加到三十六人。進天京後,甚至明文規定,“所有少婦美女俱備天王選用”。到1864年太平軍敗亡時,幼天王洪福瑱被俘後的口供中說:“我現年十六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八十八(也有說法是一百零八)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我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這裡,就算天王只有八十八個后妃,也已遠遠超過了歷代封建帝王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后妃的人數了。

洪秀全因為妻妾太多,記不清名字,乾脆給她們編號,還寫了幾百首管教妻妾的《天王詩》,其中規定了許多奇怪的清規戒律,如禁止女子抬頭看他,“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點罪萬千”,“看主單準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個大膽看眼上,怠慢爾王怠慢天”。(均引自《天父詩》)

洪秀全可以說是將皇帝和教主對婦女的佔有發展到了極致。英國翻譯兼代理寧波領事富禮賜在其所著的《天京遊記》中提到,有一次他在王宮前調查時,忽然間聲音雜起,鼓聲、鈸聲、鑼聲與炮聲交作,原來是天王進膳的時間,直至膳畢,這些聲音才停止。此時:“聖門半開,好些軟弱可憐的女子或進或出,各提盤碗筷子及其他用品,以侍候御膳用。各種物品大都是金制的。”天王有王冠,以純金製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項鍊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繡金龍袍亦有金紐。他由內宮升大殿臨朝,亦乘金車,名為聖龍車,用美女手牽而走。

上行下效,一國之主的天王尚且如此,下面的官員也好不到哪裡。這個時候,我們絲毫看不到太平天國教條中所倡導的“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只有對婦女的絕對權威和壓制。

太平軍的殺戮也過於嚴重。洪秀全本人為人暴虐,還未當天王時,就經常將妻子打得半死。在天王的帶領下,太平軍殺人如割草,只看太平軍如何除“妖人”的就可見一斑。

清朝官員、滿族百姓、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醫生、店員、藝人,都被太平軍視為妖人。太平軍辨別妖人的方法極是荒謬: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都被指作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或有些人不堪刑訊自認是妖被殺,還有一些人乾脆自殺。對於滿族百姓,更是不分男女老幼,一概殺光。不少漢族大小官員、紳士、讀書人,逃不掉又不願死在太平軍手裡的,全家便一同自殺。

在太平軍內部,大家互相殘殺起來也絕不心慈手軟。對於違反天條、禁令的太平軍將士,大多數被斬首。對於“反叛通妖”的,更是處以“點天燈”、“五馬分屍”極刑。搞得廣大太平軍成為沒有思想感情,沒有人身自由,更沒有人的尊嚴的“三無”工具。諸王之間更是全然不講情誼。如洪秀全與楊秀清內訌,不但殺了楊全家,還將楊的部下兩萬多人統統殺掉。接著又讓韋昌輝殺了石達開的全部家屬,隨後,懾於石達開的威信又殺了韋昌輝。整個內部毫無仁愛信義可言。

領袖無能,等級森嚴

太平天國從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為首的領袖層就集體喪失了進取心,實行無為而治。作為第一領袖的洪秀全,其腐敗不但表現在生活的糜爛上,在政治上也是一塌糊塗。在起義後的十幾年裡,洪秀全多數時間生活在虛幻的世界中。他從1853年3月進入天京到1864年6月五十二歲時自殺(一說飢餓病死),十一年中從未邁出過天京城門一步,只有一次坐六十四人抬的大轎出宮,去看望生病的東王楊秀清。其餘時間都在他的天王府裡,享受著極具威儀和奢華的帝王生活。

1864年,當淮軍和湘軍包圍了天京以後,李秀成等一些較為清醒的將領勸說洪秀全突圍再求發展時,他不但拒絕突圍,還幻想天兵天將來幫助他。直到天京即將告破前,他還說自己的江山是“鐵桶江山”,幻想著“朕之天兵過於水,何懼曾妖乎”(曾妖指曾國藩)。試想,這樣一個整天生活在虛幻生活中,腐敗透頂的領袖,怎麼可能領導太平天國走向最後的勝利。

太平天國的封建等級之森嚴,也是史所罕見的。君臣上下之間稱呼、服飾等個方面都有嚴格規定,違者都要受到懲罰。在洪秀全旨準頒行的《幼學詩》中充滿“生殺由天子”、“王獨操威柄”的帝王思想。洪秀全本人以“朕”自稱,自比“太陽”、“日頭”。太平天國還給諸位王排定座次,依次為: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王長兄洪仁發,巨王洪和元,長王洪瑞元,王次兄洪仁達,次王洪錦元,天四駙馬黃棟樑,天西駙馬黃文勝,西王父蔣萬興,南王馮雲山,等等,說明太平天國十分講究上下尊卑。官員朝見天王時必須下跪三呼“萬歲”,見王爵則要下跪三呼“千歲”。當諸王外出時,所有官民都必須迴避或跪在道路兩旁高呼“萬歲”或“千歲”,倘若有繼續步行者則斬無赦,一些高官也因此受到懲罰。

當一個政權中所有的人都把精力放在嚴苛的排座次、講規矩上時,這樣的政權顯然不可能長久。

王爺遍地走,爭權奪利葬送江山

太平天國的王爺數量之巨也是空前絕後的。太平天國前期共封了五個對起義和建朝有過貢獻的外姓王。這五王是東王楊秀清、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以及翼王石達開。這其中除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戰死之外,其他人則死於內訌。天京事變中,東王楊秀清被北王韋昌輝所殺,隨後天王洪秀全又捕殺了北王韋昌輝。

天京事變後五個外姓王就只剩下翼王石達開一個人了。事變後,石達開回朝輔政,受到滿朝文武臣民的擁護。此時洪家兄弟不是忙著安定政局,而是急於封王。洪秀全先是封其長兄洪仁發為安王,又封其出獄不久的次兄洪仁達為福王,用以牽制石達開。石達開忿然領兵出走,發誓不再回來。此舉引起滿朝文武臣民的抗議,洪秀全不得不把兩個王兄的爵位革掉以謝天下,但還是未能把石達開及其率領的幾十萬精兵召回天京,從而喪失了一次振興天國的機會。

天京事變讓太平軍損失了幾萬名精華骨幹,加上翼王石達開分裂出走帶走了幾十萬精兵,太平天國的軍事力量大為削弱,形勢岌岌可危。此時,曾國藩統率的湘軍四路圍攻安慶,揚言年內攻破天京活捉洪秀全。幸而有新起的青年將領陳玉成在安徽重振軍威,與李秀成及捻軍合力向敵人反攻,解了安慶之圍,保衛了天京上游的門戶。陳玉成又回師皖北,大破清軍於廬州,活捉了清朝安徽巡撫李孟群,這才把天京事變後兩年來十分危急的局勢扭轉並穩定下來。

洪秀全鑑於封王兄引起的風波,宣佈天朝永遠不再封王,在原來的侯之前,增設義、安、福、燕、豫,共六等爵位。天京之圍解除後,陳玉成因功被封為成天豫,李秀成被封為合天侯。同時恢復前期的五軍主將制,以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其他各個人等也有不同的封賞。不久,陳玉成再次破格被封為成天義,再封為英王。

這新的爵位的制訂及封號,大體上反映了天京事變後,各路太平軍的隸屬關係,以及按照軍事才能而形成的指揮系統,上下悅服,太平天國又一次出現了亂後重建的中興景象。可是陳玉成被封王卻又引起其他有功的戰將攀比。首先是駐在浦口防守天京北大門的後軍主將李秀成,與他原來的部將、而後叛變投敵的李昭壽祕密通信,被人發現後報到天朝。天王洪秀全駭得不知所措,一面下令封江防變,一面親書“萬古忠義”的手詔把李秀成封為忠王。接著封中軍主將楊輔清為輔王、左軍主將李世賢為侍王。然而,封王並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剩下的右軍主將韋俊因是韋昌輝之弟受封較晚,一怒之下,率部數萬人叛變投敵。

到了後期,洪秀全給無功、無才、無德的洪氏族人大肆封王,引起他人的強烈不滿,互相攀比,紛紛要求封王。幾個王兄更是仗勢賣官鬻爵,隨便濫封。結果,總共封了兩千七百多個王,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特權階層,大大加重了平民百姓的負擔。

這些被封的大大小小洪家王爺成為京城一霸。尤其是當了“京內又正總鑑”的信王洪仁發、“御林兵馬哥”勇王洪仁達為首的洪氏家族王黨,總攬朝政,橫行天京。如他們規定進出城門的人須持“洪氏票”進出,結果,有一次忠王李秀成出城調兵也得拿出十萬兩銀子的買路錢才得出城。又如在天京陷入最後一次重圍前,朝中有人建議提前購運糧食回京儲備,以備戰時之需。但由於進出城門的“洪氏票”價格昂貴,運糧回來後須交納重稅,運糧無利可圖,販運糧食的人不肯去購糧,以致後來天京被圍後出現糧荒。此時,洪秀全號召軍民吃草,美其名曰“甜露”。他本人就是因吃草生病,無藥醫治而死(有的記載是服毒自盡)。

不但濫封王,太平天國的各王、從高官到基層官員如兩司馬都世襲,打破了封建統治者只襲爵位不襲職位的慣例,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受封為王的人得到封號後,立即修王府,選美人,辦儀仗。至今浙江還流傳說,侍王李世賢出門坐五十四人抬的龍鳳黃轎,轎上可以召集部下開會。王爺轎輿所到之處,小官和軍民百姓都要回避,迴避不及的要就地低首下跪迎送,如果不小心撞了儀仗,輕則杖責,重則斬首。因為當時王爺太多,百姓們迎不勝迎,遂流傳出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

這麼多的王爺需要大量的雜役服侍,人不夠就抓兵拉夫,招降納叛。反過來為了養兵,為了營造安樂窩,他們又巧立名目,設置各種苛捐雜稅,諸如店捐、股捐、月捐、日捐、房捐、局捐、灶捐、禮拜捐、門牌稅、人頭稅、犒師費等等,不下二三十種。

為了斂財致富,新封諸王一個個擁兵自重。當陳玉成為保衛天京上游門戶安慶而浴血奮戰的危急關頭,擁有百萬大軍的李秀成、李世賢兄弟一心經營其蘇浙領地,始終未發一兵一卒前往皖北助戰,坐視安慶和廬州相繼失守、陳玉成犧牲而不顧。直到廬州失守後十七天,天京再一次陷入湘軍重圍的時候,李秀成才看到大局動搖的危險性,組織起十三王、六十萬大軍,救援天京。但因諸王各懷私念而消極畏戰,對陣四十六天,竟未把飢病交加的二萬湘軍打退,藉口缺寒衣而各自散去,直到天京淪陷為止,再也沒有哪個王來解圍了。

這些王爺們各回到自己的安樂窩,享受榮華富貴,小王不聽中王,中王不聽大王,最後紛紛叛變。李秀成苦心經營的蘇州,也被其叛變投敵的心腹部屬四王完整地奉送給李鴻章了。算起來,李秀成也是一個卓越的將領,可是他從佔領蘇州到蘇州失守,僅隔三年半時間。並非他能力不足,是腐敗吞噬了他的百萬大軍。

李秀成最終還是栽在錢財上。

在蘇州失守後只率數百親隨狼狽逃回天京,但天京也在半年後失守。他在天京的兩座新舊王府被搶後也被大火夷為平地,與天王府一樣只落得一片廢墟。天京失守時,李秀成保護幼天王突圍出城後,與大隊離散,孤身逃到方山。當他解下纏在腰上的百寶囊休息時被人發現,寶囊被人哄搶,他也被捉住送到清營成了階下囚。想來,這個時候,他會為自己當年的貪婪、愚蠢而悔恨吧。

《紅樓夢》中,探春說過一句話: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唯有從其內部殺死,才是死透了。太平天國就是如此,它不是被清軍所滅,而是自己從內部爛死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