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謙虛公

太平天國運動是公元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也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太平天國運動浮雕

這場歷時長久,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有一個明顯區別於中國曆代其他農民起義的特點,那就是:結合本土傳統信仰,又吸收了一些西洋舶來品---基督教文化元素(儘管教主洪秀全本人予以堅決否認,並聲稱上帝是中國自古有之的人物)。

因此,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所呈現來的這種中西合璧、不土不洋的特殊文化現象(也有人對此深惡痛絕,稱其為“文化怪胎”)確為中國歷史中之獨有。現在看起來,頗具趣味,發人深思。

這次就是給大家介紹種種太平天國怪相中最特殊的一個:喪葬文化

中國人自古敬畏鬼神,尊重祖先。中國的喪葬文化體現的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也是兩者之間存在的精神紐帶與維繫。

數千年以來,中國先民在“靈魂不滅”的信仰支配下,逐漸形成了“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繡必繁,丘陵必巨”的厚葬思想。生者往往悲痛欲絕、痛哭流涕、難分難捨、心如刀割以次表達自己對逝者的思念之情。甚至還發展出了獨特的“哭喪”模式。

然而在太平天國,死亡被稱為“昇天”(當為“天兄”耶穌受難昇天之借指)。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耶穌昇天圖

在“教主”天王洪秀全所作“欽定”《天條書》中明確規定:

“昇天是頭等好事,宜歡不宜哭。”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因為在他們看來,人死後能夠魂歸天國,永享天福,乃是極好的事,有喜事自然無須悲傷哭泣。

另外根據曾潛伏天京的清軍間諜張德堅所編纂的情報類資料---《賊情彙纂》中亦有記載:“凡軍中兵士打仗昇天,此是好事,不準哭泣,緣是人有志頂天,已隨天父到大天堂享萬年之福,何用哭也?”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在太平天國不光人死不用哭,喪葬習俗也為之一變。太平天國運動親歷者,英國人呤唎在他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說:

“一切佛教的喪禮和一般中國人的祭祀習俗全都被嚴加禁止。他們建立了基督教的殯葬儀式,由主持儀式的教士在柩旁祈禱。”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1866年由倫敦“Day & Son” 出版公司發行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這裡需要反覆再三強調的是“拜上帝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基督教”。從呤唎的描述中我們只能推測:太平天國在推翻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同時,所建立起來的應是借用模仿(而非照搬)基督教“終傅禮”的一套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喪葬文化。

(終傅禮是在基督教徒病情危重或臨終時,由神職人員為其敷擦聖油,以“赦免”其一生罪過,幫助敷者減輕痛苦或是讓他安心地去見上帝的儀式。)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圖中著黃衣的神職人員正在為病患敷擦聖油,其家人環繞四周

在太平天國辦喪事,無須出殯、大殮,只須祭告上帝。並且還有統一格式模板的祭告奏章,其具體內容如下:

“小子XXX、小女XXX跪在地下,祈禱天父皇上帝。今有小靈魂XXX在X月X日X時昇天,今虔具牲饌茶飯,敬奉天父皇上帝,懇求天父皇上帝開恩,準小靈魂XXX得上天堂,得享天父皇上帝大福。又懇求天父皇上帝看顧扶持小子XXX、小女XXX家中大小個個安康,百無禁忌,怪魔遁藏,萬事勝意,大吉大昌,託救世主天兄耶穌贖罪功能,轉求天父皇上帝在天聖旨成行,在地如在天焉。俯準所求,心誠所願!”

待到下柩時,還要大唱:

“奉上主皇上帝命,奉救世主耶穌命,奉天主大道君王(洪秀全)命,百無禁忌,怪魔遁藏,萬事勝意,大吉大昌。”

祭告奏章中的“心誠所願”是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經文及宗教儀式中常用的結束語,而祭上帝又如同中國傳統的祭祖,涼菜果盤茶水一類的貢品還在擺設。可見太平天國的文化確實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另外從祭告文的後半段內容可以看到,“小子”和“小女”應為夫妻關係,這裡給大家解釋一個誤區:太平軍自定都南京以後,因輿論反應較大。天國高層很快就下令廢除了“男有男營、女有女營”的規定,放開了男女嫁娶。因此,在太平天國並不是只有王爺才可以娶妻生子。老百姓不光也可以,甚至還有婚介所,真正做到了政府發媳婦兒。)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天國結婚證:龍鳳合揮

中國人歷來講究“入土為安”,使用棺材進行土葬,則是最為傳統的做法。若人死後不能入館為殮,就會被認為其亡靈將無法得到安息和慰藉。

然而太平天國卻提出“禁止棺葬”而實行軟埋。

據《賊情彙纂》中記載:“所有昇天之人,俱不準照凡情歪例,私用棺木,以錦被綢縐包埋便是。”

由此可見,所謂“軟埋”即是用布帛錦綢等織物包裹遺體,直接刨坑掩埋,而不用棺木下葬。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太平天國實行“聖庫”制,人無私產,一切所用,皆從公出。在太平天國,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皆由政府統一管理,派放一切所需。

而在戰亂年代,物資匱乏。加上戰死者、病歿者甚眾。實無法大量採辦棺木,只得一切從簡,裹上被子草草安葬。因此天國提出“禁止棺葬”,實為緩解其財政拮据的困境的一種手段。

2.棺木是軍事管制物資。太平天國起義之初,就有搗毀拆卸佛寺、道觀、學宮等(“異教徒”)建築的習慣。因其需要大量的木材用以製作攻城器具或渡江載具,棺材亦在徵用之列。

另外,太平軍在進入湖南時,編成了一支由礦工組成的工兵部隊---土營。土營有一種特殊的地道攻城戰法:太平軍將大量火藥裝入棺材裡,然後將棺材埋入事先挖好的通至城牆下的地道內,只需引燃炸藥,轟塌城牆,再隨缺口攻入城中。

因此太平天國的棺木不是用來葬人,而是以資戰事。

3.太平天國領袖們的改革精神。他們銳意革除一切歪例舊俗,幻想建立一個“新的大同世界”,宣揚“革已敝之頹風,俗皆改舊......凡普天之下,有不合乎規條越乎禮義者,均我朝所深惡而痛恨者也。”

因此天國的領導者們提出“禁止棺葬”,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他們反封建反傳統的逆反心理。(滿清朝廷要這樣,我就偏不這樣。)

另外,天國提倡的喪葬制度執行起來非常公道,絕不含糊。由其高層領導人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如在起義之初就犧牲的南王馮雲山,就是以黃緞裹身包卷埋葬的。而替天兄耶穌“帶(代)鹽(言)”的西王蕭朝貴在長沙戰死後就地掩埋,後來清軍發掘他的屍首,發現他也是以布匹裹身下葬的。

國舅賴漢英(其姐為洪秀全原配)死時“亦不過大紅洋縐被裹葬而已”。根據《左宗棠奏稿》所載,1864年病死的堵王黃文金:“遍身皆用黃綢、紅綢包裹,並殮以黃緞繡龍袍、帽、方靴,頭枕元寶兩錠,口含金葉,左右兩腕金釧四隻。”(儘管陪葬的器物價值與奢華程度已經遠超一副棺木,但還是能夠看出,即便身居王爵,但禁用棺木這一條紅線還是碰不得的。)

就連太平天國的建立者---天王洪秀全本人死後亦是如此。在天京城破後,湘軍在一名黃姓宮女的指引下,於天王府大殿內刨出了他的屍首。

曾國藩在日記中這樣記述了這位自己的老對手:“鬍鬚微白可數,頭禿無發,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黃緞繡龍袍包裹。”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太平天國的喪葬觀念閃爍著新思想的火花(當然,您非要說是“鬼火”也行...)和革新的嘗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封建傳統,也為社會注入了一絲變革新風。

太平天國可以說是東西方文化的混血兒(當然,您往難聽了說,就是“怪胎”...),他創新的喪葬習俗即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又具有鮮明的新時代個性。

儘管這些變革最終隨著天國大業一起隕落而煙消雲散,但它畢竟是在文化上作出了新的嘗試和創造,也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真實的借鑑與參考。

作者謙虛公:熱愛人文知識,努力行走各地,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希望本著一顆謙虛的心和大家交流學習。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能力平庸,卻當上了一把手:道光為什麼選擇咸豐?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太平天國特殊的喪葬文化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