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泰安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為泰山而被世人所熟知。

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泰山同樣作為道教聖地,碧霞元君享譽海內外,在世界各地都有碧霞元君行宮。

其實泰安宗教,佛教也佔了很大的比例,那現在我們就來說一下泰安周邊的寺廟。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普照寺。

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應該是泰城本地名聲最大的了寺廟了,首先是因為它離市區不遠,位於天外村和紅門之間的環山路中間位置,

具體位置位於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清人有“門前幾曲流水,寺後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山光雲影玲瓏”的贊詠。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傳為六朝時建,後歷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寶殿、摩鬆樓為中軸,形成三進式院落。兩側配以殿廡、禪房和花園等。

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普照寺傳為六朝古剎,又據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普照寺為唐宋時古剎。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題為“普照禪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後屢遭兵燹,基址獨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麗僧滿空禪師登泰山、訪古剎,在泰山20餘年,重建竹林寺,復興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餘人。現存明正德十六年《重開山記碑》記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並於佛誕之日依古制建壇傳戒。道光年間(1821-1850)建佛閣(今摩鬆樓)。光緒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東西配殿。建國後多次修繕。1984年將後院闢為“馮玉祥在泰山”陳列室。

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普照寺屬禪宗臨濟派,是華北著名叢林。寺為四進院落,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摩鬆樓為中軸線,左右配以殿廡、寮房、花園等,面積6150平方米,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

一進山門面闊3間,門樓式建築,門前左右置石獅一對,進門為一院,鐘鼓二樓分列東西,鐘樓內置石柱鍾架及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鑄蓮瓣口形鐵鐘。

二進山門為二院,門內兩山牆各開發券拱門。西拱門外有元代經幢一尊,記僧法海於元貞年間(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況。

沿階而上為三院,中為大雄寶殿,五脊硬山頂三開間,前後廊式,端莊雄偉,內供釋迦牟尼鎏金趺坐銅像。東西配殿各3間,院內銀杏雙挺,油松對生,並有清道光年間(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雙簷蓋罩鐵香爐1尊。大殿東西側有垂花門通後院。

後院有著名的“六朝鬆”,古鬆粗達數抱,枝密盤曲四伸,樹冠如蓋。上有摩鬆樓,可摩頂觀鬆;松下有“篩月亭”,取“古鬆篩月”之意。亭居高臺,方形,四簷飛翹,四柱均有楹聯。亭下有方形石桌,敲擊四角和中央,則發出清脆如磬的五種聲音,因名“五音石”。

中軸線之東,有禪院和石堂院;之西為菊林院,山房門額懸“菊林舊隱”橫匾,院內有“一品大夫”鬆。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頗有成就的詩僧,別號“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時遍植菊花,號稱“菊圃”。今寺東南尚有其墓塔遺址。

泰安那些鮮為人知的寺廟:泰安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最後一位法師應該是本願法師了。

不知什麼原因現在泰山普照寺已經沒有常駐僧人。之前普照寺門票是五元,前段時間再去燒香已經不收門票了,只有大雄寶殿對外開放,其他地方說是一直在整修,但是整修了好幾年一直沒有下文,連景區工作人員也不常駐了,就有幾個平時打掃衛生的保潔人員。

據之情網友爆料,自從泰山被曝各個寺廟承包給景區工作人員自行運營以後,泰山進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包括普照寺也在整改行列。當時鬧的全國都知道泰山景點被外包的事情。據傳普照寺也是當時外包的。真假難辨。

普照寺景色還是不錯的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