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和我們所熟知的飲茶方式大不一樣,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和我們所熟知的飲茶方式大不一樣,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第一步先將鍋子燒水煮沸,再用刀子把緊壓茶搗碎,放入沸水中煮,煮至約半小時左右待茶汁浸出後濾去茶葉,把茶汁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同進進行的是製作酥油,將另一口鍋煮牛奶煮到外表凝聚一層酥油時,把它倒入盛有茶湯的打茶桶內(茶桶稱為“董莫”),再放上過量的鹽和糖。這時,蓋住打茶桶,用手把住直立茶桶並上下挪動的長棒(打酥油茶的長棍稱為“甲羅”),不斷催打。直到桶內聲響從“咣鐺、咣鐺”變成“嚓咿、嚓咿”時,茶、酥油、鹽、糖等即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但現在藏區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電動攪拌器來製作酥油茶了。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和我們所熟知的飲茶方式大不一樣,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第一步先將鍋子燒水煮沸,再用刀子把緊壓茶搗碎,放入沸水中煮,煮至約半小時左右待茶汁浸出後濾去茶葉,把茶汁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同進進行的是製作酥油,將另一口鍋煮牛奶煮到外表凝聚一層酥油時,把它倒入盛有茶湯的打茶桶內(茶桶稱為“董莫”),再放上過量的鹽和糖。這時,蓋住打茶桶,用手把住直立茶桶並上下挪動的長棒(打酥油茶的長棍稱為“甲羅”),不斷催打。直到桶內聲響從“咣鐺、咣鐺”變成“嚓咿、嚓咿”時,茶、酥油、鹽、糖等即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但現在藏區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電動攪拌器來製作酥油茶了。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喝酥油茶是要講禮儀的

據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莫克洛夫特的記載,在當時西藏人飲茶階層之間的茶具也是有所區別的,富裕階層所有用的多是銀製、鍍銀銅製或黃銅製成的茶壺,壺上以花葉或動物的各種奇特圖案作為裝飾,茶壺面皆為浮雕或鏤絲細工,每人都有自已的專屬茶杯,大多為瓷制。民間使用得最多的是木碗。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和我們所熟知的飲茶方式大不一樣,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第一步先將鍋子燒水煮沸,再用刀子把緊壓茶搗碎,放入沸水中煮,煮至約半小時左右待茶汁浸出後濾去茶葉,把茶汁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同進進行的是製作酥油,將另一口鍋煮牛奶煮到外表凝聚一層酥油時,把它倒入盛有茶湯的打茶桶內(茶桶稱為“董莫”),再放上過量的鹽和糖。這時,蓋住打茶桶,用手把住直立茶桶並上下挪動的長棒(打酥油茶的長棍稱為“甲羅”),不斷催打。直到桶內聲響從“咣鐺、咣鐺”變成“嚓咿、嚓咿”時,茶、酥油、鹽、糖等即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但現在藏區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電動攪拌器來製作酥油茶了。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喝酥油茶是要講禮儀的

據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莫克洛夫特的記載,在當時西藏人飲茶階層之間的茶具也是有所區別的,富裕階層所有用的多是銀製、鍍銀銅製或黃銅製成的茶壺,壺上以花葉或動物的各種奇特圖案作為裝飾,茶壺面皆為浮雕或鏤絲細工,每人都有自已的專屬茶杯,大多為瓷制。民間使用得最多的是木碗。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運用到禮儀之交上最廣泛的媒介之物,無論藏漢族,在以茶待客這一點上是貫通的,酥油茶是藏區人們用來招待來客的必備飲料。客人在飲茶時,主人恭立在一旁,在幾個客人中輪轉以方便及時給客人添加酥油茶,碗常滿,茶常溫,才算盡到主人之責。

"

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 莫克洛夫特在遊歷到西藏的時候發現,喜馬拉雅區的西藏各階層人飲茶量極大,最令人他感到稱奇的藏族人獨有的酥油茶,在茶中加入了黃油或其它成份,而且西藏各個階層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上至王公貴人,下至庶民百姓,飲茶成風,嗜茶成性。不過西藏地區飲茶之風是先從富人階層開始,然後才慢慢傳入民間。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藏族民間有個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酥油茶”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酥油茶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熱量,又能外用保護皮膚,是藏族人民抵禦嚴寒的關鍵,其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酥油茶形成別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酥油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拌和,倒入竹桶內,冷卻後凝聚在溶液外表的一層脂肪。酥油茶所用的茶葉通常是緊壓茶類中的普洱茶、金尖等,通常酥油茶是伴著早中晚飯一起進行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如何傳到西藏去的呢?

西藏的茶葉是由雲南運送過去的,早在南宋時期的《續博物志》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說明滇茶藏銷歷時1000多年。進藏茶葉北走麗江、中甸、阿墩子(今德欽)、芒康到拉薩。作為西藏的近鄰雲南盛產茶葉,滇茶以其濃、強、鮮著稱於世,備受藏民青睞,每年銷往西藏的滇茶超過2500t,從清康熙到同治年間,滇茶銷往西藏曆時200餘年,盛行不衰。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和我們所熟知的飲茶方式大不一樣,酥油茶是打出來的。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第一步先將鍋子燒水煮沸,再用刀子把緊壓茶搗碎,放入沸水中煮,煮至約半小時左右待茶汁浸出後濾去茶葉,把茶汁裝進長圓柱形的打茶桶內。同進進行的是製作酥油,將另一口鍋煮牛奶煮到外表凝聚一層酥油時,把它倒入盛有茶湯的打茶桶內(茶桶稱為“董莫”),再放上過量的鹽和糖。這時,蓋住打茶桶,用手把住直立茶桶並上下挪動的長棒(打酥油茶的長棍稱為“甲羅”),不斷催打。直到桶內聲響從“咣鐺、咣鐺”變成“嚓咿、嚓咿”時,茶、酥油、鹽、糖等即混為一體,酥油茶就打好了。但現在藏區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電動攪拌器來製作酥油茶了。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喝酥油茶是要講禮儀的

據19世紀英國旅行家威廉·莫克洛夫特的記載,在當時西藏人飲茶階層之間的茶具也是有所區別的,富裕階層所有用的多是銀製、鍍銀銅製或黃銅製成的茶壺,壺上以花葉或動物的各種奇特圖案作為裝飾,茶壺面皆為浮雕或鏤絲細工,每人都有自已的專屬茶杯,大多為瓷制。民間使用得最多的是木碗。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茶葉是運用到禮儀之交上最廣泛的媒介之物,無論藏漢族,在以茶待客這一點上是貫通的,酥油茶是藏區人們用來招待來客的必備飲料。客人在飲茶時,主人恭立在一旁,在幾個客人中輪轉以方便及時給客人添加酥油茶,碗常滿,茶常溫,才算盡到主人之責。

酥油茶,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的養分飲料

去喝茶的人也有禮儀,飲茶前用右手無名指在茶碗中沾少許茶,手指舉起,在空中彈灑三次,表示奉獻給神、龍和地祗。飲茶時不要一飲而盡,留一半茶水在杯中,喝茶時不要發出聲音。喝茶前輕輕吹開酥油茶麵上的浮油待主人添滿再喝 ,以此來反覆,最好是喝三碗。

1852年,天主教傳教士皮埃爾·埃弗里斯特·雷吉斯在他的《韃靼、西藏和中國紀行》一書中,記錄過了他在西藏時期經歷過的藏人最大茶會, 一個富裕階層的虔誠信徒招待4000人的喇嘛,當時情景令他震撼,一行又一行的喇嘛端然靜坐,僕童從廚房中運出大壺,將壺中的茶分給眾僧,主人則俯伏在地,直到壺中茶飲盡、祈福的歌頌唱完為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