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捕下獄,與蘇東坡交情頗深的王鞏也被貶到嶺南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務。樹倒猢猻散,王鞏定案後,僕人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娘一人願意陪伴王鞏共赴患難。賓州的僻遠、路途的艱辛,柔奴並非不知,但忠誠的她毅然與王鞏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在經往嶺南的途中,柔娘纖纖素手,懸壺濟世。在賓州的五年時間裡,王鞏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捕下獄,與蘇東坡交情頗深的王鞏也被貶到嶺南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務。樹倒猢猻散,王鞏定案後,僕人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娘一人願意陪伴王鞏共赴患難。賓州的僻遠、路途的艱辛,柔奴並非不知,但忠誠的她毅然與王鞏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在經往嶺南的途中,柔娘纖纖素手,懸壺濟世。在賓州的五年時間裡,王鞏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時的嶺南,是個極其荒涼潮溼的地方,所謂“瘴癘之地”,惡性瘧疾流行,很多被貶嶺南的人都病死無回。看到當地老百姓被瘴癘疾病所擾,生活困頓,柔娘決心為老百姓施以妙手仁術,救苦救難。於是,柔孃親自上山採藥,開始了為老百姓治病的生涯。五年時間,柔娘從死神手裡挽救回了許多普通百姓的生命,就連外地的許多病人也慕名前來求治。柔娘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和顏悅色,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如對兒女,總是盡最大的耐心和努力,為百姓解除病痛。對困難人家,不僅不收一分藥費錢,走時還舍散給錢物和乾糧。一時間,柔娘被譽為“神醫”,頗受當地百姓愛戴。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捕下獄,與蘇東坡交情頗深的王鞏也被貶到嶺南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務。樹倒猢猻散,王鞏定案後,僕人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娘一人願意陪伴王鞏共赴患難。賓州的僻遠、路途的艱辛,柔奴並非不知,但忠誠的她毅然與王鞏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在經往嶺南的途中,柔娘纖纖素手,懸壺濟世。在賓州的五年時間裡,王鞏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時的嶺南,是個極其荒涼潮溼的地方,所謂“瘴癘之地”,惡性瘧疾流行,很多被貶嶺南的人都病死無回。看到當地老百姓被瘴癘疾病所擾,生活困頓,柔娘決心為老百姓施以妙手仁術,救苦救難。於是,柔孃親自上山採藥,開始了為老百姓治病的生涯。五年時間,柔娘從死神手裡挽救回了許多普通百姓的生命,就連外地的許多病人也慕名前來求治。柔娘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和顏悅色,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如對兒女,總是盡最大的耐心和努力,為百姓解除病痛。對困難人家,不僅不收一分藥費錢,走時還舍散給錢物和乾糧。一時間,柔娘被譽為“神醫”,頗受當地百姓愛戴。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五年之後,王鞏奉旨得以北還,帶著柔奴去黃州與老友蘇軾相聚。蘇軾見了他們,幾乎沒有認出,王鞏居然比五年前還年輕,“黑髮如漆”“面如紅玉”,且性情更為豁達,沒有一絲落魄的滄桑之感。 再看柔奴,不僅沒有因為歲月而憔悴,反而更顯清麗,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捕下獄,與蘇東坡交情頗深的王鞏也被貶到嶺南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務。樹倒猢猻散,王鞏定案後,僕人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娘一人願意陪伴王鞏共赴患難。賓州的僻遠、路途的艱辛,柔奴並非不知,但忠誠的她毅然與王鞏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在經往嶺南的途中,柔娘纖纖素手,懸壺濟世。在賓州的五年時間裡,王鞏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時的嶺南,是個極其荒涼潮溼的地方,所謂“瘴癘之地”,惡性瘧疾流行,很多被貶嶺南的人都病死無回。看到當地老百姓被瘴癘疾病所擾,生活困頓,柔娘決心為老百姓施以妙手仁術,救苦救難。於是,柔孃親自上山採藥,開始了為老百姓治病的生涯。五年時間,柔娘從死神手裡挽救回了許多普通百姓的生命,就連外地的許多病人也慕名前來求治。柔娘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和顏悅色,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如對兒女,總是盡最大的耐心和努力,為百姓解除病痛。對困難人家,不僅不收一分藥費錢,走時還舍散給錢物和乾糧。一時間,柔娘被譽為“神醫”,頗受當地百姓愛戴。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五年之後,王鞏奉旨得以北還,帶著柔奴去黃州與老友蘇軾相聚。蘇軾見了他們,幾乎沒有認出,王鞏居然比五年前還年輕,“黑髮如漆”“面如紅玉”,且性情更為豁達,沒有一絲落魄的滄桑之感。 再看柔奴,不僅沒有因為歲月而憔悴,反而更顯清麗,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問柔奴:嶺南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吧?柔奴淡然地笑答:“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大為歎賞,立即揮毫抒懷,寫下了《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王鞏蠻荒歸來反而“面如紅玉”,多虧了柔孃的全心照料和鼓勵。此事並非虛言,在當時文人的書中如《古今情海》也有同樣記載。從此,點酥孃的名字由此而傳開了,人們對王鞏與柔孃的堅貞愛情,也廣為頌揚和流傳。

"

說到青樓,很多人一聽,不以為然:不就是妓院嘛。一提這個地方,就覺得很低賤很下流,其實青樓既不齷齪,也不庸俗,更不下流。這絕對有一種非凡脫俗的文化在裡面。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樓內容相關的詩,有像薛濤魚玄機這類青樓從業女子寫的,也有文人才子描寫青樓雅趣的。像風流浪漫的詩仙李白就不用多說了,就連一直以憂國憂民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之類名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說了,裡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這些青樓內容的詩作,為唐詩宋詞增添了不少明豔清雅的色彩。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今天書生要給大家講的這位,就出身於青樓,是當時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樂伎。可民間對她的讚美,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醫術醫德,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間的嶺南一帶有口皆碑,被老百姓譽為“神醫”,她就是宇文柔奴,又稱柔娘、點酥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宇文柔奴的父親本是一位御醫,被人構陷入獄,冤死囹圄。母親忍受不了這天降的橫禍,病臥在床而逝去。這還不算,可憐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將賣入京城的“行院”。古代的行院與妓院是有區別的,行院是以藝娛人,而妓院多以色娛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嬌豔可人,聰慧伶俐,老鴇不惜花血本著意培養打造,期冀她將來能成為行院的頭牌。經歷過家庭磨難的孩子,都比較懂事。柔娘不負期望,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豔名遠播了,許多達官貴人不惜拋卻重金,只為一睹芳顏。但柔娘總覺得行院不是長久棲身之所,一直在尋覓機會脫離苦海。一次,有個姐妹生病了,柔娘陪著到陳太醫那裡去診視。柔孃的父親生前和陳太醫交好,兩家禮尚往來,走動頻繁。陳太醫也曾打聽過柔孃的下落,沒想到柔娘會突然出現在自己眼前。樂善好施的陳太醫立即託人找了一個有權勢的官員,花了不少銀子,將柔娘多行院贖出。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這樣,從此柔娘跟著陳太醫,給他打下手。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們的喜愛和點贊。一有閒時間,柔娘就把父親留下來的藥方仔細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再加上陳太醫循循善誘的耐心指導,對一些常見疾病已能獨自診治了。後來,還在這條街上創出了名氣,慕名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有些人根本沒甚大的病,捱捱就挺過去了,但也裝著前來讓柔娘號脈診視,就是為了多看一眼溫柔體貼的小柔娘。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柔娘,人俏,心善,醫德好。這不,就連蘇軾的好朋友王鞏也慕名而來,一見鍾情,後託人向柔娘求婚。這王鞏不僅是當時名重一時的著名詩人,而且在丹青書法上,亦佔有一席之地。王鞏的詩為蘇軾所激賞,有一年秋王鞏到徐州訪蘇軾,過了十幾天飲酒賦詩的日子。“與客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軾待之於黃樓上,謂鞏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這件事被宋人廣為流傳,成為文人雅集的典範。雖說王鞏被稱為“文采風流為一時所宗”,但在仕途上卻始終磕磕絆絆。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喜歡給皇帝上書,議論朝政,在當時很有名,雖曾為此屢次吃大虧,卻秉性不改。但就是王鞏正直無私的品格,灑脫不羈的名士豪氣和寬廣的胸襟氣度,深深地吸引了柔娘。怎奈王鞏家中已有妻室,只能過去做側室當小妾。可柔娘是真心相愛了,她不在乎名分,她說:就是做王鞏府的歌女,我亦願意。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捕下獄,與蘇東坡交情頗深的王鞏也被貶到嶺南賓州(今廣西賓陽)去監督鹽酒稅務。樹倒猢猻散,王鞏定案後,僕人歌女紛紛散去,唯有柔娘一人願意陪伴王鞏共赴患難。賓州的僻遠、路途的艱辛,柔奴並非不知,但忠誠的她毅然與王鞏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在經往嶺南的途中,柔娘纖纖素手,懸壺濟世。在賓州的五年時間裡,王鞏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當時的嶺南,是個極其荒涼潮溼的地方,所謂“瘴癘之地”,惡性瘧疾流行,很多被貶嶺南的人都病死無回。看到當地老百姓被瘴癘疾病所擾,生活困頓,柔娘決心為老百姓施以妙手仁術,救苦救難。於是,柔孃親自上山採藥,開始了為老百姓治病的生涯。五年時間,柔娘從死神手裡挽救回了許多普通百姓的生命,就連外地的許多病人也慕名前來求治。柔娘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和顏悅色,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如對兒女,總是盡最大的耐心和努力,為百姓解除病痛。對困難人家,不僅不收一分藥費錢,走時還舍散給錢物和乾糧。一時間,柔娘被譽為“神醫”,頗受當地百姓愛戴。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五年之後,王鞏奉旨得以北還,帶著柔奴去黃州與老友蘇軾相聚。蘇軾見了他們,幾乎沒有認出,王鞏居然比五年前還年輕,“黑髮如漆”“面如紅玉”,且性情更為豁達,沒有一絲落魄的滄桑之感。 再看柔奴,不僅沒有因為歲月而憔悴,反而更顯清麗,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問柔奴:嶺南的生活一定很艱苦吧?柔奴淡然地笑答:“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大為歎賞,立即揮毫抒懷,寫下了《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王鞏蠻荒歸來反而“面如紅玉”,多虧了柔孃的全心照料和鼓勵。此事並非虛言,在當時文人的書中如《古今情海》也有同樣記載。從此,點酥孃的名字由此而傳開了,人們對王鞏與柔孃的堅貞愛情,也廣為頌揚和流傳。

神醫竟出身青樓?史上唯一一例,蘇東坡為她作詞: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古代,女人從醫本身就是件很稀罕的事。作為妓女出身的“神醫”,就更是一枝獨秀了。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卻長存人們的心間。其實“神醫”並不神祕,柔娘只是一名普通的歌伎,但她視嶺南百姓如親生子女,無私奉獻,就如同她堅貞的愛情一樣,純粹無暇,冰清玉潔,沒有一絲雜質在裡面。(創原/司馬千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