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猴子的前世今生 文/張勇

孫悟空 唐三藏 玄奘 唐朝 西遊記 終南文苑 2018-12-15
孫猴子的前世今生 文/張勇

今天說說在百姓中很有名氣的那隻潑猴。有人叫他孫大聖,有人叫他孫行者,也有人叫他孫悟空,當然,最通俗的叫法就是孫猴子。

孫猴子從哪來的?《西遊記》嗎?是,也不是。《西遊記》是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事件,也就是唐朝初期,僧人玄奘到印度西行求法的事。最早記錄這件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大事的當數《大唐西域記》,它是由玄奘口述、他的弟子辯機記錄整理而成,與小說《西遊記》關聯甚少,卻是地地道道的“西遊”之“記”, 《大唐西域記》的主要價值在歷史地理方面。玄奘的另外兩個弟子慧立和彥悰寫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基本寫實,但也有些許神異化的傾向。與《大唐西域記》相比,它的敘事以玄奘的個人經歷為中心,故事性更強一些。今本《西遊記》(這裡主要指明世德堂刊本)中“滅法國”“女兒國”的故事,孫猴子被壓入五行山下等情節,都可從《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依稀看到一些影子。

南宋時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最早以取經故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其中的猴行者形象,就是《西遊記》中孫行者的前身。流傳下來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只是說話人的提綱,文字十分簡略,共一萬六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第一節、第十七節缺失,所以不知它是怎樣描寫唐僧出身和西行緣起的。從第二節開始,猴行者就參加進來了。此後,一行七人,經過十幾個國度,歷盡艱難險阻,取回佛經。猴行者自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化身為白衣秀士,主動前來幫助三藏法師取經,神通廣大、有膽有識。在取經故事中,猴行者一直充當主人公,在取經路上滅白虎精、伏九馗龍。由於他的加入,三藏法師取經才得以圓滿完成。在第十一節中,猴行者自述來歷:他在二萬七千年前曾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鐵棒,配在花果山紫雲洞。”南宋時民間藝人們刻畫的猴行者,明顯地表現出兩個重要特點:一是有一定的反叛性,敢於偷王母的蟠桃;二是有神通,能夠降妖滅怪。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參與取經,是主動行為;到了西天后,因為如來佛住的雞足山阻山隔水,無法前往,猴行者便提出,全體取經人望山跪下,虔心禱告,“齊聲慟哭”。而且,猴行者在談及偷王母蟠桃的事情時,說自己“至今猶怕”,再“不敢偷吃”。路經王母池,嚇得要唐僧等人“不要高聲”。作品中關於猴行者的經歷,即偷蟠桃——配在花果山——參加取經——上天成佛的敘述,已經為後來孫悟空的故事奠定了基礎。

稍後一些,在“純粹”的通俗文藝裡,這個故事也開始被演繹,如傳奇劇《陳光蕊江流和尚》、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二郎神鎖齊天大聖》《西遊記雜劇》等。於是,經過六七百年曆史敘事和文學敘事的雜糅,加上通俗文藝的催化,到明初就有了《西遊記平話》。《西遊記平話》原書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在《永樂大典》裡有佚文。在古代朝鮮半島的李朝,有一本書叫《樸通事諺解》,多次提及《西遊記平話》,還大段地抄錄了裡面的文字。其中最詳細的是車遲國鬥法的故事:車遲國有伯眼大仙,蠱惑國王興道滅佛,他與孫行者進行猜物、下油鍋等諸般賭賽,最後被孫行者除滅,而國王也迴心向佛。這與今本《西遊記》的車遲國一段十分近似。由此可見,《西遊記》如同《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不是哪個人一次性獨立創作的,而是在相當漫長的時間裡,世代累積,經過多人的增添刪改,最後由一人整合寫定的。

關於孫猴子的原型是誰,至今仍存有較大爭議。有西域“胡僧”說,“猢猻”為“胡僧”的訛稱。當時,西域地區普遍信仰佛教,唐僧在西域碰到幾個胡僧是不稀奇的。老百姓有時把一些名字喊變音,把“胡僧”喊成“猢猻”,也是可以理解的。

又有唐代高僧“釋悟空”說。釋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車奉朝,公元751年隨張光韜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羅國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師。釋悟空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使地點也始自西安,在西域從事翻譯和傳教活動多年,留下了許多事蹟和傳說。有學者認為,在“取經”故事漫長的流變過程中,人們逐漸將釋悟空的名字與傳說中陪同唐僧取經的“猴行者”的名字聯繫並捏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孫悟空”的藝術形象。

另有“石磐陀”說。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錦池在研究取經故事流變的過程後得出結論,認為孫悟空的現實原型為《三藏法師傳》中所載的玄奘西行最困難時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張錦池教授的理由是:孫悟空之於唐僧和石磐陀之於玄奘:二者的嚮導作用相類;解決危難作用相若;行者身份相同;師徒間微妙關係相似;石磐陀乃胡僧,而胡僧與“猢猻”音近。

還有 “無支祁”說。“無支祁”是中國神話中的水怪。其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在元代戲曲家吳昌齡的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中,出現了孫悟空的形象,且有“無支祁是他姊妹”語。可見孫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經借鑑了無支祁的形象。而無支祁的故事,廣泛流傳了八百年以後,吳承恩才加工整理了《西遊記》。正像魯迅先生說的,“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宋元以來,禹伏無支祁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吳承恩的《西遊記》問世以後,無支祁的形象,逐漸為孫悟空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魯迅認為孫悟空源自淮渦水神無支祁;胡適卻認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而且,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找到了一個神猴哈奴曼,認為這才是孫悟空最早的原型。

爭論歸爭論,有一點可以肯定,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如此活靈活現,跟吳承恩曾執政新野,鍾愛新野的猴戲有關。新野猴戲,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誌》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誌》記載: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縣。吳承恩在任新野知縣的兩年中,不僅德績兼優,對新野的民間藝術研究也頗深。《西遊記》第一回中刻畫孫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態,就是以新野現存的漢議事臺為背景。也許,因為正是因為吳承恩對新野猴戲細緻入微的觀察,才有了神話力作《西遊記》中招人喜愛的猴王形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