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最晚稱帝是為何 孫權的地盤有多大

孫權 曹操 劉備 周瑜 歷史有點意思 歷史有點意思 2017-08-27

孫權稱帝

東漢末年戰火紛紛不斷,出現群雄割據的亂局,各地諸侯無不殫精竭慮,圖謀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主見形成春秋時期三國鼎立的局面,孫權正是東吳的開國皇帝,這場血腥權力之爭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孫權最晚稱帝是為何 孫權的地盤有多大

孫權畫像

孫權字仲謀,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傳說其母夢日月誕權、策,從側面反映出世人對孫權的敬佩景仰之情。孫權在其兄孫策遇刺身亡後,獨挑大樑,掌控江東基業,不負眾望,成為一方霸主。孫權很信任孫策的摯友周瑜,並委以重用,在用人上展現了獨到的眼光,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另一方面孫權深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道,聯合劉備赤壁之戰大勝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周瑜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後人有詩志“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宮深鎖二喬”,用假想的方式來記錄當年赤壁之戰的艱險與精彩,為後人津津樂道。在大挫曹操之勢後,假意與劉備交好,其後出其不備襲取荊州,大獲全勝,成功江東拓展版圖,給了劉備當頭一棒。

兩次勝利不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便大大挫傷了雙方敵人的勢力,並從中得到極大的好處。憑藉過人的智慧與膽識孫權一步步積攢自己的實力,併成功地登基為吳國開元皇帝。

孫權建都

黃龍元年即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即現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帝,改國號為吳,正式建立了東吳政權。孫權能夠稱帝靠的不僅僅是他的父親孫堅和大哥孫策所留給他的偉業,更是辛勤治理和不斷開疆拓圖土所取得的結果。但是或許讓我們感到一絲驚訝的是,孫權雖然是在鄂城稱的帝,但是他僅僅在這個地方待了半年的時間,他就將都城從鄂城搬回了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孫權最晚稱帝是為何 孫權的地盤有多大

孫權雕像

在東漢末年,孫權在江東地區積極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在建安十六年即211年將住所移到了金陵,並將金陵改名為秣陵。又過了一年,他在原來金陵城的基礎上又大肆擴建,主要是用於儲藏軍糧和器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石頭城。石頭城由於臨江而建,恃要憑險,因此成為了東吳水軍防禦的要塞和壁壘。

在東吳,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民謠:寧飲建業水,不施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從這句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東吳百姓對於建業懷有多麼大的情感。當時以建業作為中心的長江下游百姓不願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資,供應在武昌定都的東吳朝廷。於是僅僅過了半年的時間,孫權就因為百姓和江東大族的強烈反對而不得不把都城重新遷回建業。之後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后主孫皓曾經在265年又一次把都城遷到了鄂城,當然也是在舉國上下的反對浪潮中最後還都於建業。

因此孫權建都不是由他一個人所決定,而是要經過全國上下的認可才能建都的。

孫權地盤

三國時期指的是在東漢末年那個天下大亂的背景下,各個勢力經過激烈的拼殺之後,最終形成了三個國家並立的局面。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是:由曹操所建立的魏國,有劉備所創立的蜀國和由孫權建立的吳國。其中。吳國又被叫做孫吳和東吳。孫吳的來歷是建立吳國的是孫氏一族,因此得名。而東吳則是因為孫權所建立的國家處於江東,因此被稱為“東吳”。可能有人會問這個“江東”指的又是什麼地方,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

孫權最晚稱帝是為何 孫權的地盤有多大

東吳疆域

這個“江東”的“江”指的就是我國第一大河流長江。其中長江在經過蕪湖和南京這兩個地方時,它的流向大致為從西南到東北,也就是從南到北這樣斜過去的。這一下子就把長江兩岸分成了兩個部分。由於在這一段的長江是斜著的,因此長江的北岸也就相當與西側,而南岸則相當與東側。在秦漢以來,人們就把長江在這一段的南岸叫做江東了,這就是“江東”一詞的來歷。

而孫權的地盤也就是這塊地方了。具體包括今天長江以南的把大部分地區,具體來說就是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和湖南的全境,還有湖北、江蘇、安徽的南部以及河南的一部分地方。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交州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福建、廣東地區,這個地方一直是一個叫士燮的人所佔據的,雖然他表面是臣服東吳的,不過這塊地方一直到西晉才歸中央控制。此外,東吳還曾經設立了廣州,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廣州這個名稱。

總得來看,孫權的地盤也就是東吳所佔的地方還是非常大的,可以說是遠遠超過魏國和蜀國所佔據的土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