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代中託孤大臣可以說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他們當中有人千古留名比如諸葛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有人則是專權竊國的逆賊比如司馬懿,也有的被罵的一無是處成了後來者紛紛嘲諷的對象比如曹爽,一般託孤大臣去世之後將自己的權利交給合適的接班人,而這個接班人不僅要肩負國家的重擔還要肩負自己家族的命運。但是有一位“孤二代”可以說是年紀輕輕就位極人臣,而後在一步步“揚名立威”過程中一步步作死,最後被自己立下的皇帝誅滅而死。他就是被稱為“東吳版曹爽”的孫綝(chēn)。

孫綝:二宮之爭後續下的“曹爽”

“孤二代”中孫峻或許是最年輕的一個,但也是最像曹爽的一個

初除重臣

孫綝,字子通,與孫峻一樣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孫堅弟弟孫靜,而他是孫峻的堂弟。和曹爽一樣孫綝的發家史也是意外活動的,他那“人模狗樣”的堂哥孫峻在和他大姑媽孫魯班平定朝內之後,在文欽的慫恿下北伐。在北伐前勞軍之時又莫名其妙的去世了,臨走之前看看自己家的那些個親戚什麼的一個個都不行想來想去就託付給他這個堂弟。就這樣孫綝就繼承了孫峻的位置,由於之前堂哥孫峻專權這事影響讓一些大臣不服,首先作為孫權時代遺留下來的五大託孤重臣之一的呂據就不幹了就聯合他的一些部下上書讓另一位託孤重臣滕胤當丞相(這招高明之處在於利用滕胤的威望打壓孫綝,而孫峻在世的時候也要給滕胤)。孫綝雖然年輕但也不是省油的燈,乾脆你們不是想讓他當丞相嗎?我就讓他給你們當領導改滕胤為大司馬,接替呂岱駐守武昌(這一招既可以將滕胤調離朝廷,又減少了危險度畢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聽到這個消息的呂據這是大吃一驚也不管三七二一帶兵回建業通知滕胤除了孫綝,而孫綝呢威望幾乎沒有親兵什麼的也調動不了(即使調動了聽不聽你還是個問題),這時他想起從魏國投降過來的幾位(畢竟投降過來的吳國本土士大夫看不起,而孫綝恰好運用這點),就讓自己的親戚加那些降將以皇帝的名義去捉拿呂據等人,結果是一頓混戰,先是雙方上書說對付謀反,然後就大大出手,最後的結果就是孫綝獲勝,滕胤和呂據等被一一除盡,至此孫權時代託孤五重臣集體退出歷史的舞臺(諸葛恪,孫弘,呂據,滕胤以及孫峻)。這時候的孫綝可謂是位極人臣了,這時的他開始飄了仗恃地位尊貴而非常傲慢,經常做出無禮的事。然而孫綝雖位極人臣但在名望這方面可謂是臭名昭著。

孫綝:二宮之爭後續下的“曹爽”

孫綝雖有政治頭腦,卻沒有政治聲望

壽春夢碎

位極人臣之後孫綝也跟堂哥一樣面臨一次次刺殺,其中一次是自己的堂弟孫慮,原因也讓人啼笑皆非,當初跟孫峻誅殺諸葛恪後獲得很大的賞賜,這次幫孫綝誅殺呂據等的賞賜還不如孫峻,乾脆就刺殺孫綝得了。後被孫綝發現乾脆毒死了事。不過,這些事讓孫綝知道自己威望不足無法震懾朝中那些個大臣想個法子讓自己的威望提升。此時或許是老天有意,魏國大將軍因之前與司馬昭的寵臣賈充討論是否禪讓賢者來當皇帝這一事中表明自己的忠於大魏的意見,給司馬昭打報告,司馬昭準備明升暗降來處理諸葛誕,因為害怕乾脆造反,而諸葛誕希望得到吳國作為外援乾脆向吳國稱臣,並以長子諸葛靚為人質。這可把孫綝高興壞了總所周知吳國對淮南地區可謂垂涎欲滴,自孫權開國以來為了淮南地區發動了合肥之戰,諸葛恪又為了北伐攻打了合肥新城之戰都一一失敗,而自己的堂哥孫峻吧在北伐前就去世了壓根就是徒勞。如果自己此時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壽春這淮南之地,先不說將來歷史會怎麼評價自己,更多的可以震懾那些個大臣們提升威望,順收得諸葛誕這位帥才,因此當初拍板決定就去救援,結果跟曹爽一樣打敗而歸,這一仗不僅把之前那些投降吳國的大將歸了魏國,還讓全懌、全端等外戚投降魏國,更重要的是自斷臂膀殺了名將朱異。結果是:投降的吳國士兵有萬餘人,兵器都可以堆成一座山了(吳兵萬眾,器仗山積),孫綝本人也應這次大敗“喪敗士眾,自戮名將,莫不怨之。”可以說壽春救援戰不僅沒讓孫綝撈到什麼好處,更賭完了吳國未來。

孫綝:二宮之爭後續下的“曹爽”

諸葛誕不僅肯定曹魏也坑了孫吳更坑了孫綝

廢帝立賢

打完敗仗的孫綝當然不敢回去面聖了,於是跟曹爽一樣讓自己的幾個兄弟控制御林軍,自己稱病不上朝以求自保,而孫亮此時也親臨朝政不知哪天還是興趣來了就調查他二姐孫魯育的冤案質問他大姐孫魯班,此時的孫魯班也明白到了孫亮不是那個讓人擺佈的小毛孩於是就跟當初陷害孫和的方式一樣:我怎麼可能會自己陷害妹妹,是朱熊和朱損(看這兩的名字也知道不會厲害到哪裡去)向我告密的。將責任推給朱氏兄弟,孫亮呢?我想也應該明白這話是假話,但朱熊和朱損哥倆是孫綝的親信準備拿這兩位開刀來示威,看著自己親信要被開刀了忙著進宮去求情,然而縱然孫綝好話說盡也沒效果,這下孫亮可是捅了馬蜂窩了,雖然說孫亮有食梅辯忠奸流傳千年頭腦應該很高但是政治頭腦卻低的嚇人。處於弱勢一方高調做事調戲強勢一方看著很有血性實則魯莽,孫亮這一鬧讓自己和孫綝的矛盾進一步強化從而為後面自己被廢種下惡果,最後孫亮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跟自己全家派系大姐孫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一起誅殺孫綝,由於之前孫綝得到消息乾脆先下手為強廢了孫亮,殺了全尚劉承。孫權當初的預言真的實現了(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為天下笑!)。而後孫峻終於做了這輩子他唯一做的最準確的一件事——立孫休為帝,這個決定雖有誤打誤撞的成分在,不過無意識之間卻讓吳國成為三國存活最長的一個國家。立下“不世之功”的孫綝一發不可收拾跟曹爽一樣也開始飄了,曹爽是自己吃喝玩樂跟皇帝一樣,而孫綝乾脆毀廟殺人(綝意彌溢,侮慢民神,遂燒大橋頭伍子胥廟,又壞浮屠祠,斬道人。)搞的是人心惶惶也為自己寫好了最後的結局。

孫綝:二宮之爭後續下的“曹爽”

立孫休或許是孫綝為吳國做的唯一貢獻,也是他開啟最終命運的鑰匙

權臣末路

知道自己成過街老鼠的孫綝乾脆變得謹慎起來了,開始對皇帝進行測試先是要辭官,然後在送禮,聰明的孫休都很好的躲過孫綝的測試,但內心卻對孫綝無比的痛恨,正磨刀霍霍準備找個合適的時機下手。而後有人告發孫綝要謀反的事讓他感到無比恐懼。乾脆找個藉口說自己想到武昌前線去督軍為陛下分憂。孫休只好同意,孫綝帶著一萬精兵和武器庫的全部武器準備要走了,一些對孫綝不滿的大臣說孫綝這是要謀反的節奏,於是找自己的近臣張布商議如何除孫綝。打算在臘祭聚會時殺孫綝。永安元年臘月,建業城內謠傳明天臘祭聚會有事故發生。孫綝也感到不安,一開始稱病不去後來皇帝派人叫了10次他不得不去,去之前他預感到可能要有事發生了於是安排家人說等下我進宮,你們就在家中放火,那樣我就脫身了。過一會兒果然自己府邸著火,孫綝要回去孫休不讓,於是乎孫綝成了甕中之鱉了。孫綝趕緊叩頭說:“我願被流放到交州。”孫休說:“你為什麼不流放滕胤、呂據?”孫綝又說:“我願被淪為官家奴僕。”孫休說:“怎麼不讓滕胤、呂據淪為官奴!”就這樣孫綝被斬首。時年二十八歲,短短的兩年孫峻完成曹爽十年走過的路,跟曹爽一樣成了“全民公敵”結束“光輝的一生”。

孫綝:二宮之爭後續下的“曹爽”

孫綝雖誤打誤撞完成吳國重擔,卻將自己家族給毀了

孫綝亂政最大的問題跟曹爽一樣威望不夠,孫綝可以說有政治鬥爭的頭腦卻沒戰略眼光。當然這不怪他,與其說孫綝亂政是一場鬧劇的話,倒不如說是二宮之爭(南魯黨爭)的後續,在南魯黨爭這八年的局面史書記載“今之小臣,動與古異,獄以賄成,輕忽人命,歸咎於上,為國速怨;官寮多闕,雖有大臣,復不信任;諸縣並有備吏,吏多民煩,俗以之弊”。爭鬥的結果是一匹有聲望有能力的東吳精英成了犧牲品。最終達到了孫權的政治目標——保護宗室力量守住孫家天下,但種下了不可挽回的惡果,且不說皇權受到挑戰,光從後繼者來看有的雖有頭腦但總遇到威望不夠(如孫峻孫綝兄弟),有的威望能力的全才但性格不行(諸葛恪)從而只能進行多次內亂。東吳經過這幾次內亂之後雖有孫休這等明君,陸抗陸凱等賢臣因為內耗過多已經不可能一統三國,只能偏安一隅。可以說孫綝也是南魯黨爭的犧牲品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