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書譜》理論淺析

[摘 要]孫過庭的《書譜》理論是唐代書法美學理論的一座高峰, 是中國書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書譜》理論中關於書法的學習與創作,書法的繼承與創新等諸多方面的闡述與分析,見解精闢,影響深遠。研究《書譜》理論,對我們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書法實踐以及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和完善書法藝術理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孫過庭 《書譜》理論 書法

《書譜》,孫過庭撰文並書。孫過庭,名虔禮,生卒年月不詳,吳郡人,是我國唐代傑出的書法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留世之作以《書譜》最為著名, 就書法墨跡而言,它是唐代今草的代表作品,最能體現王羲之書法的樣貌。就書法理論來講,它是一部極其系統的書法論著。

《書譜》理論,文思縝密、言簡意賅、內容宏富、行文清晰、立論精粹,見解精闢。《書譜》理論涉及書法的歷史、理論、評論等方面,文中關於書法的學習與創作,書法的繼承與創新等諸多問題的闡述與分析,見解獨到,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一、書法的源流與本質

《書譜》從書法源流講起,開篇雲“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並進一步指出,自己對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繼承發展。文中抑獻揚羲,對王羲之即認為“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博涉多優”,稱自己是“味鍾、張之餘烈,挹羲、獻之前規”。孫過庭指出書法藝術發展的基本規律是“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漓一遷,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

關於書法的本質,孫過庭認為書法不同於一般的實用文字,而是既要注重實用又要具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的藝術作品。書法的特徵在於通過漢字固有的結構、點畫和用筆的變化,來“達其性情,形其哀樂”。書法藝術的本質在於“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 另一方面,孫氏認為書法不同於其它藝術,它是以線條為語言的藝術,這些線條,不是客觀事物的再現。而是抽萬象之象的“意象”,書法就是以抽象的“意象”來表現書法家的個性特徵美。

二、書法的書體與特徵

《書譜》論述了真草二體的用途,特點及其辨證關係,指出“趨變適時,行書為要;題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 各種書體的用途,特點不同,但各書體之間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關係,必須上下淹通,左右逢源,“旁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 不同書體的風格既有其獨立性,又具有兼融性,“伯英不真,而點畫狼籍;元常不草,而使轉縱橫。” 將真書的點畫密佈與草書的筆勢奔放互相兼融,方可達到變通自由之境。

三、書法的學習與創作

《書譜》於書法的學習與創作方面分析最為精秒,也最詳細。在學書動機方面,孫過庭說:歷史上那些取得相當成就的人,他們“籍甚不渝,人亡業顯”,而企圖憑藉書藝投機鑽營,沽名釣譽者,則“憑附增價,身謝道衰”。但對於真有成就的人,歷史將不會埋沒的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則“無俟抑揚,自標先後”,無須憑藉別人去抑揚,書跡本身就是優劣的尺度。關於書法學習的態度,孫過庭言:“自矜者將窮性域,絕於誘進之餘;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關於書法的學習方法方面:孫過庭認為學習書法要“心不厭精,手不忘熟”,“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若毫釐不察,則胡、越殊風者焉”, “察擬之道”深刻地闡述了書法學習的過程中,“眼”與“手”這組矛盾的辯證關係。關於筆法方面,《書譜》歸納出四種基本筆法,即:執、使、用、轉。“今撰執、使、用、轉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用,謂點畫相背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 《書譜》將筆法於書法理論中予以闡述,目的是“舉前賢之未及,啟後學於成規”,“披卷可明,下筆無滯”,是要“會古通今”。在論述學書階段方面,孫過庭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縱觀書法史,古代大家學書無不是經歷了這三個階段,以至達到“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界的。在書法學習的“專”與“博”的關係方面,孫過庭說: “至如鍾繇隸奇、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至絕倫。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轉縱橫”。鍾繇、張芝之所以能專精一體,以至絕倫,主要是他們能兼擅的緣故。只有“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兼擅草書,其“專”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倘若 “不能兼擅者”,則有所不逮。其意思是,成就功業的是深度,而達到深度的則是廣度,離開了廣度,則“非專精也”。

《書譜》從哲學的高度,論述了書法創作的實踐過程,揭示了書法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認為書法創作是一種複雜的審美活動。孫過庭雲“然君子立身,勿修其本”。認為只有“賢達”者,方可“兼善”書法藝術。關於書法藝術創作的具體實踐過程,孫過庭提出“五乖五合”的書法創作的主客觀條件理論,文中指出“又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閒,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其中,第一、第二及第五項指的是書法學習者的精神狀態,情感狀態和創作慾望,屬主觀因素。第三和第四項是指創作時的工具材料、氣候條件,屬客觀因素。如果創作時“五合交臻”,則“神融筆暢”,如若“五乖同萃”則“思遏手蒙”。“五乖五合”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而出的,是言前人所未言,為後世書法學習者關於書法創作方面提供了理論依據。

四、書法的繼承與創新

《書譜》開篇就書法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習舊與創新的關係作了精闢的論述。“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雲:‘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鍾張雲沒,而羲獻繼之。’”孫過庭不僅主張繼承傳統,而且身體力行。《書譜》雲:“餘志學之年,留心翰墨,味鍾張之餘烈,挹羲獻之前規,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 孫過庭的《書譜》墨跡深得“二王”筆法奧妙,是“二王”書風的繼承和發展。 《書譜》非常重視繼承書法的優良傳統,同時又非常重視書法傳統的創新。孫過庭認為書法藝術古“質”今“妍”,沿舊推新,這是事物發展的常態,“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孫過庭指出“今不逮古”,厚“質”薄“妍”的觀點是錯誤的。他諷刺那些,厚“古”薄“今”的人是“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明確指出書法創新要“違而不犯,和而不同,……何必刻鶴圖龍,竟慚真體;得魚獲兔,猶吝筌蹄。”提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標準,啟發與鼓勵後學者法古不泥古,勇於創新,不要為法度所束縛。

五、書法的風格與賞評

關於書法的風格,孫過庭主要論述了時代風格、書家風格,以及書體風格三個方面。《書譜》指出:時代不同,風格不同,“古質今妍”,“質以代興,妍因俗易”,書體不同,風格不同:“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書家性格修養不同,風格也不相同,書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慾,便以為姿。”孫過庭提倡書法風格上的獨創,“譬夫絳樹青琴,殊姿共豔;隋珠和璧,異質同妍”,不應該獨尊一格,立門戶之見。

關於書法藝術,賞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書譜》雖不是專論賞評之書,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孫過庭反對厚“古”薄“今”的“今不逮古”謬論。指出“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馳鶩沿革,物理常然。” 孫過庭主張書法賞評者,也應當從事書法創作。孫過庭說:“聞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後議於斷割”。意思是說書法賞評者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長期的創作實踐,才能體味出書法中的奧妙。關於書法賞評的藝術標準,孫過庭指出“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要求書法藝術既要繼承傳統,同時又應具備相應的時代特徵。這樣以來,書壇上自會百花爭豔,千卉呈芳。

孫過庭的《書譜》理論,是唐代書法美學理論的一座高峰, 是中國書法理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研究《書譜》理論,對我們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書法實踐以及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和完善書法藝術理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現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

[3]馬國權.書譜譯註[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

作者簡介:

孫過庭《書譜》理論淺析

楊普義,1958年2月生於甘肅慶陽,文化學者,無黨派,畢業於人民公安大學。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畫收藏鑑賞家、書法理論家。曾服務中石油某企業,擔任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兼人民武裝部部長,政工師。

現任陝西紫光閣廉政文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新西部在線特約書畫評論家、中國書畫家協會高級典評師、中國國畫研究院研究員兼外聯部長、中華百家姓書畫協會高級典評師(香港)。

楊普義和千千萬萬業餘書法愛好者一樣,自幼被動練習書法而愛好書法,逐漸進入書法理論創作;作品由孤芳自賞到走向社會;由研究歷代名家書論作品到直抒胸臆的創作。幾十年來,研究、釋解歷代書法理論名著180餘篇(其中,秦漢名家書論七篇、魏晉十二篇、南北朝十六篇、隋唐五代三十三篇、宋代十六篇、元代七篇、明代二十三篇、清代三十四篇以及近代的三十四篇)。

楊普義提倡:弘揚中國書畫藝術,“人以書為傳,書以人為傳。迴歸到古典,迴歸到自然"。

一、總結出了不同朝代的書法成就:

1、漢代書法理論

東漢時期,開始出現了純粹以書法成名的書法家,並且形成了流派與家學。

2、魏晉南北朝的書法理論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古代書法理論的成熟時期。比漢朝更多,更廣泛。

3、隋唐時期的書法理論

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書法發展的又一個高峰,這個時期,名家眾多,書學理論甚好。

4、宋元時期的書法理論

宋元時期的書法風格以尚意和復古為主要核心,其代表人物為蘇黃米蔡等。

5、明清時期的書法理論

明時期的書論繼承了前朝書論比較多,沒有太多的開拓。具有一定的反傳統性。

二、藝術成果

1、撰寫了各類書法釋文和指導性文章千餘篇;為國內、外書畫家撰寫書評560餘篇。

2、參加了2011年第一屆《高原.高原一一中國西部美術展》評選活動。

3、參加了《首屆全國廉政書畫大賽暨全國廉政書畫百傑評選活動實施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實施工作。

4、參加了《2015年米蘭世博會》一一西安傳心文化藝術傳播活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