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最高:"傳庭死,而明亡矣"。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年僅26歲的孫傳庭與當時35歲的袁崇煥同時考取進士,這兩個人後來在不同時期都成為明朝的支柱性人物,所不同的是,袁崇煥效力於遼東戰場對抗後金,而孫傳庭則在西線對抗農民軍。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本文就來講講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進士出身的孫傳庭為何可以帶兵打仗

明朝官職,科舉取士都是從地方知縣開始做起,孫傳庭被授予永城知縣,天啟初年被調到北京,孫傳庭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官員,從其寫的文章來看,在明末應該是很有影響力的文人,清流在朝堂都是很受歡迎的,所以孫傳庭在京不久就升了兩級,後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了。

從這份履歷來看,孫傳庭不過是一個意氣用事的文人,怎麼也跟鎮壓農民軍挨不上邊啊!

這也能看出明朝軍政方面的弊病,袁崇煥、孫傳庭都是科舉進士出身,標準的讀書人,最後卻成為作戰的將領,拿筆的要是都會打仗,哪裡還用得著武將。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明朝初期採取重文輕武的體制,使得軍隊缺乏生機和火力,像孫傳庭、袁崇煥這樣的好歹還能打仗,但是真正要作戰的話,還是需要武將的。

大部分的文人治軍無異於是明軍的災難,在孫傳庭中進士的那樣,明廷派遣楊鎬以十萬大軍討伐後金,結果楊鎬採取四路大軍“分進合擊”這策,被人數只有六萬人左右的後金各個擊破,造成五萬士兵的傷亡。

此戰標誌明軍在遼東戰場由主動變為被動。

正是這樣的環境,讓同樣是進士出身的孫傳庭和袁崇煥等人都能夠帶兵打仗。

巡撫陝西期間孫傳庭多次吊打高迎祥、李自成

孫傳庭蟄伏八年後,被重新啟用,這個時候的明廷已經是內憂外患,一方面是遼東局勢逐漸緊張,而另一方面西北的農民軍運動發展越來越壯大,李自成崇禎二年參加農民軍,追隨闖王高迎祥將農民起義搞得是轟轟烈烈。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九年孫傳庭請纓擔任陝西巡撫,巡撫這個官員正常情況下的軍事職能比較少,但是情勢危機,孫傳庭開始鎮壓農民軍。

孫傳庭自己籌錢招募士兵,打造出了明廷可以支撐的又一支軍隊,孫傳庭從崇禎九年擔任陝西巡撫到崇禎十一年,也是農民軍在陝西被打得最慘的幾年。

崇禎十年楊嗣昌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策略,開始大範圍內圍剿農民軍,給予農民軍很大的打擊,當時闖王高迎祥決定從湖北竄入陝西,然後由子午谷直取西安,(跟三國時期魏延子午谷奇謀是一個路線),孫傳庭在黑水峪以逸待勞,不僅擊敗農民軍,還俘虜了高迎祥。

孫傳庭俘虜高迎祥可以說是明軍在對抗農民軍運動中取得的一次重大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當時明軍鎮壓農民軍的積極性。高迎祥死後,農民運動陷入低谷,儘管李自成被推舉為新闖王,以圖壯大聲勢,然而在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聯合洪承疇再次擊敗李自成,打得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殘部17人逃入深山老林中。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這個時候陝西境內的農民軍基本全部被鎮壓,明軍對農民軍剿滅取得了一個階段性勝利。

孫傳庭入獄三年,使得李自成得以喘息並且發展壯大

然而就在孫傳庭決定全力追剿李自成,將其徹底剿滅時,遼東戰事再次吃緊,當年八月清軍再次越過長城,開入京師,崇禎召各路兵馬入京勤王,勤王總督盧象升戰死,崇禎乃召孫傳庭與洪承疇進京。

崇禎這個人很惜命,每一次清軍入關打到北京,崇禎都要號召天下兵馬入京勤王,屬於典型的“顧頭不顧腚”,全然沒有戰略性考慮,崇禎為政期間,號召勤王次數超過之前明朝歷代皇帝總和。

正是因為孫傳庭被調到北京防守後金,才讓李自成喘了一口氣。

其實,後金入關多次,大多數都是長途奔襲,圍而不打,以劫掠為主,攻城為輔,崇禎動輒勤王明顯是有點膽子太小了。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在清兵撤退後,崇禎與當時的兵部尚書楊嗣昌(崇禎親信)商議,決定讓孫傳庭的陝西軍留在京畿,駐紮在薊遼一帶防守清兵再次入關。孫傳庭當即激烈的表示反對:"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

當時楊嗣昌主張與清兵議和,崇禎經過清兵幾次“恐嚇”也有議和的打算,然而孫傳庭是激烈反對議和的清流之一,前面已經說了,孫傳庭在朝堂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由於政見不和,楊嗣昌對孫傳庭存在巨大的矛盾。

所以設計陷害孫傳庭,崇禎隨即將孫傳庭貶為平民,後又將其囚禁,崇禎並非昏庸或者愚蠢之人,不會連孫傳庭是忠是奸不分,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很可能是因為當時崇禎的心境也是有議和的打算。

楊嗣昌報告崇禎,農民軍匪患已除,不足為慮,洪承疇也被調往遼東戰場,這無異是給了農民軍一個很好的喘息之機,一直到1642年,僅僅三年,農民軍已經發展到擁有數十萬之重。

孫傳庭被李自成打敗,崇禎難辭其咎

崇禎在位十七年,內閣成員換了51人,刑部尚書換17個人,誅殺的總督達7人,誅殺巡撫11人,由此可見,崇禎沒有殺孫傳庭證明他知道孫傳庭是好人,不然早就剁了。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崇禎做事十分情緒化,這一點在崇禎與袁崇煥的交流上展示的最為突出,袁崇煥無論資歷還是功績都不足以擔任薊遼督師這個職務,但是就因為袁崇煥給崇禎打包票五年可以復遼,崇禎又是賜尚方劍,又是給莽帶,全力支持袁崇煥對抗清軍。

如果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策略來說,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後,崇禎就將袁崇煥下獄,崇禎三年就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袁崇煥的人生在崇禎皇帝的安排下,就像過山車,用你的時候,把你捧上天,不用你的時候,把你摔死。

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楊嗣昌被殺後,崇禎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因此厚著臉皮到監獄中親自釋放了孫傳庭。

此時明軍與農民軍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逆轉,尤其是在鬆錦大戰的關鍵時期,崇禎拜孫傳庭為三邊總督前去鎮壓農民軍,這個時期孫傳庭的計策是採取固守的策略消耗農民軍。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作為農民軍剋星,曾經吊打李自成,最後為何會被李自成擊敗

孫傳庭以士兵都是新招募的作戰力低下,需要訓練為由不希望快速與李自成快速決戰,結果崇禎就是一句“帝不聽”,不斷催促孫傳庭與李自成決戰。

孫傳庭害怕崇禎再次將他下獄:“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然後出戰,經過兩場戰役,孫傳庭就被李自成打敗,孫傳庭亦戰死。

由此可見,孫傳庭的失敗,崇禎是難辭其咎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