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對於熱血男兒尚且倍感艱難,何況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紅塵女子,以其超常的忍耐和勇氣,靜候時機,終於在父親的10週年忌日時刻,手刃凶手孫傳芳,一雪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個奇女子就是被人稱作“民國第一女刺客”的施劍翹。

"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對於熱血男兒尚且倍感艱難,何況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紅塵女子,以其超常的忍耐和勇氣,靜候時機,終於在父親的10週年忌日時刻,手刃凶手孫傳芳,一雪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個奇女子就是被人稱作“民國第一女刺客”的施劍翹。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施劍翹劇照)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1906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受封建餘毒影響,小時後的施谷蘭還纏過小腳。但這些封建禮教,能纏住她的腳,卻不能纏住她的心。幼時的施谷蘭,便不屑於“三從四德”,有著強烈的反叛精神。稍長後,施谷蘭在父親的培養下識文斷字,熟讀經史,尤其喜歡文學。

18歲時,施谷蘭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1925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施谷蘭,正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時候,一個驚天噩耗傳來,父親施從濱被直系大軍閥孫傳芳殺害了。

原來,就在這年的10月,第三次直奉戰爭爆發,時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為爭奪江蘇和安徽的地盤,率部北上進犯奉軍。張作霖著令張宗昌迎戰孫傳芳。此時的施從濱,正是張宗昌的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在戰前,張宗昌曾許諾施從濱,一旦打退孫傳芳,就讓他上任安徽督辦。

在膠著的蚌埠地區戰事中,施從濱兵敗安徽固鎮遭俘。孫傳芳用細鐵絲將他捆綁後,梟首示眾。還把其腦袋掛在蚌埠車站的電線杆上,任由鳥雀啄食。同時,還命人懸掛一張白布,上書“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施從濱餘下的軀幹,則被棄置荒野,曝屍數日。

聽聞噩耗的施谷蘭痛不欲生,雖然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但父女感情極好。此時的施谷蘭唯有一個心願,誓死為父報仇。

施谷蘭也明白,要報此血海深仇,單靠她這個弱女子難如登天。於是她迅速和堂兄施中誠取得聯繫,希望他協助自己報仇雪恨。

施中誠雖是施從濱的侄兒,但因其早年喪父後,投奔到施從濱家裡,後來從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畢業後,在施從濱部擔任排長,因此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

"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對於熱血男兒尚且倍感艱難,何況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紅塵女子,以其超常的忍耐和勇氣,靜候時機,終於在父親的10週年忌日時刻,手刃凶手孫傳芳,一雪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個奇女子就是被人稱作“民國第一女刺客”的施劍翹。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施劍翹劇照)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1906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受封建餘毒影響,小時後的施谷蘭還纏過小腳。但這些封建禮教,能纏住她的腳,卻不能纏住她的心。幼時的施谷蘭,便不屑於“三從四德”,有著強烈的反叛精神。稍長後,施谷蘭在父親的培養下識文斷字,熟讀經史,尤其喜歡文學。

18歲時,施谷蘭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1925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施谷蘭,正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時候,一個驚天噩耗傳來,父親施從濱被直系大軍閥孫傳芳殺害了。

原來,就在這年的10月,第三次直奉戰爭爆發,時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為爭奪江蘇和安徽的地盤,率部北上進犯奉軍。張作霖著令張宗昌迎戰孫傳芳。此時的施從濱,正是張宗昌的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在戰前,張宗昌曾許諾施從濱,一旦打退孫傳芳,就讓他上任安徽督辦。

在膠著的蚌埠地區戰事中,施從濱兵敗安徽固鎮遭俘。孫傳芳用細鐵絲將他捆綁後,梟首示眾。還把其腦袋掛在蚌埠車站的電線杆上,任由鳥雀啄食。同時,還命人懸掛一張白布,上書“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施從濱餘下的軀幹,則被棄置荒野,曝屍數日。

聽聞噩耗的施谷蘭痛不欲生,雖然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但父女感情極好。此時的施谷蘭唯有一個心願,誓死為父報仇。

施谷蘭也明白,要報此血海深仇,單靠她這個弱女子難如登天。於是她迅速和堂兄施中誠取得聯繫,希望他協助自己報仇雪恨。

施中誠雖是施從濱的侄兒,但因其早年喪父後,投奔到施從濱家裡,後來從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畢業後,在施從濱部擔任排長,因此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張宗昌舊照)

施從濱去世後,施谷蘭母女倆找到張宗昌,希望他對堂兄施中誠多加提攜。3年後,施中誠果然升任團長。

但施中誠卻對復仇之事絕口不提,反而勸說施谷蘭放棄這個“荒唐”的想法。因為在他看來,雖然孫傳芳已江河日下,但畢竟樹大根深,找他報仇無異於以卵擊石。

失望的施谷蘭,憤而和堂兄斷絕了關係,她要另尋復仇機會。

正在此時,一個人闖進了施谷蘭的生活。此人名叫施靖公,是施谷蘭的同鄉,時任閻錫山的諜報股長。他希望施谷蘭嫁給他,並承諾為她報仇。施谷蘭答應了同鄉的要求,和他一起生活了7年。

後來,施靖公已升任旅長,但報仇之事始終沒有進展。施谷蘭不得不一再舊事重提。不耐煩的施靖公,一口回絕了她的要求。無奈之下,施谷蘭只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開了施靖公,返回天津孃家居住。

至此,施谷蘭明白了,報仇一事不能指望他人,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於是,這位裹腳女人毅然動手術恢復了雙足,託人買來槍支,日夜苦練槍法。

同時,為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施劍翹,意為“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

隨即,施劍翹開始四處打探孫傳芳的行蹤。原來,孫傳芳兵敗後,就住在天津租界裡。這一發現讓施劍翹激動不已。當施劍翹得知孫傳芳每逢週末都要去劇院看戲的消息時,每個週末,她都會去劇院門口蹲守。

但施劍翹一直沒能等到好的下手機會,直到真正的機會來臨。

"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對於熱血男兒尚且倍感艱難,何況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女子。但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紅塵女子,以其超常的忍耐和勇氣,靜候時機,終於在父親的10週年忌日時刻,手刃凶手孫傳芳,一雪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個奇女子就是被人稱作“民國第一女刺客”的施劍翹。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施劍翹劇照)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1906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受封建餘毒影響,小時後的施谷蘭還纏過小腳。但這些封建禮教,能纏住她的腳,卻不能纏住她的心。幼時的施谷蘭,便不屑於“三從四德”,有著強烈的反叛精神。稍長後,施谷蘭在父親的培養下識文斷字,熟讀經史,尤其喜歡文學。

18歲時,施谷蘭畢業於天津師範學校。

1925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施谷蘭,正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這時候,一個驚天噩耗傳來,父親施從濱被直系大軍閥孫傳芳殺害了。

原來,就在這年的10月,第三次直奉戰爭爆發,時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為爭奪江蘇和安徽的地盤,率部北上進犯奉軍。張作霖著令張宗昌迎戰孫傳芳。此時的施從濱,正是張宗昌的第二軍軍長兼前敵總指揮。在戰前,張宗昌曾許諾施從濱,一旦打退孫傳芳,就讓他上任安徽督辦。

在膠著的蚌埠地區戰事中,施從濱兵敗安徽固鎮遭俘。孫傳芳用細鐵絲將他捆綁後,梟首示眾。還把其腦袋掛在蚌埠車站的電線杆上,任由鳥雀啄食。同時,還命人懸掛一張白布,上書“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施從濱餘下的軀幹,則被棄置荒野,曝屍數日。

聽聞噩耗的施谷蘭痛不欲生,雖然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但父女感情極好。此時的施谷蘭唯有一個心願,誓死為父報仇。

施谷蘭也明白,要報此血海深仇,單靠她這個弱女子難如登天。於是她迅速和堂兄施中誠取得聯繫,希望他協助自己報仇雪恨。

施中誠雖是施從濱的侄兒,但因其早年喪父後,投奔到施從濱家裡,後來從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畢業後,在施從濱部擔任排長,因此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張宗昌舊照)

施從濱去世後,施谷蘭母女倆找到張宗昌,希望他對堂兄施中誠多加提攜。3年後,施中誠果然升任團長。

但施中誠卻對復仇之事絕口不提,反而勸說施谷蘭放棄這個“荒唐”的想法。因為在他看來,雖然孫傳芳已江河日下,但畢竟樹大根深,找他報仇無異於以卵擊石。

失望的施谷蘭,憤而和堂兄斷絕了關係,她要另尋復仇機會。

正在此時,一個人闖進了施谷蘭的生活。此人名叫施靖公,是施谷蘭的同鄉,時任閻錫山的諜報股長。他希望施谷蘭嫁給他,並承諾為她報仇。施谷蘭答應了同鄉的要求,和他一起生活了7年。

後來,施靖公已升任旅長,但報仇之事始終沒有進展。施谷蘭不得不一再舊事重提。不耐煩的施靖公,一口回絕了她的要求。無奈之下,施谷蘭只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開了施靖公,返回天津孃家居住。

至此,施谷蘭明白了,報仇一事不能指望他人,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於是,這位裹腳女人毅然動手術恢復了雙足,託人買來槍支,日夜苦練槍法。

同時,為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施劍翹,意為“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

隨即,施劍翹開始四處打探孫傳芳的行蹤。原來,孫傳芳兵敗後,就住在天津租界裡。這一發現讓施劍翹激動不已。當施劍翹得知孫傳芳每逢週末都要去劇院看戲的消息時,每個週末,她都會去劇院門口蹲守。

但施劍翹一直沒能等到好的下手機會,直到真正的機會來臨。

施劍翹為何要刺殺孫傳芳,為了殺孫傳芳,她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孫傳芳舊照)

​1935年11月13日,正是孫傳芳固定到居士林聽經的日子。施劍翹懷揣手槍,口袋裡藏著事前印好的《告國人書》,在一位女居士的幫助下,化名“董慧”,潛入了居士林,靜待孫傳芳的到來。

下午3時,屬於孫傳芳的座位被人搽拭乾淨,並放上了一本經書。施劍翹意識到,孫傳芳馬上就要來了。於是,她藉故“身後的爐子太燙”,悄悄地把位置往前挪,來到了孫傳芳的座位旁邊。

當孫傳芳坐定聽經後,施劍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掏出了早已拉開保險的手槍,將10年的憤恨化作了3顆仇恨的子彈,逐一射向了孫傳芳的後腦,太陽穴,胸部。

十年的血仇一朝得報,施劍翹癱坐在了孫傳芳的屍體旁。門外孫傳芳的下人迅速衝了進來,端槍瞄準了眾居士。迴歸神來的施劍翹從懷中抓出傳單,扔向空中並大聲疾呼:“我是施劍翹,為父報仇,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為難居士們。”隨後,施劍翹被聞訊趕來的警察帶走。

孫傳芳被刺之事,在全國引發軒然大波。施劍翹的身世和故事,也激發了全國人民的同情心。眾多頭面人物也都紛紛出面求情,希望政府特赦施劍翹。

在入獄將近一年後,1936年10月14日,施劍翹被特赦,重獲了自由。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