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孫策有子還要傳位於孫權,誰才是孫策之死的幕後黑手

孫策 孫權 孫翊 孫堅 周瑜 聊農 2018-12-03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后追封自己的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而真正把東吳江山親手託付自己的大哥孫策,卻只追封為長沙桓王,未封帝。但很顯然,孫權不肯讓孫策之子孫紹繼承這個“長沙王”之位,從剛開始封孫紹為吳侯,後來孫權又覺得“吳”這個名號給了侄子,挺不爽的,又把他改封到上虞縣去了。

為何孫策有子還要傳位於孫權,誰才是孫策之死的幕後黑手

孫堅

孫權對待孫策一脈,可以說相當刻薄了,對比後來的司馬炎追封大伯司馬師為“景皇帝”的做法,讓後世不免心生疑惑,產生了不少陰謀論,甚至追根溯源,認為孫策之死幕後的黑手乃是孫權,而孫策明明有兒子孫紹,還是讓孫權繼了位,也全是陰謀一場。那麼這場兄終弟及的戲真的是三國版的“燭影斧聲”嗎?

一、主少國疑

孫策作為東吳江山真正的奠基人,被行刺而死時只有二十五歲。他的兒子孫紹,根據史料推算,當時應該在六到八歲之間,這麼個小屁孩當太守,朝廷首先不會認可(雖被曹操把持,畢竟是官方),孫策要是硬這麼做,那就給朝廷一個攻打東吳的理由和時機,當時的東吳,正處於創業的關鍵時期,一個鼻涕都沒擦乾的孩子當家,怎麼會有人才前來投奔?公司要怎麼經營下去?大爭之世,主少國疑,東吳基業怕是朝不保夕,嬌妻大喬恐怕也要被他人收入帳中。

為何孫策有子還要傳位於孫權,誰才是孫策之死的幕後黑手

孫策

二、孫策的反思

國賴長君這個道理孫策不會不懂,所以繼位的人只能在兄弟中找。孫策是長子,二弟孫權,除此之外還有孫翊、孫匡、孫朗,這幾兄弟中孫權十九歲,孫翊十六,孫匡、孫朗年輕就很小了,但三國志提及孫翊時說他的性格極像孫策,以能打出名,所以張昭等人認為孫策“當以兵屬”之,但孫策最後把印綬交給了孫權,眾人當場都感到吃驚。《三國志-孫策傳》中,對孫策江東基業的評價是,“業非積德之基,幫無磐石之固”,孫策入主江東,被江東各世家大族仇視為入侵者,稱他為亂臣賊子。於是孫策更加殺伐果決,盡誅江東英豪,把世家大族和當地平民得罪光了,而孫策在受傷後應該是做過反思的,這次遇刺顯然是當年種下的苦果,他終於有了清醒的認識,殺戮只會帶來更嚴重的惡果。三弟孫翊的性格太像自己,孫策不願意讓自己的悲劇在他身上重演,相比之下,二弟孫權個性最不像他,戰鬥力更是乏善可陳,幾十年後還成了千里送人頭的“孫十萬”,但是孫權有他的優點,就是“穩”,所以孫策臨終前才會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番話裡,不僅有孫策的反思,也透露著對孫權的期待,他知道孫權是與江東士族化解仇恨的最佳人選。三、弒兄陰謀說為了穩住江東士族,孫策還託孤於張昭: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這話和後來劉備對諸葛亮說的話何其相似。很顯然,孫策非常擔心以張昭為首的江東士族,這才當著孫權的面給張昭套了一個緊箍咒,讓張昭無法起反心,後來的事實證明,孫策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江東士族才是最不容易對付的。孫翊為人刻薄暴躁,喜怒形於色,最終處事不慎,被親信叛變所殺死。假如孫策讓孫翊接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勢必還會重演。

三、弒兄陰謀說

為何孫策有子還要傳位於孫權,誰才是孫策之死的幕後黑手

孫權畫像

三國時期唯一一個被刺殺而死的諸侯級人物,只有孫策,細思恐極啊,三國志裡說他喜歡微服出行,侍衛經常跟不上。名士虞翻還用劉邦遇白蛇的故事來嚇唬過他,偏偏沒多久後孫策狩獵,就被提早埋伏的許貢門客給射傷了。其實孫策雖然武力值爆表,但畢竟不是個傻子,四處跑不帶保鏢是很不可信的,而且他狩獵出行時間路線也一定是保密的,刺客為什麼會提前定點埋伏好了,大概在孫策臨死之前也算想明白了,江東士族看來已經容不下他了。整件事看起來就是江東士族,為了除掉孫策,扶孫權上位展開的一場陰謀。事已至此,孫策又能如何傳位給老二?東吳基業還能保留,兒子也還有命在,硬傳給兒子或者三弟的話,東吳分崩離析在即。孫權實權在握,極有可能會荼毒自己的妻兒,所以孫權後來被戲稱為“渣權”,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除了前文提及他對待孫策後代的刻薄和提防,孫策大女兒嫁完顧家又改嫁陸家(顧陸均為江東四大族),完全是政治交易品。孫輩被吳後主所殺,最終孫策這一脈絕了後。孫策預想的接班人,三弟孫翊同樣也死的不明不白,四弟孫匡、庶弟孫朗一生默默無聞。妹妹孫仁,就是三國演義的大小姐孫尚香,被迫嫁給劉備,最後投江自殺,又一位政治犧牲品。而孫權上位後,大哥所器重的陳武、董襲、凌操、呂範、太史慈一直沒受重用。呂範看上去沒什麼名氣,實際上卻是除周瑜之外的首席軍師了。再看孫策的連襟兼好基友,赤壁之戰大出風頭的周瑜,也被這個只小她七歲的主公孫權各種猜忌,一道道咄咄逼人的命令,讓周瑜感到無奈,也明白了其中蘊含著殺機。演義中說周瑜被諸葛亮氣死,實際上更氣人的可能是“渣權”。孫策的死是三國曆史發展的重大轉折點,別看孫權剛繼位時懵懵懂懂的樣子,其實沒多久,他便展現出一代人傑的魄力。在孫權手中,東吳從六郡變三州,功業更勝孫策。對內,他培養嫡系,剷除隱患,穩定了江東士族集團。對外,立即與曹操達成了友好關係,又在曹劉之間搖擺,運用靈活多變外交策略,從中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東吳變成了三國之中最雞賊的那個集團。也有人說孫權孫策是親兄弟,孫權怎麼下得了手?在亂世之中真的會有什麼扯淡的兄友弟恭的故事嗎?以孫權後來表現出來的狠辣,弒兄篡位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至少被江東士族拱著,半推半就的上位,在孫權心裡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壓力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