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從西進攻蘇聯,為何日本不敢東進,對蘇聯進行夾擊

有好些粉絲問小編,二戰時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結盟為軸心國。當德國從東面進攻蘇聯時,如果日本自西發起進攻,這樣不就可以對蘇聯進行夾擊,拿下蘇聯,但為何日本沒有這樣做呢?

德軍從西進攻蘇聯,為何日本不敢東進,對蘇聯進行夾擊

如果德日左右夾擊蘇聯,二戰結局會如何呢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這件事。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即: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

1941年6月22日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向蘇聯發起了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的攻擊。德軍集中了550萬人的兵力,以“閃電戰”從3個方向實施快速和凶猛的突擊,企圖一舉佔領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蘇聯第2和第3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城市,而且該計劃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德軍很快就兵臨莫斯科城下。

在德軍戰事順利的時候,希特勒是否要去日本出兵北上,還沒有確切的證明。但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受阻以及後來戰爭陷入膠著狀態時, 希特勒是請求過日本政府出兵的,但日本有自己的小算盤,答應稍後會出兵。但一稍後就是戰爭結束了。

如果說日本從來沒有北上進兵,其實也不是。

日本陸軍和海軍一直是誰也看不上誰,相處不和。陸軍希望北進,而海軍希望南下。但有幾件事最終導致了海派獲勝,於是,兵犯美國,一路南下攻城略地,很快佔領了東南亞。

第一件事請,德國給了從背後捅了日本一刀

1921年外蒙宣佈獨立,之後處於蘇聯的控制下。而1931年日本出兵佔領了東三省,並建立了偽滿洲國。由於邊界問題,蘇聯代表外蒙,日本代表偽滿洲國, 1939兩國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不宣而戰。

德軍從西進攻蘇聯,為何日本不敢東進,對蘇聯進行夾擊

諾門罕戰役中的日軍

正當諾門罕戰役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就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當然讓日本覺得背後被德國捅了一刀子,直接導致了日本親德的平沼內閣倒臺。德日雖然是軸心國的戰友,但日本再也不敢完全相信德國了。

第二件事就是諾門罕戰役,直接重創了日本陸軍北上的信心。

這場發生在遠東的戰爭自1938年開始打到1939年5月。朱可夫最後在這場戰役中集中了3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5個裝甲旅,1個機槍旅,1個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飛機、大炮,共計57000人;日軍先後投入了75000人,主要重武器為火炮和95式輕型坦克以及飛機。在蘇軍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彈的立體攻擊下,日軍關東軍精銳最後戰敗。日軍死傷以及被俘人數61000人。蘇軍死亡失蹤7974人。負傷15251人。

德軍從西進攻蘇聯,為何日本不敢東進,對蘇聯進行夾擊

蘇聯紅軍朱可夫元帥

第三件事就是在德國攻打莫斯科的時候,日本已經深陷中國戰場

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抵擋了日軍的進攻勢頭,自1938年武漢會戰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深陷中國戰場,無力也無心在北上了。因為日軍速決戰已成為不可能,這就意味著需要後勤補給來支持戰事。後勤補給需要石油、橡膠、鐵礦石等等,而美國已經嚴控出口到日本的石油等戰略資源,所以日本必須南下奪取資源以保證戰爭需求。而北上除了廣闊荒涼的西伯利亞外,沒有什麼利益。

最後一點,蘇聯始終防範日本北上

希特勒在得知日本進攻美國之後,曾罵日本簡直是頭豬。其實,日本要佔領東南亞,無論如何是繞不過美國的。因為菲律賓是美國的地盤,而且美國也不會坐視日本控制太平洋而袖手旁觀。因為美國的戰略利益在歐洲,為了保證對英法盟國的支持,必須保持自太平洋到大西洋的運輸通道順暢。

但無論如何,諾門罕一戰,蘇軍把日本打趴下了。但朱可夫非常智慧,他為了震懾並防止日本西犯,把從東線拉下來的軍隊派到西伯利亞整休,這樣越是到戰爭後期,蘇軍在遠東的人數越多,日本不明就裡,更不敢北上了 。

所以小編認為,日軍沒有真正北上是有好幾個原因的。但日本執行南下政策與美國槓上之後,也就加速了日本走向戰爭失敗的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