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而著稱,以炎帝神農故里而稱“古”,以編鐘古樂而稱“奇”,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而稱“美”,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下面我將從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沿革、歷史文化、名勝古蹟、歷史文化名人和民風民俗六個方面來介紹這座名城。

"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而著稱,以炎帝神農故里而稱“古”,以編鐘古樂而稱“奇”,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而稱“美”,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下面我將從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沿革、歷史文化、名勝古蹟、歷史文化名人和民風民俗六個方面來介紹這座名城。

歷史文化名城——隨州

一、自然地理環境

隨州,湖北省下轄地級市,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它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漢市,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市,北臨南陽市、信陽市,南達荊門市,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其地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南、北、西部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崗地,東南一隅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點為北部太白頂,海拔1140米,最低點為東南水出境處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類型分為五大區。境內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為脈,呈西北——東南向分佈。另外,隨州市河流眾多,有名常流河139條,無名小溪不可盡數。按其所歸,可分為4大流域:府河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79.4%;淮河流域,約佔全市流域面積的10%;漢水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7.5%;漳水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3.1%。有溳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濫水、均水、浪河、劉家河、長安河、清水河、遊河、四十里衝河、三夾河等。而從其氣候特徵來看,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據統計,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

二、歷史沿革

《左傳·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載“漢東之國隨為大”。周時為侯國,戰國末併入楚始建隨縣。爾後各朝或為郡、或為州、或為縣而隨之名未變,但其疆域歷代各異。其間,魏、晉之後,南北朝紛爭,本地處於衝突地帶,行政設置朝夕更改,名稱繁多。隨地沿革,撮其大略,悉載如茲:上古為神農烈山氏部落。

春秋時,域地有隨、唐、厲(賴)等國。楚於公元前569年滅厲(賴),公元前505年滅唐,戰國末滅隨,並厲、唐地入隨,以隨為名建縣。最後入秦。

秦為隨縣,屬南陽郡。

西漢時名隨縣,屬南陽郡;故唐國地(今唐縣鎮地)為上唐鄉,入舂陵縣;西南大洪山地屬蔡陽縣。東漢為隨縣;春陵縣改為章陵縣。

三國時,隨縣屬魏國,隸屬南陽郡;章陵縣改稱安昌縣;漂水鸚鵡山地設平林縣;合河出山地建義陽縣。

晉為隨縣,上唐鄉地從安昌縣劃出設厥西縣。厥西、義陽、平林、隨縣同屬義陽郡。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置隨國,領平林縣。不久,廢除平林、厥西縣,二縣域地入隨。

南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改為隨陽郡,領厥西縣、西平林縣,屬司州;齊改隨陽郡為隨郡,安化縣、闕西縣屬之,隸於司州;樑為北隨郡;轄安化縣、厥西縣,屬北司州;西魏大統元年(535年)升北隨郡為隨州;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晉為隨王,封於隨地建國,領崇業、安陸、城陽、宜人、平靖、上明、淮南、永川、廣昌、安昌、義陽、淮安、新蔡、建安、汝南、臨潁、廣寧、初安、蔡陽、漢東等20郡。 隋開皇初廢郡,隋為州,領隋縣、厥西縣。如今的隨州市境內當時還建有樑安、下溢、安化、左陽、石武、洛平、厥西、厲城、橫山、安貴、漳JII等縣。開皇七年(587年)改樑安縣為清騰縣,屬郢州。開皇十六年(596年)改下濫縣為唐城縣,屬唐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化縣為寧化縣,改左陽縣為真陽縣,改石武縣為宜人縣,改洛平縣為上明縣。大業初廢州,改隋州為漢東郡,廢厥西縣入隋,改厲城縣為順義縣,舊順義縣和寧化縣併入順義縣,橫山縣併入安貴縣,廢宜人縣,改真陽縣為土山縣,漳川縣併入土山縣,以隋、唐城、平林、光化、順義、安貴、土山、上明等縣屬漢東郡;清騰縣屬競陵郡。大業末,廢唐城縣、上明縣、清騰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為州,隋州屬山南道。武德初廢土山縣,四年廢安貴縣,五年廢平林、順義縣。貞觀十年(636年)棗陽縣隸於隋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為東、西二道,隋州屬山南東道。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復置唐城縣,光化、唐城縣屬隋州。元和十年(81"5年)分山南東道為二個節度使,唐隋鄧節度使駐隋州。

五代之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隋為州,屬山南東道。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改唐城縣為漢東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漢東縣為唐城縣。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又改唐城縣為漢東縣,後漢乾元年(948年)復為唐城縣。

宋為隨州,隸於京西南路。熙寧元年(1068年)廢光化縣為鎮入隨。雨禾紹興四年(1134年)以隨及唐、鄧、信陽併為襄陽府路。紹興五年(1135年),廢唐城縣為鎮入隨。

元為隨州,領隨縣、應山縣,隸屬湖北道宣慰司,不久改屬鄂州行省德安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隨州為縣,屬黃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為隨州,轄應山縣,屬德安府。

清仍為隨州,雍正七年(1729年)州無所領,屬湖北布政使司德安府。

中華民國時為隨縣,民國元年(1912年)屬湖北省,民國3年(1914年)屬湖北省江漢道,民國16年(1927年)屬湖北省,民國20年(1931年)屬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937年)後屬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縣城。其間,民國16年秋至18年2月,中國共產黨發動隨北武裝暴動成功,建立了祝林、青苔、吳山三區革命委員會,民國19年4月至民國21年6月,桐柏山蘇區、大洪山蘇區建有5個鄉蘇維埃政府。民國29年6月至33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縣境先後建立了隨南縣、應隨縣、信隨縣等抗日民主政權;民國34年10月至37年8月,在縣境建有洪山縣、隨南縣、信隨縣、隨北縣、應隨縣、隨中縣、隨陽縣、隨棗縣愛國民主政權。民國38年5月,隨北、隨南縣併入隨縣,並將隨棗、應隨縣所轄原隨縣地區劃歸隨縣,屬湖北省孝感行政區專員公署;洪山縣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2年,隨縣改屬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洪山縣併入隨縣。

1979年11月16日,國務院C1979]269號文件批准以縣城關鎮和城郊公社大部地區建立隨州市(縣級)。次年7月1日,縣、市分設建制。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C1983]164號函決定隨縣併入隨州市,為省轄縣級市,襄樊市代管。同年11月20日辦公。

如今,隨州市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轄區內有37個鄉鎮,8個街道,834個行政村,7767個村民小組,165個社區。

三、歷史文化

隨州的地理位置,正在中國南北部的連接線上。數千年來,這裡不南不北,亦南亦北,南北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匯,這正是隨州文化上最主要、最基本的特色。隨州文化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荊楚文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荊楚文化”是指“湖北區域文化”。“湖北”被稱為“荊楚”,在湖北大地產生的地域文化當然是“荊楚文化”;狹義的“荊楚文化”是指“楚國的文化”,即“楚國人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我們可以簡稱之為“楚文化”。這兩層含義,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在於,“楚文化”一定是“荊楚文化”;區別在於,“荊楚文化”並不等於“楚文化”,因為“荊楚文化”這個範疇內除了“楚人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外,還有屬於今天湖北省所轄範圍內其他區域文化元素,比如“隨州文化”。“隨州文化”屬於廣義的“荊楚文化”,但它並不是“楚文化”,而是“湖北區域文化”體系中可以與楚文化並舉的獨立文化單元。在湖北區域文化中,隨州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文化體系,其本質特徵在於南北兼容,是一種交互性的文化體系。隨州地處長江與黃河流域的中間地帶,北接中原,南連江漢。歷史上的南北經濟、文化大都通過南陽盆地經過隨棗走廊而在隨州交匯,具有十分明顯的南北過渡的地域特徵。如在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中,隨州是北方農作物的南限,又是南方農作物的北限。“南北兼有”是隨州農耕文化的獨特景觀。隨州文化的形成與其南北兼有的文化空間組合有不可分割的聯繫。雖然我們不能說,隨州歷史文化的形成完全取決於其地域特徵,但其地域特徵必然構成其接受四面八方文化的優勢,其發展也就表現出了交互性的文化特徵。在考古學界早就有專家以這一觀點來審視、研究包括隨州在內的隨棗走廊文化遺存了。我們可以認定在隨棗走廊,主要是隨州地區,客觀上存在著一種可供人們進行研究的“隨州文化”。有必要說明的是,從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隨州文化”這個範疇所包括的內容應該十分廣泛。因為隨地是鄂、厲、唐、隨(曾)四都珠聯之域,所以隨地的文化當為四國文化的總和。不過在這四國中,目前除了文獻中的隨國即考古發掘中的曾國外,有關鄂、厲、唐三國的史料,在故籍中大都語焉不詳,且地下發掘亦不甚豐富。研究的條件還不甚成熟,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隨州文化”,主要是指“曾隨文化”。

另外,在王文虎的書中還寫道隨州文化的三種形態和“三次浪潮”。以炎帝神農氏的神話與傳說的始祖文化形態,以鄂、厲、唐、隨(曾)四國為代表的侯國文化形態和秦統一中國後的州縣文化形態,至於三次浪潮,分別是第一次浪潮:以炎帝神農氏為文化主體的烈山文化;第二次浪潮:民為神主的季樑思想;第三次浪潮:青銅巔峰的曾隨文化。

四、歷史文化名人

隨地歷有見經傳人物。春秋時隨國大夫季樑提出“民為神主”,是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之一。新朝時代陳牧、廖湛在古城畈聚眾起義,稱“半林兵”,與“綠林軍”等聯合作戰,推翻了王莽的殘暴統治。北周末年.楊堅以隨地為根基取代靜帝,建立隋朝,是隋文帝。唐慈忍禪師在大洪山結廬,建寺院,創曹洞宗派,後傳佛法入日本;著名道長鬍紫陽在仙城山(向光山)修練,稟訓門下者3000,李白與之相誼深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四歲來隨,居20年,讀李佐藏書進入仕籍,後成名相。李庭芝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明玉珍在青林山起義,反抗元朝的暴政,後入川建大夏國稱皇帝。趙邦璧於大洪山率饑民反清政府統治,被擁為後宋皇帝。方維、林翼支等數十人蔘加了“辛亥革命”。何成溶、張伯烈、黃建中等聞名全國。

王剛普在1 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阮芳皋、李彩奇、陶繼侃、王蘭如、張宜府等建立了共產黨隨縣組織。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8660餘人中,擔任縣(團)級以上領導職務的60人(省軍級以上4人,地師級5人、縣團級51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朱仁義獲“全國戰鬥英雄”稱號,劉元祥、王國勤系知名勞動模範,金安國、李官全是民兵英雄。

五、名勝古蹟

隨州主要旅遊景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AAAAA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AAAA級)、千年銀杏谷(AAAA級)、廣水徐家河、廣水黑龍潭、高貴三潭(AAAA級)、桐柏山、廣水中華山、隨州市博物館、隨州文化公園、白雲公園、神農公園、回龍寺公園、西遊記漂流、封江水庫、明玉珍故里、曾侯乙墓遺址。當然,除了這些已經開發的旅遊勝地外,隨地還存在大量的聚落遺址、古城址、古墓葬、碑碣石刻、洞穴、古蹟以及革命紀念地。下面我將各選一處進行介紹。

(1)聚落遺址

三裡崗冷皮埡新石器時代作坊遺址長800米,寬650米,豐富的石器、陶器與江漢曲家嶺遺址文化同一類型,1981年被省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2)古城址

城區小北街遺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地面散佈大量陶片,挖土斷壁。有明顯的文化層,發現有石斧、鼎足、豆、陶紡輪、陶網墜、多種器底、口沿及繩紋陶片等,下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層為兩週遺址,上層為漢代遺址和墓葬。

(3)古墓葬

曾侯乙墓位於城郊擂鼓墩之東團坡東端,1978年發掘。出土青銅、金、玉、漆、木、竹等器7000多件,各種銘文萬餘字,其中整套編鐘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古今樂器皆能演奏。墓主為曾侯乙,約葬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是戰國最早的諸侯墓。

(4)碑碣石刻

厲山鎮北有炎帝神農氏遺址碑。其石基高18釐米、長346釐米、寬335釐米,分兩層,上長119、寬60釐米,下長133、寬77釐米;碑高208、寬96釐米,頂為半圓形。碑文為:

大明萬曆丁丑仲夏之吉 炎帝神農氏遺址 湖廣德安府隨州知州蜀長壽陽存愚立

(5)洞穴

娥皇洞——大洪山名洞,相傳舜妃娥皇住此故名。高4、寬6、深300米,面積1200平方米。洞底平坦,境甚軒敞,乳石初顯,泉水叮咚,幽靜深邃。入洞40米巷道漸窄至玉皇閣,州志曰“有天生石龕,石蓮花,石觀音像,皆像自然,不假人力”。

(6)古蹟

季樑墓位於隨州火車站東一公里,東北與隨縣鐵路中學和隨州市農機學校相鄰,隨(州)小(林)公路從墓西側通過。據清同治《隨州志》載:“隨大夫季樑墓在城東三裡季家,俗稱“賢人墓”。”墓區四周有磚圍牆,正中為墓丘,高3米多,周長10米餘,石砌墓裙高1米;墓南有碑樓,碑高1.7米,鐫有楷書“周隨大夫季樑之墓”。

(7)革命紀念地

隨州革命烈士陵園,又名隨州革命烈士紀念塔,位於城區西南郊的隨城山。為紀念革命戰爭時期在本地犧牲的23180餘名革命烈士而修建。陵園依山I臨水,佔地7畝,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有工作室4間、陳列室1處,磚混結構紀念塔1座和一些革命烈士墓。

六、民風民俗

隨州地處鄂豫交界,為南北文化薈萃之地,其特點是南北兼收、諸藝並存。以戲劇為例,反映楚文化的漢劇、楚劇在隨南擁有廣大的觀眾,表現中原文化的曲劇、越調、豫劇在隨北也有廣泛市場。而別具一格的隨州花鼓戲,更為隨州人民喜聞樂見。最初的隨州花鼓戲是一些民間藝人身背一個圓形小鼓,邊打、邊舞、邊唱的民間小調,後來發展到人唱,眾人幫,打起鑼鼓鼕鼕倉。至今神農廟,年年賽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劇調,隨州花鼓戲逐步形成了以蠻調、呔調、梁山調、彩調為主的聲腔藝術,內容大多反映男女愛情、反對封建禮教、鞭撻嫌貧愛富、歌頌公正廉明等,但也有一些低級荒誕的糟粕並存。摬懷齷實跡是隨州花鼓戲的又一特點,如果需要時,人在後臺答應即可,皇帝從不正面出場,反映了花鼓戲為底層勞動人民的小戲的特點。建國後,特別是1956年建立專業花鼓劇團後,上演劇目大大豐富,整理編演、移植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創作演出現代戲共40多臺。1985年,新編歷史劇《楚莊王》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一次搬上銀幕,將隨州花鼓戲推向全國。

以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為主體的隨州民間文藝集南北之精華,絢麗多姿、獨具一格,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宗極珍貴的文化財富。一般常見的民間文藝形式有龍燈、板凳龍、獅子、旱船、高蹺、鼓書、道情、嗩吶、山歌、號子等數十種,尤為突出的是以隨州(獨人轎、獨龍槓、獨角獸)為代表的民間文藝形式,更是顯示了地方藝術特色的魅力。

在飲食方面,隨州有特色的廣水滑肉、隨州春捲、馬坪柺子飯,除此之外,隨州特產還有紅梅李、蜜棗、香菇、板栗、吉陽大蒜、茶葉、銀杏、葛根、三黃雞、泡泡青、厲山腐乳等。隨州地區“無酒不成餐,無雞不成席”。荷包蛋款待女婿,米子茶招待老人。對老親下掛麵、煮雞腿稱為“碗湯”,打餈粑、包餃子是為特敬。紅、白喜事請廚師辦席,席名有“燒口席”、“洋粉頭”、“三鮮等”出碗有序。燒口席為一白(肉)、二雞、三園、四湯、五魚、六嫩(肉)、七肝、八肺、九蛋、十燴。

最後,從隨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中,我所看到的是這一古城的堅挺與執著。經歷過兵戈鐵劍,經歷過狼煙戰火,沒有被摧毀而是毅然存在。千年的古城,留下太多寶貴的財富,孕育著一輩輩充滿豪情與壯志的中華好兒郎。陳牧、廖湛、李庭芝、明玉珍、趙邦璧、何成溶、張伯烈、黃建中等人身上不畏強權,敢於反抗的精神使人肅然起敬。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從這些先烈的身上便能強烈地感受到隨州這座城的氣節,不屈不撓的城市精神定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隨州,從歷史中來,卻活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