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隨州市版圖面積9636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21.67萬人[1],下轄一市一區一縣:廣水市、曾都區、隨縣。隨州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跨北緯31度19分至32度26分,東經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漢,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北臨南陽、信陽,南達荊門,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襄十隨汽車工業走廊重要城市,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東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

隨州榮譽: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世界四大古銀杏群落之鄉,世界三大蘭花產地之一。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據史籍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誕生在隨州烈山,隨州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

2019年1月,隨州市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以西周封國隨為名。春秋分屬隨、厲、唐三國。

戰國末,楚滅隨建縣,秦漢因之。

晉設義陽郡,南北朝改設隨陽郡,後又改為隨郡、北隨郡。

北周設漢東、義陽二郡。

西魏隨升為州,轄郡、縣。

隋仍設州,後廢州設漢東郡。

唐改郡為隨州。

宋、元仍為隨州。

民國後廢州為縣,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湖北省三專區公署設在隨縣。

中國“隨州”概述

市標鹿鶴

1949年,屬孝感專區。

1952年,屬襄陽專區。

1970年,屬襄陽地區。

1979年,隨縣城關鎮從隨縣劃出,成立縣級隨州市,均屬襄樊市。

1983年,撤銷隨縣,併入縣級隨州市,屬襄樊市(今襄陽市)。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隨縣,將襄樊市隨縣的行政區域併入隨州市(縣級)。

1988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孝感市應山縣,設立廣水市(縣級)。

1994年,除公檢法和武警、部隊仍屬襄樊市管轄外,隨州屬省直管縣級市。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將隨州市由襄樊市管轄改為省轄。

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

2000年6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省直轄縣級隨州市,設立地級隨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曾都區;隨州市設立曾都區,以原縣級隨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曾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烈山大道;將孝感市代管的廣水市劃歸地級隨州市代管。

2009年5月,根據國務院有關精神,在現有隨州市曾都區區劃範圍內,劃出部分鄉鎮成立隨縣,曾都區繼續保留。

位置境域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面積9636平方千米。[5]

地形地貌

隨州地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南、北、西部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崗地,東南一隅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點為北部太白頂,海拔1140米,最低點為東南水出境處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類型分為五大區。境內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為脈,呈西北——東南向分佈。

氣候

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據統計,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6]

水文

隨州市河流眾多,有名常流河139條,無名小溪不可盡數。按其所歸,可分為4大流域:府河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79.4%;淮河流域,約佔全市流域面積的10%;漢水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7.5%;漳水流域,佔全市流域面積的3.1%。有溳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濫水、均水、浪河、劉家河、長安河、清水河、遊河、四十里衝河、三夾河等。

、植物資源

隨州市境內植物有137科760餘種,其中主要木本植物有71科174屬355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銀杏、閩楠、楨楠、秤錘樹、香果樹、青檀、山拐棗、牛鼻栓、黃楊木、黃山木蘭、天目木姜子、華榛、凹葉厚朴、蘭花等60多種。珍貴藥材有鄂北貝母、杜仲、白乾、五倍子、七葉一枝花、半邊蓮等。[7]

動物動物

隨州市境內家養畜禽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等。森林動物有鳥類11科123種,獸類10科55種,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雉雞、杜鵑、穿山甲、娃娃魚、金錢豹等120多種。水產有7目12科47種,其中鯉科魚類30餘種,佔70%以上,養殖的經濟魚類有20餘種,以花鰱、白鰱、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規品種為主。名特優水產品有銀魚、青蝦、鱖魚、武昌魚、細鱗斜頜鯝、黃顙魚、甲魚、烏龜、黃鱔等。[7]

礦產資源

中國“隨州”概述

隨州

隨州市境內有發現各類礦產58種,礦產地和礦(化)點242處,其中金屬礦產21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10處,非金屬礦產34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26處,能源礦產2種,礦產地和礦(化)點5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處。全市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12種,分別為金、銀、鐵、鋁、重稀土、瑩石、冶金用白雲岩、硫鐵礦、重晶石、磷礦、石墨、長石等,尚有13種礦產估算了地質儲量,因工作程度低而未上礦產儲量表。已探明礦產資源儲礦產有9種,礦產地19處,總儲量約3880萬噸。[8]

水資源

隨州市境內河流流域面積73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344.3毫米,徑流總量25. 25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深318.1毫米,徑流總量23. 34億立方年徑流深220.1毫米,徑流總量16. 13億立方米;特枯年徑流深144.6毫米,徑流總量8.45億立方米。其中,境內流域面積69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4.2億立方米;平水年徑流量為22. 38億立方米,偏枯年徑流量15. 52億立方米,特枯年徑流量8.19億立方米。修建大、中、小型水庫513處,流域面積折淨攔控3208. 32平方公里,折淨攔控率達45. 9%。

人口

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21.6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5.54萬人。城鎮化率52.1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1]

民族

隨州市有漢族、回族、壯族、滿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