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漢朝通過水路調運糧食的漕運,糧賦徵收、運輸和分配,衍生出王朝的經濟制度,這一制度在隋唐時期得到完善,併為其後各朝代所沿用。隋代通濟渠、永濟渠的開通,形成了政治中心與經濟區的連通,位於水運樞組的洛陽,成為漕糧與物資轉運的集散地。為適應漕糧從江南到河北由運河轉天然河流的中轉,隋代開始了首都漕倉和中途轉運倉場的建設,並初步形成了水運儲倉體系。

“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隋代江南運河圖

一、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東漢至南北朝長達四百多年間,黃河流域及北方地區飽受戰禍的摧殘,人口銳減,土地荒蕪。這一時期江準和江南地區隨著北方移民南下開始得到較大程度的開發。隋煬帝時開運河,營建東都洛陽,構成了以洛陽為中心的溝通南北橫貫東西的水路交通網絡。隋開永濟渠和通濟渠,整治山陽瀆和江南河強化了集權統治,也是隋朝狂徵暴斂耗盡民力走向消亡的開始。煬帝即位後的十四年間三次由運河遊幸江都,三次徵高句麗,最後被殺於江都,隋煬帝與大運河成為歷史上難以忽略的一個篇章。

1,隋漕運與倉儲制度

隋煬帝開永濟渠、通濟渠的同時,對江淮間山陽瀆(即準揚運河,戰國時邗溝宋代稱真揚運河)江南運河進行了整治,以洛陽為目的地的運河水路基本形成,終止於東漢的漕運隨即重啟。

開皇三年(583年)用於儲藏漕糧的大型糧倉開始建設。此前隋文帝以京師倉廩不足,為水早備荒,於蒲、陝、熊、伊、洛、鄭、懷、汾、衛汴、許、汝等十三州水次置募運米伕役,於衛州置黎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運關東及汾晉漕糧以給京師'。隋代在長安、洛陽已經分佈了儲量極大的倉儲。

如長安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陝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幹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隋滅亡時,瓦崗衣民軍開洛口倉散米,就食者近百萬口。

隋代專用以漕糧轉輸的主要漕倉集中在運河與黃河交匯的轉運地,部分主要漕倉唐宋時期仍有擴建。隋代主要的漕倉如下:

衛州黎陽倉,在黎陽縣(治今河南淇縣東北)西南大坯山麓,東臨黃河。永濟渠開通後,這裡成為漕糧的集散地。隋煬帝徵遼東,於此督運軍糧。黎陽倉地處山東、河南水運交通的要衝,漕倉之置為後世各代所繼承。

常平倉,或作長平倉、太原倉,是重要的江準漕糧中轉倉,位於陝州(今河南門峽市)。自隋代開始,漕糧至河陰後,溯黃河西上,經三門之險運至陝州入倉。開皇十五年(595年),鑿黃河三門峽砥柱,企圖打通經由黃河轉渭河,漕運直抵關中的水路。但是,這一努力未能成功,通往長安的運輸仍然水陸兼行,而位居洛陽與長安之間的陝州常平倉成為隋及至唐重要的漕倉。

河陽倉,在河南偃師縣東南。偃師北二里為邙山山脈,地勢高燥,適宜修建倉儲。隋通濟渠西段,就是起自洛陽西苑,經偃師入洛水的。河陽倉就是為適應從洛口轉運糧食入洛陽的需要而設置的。

廣通倉,又名永豐倉,位於華州華陰縣東北渭河口,地處黃渭匯合的關鍵位置是江準漕糧進入長安前的集散地。唐代重開漕渠後,由廣通倉走水路可直抵長安。廣通倉儲量在百萬石至千萬石之間,與含嘉倉、洛口倉、太原倉屬於同等級別的糧倉。

“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江南古運河水網

洛口倉,又名興洛倉,是當時最大的漕倉,在今河南鞏縣東北洛河東岸,洛水入黃河口門,大業二年(606年)建,據記載,"(洛口倉)週迴二十餘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還,置監官並鎮兵千人"。洛口倉位於通濟渠漕運的終端,江準漕糧入洛口倉,再經由洛河轉運洛陽供東都,或轉陸運西至長安,或過黃河陸運至黎陽入永濟渠。

回洛倉,大業二年(606年)建,在洛陽北七裡,倉域週迴十里,共三百窖。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瓦崗義軍佔據洛口,得到糧食後,向洛陽進攻。

含嘉倉,大業元年(605年)煬帝建東都洛陽城時,於城東興建了含嘉倉,以供東都百官、皇室之需。至唐代,含嘉倉的地位相當於隋洛口倉,凡汴渠運抵的江淮漕糧都儲於含嘉倉,再陸運或水運至長安。含嘉倉的規模與洛口倉相近

據20世紀60-70年代遺址探勘,倉域面積43萬平方米,倉窖縱橫分佈,有糧窖400座以上,其中已探明287個,其中一座儲糧窖尚存東約50萬斤。據此推斷,則含嘉倉至少儲糧12.5萬噸。

虎牢倉,位於河陰縣汴河口。來自汴河的漕船在這裡卸載,或北過黃河轉運河北,或轉洛河至於洛陽。以水路轉運為目的的倉儲分佈在運河與天然河流相交或運河與陸運轉交的要津。從隋倉儲分佈可以看出除了為長安、洛陽轉運糧食外,還用於北上徵高句麗途中的糧食供給。在永濟渠南端的黎陽和北端的涿州是物資集散的重鎮。

隋朝水次倉的建設,初步形成了相當於驛站的運輸管理體系,既有漢代中央政府漕運制度的繼承,更是在佈局上的重要完善,為後來的唐朝全盤繼承。

“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隋煬帝第三次巡遊江都路線圖,一去不得再回還

2,龍舟與江都宮城

隋煬帝一生與揚州關係密切,自開皇十年(590年)十ー月,楊廣任揚州總管,駐江都十年,直到大業元年(605年)文帝逝,繼皇位後才離開揚州。隋煬帝楊廣已經視揚州為故土了,繼任當年和大業六年(610年)、十一年(615年)、十二年(616年)四次南幸揚州。煬帝繼位同年三月,開始建洛陽東都,並派黃門侍郎王弘前往揚州監造龍舟及江都宮城。

隋煬帝繼位八個月後,建成了由龍舟、翔螭舟、浮景舟、派水舟、艚舟、五樓船、三樓船、二樓船、朱鳥航、蒼螭航、白虎航、玄武航、飛羽舫、青鳧舸、凌波舸、八棹舸、舴艋舸、黃篾舫、平乘、青龍、艨艟等組成的龐大船隊,從揚州始發前往洛陽迎奉煬帝並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巡幸揚州。

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起兵黎陽,六月圍東都,焚停泊於此的所有龍舟、船舫。十一年(615年)重造起規模超過此前數量過千的更大船隊。楊玄感焚龍舟九個月後,隋場帝以更大的聲勢南下揚州。洛陽至江都超過一千公里的水路由通濟渠(汴河)至泗州汴口入準河,順流至準陰轉入山陽瀆(準揚運河),南行抵揚州江都。東都至江都運河兩岸榆柳夾道,每兩驛置一行官,為停頓休息之所。江都城及迤北數十里是皇家苑囿禁地,除皇官一一江都宮外,邢溝茱萸灣有北宮,長江運河運口揚子津築臨江宮,蜀崗、雷塘一帶分佈大雷官、小雷官、歸雁官、九里宮、迴流宮、松林宮、楓林宮。

“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運河航道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司馬德戡(580-618年)發動"江都之変",煬帝被殺,隋亡。如果不是禍起蕭牆,江都說不定被隋煬帝經營成隋朝的都城。

隋帝國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大規模的運河河工,以及東都洛陽和行在江都的建設,極大消耗了民力,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唐朝人白居易《隋堤柳》以通濟渠堤的隋柳為題,勾畫了通濟渠(汴河)河道經行、堤防與岸域植被,以及隋代以後兩百年汴河的演變,更以生動文字描述了運河與朝代興衰的歷史。

白居易《隋堤柳》

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ロ。老枝病葉愁殺人,曾經大業年中春。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録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遊,應將此柳系龍舟。紫髯郎將護錦纜,青娥御史直迷樓。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流。煬天子,自言福祚長無窮,豈知皇子封酅公。龍舟未過彭城閣,義旗已入長安宮。蕭牆禍生人事變,晏駕不得歸秦中。土墳數尺何年葬?吳公臺下多悲風。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復暮。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
“后王何以鑑前生,請看隋堤亡國樹”,史話隋煬帝與大運河的命運

大運河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