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舊洛學書院——理學正宗衍睢水

乾隆二年(1738年),睢州奎樓北設舊洛學書院,以研習湯斌《洛學編》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明清,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王廷相、魯邦彥、呂坤、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理學名家,產生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沈佳、彭定求(康熙朝狀元,主編《道藏輯要》,又說睢縣蔣予蒲所編,詳細記述了睢州袁山)、竇克勤(柘城人,創朱陽書院,一時與嵩陽書院齊名)等為其學派門人。《宋元學案》卷三引全祖望《慶曆五先生書院記》雲:“……睢陽學統,至日而湯文正公(斌)發其光。” 百泉書院楹聯:“勝地集名儒,軼姚許趙竇,以撫宗傳,群仰夏峰作齊嶽;熙朝開理學,繼濂洛關閩,而昌後裔,共教睢水得淵源”。清初,耿介《中州道學編》中指出“(今)蘇門一席肇開於先,而睢陽繼之,溯流洛伊,尋源洙泗,其亦有起而光大之者乎!”。理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之說,明清可謂盛於睢水,這也是洛學書院在睢州,而不在洛陽的原因。

二、新洛學書院與現代大學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學校。

1866年,由左宗棠奏設福建船政學堂。

1895年,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長沙設立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

1898年,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1884年,睢州卻設立新洛學書院,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舊洛學書院——理學正宗衍睢水

乾隆二年(1738年),睢州奎樓北設舊洛學書院,以研習湯斌《洛學編》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明清,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王廷相、魯邦彥、呂坤、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理學名家,產生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沈佳、彭定求(康熙朝狀元,主編《道藏輯要》,又說睢縣蔣予蒲所編,詳細記述了睢州袁山)、竇克勤(柘城人,創朱陽書院,一時與嵩陽書院齊名)等為其學派門人。《宋元學案》卷三引全祖望《慶曆五先生書院記》雲:“……睢陽學統,至日而湯文正公(斌)發其光。” 百泉書院楹聯:“勝地集名儒,軼姚許趙竇,以撫宗傳,群仰夏峰作齊嶽;熙朝開理學,繼濂洛關閩,而昌後裔,共教睢水得淵源”。清初,耿介《中州道學編》中指出“(今)蘇門一席肇開於先,而睢陽繼之,溯流洛伊,尋源洙泗,其亦有起而光大之者乎!”。理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之說,明清可謂盛於睢水,這也是洛學書院在睢州,而不在洛陽的原因。

二、新洛學書院與現代大學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學校。

1866年,由左宗棠奏設福建船政學堂。

1895年,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長沙設立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

1898年,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1884年,睢州卻設立新洛學書院,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一)洛學書院——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睢陽書院之延續

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重修洛學書院記》中提出,“在宋有睢陽書院,與嵩陽、嶽麓、白鹿有四大書院之稱,歲久亦既淹沒,無復遺址,惟睢州洛學書院,為故禮部尚書湯文正公講學之所,其地屬於宋而近,猶可補睢陽之缺。”明清,商丘有范文正公講院,但其影響力有限。湯斌等在此講授洛學,睢州又稱睢陽,儼然是北宋睢陽書院之延續,可見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二)洛學書院的遺老遺少們

黃舒昺其人其事。黃舒昺,湖南湘潭人,前後十餘年間,作為程朱理學信徒奔走豫、湘,主講席於河南洛學、明道以及湖南求實等書院,河南、湖南兩省士林竟相羅致,形成了晚清歷史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與新學的傳播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堅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對時代變革的別樣思考。

黃舒昺培養的那些人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彝主政河南,禮聘黃舒昺到睢州主洛學書院講席。黃舒昺在洛學書院制定《洛學書院學程》《洛學書院學規》《洛學書院規約》《洛學書院勸學說六篇》,編著《中州名賢集》《洛賢詩鈔》《洛賢語錄》《洛賢傳略》《先正學規》《洛學書院講習錄》《洛學課餘偶鈔》等,十年間,睢州人文日盛。黃舒昺睢州講學,萬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南學政邵鬆年增修明道書院之後,禮聘黃舒昺為主講。從此,黃舒昺長期兼任洛學、明道兩所書院山長,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培養了一大批清末民初影響河南的人物。如畢覲文(河南省祕書長)、荊文甫(總統府顧問)、郭芳五(陝西政務廳廳長)、萬寶禎(鎮嵩軍參議、祕書)、許鼎臣(河洛名儒)、蔣藩(中州學者三傑之一,祖籍睢縣)、張嘉謀(中州學者三傑之一、教育學家,近代南陽名人崛起與其有很大關係)、施景舜(史志學家,睢縣)。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舊洛學書院——理學正宗衍睢水

乾隆二年(1738年),睢州奎樓北設舊洛學書院,以研習湯斌《洛學編》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明清,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王廷相、魯邦彥、呂坤、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理學名家,產生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沈佳、彭定求(康熙朝狀元,主編《道藏輯要》,又說睢縣蔣予蒲所編,詳細記述了睢州袁山)、竇克勤(柘城人,創朱陽書院,一時與嵩陽書院齊名)等為其學派門人。《宋元學案》卷三引全祖望《慶曆五先生書院記》雲:“……睢陽學統,至日而湯文正公(斌)發其光。” 百泉書院楹聯:“勝地集名儒,軼姚許趙竇,以撫宗傳,群仰夏峰作齊嶽;熙朝開理學,繼濂洛關閩,而昌後裔,共教睢水得淵源”。清初,耿介《中州道學編》中指出“(今)蘇門一席肇開於先,而睢陽繼之,溯流洛伊,尋源洙泗,其亦有起而光大之者乎!”。理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之說,明清可謂盛於睢水,這也是洛學書院在睢州,而不在洛陽的原因。

二、新洛學書院與現代大學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學校。

1866年,由左宗棠奏設福建船政學堂。

1895年,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長沙設立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

1898年,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1884年,睢州卻設立新洛學書院,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一)洛學書院——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睢陽書院之延續

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重修洛學書院記》中提出,“在宋有睢陽書院,與嵩陽、嶽麓、白鹿有四大書院之稱,歲久亦既淹沒,無復遺址,惟睢州洛學書院,為故禮部尚書湯文正公講學之所,其地屬於宋而近,猶可補睢陽之缺。”明清,商丘有范文正公講院,但其影響力有限。湯斌等在此講授洛學,睢州又稱睢陽,儼然是北宋睢陽書院之延續,可見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二)洛學書院的遺老遺少們

黃舒昺其人其事。黃舒昺,湖南湘潭人,前後十餘年間,作為程朱理學信徒奔走豫、湘,主講席於河南洛學、明道以及湖南求實等書院,河南、湖南兩省士林竟相羅致,形成了晚清歷史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與新學的傳播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堅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對時代變革的別樣思考。

黃舒昺培養的那些人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彝主政河南,禮聘黃舒昺到睢州主洛學書院講席。黃舒昺在洛學書院制定《洛學書院學程》《洛學書院學規》《洛學書院規約》《洛學書院勸學說六篇》,編著《中州名賢集》《洛賢詩鈔》《洛賢語錄》《洛賢傳略》《先正學規》《洛學書院講習錄》《洛學課餘偶鈔》等,十年間,睢州人文日盛。黃舒昺睢州講學,萬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南學政邵鬆年增修明道書院之後,禮聘黃舒昺為主講。從此,黃舒昺長期兼任洛學、明道兩所書院山長,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培養了一大批清末民初影響河南的人物。如畢覲文(河南省祕書長)、荊文甫(總統府顧問)、郭芳五(陝西政務廳廳長)、萬寶禎(鎮嵩軍參議、祕書)、許鼎臣(河洛名儒)、蔣藩(中州學者三傑之一,祖籍睢縣)、張嘉謀(中州學者三傑之一、教育學家,近代南陽名人崛起與其有很大關係)、施景舜(史志學家,睢縣)。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洛學書院與湖南大學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黃舒昺辭職回鄉,諸生相送者百餘人,夾車而行,至睢州東門外。1898年,戊戌變法(今年又逢戊戌年,距今兩個甲子年),京師大學堂、長沙時務學堂等是維新派最早建立的一批新式學校,開時代風氣之先,長沙時務學堂為近代湖南人崛起提供了保障。戊戌政變後,時務學堂改為求實書院(1899年),這時剛剛從睢州洛學書院辭職回鄉的黃舒昺,被湖南巡撫(相當於今天的省委書記)俞廉三聘為書院山長。但新學勢不可擋,1902年,求實書院改為湖南大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黃舒昺主持的洛學書院和求實書院,一個沒落,一個演變為現代大學,真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當然也與地理位置有關係,中國大學只有大城市才有,與國際上著名大學分佈不同(哈佛、牛津等都位於小鎮上),卻與中國古代書院分佈相同(大都位於風景秀麗的地方)。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舊洛學書院——理學正宗衍睢水

乾隆二年(1738年),睢州奎樓北設舊洛學書院,以研習湯斌《洛學編》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明清,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王廷相、魯邦彥、呂坤、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理學名家,產生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沈佳、彭定求(康熙朝狀元,主編《道藏輯要》,又說睢縣蔣予蒲所編,詳細記述了睢州袁山)、竇克勤(柘城人,創朱陽書院,一時與嵩陽書院齊名)等為其學派門人。《宋元學案》卷三引全祖望《慶曆五先生書院記》雲:“……睢陽學統,至日而湯文正公(斌)發其光。” 百泉書院楹聯:“勝地集名儒,軼姚許趙竇,以撫宗傳,群仰夏峰作齊嶽;熙朝開理學,繼濂洛關閩,而昌後裔,共教睢水得淵源”。清初,耿介《中州道學編》中指出“(今)蘇門一席肇開於先,而睢陽繼之,溯流洛伊,尋源洙泗,其亦有起而光大之者乎!”。理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之說,明清可謂盛於睢水,這也是洛學書院在睢州,而不在洛陽的原因。

二、新洛學書院與現代大學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學校。

1866年,由左宗棠奏設福建船政學堂。

1895年,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長沙設立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

1898年,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1884年,睢州卻設立新洛學書院,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一)洛學書院——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睢陽書院之延續

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重修洛學書院記》中提出,“在宋有睢陽書院,與嵩陽、嶽麓、白鹿有四大書院之稱,歲久亦既淹沒,無復遺址,惟睢州洛學書院,為故禮部尚書湯文正公講學之所,其地屬於宋而近,猶可補睢陽之缺。”明清,商丘有范文正公講院,但其影響力有限。湯斌等在此講授洛學,睢州又稱睢陽,儼然是北宋睢陽書院之延續,可見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二)洛學書院的遺老遺少們

黃舒昺其人其事。黃舒昺,湖南湘潭人,前後十餘年間,作為程朱理學信徒奔走豫、湘,主講席於河南洛學、明道以及湖南求實等書院,河南、湖南兩省士林竟相羅致,形成了晚清歷史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與新學的傳播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堅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對時代變革的別樣思考。

黃舒昺培養的那些人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彝主政河南,禮聘黃舒昺到睢州主洛學書院講席。黃舒昺在洛學書院制定《洛學書院學程》《洛學書院學規》《洛學書院規約》《洛學書院勸學說六篇》,編著《中州名賢集》《洛賢詩鈔》《洛賢語錄》《洛賢傳略》《先正學規》《洛學書院講習錄》《洛學課餘偶鈔》等,十年間,睢州人文日盛。黃舒昺睢州講學,萬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南學政邵鬆年增修明道書院之後,禮聘黃舒昺為主講。從此,黃舒昺長期兼任洛學、明道兩所書院山長,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培養了一大批清末民初影響河南的人物。如畢覲文(河南省祕書長)、荊文甫(總統府顧問)、郭芳五(陝西政務廳廳長)、萬寶禎(鎮嵩軍參議、祕書)、許鼎臣(河洛名儒)、蔣藩(中州學者三傑之一,祖籍睢縣)、張嘉謀(中州學者三傑之一、教育學家,近代南陽名人崛起與其有很大關係)、施景舜(史志學家,睢縣)。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洛學書院與湖南大學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黃舒昺辭職回鄉,諸生相送者百餘人,夾車而行,至睢州東門外。1898年,戊戌變法(今年又逢戊戌年,距今兩個甲子年),京師大學堂、長沙時務學堂等是維新派最早建立的一批新式學校,開時代風氣之先,長沙時務學堂為近代湖南人崛起提供了保障。戊戌政變後,時務學堂改為求實書院(1899年),這時剛剛從睢州洛學書院辭職回鄉的黃舒昺,被湖南巡撫(相當於今天的省委書記)俞廉三聘為書院山長。但新學勢不可擋,1902年,求實書院改為湖南大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黃舒昺主持的洛學書院和求實書院,一個沒落,一個演變為現代大學,真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當然也與地理位置有關係,中國大學只有大城市才有,與國際上著名大學分佈不同(哈佛、牛津等都位於小鎮上),卻與中國古代書院分佈相同(大都位於風景秀麗的地方)。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四)洛學書院對睢縣的影響

民風淳樸,但保守。睢州洛學書院作為舊學代表,沒有跟上時代潮流,淹沒於浩浩蕩蕩的新學潮流之中。學高中歷史時,只知道阻撓洋務運動的頑固派代表倭仁,卻不知他是河南長大的理學家,信奉程朱理學,把湯斌奉為偶像。黃舒昺刊刻《中州名賢集》,又益以李棠階、倭仁,稱十先生,將他們供奉在洛學書院,進行祭拜。洛學書院為黃舒昺建立生祠,設長生牌位,諸生晨夕參謁,如其在院之時。當洋務運動等近代潮流興起的時候,睢州卻沉浸在“理學正宗”之中,不能跟上時代潮流。

老睢中的風水。實小附近是蔣氏故宅(清朝祖孫三代翰林),洛學書院所在地,老睢中坐落於此,都說老睢中風水好,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

說起河南教育,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古代嵩陽書院、睢陽書院是當時世界上的哈佛、劍橋,可惜後來都沒落啦,但今天的鄭大、河大與之相對應,而睢縣作為古代中原教育中心,沒有睢州大學,乃是一大遺憾。

一、睢縣歷史上的大學

睢縣古稱襄邑,乃人傑地靈之地。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父子狀元(張去華、張師德)、叔侄狀元(許安世、許將)、兄弟狀元(宋庠、宋祁),還有宋準、劉蒙叟、孫賢、劉理順等,跨度長、人數多,是中原產生狀元最多的區域。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嘉靖四年(1525年),睢州提學肖鳳鳴在駝崗(今湖心島)建錦襄書院。

萬曆年間,知州郭鼎忠在駝崗建正學書院。

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在新城大街建繪川書院。

康熙年間,知州馬世英在李遙家塾建道存書院。

乾隆二年(1738年),知州劉薊植在奎樓北(今袁山附近)建舊洛學書院。

(一)錦襄書院——開啟豫東數百年之風流

1525年,睢陽(明清,睢州置睢陽衛,睢州又稱睢陽)設錦襄書院,乃是明朝豫東第一所影響較大的書院。據說,沈鯉、呂坤等在此求學。沈鯉,萬曆皇帝帝師,內閣大學士,今天的沈閣老酒就是因沈鯉而得名。呂坤,與沈鯉要好,著名理學家,其學說被稱為“新洛學”,《呂坤》電視劇馬上要拍攝,估計呂坤會大火一把。在豫東,錦襄書院首開先河,在其影響下,出現了一批權傾一時的達官顯貴和名臣鴻儒。如宋纁(吏部尚書)、李汝華(戶部尚書)、袁可立(兵部尚書)、侯恂(戶部尚書)、宋權(大學士)、李天馥(大學士)等,另外才子侯方域(與秦淮八豔之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賈開宗和趙震元等人的文章名震兩河。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二)繪川書院——藻繪憶遊睢

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杜甫寫下“衣冠迷適越,藻繪憶遊睢”的詩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文藻與睢上一樣豐富多彩。杜甫早年與李白遊歷樑宋,經過襄邑(今睢縣),這裡渙水出其南,睢水經其北,傳雲:睢渙之間出文章,遊睢渙者,學藻繪之彩。睢渙二水,波文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又名繪水,因此康熙年間湯斌建書院曰繪川書院,在此立志學會,編《洛學編》。《繪川書院記》有這樣的描述“往者太平時,人才盛於雪苑,迄今追述應社諸子,猶令人有彼都人士之思,及流風其既衰矣,風氣又歸於睢,得先生起而振作之……”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舊洛學書院——理學正宗衍睢水

乾隆二年(1738年),睢州奎樓北設舊洛學書院,以研習湯斌《洛學編》為代表的理學而得名。明清,以睢州為中心出現了王廷相、魯邦彥、呂坤、湯斌、田蘭芳、竇克勤和張伯行等理學名家,產生睢州學派(潛庵學派)。沈佳、彭定求(康熙朝狀元,主編《道藏輯要》,又說睢縣蔣予蒲所編,詳細記述了睢州袁山)、竇克勤(柘城人,創朱陽書院,一時與嵩陽書院齊名)等為其學派門人。《宋元學案》卷三引全祖望《慶曆五先生書院記》雲:“……睢陽學統,至日而湯文正公(斌)發其光。” 百泉書院楹聯:“勝地集名儒,軼姚許趙竇,以撫宗傳,群仰夏峰作齊嶽;熙朝開理學,繼濂洛關閩,而昌後裔,共教睢水得淵源”。清初,耿介《中州道學編》中指出“(今)蘇門一席肇開於先,而睢陽繼之,溯流洛伊,尋源洙泗,其亦有起而光大之者乎!”。理學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之說,明清可謂盛於睢水,這也是洛學書院在睢州,而不在洛陽的原因。

二、新洛學書院與現代大學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學校。

1866年,由左宗棠奏設福建船政學堂。

1895年,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前身。

1897年,長沙設立時務學堂,今湖南大學前身。

1898年,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1884年,睢州卻設立新洛學書院,期圖重振中州地區的程朱理學。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一)洛學書院——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睢陽書院之延續

洛學書院山長黃舒昺在《重修洛學書院記》中提出,“在宋有睢陽書院,與嵩陽、嶽麓、白鹿有四大書院之稱,歲久亦既淹沒,無復遺址,惟睢州洛學書院,為故禮部尚書湯文正公講學之所,其地屬於宋而近,猶可補睢陽之缺。”明清,商丘有范文正公講院,但其影響力有限。湯斌等在此講授洛學,睢州又稱睢陽,儼然是北宋睢陽書院之延續,可見洛學書院影響之大。

(二)洛學書院的遺老遺少們

黃舒昺其人其事。黃舒昺,湖南湘潭人,前後十餘年間,作為程朱理學信徒奔走豫、湘,主講席於河南洛學、明道以及湖南求實等書院,河南、湖南兩省士林竟相羅致,形成了晚清歷史上一個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與新學的傳播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堅守儒家信仰的一批士人對時代變革的別樣思考。

黃舒昺培養的那些人才。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彝主政河南,禮聘黃舒昺到睢州主洛學書院講席。黃舒昺在洛學書院制定《洛學書院學程》《洛學書院學規》《洛學書院規約》《洛學書院勸學說六篇》,編著《中州名賢集》《洛賢詩鈔》《洛賢語錄》《洛賢傳略》《先正學規》《洛學書院講習錄》《洛學課餘偶鈔》等,十年間,睢州人文日盛。黃舒昺睢州講學,萬流仰敬,望翕河汾,化行汴洛。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南學政邵鬆年增修明道書院之後,禮聘黃舒昺為主講。從此,黃舒昺長期兼任洛學、明道兩所書院山長,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培養了一大批清末民初影響河南的人物。如畢覲文(河南省祕書長)、荊文甫(總統府顧問)、郭芳五(陝西政務廳廳長)、萬寶禎(鎮嵩軍參議、祕書)、許鼎臣(河洛名儒)、蔣藩(中州學者三傑之一,祖籍睢縣)、張嘉謀(中州學者三傑之一、教育學家,近代南陽名人崛起與其有很大關係)、施景舜(史志學家,睢縣)。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洛學書院與湖南大學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黃舒昺辭職回鄉,諸生相送者百餘人,夾車而行,至睢州東門外。1898年,戊戌變法(今年又逢戊戌年,距今兩個甲子年),京師大學堂、長沙時務學堂等是維新派最早建立的一批新式學校,開時代風氣之先,長沙時務學堂為近代湖南人崛起提供了保障。戊戌政變後,時務學堂改為求實書院(1899年),這時剛剛從睢州洛學書院辭職回鄉的黃舒昺,被湖南巡撫(相當於今天的省委書記)俞廉三聘為書院山長。但新學勢不可擋,1902年,求實書院改為湖南大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黃舒昺主持的洛學書院和求實書院,一個沒落,一個演變為現代大學,真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當然也與地理位置有關係,中國大學只有大城市才有,與國際上著名大學分佈不同(哈佛、牛津等都位於小鎮上),卻與中國古代書院分佈相同(大都位於風景秀麗的地方)。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四)洛學書院對睢縣的影響

民風淳樸,但保守。睢州洛學書院作為舊學代表,沒有跟上時代潮流,淹沒於浩浩蕩蕩的新學潮流之中。學高中歷史時,只知道阻撓洋務運動的頑固派代表倭仁,卻不知他是河南長大的理學家,信奉程朱理學,把湯斌奉為偶像。黃舒昺刊刻《中州名賢集》,又益以李棠階、倭仁,稱十先生,將他們供奉在洛學書院,進行祭拜。洛學書院為黃舒昺建立生祠,設長生牌位,諸生晨夕參謁,如其在院之時。當洋務運動等近代潮流興起的時候,睢州卻沉浸在“理學正宗”之中,不能跟上時代潮流。

老睢中的風水。實小附近是蔣氏故宅(清朝祖孫三代翰林),洛學書院所在地,老睢中坐落於此,都說老睢中風水好,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那些年睢縣錯過的大學

三、睢縣教育路在何方?

1904年,睢縣高等小學堂成立(今睢縣實驗小學前身)。

1944年,河南省立睢縣中學(睢中前身)遷到睢縣。

1978年,睢縣回族高級中學成立。

1998年,睢縣職教中心成立。

2006年,睢縣第三高級中學成立。

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是大勢所趨。清華成立蘇世民書院,北大成立燕京學堂,湖大與嶽麓書院聯姻,鄭大與嵩陽書院聯姻,就連商丘師院也想傍上睢陽書院(應天書院)。另外職業教育也受到國家政策扶植。

幾點建議:

(一)做強高中教育,做好文化普及工作。以睢中、回中、三中為依託,秋季開學,參觀錦襄書院應成為必修課,進行普及教育,另外開設睢縣歷史教育選修課。高考前,參觀書院進行激勵教育,高考百日誓師大會舉辦地。

(二)做好職業教育,爭取建設大專院校。以職教中心為依託,結合睢縣電子信息、製鞋產業,做好職業培訓,依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政策,開設多學科專業,進入大專招生。

(三)與鄭大、河大等合作成立“睢文化”研究機構,加強睢學研究。發揮睢縣在文化傳承上的優勢,成立與現代大學制度相掛鉤的單位,以新建的錦襄書院、睢中老教學樓為基地,成立小而精的研究機構,然後謀求獨立,創辦學術刊物,召開全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另外要加強洛學研究,整理洛學書院相關古籍、資料。洛學可謂“宋興伊洛,元大蘇門,明清盛於睢水”,洛學在清末睢州有振興之勢,但位於西學東進大勢之下,中西文化衝突明顯,最後中學以失敗而告終,但在中華文化復興之時,重提洛學,汲取營養,研究統治中國上千年的理學,意義重大,希望後來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