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編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考察組以“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風情,看變遷”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三年來,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道於此,以饗讀者。

通州作為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水路都會、皇家碼頭,與運河文化和漕運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通州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溫榆河、小商河、運潮減河“五河交匯處”為千年大運河北起點。

2016年10月20日,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了北京通州。作為此次運河文化考察的最後一站。臨行前考察組仔細研究了隋唐大運河永濟渠北段流經的路徑。

據史料記載,北京為漕運開通的大運河始於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8)隋煬帝開永濟渠,他以涿郡薊為最北,上游為桑乾水(即今永定河),流經薊城城南取道今涼水河,過通州地向東南出市界。

因地表已很難發現永濟渠的蹤跡,領隊張秉政教授又專門電詢了通州地方文史專家,確立了"從今天津市至古涿郡為永濟渠的北段,系改造古潞河、桑乾水兩條自然河道的下游而成"的說法。

考察組依次對通州段運河遺產點永通橋、通州博物館、燃燈塔,以及五河交匯處進行了細緻地考察,並由此畫上了行走運河的句號。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通州段運河遺產點永通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元 攝

通州與北運河

根據資料記載,北運河是流經北京市東郊和天津市的一條河流,為海河的支流。幹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古稱白河、沾水和潞河。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後始稱北運河。

考察組瞭解到,京杭大運河北端在通州,早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就已形成。當年怡賢親王允祥在受命治理京東水利和京杭大運河時已經將京杭大運河分成數段,而處在大運河最北面的一段命名為北運河,其北端就在如今通州永順鎮範莊村南的溫榆河和小中河(古潮白河,即1939年改道前的潮白河)相會之處,並已於2007年設立了國保單位京杭大運河保護標誌。

通州運河的歷史就是通州的歷史,通州是依運河而生,依運河而繁榮的。通州的北運河自通州北關的攔河閘至通州西集鎮,全長42公里,秦代稱沽水,隋代稱潞水,元代稱潞河,清代稱北運河。

據考證自秦代開始,就有了用北運河運送軍糧的歷史,此後,隋代煬帝開通永濟渠,可說與通濟渠相當,也是一條可通龍舟的運河。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4000多裡,僅用了50多天,足見其通航能力之大。

北運河一直作為北方最重要的漕運河段。到了明、清兩代,北運河的漕運最為繁榮,大量的漕船、官船、商船、民船來往於北運河,使北運河終日一派繁忙的景象,其兩岸也呈現一派江南水鄉的特色。

北運河的繁榮創造了通州的繁榮,通州文化亦為運河文化,通州代表性的文化都與運河相關,像通州三寶、通州八景、漕運倉儲、運河之子劉紹棠、麵人湯麵塑藝術、運河號子等。同時通州的運河文化是可以獨立於京城文化而存在的,是京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北京通州運河博物館大門。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元 攝

永通橋、運河博物館與燃燈塔

京通高速路八里橋收費站路北端就是八里橋,即永通橋。永通橋建於明代,為三孔拱券石橋。坐落京通地鐵八里橋站附近,出站即能看到。

北京有兩處入選河道,其一是通惠河的通州段,永通橋就是通州運河河道的西端起點,因為當時距離通州最高行政長官的官署有八里,故俗稱八里橋。

永通橋橫跨通惠河上,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南北長50米,寬6米,33對雕刻的石獅子形態各異,為一大特色。分水尖護橋,三孔,中孔淨跨6米,淨高8米,橋面已經鋪上柏油,坡度變得平坦。

當年,運河繁忙之時,橋下駁船排列前行,橋上人流穿梭,好不熱鬧。“入夜霜清一輪墜,凌寒徵鐸去蕭蕭,”便是最生動的寫照,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就位於此處。

離開八里橋,向東穿過新華大街,路南側高臺階上有一棟即將翻修一新的古建院落,這就是通州博物館,要想了解大運河的歷史,博物館是必須去的地方。

通州博物館原為清末建築,正廳為古代通州展覽,展廳內大量的實物、照片、圖表都記載著大運河的歷史,通州扼守京城的東大門,又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這就決定了通州在中國漕運史上的重要地位。

博物館館舍原為清末建築,南向二進,大門三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明間為通道,垂帶式石階四級。耳房各一間,東西配房各一間,蘇式彩繪。博物館展廳共四個,其中三個為臨時展廳,一個為固定陳列展廳。1991年建館至今共舉辦各類臨時展覽百餘個。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燃燈塔原是通州八景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元 攝

館內固定陳列為“古代通州”展,共展出收藏本地區珍貴歷史文物114件套,其中一級品2件,體現了通州區自新石器時代、戰國時代及西漢置縣以來2200年的悠久歷史。既起到了保護文物的作用又宣揚了大運河悠久的歷史。

一間展館中堆放了十幾個鏽跡斑斑的鐵錨,大部分都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另外有個元代的鐵錨印象最深,大約長1.4米,重50公斤,用熟鐵鍛打而成。展館裡的工作人員特別介紹,出土的時候鐵錨上沾滿了貝殼、瓷片、繩子等雜物,這些見證了通州水路運輸的盛況。

“一隻塔影認通州。”燃燈塔原是通州八景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巍峨高聳,從南方來的漕運船隻,很遠地方就看到塔尖,於是就知道通州就在眼前了。它是通州的標誌,是漕船老大們漫漫旅途中望眼欲穿的終點。

燃燈塔建於北周,坐落於通州大成街。原名燃燈佛舍利塔,矗立於三教廟內。三教廟,文廟、佑勝寺和紫清宮,代表了釋道儒三家。大殿後左側是燃燈塔,塔身中間束腰,如今在不遠處有立佛一座。

考察組看到,第一層塔身很高,正四面闢門,其餘則闢直櫺假窗。每層每簷每角都懸有銅製風玲,共計2224個,成為國內古塔中懸掛風鈐最多的一座,而且每個外表都鐫刻“信男信女”的姓名,真、行、隸等書體兼有,與眾不同。塔頂還有銅鏡,也是至今古塔中發現最大者。

根據三教廟的工作人員介紹,燃燈塔有七個特色。一是風鍾繁多,全塔懸掛風鍾兩千餘枚,每枚刻有捐獻者的姓名,而且形制多樣;二是神像眾多,全塔共鑲嵌的磚雕灰塑身像有四百餘尊,內涵豐富,形態各異;三是塔剎頂端的銅鏡大,重達五千克。

銅鏡為圓形弧面,凹弧面有子彈射擊的擦痕(是八國聯軍對古塔的破壞);四是第十三層正南面放置一塊刻有七律詩的石碑;五是塔心柱長,磚砌的中心,原有一根巨大的鍛鐵塔心柱,長9.5米,保證了它的穩定性;六是塔頂有榆樹一株,生命力極強;七是塔影能垂映在數百米的北運河中,是罕見的奇觀異景。

據《燕山記遊》載“盤山異記”:“每逢除夕佛燈出通州塔上,數千百光遠繞盤山諸寺,至定光佛塔而止,或雲塔中舍利光也”。燃燈舍利塔已被列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該塔與佑勝教寺相鄰,成為大運河北端之勝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歷時三年,考察組成員終於到達通州。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元 攝

五河交匯處 行走終結點

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在通州考察的最後一個遺產點就是五河交匯處,這裡是溫榆河、小中河、運潮減河、北運河、通惠河五河交匯的750畝水域面積,並有一座島嶼鑲嵌其中。

考察組來到通州區大光樓附近,走上七孔橋,向北放眼望去,五條河流交匯形成的廣闊水面近在眼前。腳下流動的是千年歷史的北運河,迎面是溫榆河、小中河,西側是穿越半個北京城的通惠河,東側是流向下游的運潮減河。五河交匯的中心,還有一座小島,京榆舊路、通燕高速跨島而過。

通州被明確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2015年6月,在多位文史專家的見證下,通州於五河交匯處立下了“京杭大運河北起點”標誌碑,正式確立通州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

因通州即將便成為北京的次中心,這裡摩天大樓林立,沿著古運河呈現出一片片大工地。在通州工作的張教授弟子李元駕車穿行與其間,兜來兜去,在夜幕降臨前又轉到雄立於大運河邊的燃燈塔後面,終於才找到運河標誌牌。

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走在這片土地上,撫摸著運河標誌牌,看著不遠處莽莽蒼蒼的運河水,鬆了一口氣。

“每考察一個地方就像是進行一場戰役,這一仗應當說打得漂亮。”站在北京通州“京杭大運河北起點”標誌碑旁,領隊張秉政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喊出了自己的心聲。

這一天,隨著最後一個遺產點北京通州的考察結束,歷時三年,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半徑,西至洛陽,北到北京,南至揚州的“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正式宣佈收官。

“行走隋唐大運河”文化考察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記者 李華錫)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一:北京通州運河巡禮

“行走隋唐大運河”報告會期間,部分隊員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超 攝

編後語:此次運河文化考察活動歷時3年,由文化學者、民俗專家、新聞記者組成,文化學者、淮北師範大學教授張秉政作為領隊。

活動從2013年9月啟動以來,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 ,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永濟渠為半徑,西至洛陽,北到北京,南至揚州,對隋唐大運河沿線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市境內的大運河古道進行實地考察,實地拍攝河岸重要城市、碼頭、遺址等進行動態行進式反映。

考察以“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風情、看變遷”為宗旨,根據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立體式考察。全方位展示大運河歷史與現狀、大運河生態環境變遷以及沿岸風土人情等。

考察期間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網、人民網、央廣網、中國青年網、鳳凰網、百度、搜狐、網易、今日頭條、中國社科院網、未來網、安徽網絡電視臺、淮北新聞媒體等中央和地方近百家媒體對考察活動及領隊張秉政教授的事蹟進行了全方位連續地報道。

中國青年網、淮北晨刊等媒體推出系列紀實,對考察過程進行全景式報道,並被新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搜狐網、東方頭條等海內外媒體多次轉載,“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在此向關心和一直支持大運河文化考察之旅的中國青年網等諸多媒體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活動雖然結束,但對運河文化研究工作研究、彙報的工作業已開始。考察組將編撰《運河邊上的中國》《尋找被遺忘的世界文化遺產——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等著作,舉辦主題圖文展、隋唐大運河兩岸民俗風情展、《行走隋唐大運河》等專題報告會。

“行走運河八千里,勝讀史書兩千年”。歷時三年的考察活動的結束,不僅是對一位赤誠學人帶領下熱愛運河的團隊襟懷天下情懷的表達,更是對古老運河文明最深深的敬意。

三年的風雨兼程,三年的砥礪前行,三年的漫漫求索,我們播種汗水,收穫幸福,感謝讀者的一路相伴,風雨同舟。三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但我們對運河的赤誠之心將會永存。

從2016年7月份至今,本網連載“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報道共計51篇,16餘萬字。至此,全部刊登完結。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一:探尋古韻悠揚的運河名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揭開柳孜運河遺址的神祕面紗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三:找尋古色古香的臨渙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四:走進“卞水咽喉”宿州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五:閔子祠中話“忠孝”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六:探祕泗縣地面的“活運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七:探尋泗縣霸王城與釋迦寺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八:鍾馗、虞姬與靈璧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九:名揚天下的“靈璧奇石”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探源靈璧花石綱與垓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一: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二:宿遷的運河民俗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三: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四:找尋商丘運河人文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五:拜謁閼伯廟與木蘭祠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六:走進中原康百萬莊園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七:探源河洛交匯的運河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八:探源“中原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十九:走進新鄭“祭祖大典”

行走隋唐大運河系列紀實二十:淮河流域的“廟會文化”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一:東方芭蕾“花鼓燈”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二:新鄭博物館與嵩陽書院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三:山陝甘會館與延慶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四:說不盡的黑臉包公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五:鎮河鐵犀與州橋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六: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七:探尋回洛倉與含嘉倉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八:走進豫菜 聚焦洛陽水席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九:瓜州古渡與古邗溝故道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揚州雕版印刷與對外交流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一:揚州運河的開發與保護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二:揚州的鹽商曆史遺存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三:大運河與隋煬帝、朱自清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四:揚州美食與東關街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五:“東方龐貝”泗州城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六:永濟渠首溯運河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七:探尋運河遺產合河古橋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八:古色古香道口鎮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九:走進浚縣古城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走進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一:走進大運河河北邯鄲段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二:探尋中國磁州窯“黑白藝術”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三:大名府“鼎鼎大名”考察記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四:走進大運河畔的“明珠”館陶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五:隋唐運河臨清段巡禮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六:穿河朔之咽喉——德州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七:河北滄州吳橋雜技巡禮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八:悠悠運河情 蒼涼話滄州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四十九:古文化街裡品味津門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五十:大運河載來的城市——天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