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收藏之道

拍賣,這種社會行為雖然在古羅馬時期曾有過,但一直都沒有形成規模。直到1744年,拍賣行這種以拍賣為手段的商業體系才最初形成,到現在,四大拍行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今天,華石大叔就來盤點以下四大拍行各自發家和成名的精彩時刻。

蘇富比

1744年蘇富比於倫敦設立的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品拍賣商之一。該公司原來是由山姆‧貝克Samuel Baker所創設,早年主要經營書籍拍賣,曾為史上傑出人士如拿破崙等人的大規模藏書提供交易機會。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1778年,貝克辭世後,他的外甥約翰•蘇富比(John Sotheby)繼承了這份家業,並使拍賣行的業務更上層樓,蘇富比拍賣行也由此得名。即便日後(1863年)蘇富比家族與拍賣行的關係止步,但其名稱卻保留至今,成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到了壹戰結束前,蘇富比的拍賣項目已從古籍擴充至相關的版畫、勛章與錢幣等類別。蘇富比也在此時遷往其位於新龐德街上的知名所在地,該址從此成為蘇富比的倫敦總部。遷移至這條充滿流行時尚的大街,同時也宣告蘇富比新世紀的來臨——畫作與其它項藝術品的成交金額終於開始超越書籍和文獻類的拍品。邁向更多元的拍賣範疇是壹相當審慎的決策,而引領此壹變革的要角是大師級畫作及素描作品。多元化經營的定調並為本公司日後在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領導下所展現的爆炸性成長,奠立深厚良好的基礎。

威爾遜比對手們更早地意識到,藝術品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於是,1955年起,蘇富比走出倫敦,在紐約、巴黎、洛杉磯、休斯敦等地開設辦事處,強勢擴張,逐漸壟斷了重要藝術品的國際市場。到1977年,蘇富比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得到了22倍超額認購,股價在18個月內翻了一番。而這段由威爾遜執掌蘇富比的時期也被認為是蘇富比的黃金時代。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威爾遜在1961年的一場拍賣會上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動盪,蘇富比也陷入危機,虧損連連,資產價值減少到2000萬美元。1983年,“救世主”美國房地產商陶布曼出現,以1.248億美元收購了蘇富比。成為蘇富比新主人的陶布曼,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把之前主要服務於藝術品經銷商的定位,改成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現代化零售商,不僅為顧客提供資金、保險、存儲、藝術教育等服務,同時還給他們這樣一種自我認知:我是一個聰明、有品位的人。而且,蘇富比還提供渠道,讓顧客能夠變成收藏家。他們拍賣美術品、古董、裝飾品、珠寶等,一般每年舉行春秋兩季拍賣,並按成交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獲得利潤。此外,也為私人交易充當經紀人和交易商,並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借款人可以用藝術品作抵押進行貸款。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阿爾弗雷德-陶布曼

如今,蘇富比業務遍及全球34個國家,主要拍賣中心設在美國紐約及英國倫敦,並定期在世界其它13個主要藝術中心舉行拍賣,包括香港、新加坡、澳洲、法國、意大利、荷蘭及瑞士等地。委託的拍賣珍寶包括:拿破崙在聖赫勒拿島的藏書、溫莎公爵夫人 (Duchess of Windsor) 的珠寶珍藏、積琪蓮甘迺迪 (Mrs 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的遺產、林布蘭 (Rembrandt) 的 《Aristotle Contemplating the Bust of Homer》 、魯本斯 (Rubens) 的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畢加索(Picasso) 的 《Garçon à la Pipe》 、培根 (Bacon) 的 《Triptych, 1976》 、巴登大公收藏 (Grand Ducal Collections of Baden)、清乾隆的黃底花卉葫蘆花瓶、約有 5,000 年曆史的「葛諾母獅」(Guennol Lioness)、賈柯梅蒂 (Giacometti) 的 《L’Homme Qui Marche I》 、《大憲章》 (Magna Carta)、美國獨立宣言印刷首版以及小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收藏品等等。

佳士得

作為蘇富比的老對手佳士得要比蘇富比晚了22年建立。1766年,一位來自澳大利亞佩思的蘇格蘭人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家藝術品拍賣行,他的名字叫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拍賣行也由此取名為“佳士得拍賣公司”。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詹姆士‧佳士得

1803年,詹姆士•佳士得逝世,小佳士得接掌公司。在他任職的近30年中,拍賣成績平平,只是將拍賣行由原來的泡爾路搬到了國王街8號,如今那裡已成為佳士得公司的總部。 1831年,小佳士得也死了,有一個名叫威廉•曼森的人加入該公司,並掌管事務,公司於是改名為“佳士得和曼森拍賣行”。但曼森期間,拍賣成績也不怎樣,僅在1848年借斯篤大樓搞了一次長達40天的白金漢公爵藏品拍賣,也不過賣得77562英鎊。1859年托馬斯•伍茲加入該公司,執掌大權,公司又更名為“佳士得、曼森和伍茲拍賣行”。

從1968年開始,佳士得注意拓展國外業務,該年在日內瓦設立其第一個國外辦事處,專營珠寶業務。1977年又在美國紐約設立辦事處,並舉辦拍賣會,大獲成功,1979年在紐約又設立一個新的辦事處,名為“東佳士得”。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佳士得成為大眾投資的股份公司,股票在倫敦股票交易所上市,這樣大大增強了公司的活力。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20世紀80年代是佳士得大發的年代,1980年紐約福特收藏館的印象派畫家作品賣得600萬英鎊,從此印象派繪畫行情看好,有後來居上之勢。1984年對恰茲沃斯所藏的71幅18世紀前歐洲偉大畫家的作品進行拍賣,合計賣得2千萬英鎊,其中拉斐爾的一幅作品賣得350萬英鎊。同年在賽福克的埃爾衛登廳舉行的拍賣會也賣得620萬英鎊。

1987年是佳士得輝煌的壹年。凡•高的《向日葵》創歷史最高紀錄,達2475萬英鎊。另壹幅凡•高的《欽克泰勒大橋》賣得1265萬英鎊。壹幅德加的作品則高達748萬英鎊。另外,壹部古登堡《聖經》賣得326萬英鎊;壹顆重64.83克拉的法勞萊的鉆石賣得384萬英鎊;壹輛布蓋提路易爾牌的轎車賣得550萬英鎊。1988年,凡•高、畢加索等人的作品都有拍賣好成績,像凡•高的《拉沃克絲像》賣得1375萬美元(733萬英鎊),畢加索的《耍雜技的年輕小醜》賣得209萬英鎊。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好事還在後頭。1987年是佳士得輝煌的壹年。凡•高的《向日葵》創歷史最高紀錄,達2475萬英鎊。另壹幅凡•高的《欽克泰勒大橋》賣得1265萬英鎊。同時佳士得在東方拓展業務,在香港成立太古佳士得有限公司,這是佳士得公司在1984年設立香港辦事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佳士得在香港的拍賣始於1986年。首次拍賣以19世紀和20世紀的繪畫及翡翠珠寶為主,拍賣總成交額超過1400萬港元(約179萬美元)。壹年後,瓷器和雜項也納入拍賣項目。如今,香港佳士得每年推出兩次拍賣,分別於每年的五月底和十壹月底進行。拍賣種類高達十項,從中國古代藝術品到當代亞洲先鋒藝術、西方珠寶翡翠及手錶。

隨著業務日益發展,佳士得進軍亞洲,在各地設立辦事處,包括中國臺北、新加坡、中國上海(首個國際拍賣行在中國大陸成立的辦事處)、北京、印度孟買、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玻、韓國首爾及泰國曼谷;佳士得亦把其商標權授予以中國為基地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於每個設有佳士得代表處的國家,各個代表都是客戶與專家之間的橋樑,同時為客戶帶來世界各地佳士得的拍賣資訊。

嘉德

拍賣行在中國的發展,首當其衝要介紹的就是嘉德。嘉德是成立於1993年5月,以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性拍賣公司,總部設於北京。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大型拍賣會,以及四期“嘉德四季”拍賣會。公司設有上海、天津、香港、臺灣、日本辦事處及北美辦事處。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中國嘉德於1993年5月正式成立,圖為成立時合影

嘉德拍賣是一個專業化的拍賣公司,公司的行政管理強調國際化,這為其它同行樹立了一個典範。用西方的現代企業方式運營,行政及業務都由相應專家把關。嘉德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創始團隊,絕大多數都是博物館、圖書館和大學等機構或是國家機關出身,具有專業的藝術眼光和資源調動能力。

1994年3月27日,嘉德舉辦了第一次拍賣會,首場拍賣的成交額是1423萬元,那時拍場落下的是被輿論界稱為“當時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第一槌”,那場春拍更被認為是“中國拍賣業開始進入現代拍賣市場的標誌”,引起整個社會,甚至世界級的反響。它向外界發出了一個信號,表明了中國古代藝術品和當代藝術品都可能通過正當銷售途徑進入市場,也為日後業內創辦藝術品拍賣公司做了很好的鋪墊,把整個鑑定家、收藏家、買家、賣家、經紀人、評論家都帶起來了,將整個市場樹立起來了。當時中央電視臺影響力很大的《東方時空》節目進行了現場報道:嘉德這聲槌響預示著紐約、倫敦、北京三足鼎立時代的到來。

而後嘉德開創了中國拍賣行眾多首次記錄,第一個拍油畫、第一個拍古籍、第一個拍珠寶、第一個拍郵票,也是國內藝術品拍賣首次設個人專場。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拍賣師胡文棨 中國第一錘

最近,去年就被CNN、 Dezeen等媒體評為“最值得期待的新建築”,同時被詡為“首都文化交流新地標”的嘉德藝術中心,正式開始向公眾開放。嘉德藝術中心位於北京最著名的王府井商業街和新文化運動發源地五四大街的交界處,融商業與文化於一體。

從嘉德藝術中心的建立可以看出,嘉德不滿足於只做拍賣行。作為嘉德文化集團的總部,嘉德藝術中心將彙集藝術展覽、藝術品交易、藝術品倉儲、文物鑑定與修復、教育學術交流、五星級酒店等功能為一體,是亞洲首家“一站式”的藝術品交流平臺。寇勤介紹,“嘉德藝術中心是嘉德戰略的一個項目,它是以嘉德集團發展為主要方向的一個平臺和一個樞紐建設項目。” 用陳東昇的話說,“現在新開闢的這些項目雖然不是一眼看上去就能掙很多錢,但是非常重要,而且很長遠。”其中,藝術中心開幕後重點運營的項目之一就是嘉德典亞。“嘉德典亞希望引導大家多關注拍賣以外的另一種交易模式,希望通過它讓更多人愛上古董、愛上與藝術相關的生活,建成一個多樣化的、具有親和力的,穩定長久的綜合藝術平臺,才是我最核心的戰略目標。”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嘉德藝術中心

嘉德所做的拍賣、各種文化活動、藝術出版,包括今後的藝術展覽、藝術教育,將構成一個整體的產業鏈條。屆時的嘉德將發展為一個覆蓋面完整的大文化運營範疇,從單一的拍賣模式,走向了一個集團化、全面多元的戰略發展方向。

保利

保利拍賣公司是中國拍賣行業第二批興起的佼佼者。200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北京國際保利拍賣有限公司,隸屬於保利集團下的保利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已經陸續在山東,廈門,香港,澳門,上海四地佔領市場。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保利拍賣迅速成為中國拍賣行業的“巨頭”之一。離不開其特殊的背景,保利拍賣隸屬於保利集團這一國有企業。國有性決定了保利在資金鍊以及市場運作上具有強大的後盾性,同時他們集團內部人員的獨特身份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運作空間。同時由保利科技、保利地產、保利文化、保利能源等產業所組成的保利集團已在國內形成一個巨大的“品牌產業鏈”,這種無形的資產成為北京保利拍賣最大的一張底牌。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中國保利集團

2005年11月,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首屆大型拍賣會。徐悲鴻、吳昌碩、林風眠、李可染、吳冠中等諸多中國畫壇領軍人物的宏幅鉅製皆名列其中。吳冠中《鸚鵡天堂》以3025萬元的成交價創吳冠中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黃胄的巨幅作品《豐收圖》以1595萬元成交,從而使黃胄躋身作品超千萬的畫家行列。首場拍賣所取得的5.6億元的成交額,也使北京保利一躍躋身於國內頂級拍賣企業之列。

然而,保利拍賣的突出表現還遠不止於此,比如2009年秋拍的“尤倫斯夫婦珍藏書畫專場”。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多數大牌拍賣行在風險面前都選擇了保守策略,但保利拍賣展現了不尋常的膽識和魄力,最終以2.89億元的成交總額、2件過億元拍品的成績奠定了北京保利在古代書畫拍賣的優勢地位,同時也提振了拍賣行業的信心。2010年春拍,保利拍賣再度上拍原藏於日本友鄰館的黃庭堅《砥柱銘》,最終以4.368億元打破中國藝術品全球拍賣最高紀錄。

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發家史

▲黃庭堅《砥柱銘》

11年時間,近700億元總成交額、第壹只中國拍賣行業概念股,連續17次蟬聯內地藝術品成交額榜首。2016年更是聯手“藝術航母”聯姻“娛樂教父”,保利與娛樂公司華誼合作,落戶上海成立保利華誼(上海)拍賣公司。並在2016年12月舉行了首屆藝術品拍賣會,最終以累計成交額8.37億元收槌,正式進軍上海藝術市場。上海也將成為保利繼香港多地後又壹拍賣戰略性佈局重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