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呼籲"以母改子",以此推翻宋神宗在世時所有政策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舊黨這個群體的頭號扛旗大佬,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這個變法的最大老版駕崩,他當然要出面代表舊黨來廢棄新法,但人死為大,何況是先皇帝制定的政策,要變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強行更改,那豈不是逼迫新皇帝不孝?結果司馬光鼓搗出一個新方法,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度。《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時天下之民,引領拭目以觀新政,而議者猶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毛舉細事,稍塞人言。光曰:"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安石、惠卿所建,為天下害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況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對於宋哲宗趙煦來說,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是讓他相當厭惡的,不單單是新法、舊法之爭,最主要的是司馬光做為臣子,在宋神宗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一舉推翻了宋神宗生前的一切政策,翻皇帝的案。且不說趙煦和父親的深厚感情,從帝王的角度來講,身後事無法保障是最不能容忍的,司馬光毫無疑問上了趙煦心中的黑名單,而且是最令他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呼籲"以母改子",以此推翻宋神宗在世時所有政策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舊黨這個群體的頭號扛旗大佬,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這個變法的最大老版駕崩,他當然要出面代表舊黨來廢棄新法,但人死為大,何況是先皇帝制定的政策,要變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強行更改,那豈不是逼迫新皇帝不孝?結果司馬光鼓搗出一個新方法,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度。《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時天下之民,引領拭目以觀新政,而議者猶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毛舉細事,稍塞人言。光曰:"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安石、惠卿所建,為天下害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況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對於宋哲宗趙煦來說,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是讓他相當厭惡的,不單單是新法、舊法之爭,最主要的是司馬光做為臣子,在宋神宗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一舉推翻了宋神宗生前的一切政策,翻皇帝的案。且不說趙煦和父親的深厚感情,從帝王的角度來講,身後事無法保障是最不能容忍的,司馬光毫無疑問上了趙煦心中的黑名單,而且是最令他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司馬光死的時候,趙煦還沒有親政,被迫追贈司馬光各種榮譽職位。《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聞之慟,與帝即臨其喪,明堂禮成不賀,贈太師、溫國公,襚以一品禮服,賻銀絹七千。詔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其喪,歸葬陝州。諡曰文正,賜碑曰"忠清粹德"。

等到趙煦一親政,馬上把司馬光一貶再貶,最後貶成崖州司戶參軍,好在趙煦還要顧及名聲,沒有同意章淳提出的開棺戳屍的建議。等到宋徽宗繼位後,立奸臣"元祐黨人"碑,把司馬光的名字列在第一,刻在碑上。當然,現在普遍的說法把"元祐黨人"當成是忠的,刻碑的主要經手人蔡京是奸的。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呼籲"以母改子",以此推翻宋神宗在世時所有政策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舊黨這個群體的頭號扛旗大佬,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這個變法的最大老版駕崩,他當然要出面代表舊黨來廢棄新法,但人死為大,何況是先皇帝制定的政策,要變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強行更改,那豈不是逼迫新皇帝不孝?結果司馬光鼓搗出一個新方法,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度。《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時天下之民,引領拭目以觀新政,而議者猶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毛舉細事,稍塞人言。光曰:"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安石、惠卿所建,為天下害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況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對於宋哲宗趙煦來說,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是讓他相當厭惡的,不單單是新法、舊法之爭,最主要的是司馬光做為臣子,在宋神宗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一舉推翻了宋神宗生前的一切政策,翻皇帝的案。且不說趙煦和父親的深厚感情,從帝王的角度來講,身後事無法保障是最不能容忍的,司馬光毫無疑問上了趙煦心中的黑名單,而且是最令他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司馬光死的時候,趙煦還沒有親政,被迫追贈司馬光各種榮譽職位。《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聞之慟,與帝即臨其喪,明堂禮成不賀,贈太師、溫國公,襚以一品禮服,賻銀絹七千。詔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其喪,歸葬陝州。諡曰文正,賜碑曰"忠清粹德"。

等到趙煦一親政,馬上把司馬光一貶再貶,最後貶成崖州司戶參軍,好在趙煦還要顧及名聲,沒有同意章淳提出的開棺戳屍的建議。等到宋徽宗繼位後,立奸臣"元祐黨人"碑,把司馬光的名字列在第一,刻在碑上。當然,現在普遍的說法把"元祐黨人"當成是忠的,刻碑的主要經手人蔡京是奸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宋哲宗執政的最大障礙:"女中堯舜"高滔滔

高滔滔歷經四朝,從皇后做到太皇太后,因其出身世家,所以成為了舊黨在皇族中的最大代理人,宋神宗駕崩後,她開始垂簾攝政,在她的支持下,宋神宗搞的"熙寧變法"時的政策全被推翻,為了鞏固勝利果實,高滔滔寄望於下一代,也就是趙煦能延續她和舊黨執行的政策,因此對趙煦的要求極端嚴格。

據說,高滔滔對於趙煦的監視幾乎達到極致,連皇帝睡覺都只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睡。對於趙煦的日常生活,更是"關心備至",無一隱私可藏,對待趙煦的生母朱太妃也異常苛刻,曾因為朱太妃受臣子的迎接而大發脾氣,指責朱太妃行事不當。大臣們上朝奏事,都是面對高滔滔,背對皇帝趙煦。種種這些都讓親孫子趙煦產生反感直至厭惡。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呼籲"以母改子",以此推翻宋神宗在世時所有政策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舊黨這個群體的頭號扛旗大佬,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這個變法的最大老版駕崩,他當然要出面代表舊黨來廢棄新法,但人死為大,何況是先皇帝制定的政策,要變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強行更改,那豈不是逼迫新皇帝不孝?結果司馬光鼓搗出一個新方法,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度。《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時天下之民,引領拭目以觀新政,而議者猶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毛舉細事,稍塞人言。光曰:"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安石、惠卿所建,為天下害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況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對於宋哲宗趙煦來說,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是讓他相當厭惡的,不單單是新法、舊法之爭,最主要的是司馬光做為臣子,在宋神宗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一舉推翻了宋神宗生前的一切政策,翻皇帝的案。且不說趙煦和父親的深厚感情,從帝王的角度來講,身後事無法保障是最不能容忍的,司馬光毫無疑問上了趙煦心中的黑名單,而且是最令他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司馬光死的時候,趙煦還沒有親政,被迫追贈司馬光各種榮譽職位。《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聞之慟,與帝即臨其喪,明堂禮成不賀,贈太師、溫國公,襚以一品禮服,賻銀絹七千。詔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其喪,歸葬陝州。諡曰文正,賜碑曰"忠清粹德"。

等到趙煦一親政,馬上把司馬光一貶再貶,最後貶成崖州司戶參軍,好在趙煦還要顧及名聲,沒有同意章淳提出的開棺戳屍的建議。等到宋徽宗繼位後,立奸臣"元祐黨人"碑,把司馬光的名字列在第一,刻在碑上。當然,現在普遍的說法把"元祐黨人"當成是忠的,刻碑的主要經手人蔡京是奸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宋哲宗執政的最大障礙:"女中堯舜"高滔滔

高滔滔歷經四朝,從皇后做到太皇太后,因其出身世家,所以成為了舊黨在皇族中的最大代理人,宋神宗駕崩後,她開始垂簾攝政,在她的支持下,宋神宗搞的"熙寧變法"時的政策全被推翻,為了鞏固勝利果實,高滔滔寄望於下一代,也就是趙煦能延續她和舊黨執行的政策,因此對趙煦的要求極端嚴格。

據說,高滔滔對於趙煦的監視幾乎達到極致,連皇帝睡覺都只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睡。對於趙煦的日常生活,更是"關心備至",無一隱私可藏,對待趙煦的生母朱太妃也異常苛刻,曾因為朱太妃受臣子的迎接而大發脾氣,指責朱太妃行事不當。大臣們上朝奏事,都是面對高滔滔,背對皇帝趙煦。種種這些都讓親孫子趙煦產生反感直至厭惡。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不過高滔滔是唯一有能力和名義廢除趙煦皇位的人,所以在高滔滔生前,趙煦即使多有不滿,也只能忍耐。高滔滔死後,趙煦估計也想報復,在《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裡有一段記錄說章淳誣陷高滔滔和她的父親有廢掉趙煦皇位的想法,然後上奏趙煦,建議廢掉高滔滔的追諡。

結中官郝隨為助,欲追廢宣仁後,自皇太后、太妃皆力爭之。哲宗感悟,焚其奏,隨覘知之,密語惇與蔡卞。明日惇、卞再言,哲宗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廟乎?"惇、卞乃已。

但趙煦沒有同意,於是章淳又建議廢掉高滔滔給趙煦找的老婆、皇后孟氏,這個意見被趙煦同意了。但在《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的記錄上還有之後趙煦後悔廢掉孟皇后的語句,可直到趙煦駕崩,也沒見趙煦有後悔的行動。

"

宋哲宗趙煦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十五年,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北宋黨爭最激烈的時期,趙煦剛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祖母高滔滔(宋英宗之妻,宋神宗之母)垂簾聽政,高滔滔支持的是舊黨(保守派)的主張,所以趙煦親政以前是舊黨拼命的打壓新黨(變法派),高滔滔死後,趙煦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執政,他是支持變法的,因此又開始大力提拔新黨,拼命打壓舊黨。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趙煦初登基時只有九歲,被祖母高滔滔和舊黨士大夫們看管的很嚴,即便他所崇拜的父親宋神宗實施的一系列政策被幾乎全部推翻,他也不敢表現出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他做皇帝的前八年過得很憋屈,為了能保存自己,趙煦一直隱忍不發,直到祖母高滔滔去世。

高滔滔死了,壓迫得趙煦幾乎喘不過氣來的大山沒有了,趙煦開始意氣風發,他召回以章淳為代表的所有新黨成員,貶斥幾乎所有的舊黨成員,除了新黨的政治主張被他認同外,久被壓制後而產生的報復性快感大概也佔據了主要因素。在舊黨代表中,趙煦最厭惡的有三個人。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被舊黨強制安排的老師程頤

程頤和其兄程顥並稱"二程",是當時的儒家學派"洛學"(因其長期在洛陽講學而得名)的創始人。他們主張的學說在後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去人慾,存天理""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程頤是支持舊黨一派的政治主張的,又有名氣,因此被舊黨選中為趙煦的老師(擢崇政殿說書),程頤的學說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很有利的,程頤也試圖以此來影響趙煦接受他的主張。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但程頤忽視了趙煦才十歲,年輕人是有叛逆心的,如果僅僅是灌輸舊黨的保守主張還很正常,那僅僅是政見不同而已,可程頤和其背後的舊黨成員為了塑造他們心中的完美君王,不停的干涉趙煦的私生活,強制性的要求皇帝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人。札記《古今譚概》中記載: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小孩子剛下了課,一時高興,折根樹枝來玩,也被程頤干涉批評,怎麼能不讓趙煦反感?程頤做為舊黨選定的主講老師,擔負著監視、警告、改造趙煦這個皇帝的主要職責,他的教學方法不是循循善導。《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頤每進講,色甚莊,繼以諷諫。

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而且是一個皇帝來說,在胸襟還沒有養成的時候,程頤的這種教學方式是很讓趙煦厭惡的。程頤後來因為得罪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和舊黨大臣,被政敵(以蘇軾為首的蜀派大臣)攻擊而辭官。《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中記載

帝嘗以瘡疹不御邇英累日,頤詣宰相問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當獨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但趙煦並未領情,在親政後任由新黨打擊程頤,將已辭官在家講學的他貶斥到四川涪州看管,直到趙煦病死,也沒有一絲寬宥這個老師的心思。趙煦的兄弟宋徽宗趙佶繼位後,為了給兄長出氣,還曾下旨剝奪程頤所有的功名,銷燬其所有著作。程頤並非無才,可他把皇帝當成普通學生一樣的說教,終於招致趙煦的厭惡,是很可惜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呼籲"以母改子",以此推翻宋神宗在世時所有政策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舊黨這個群體的頭號扛旗大佬,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這個變法的最大老版駕崩,他當然要出面代表舊黨來廢棄新法,但人死為大,何況是先皇帝制定的政策,要變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強行更改,那豈不是逼迫新皇帝不孝?結果司馬光鼓搗出一個新方法,以太皇太后的名義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度。《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時天下之民,引領拭目以觀新政,而議者猶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但毛舉細事,稍塞人言。光曰:"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安石、惠卿所建,為天下害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況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

對於宋哲宗趙煦來說,司馬光的這種做法是讓他相當厭惡的,不單單是新法、舊法之爭,最主要的是司馬光做為臣子,在宋神宗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一舉推翻了宋神宗生前的一切政策,翻皇帝的案。且不說趙煦和父親的深厚感情,從帝王的角度來講,身後事無法保障是最不能容忍的,司馬光毫無疑問上了趙煦心中的黑名單,而且是最令他痛恨的人,沒有之一。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司馬光死的時候,趙煦還沒有親政,被迫追贈司馬光各種榮譽職位。《宋史·列傳第九十五》中記載: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太皇太后聞之慟,與帝即臨其喪,明堂禮成不賀,贈太師、溫國公,襚以一品禮服,賻銀絹七千。詔戶部侍郎趙瞻、內侍省押班馮宗道護其喪,歸葬陝州。諡曰文正,賜碑曰"忠清粹德"。

等到趙煦一親政,馬上把司馬光一貶再貶,最後貶成崖州司戶參軍,好在趙煦還要顧及名聲,沒有同意章淳提出的開棺戳屍的建議。等到宋徽宗繼位後,立奸臣"元祐黨人"碑,把司馬光的名字列在第一,刻在碑上。當然,現在普遍的說法把"元祐黨人"當成是忠的,刻碑的主要經手人蔡京是奸的。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宋哲宗執政的最大障礙:"女中堯舜"高滔滔

高滔滔歷經四朝,從皇后做到太皇太后,因其出身世家,所以成為了舊黨在皇族中的最大代理人,宋神宗駕崩後,她開始垂簾攝政,在她的支持下,宋神宗搞的"熙寧變法"時的政策全被推翻,為了鞏固勝利果實,高滔滔寄望於下一代,也就是趙煦能延續她和舊黨執行的政策,因此對趙煦的要求極端嚴格。

據說,高滔滔對於趙煦的監視幾乎達到極致,連皇帝睡覺都只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睡。對於趙煦的日常生活,更是"關心備至",無一隱私可藏,對待趙煦的生母朱太妃也異常苛刻,曾因為朱太妃受臣子的迎接而大發脾氣,指責朱太妃行事不當。大臣們上朝奏事,都是面對高滔滔,背對皇帝趙煦。種種這些都讓親孫子趙煦產生反感直至厭惡。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不過高滔滔是唯一有能力和名義廢除趙煦皇位的人,所以在高滔滔生前,趙煦即使多有不滿,也只能忍耐。高滔滔死後,趙煦估計也想報復,在《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裡有一段記錄說章淳誣陷高滔滔和她的父親有廢掉趙煦皇位的想法,然後上奏趙煦,建議廢掉高滔滔的追諡。

結中官郝隨為助,欲追廢宣仁後,自皇太后、太妃皆力爭之。哲宗感悟,焚其奏,隨覘知之,密語惇與蔡卞。明日惇、卞再言,哲宗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廟乎?"惇、卞乃已。

但趙煦沒有同意,於是章淳又建議廢掉高滔滔給趙煦找的老婆、皇后孟氏,這個意見被趙煦同意了。但在《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的記錄上還有之後趙煦後悔廢掉孟皇后的語句,可直到趙煦駕崩,也沒見趙煦有後悔的行動。

極端壓抑後的報復,宋哲宗最痛恨的三個人:程頤、司馬光、高滔滔

史書上記錄趙煦報復高滔滔的行為都是"奸臣"章淳唆使皇帝乾的,跟皇帝趙煦無關,可追廢高滔滔也好,廢掉皇后孟氏也好,都是皇家的家務事,以章淳的政治敏感性,大概不會主動的去提出相關的建議,可能是趙煦暗示章淳這麼幹的,也有可能是史官為避皇帝的諱,把趙煦主動乾的事硬按在章淳身上。趙煦被高滔滔壓制了那麼久,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至於真相,小編提出自己判斷出的可能,由大家去想象吧。

編外語:《宋史》的記錄中是捧程頤、司馬光、高滔滔,貶宋哲宗趙煦和新黨諸臣的,因為南宋時期對王安石變法是持否定態度的,所以南宋史官筆下的新黨幾乎全是奸臣。誰是誰非,讀者可自行領悟、判斷,本文為一家之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