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宋真宗 寇準 丁謂 錢惟演 唐風宋月 2017-06-13

真宗表面同意寇準提出的太子監國建議,其實內心並不想真的交權,劉娥代理他行使皇權也只是權宜之計。如果真的同意太子監國,那麼寇準在朝堂之上必定是一呼百諾,成為架空仁宗的權臣。寇準理由冠冕堂皇,為國為民赤膽忠心,但真宗也得在內心深處提防出現“政多出於宰輔”的情形。在寇準為首的太子黨和丁謂為首的後黨之間搖擺,也是出於政治平衡的考慮。

不到死的那一天,他絕對不會交出權力的。在劉娥、丁謂群起攻擊寇準的情況下,當即就坡下驢,是為了保證事態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穩定壓倒一切,必要時犧牲寇準,是合格統治者的選擇。

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丁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乾脆利落的罷免了寇準的宰相。

寇準罷相之後,真宗拜李迪、丁謂為宰相,加曹利用同平章事,對待寇準“猶如故”。

寇準失勢,卻不去檢討自己,反而對李迪心中不滿。有一天乘入對的機會,再次當面揭發丁謂與曹利用“交通蹤跡”。不知抽住了哪股筋,心情激憤之下,轉而為自己叫屈道:“臣若有罪,當與李迪同坐,不當獨被斥。”言外之意,請太子監國是官家同意點頭的,李迪也是合謀人,為什麼受傷的卻只有我一人?

寇準這個一根筋,怎麼一點都不懂得“理解萬歲”,真宗對寇準這種沒有絲毫政治智商的行為捉雞,心中雖然不快,卻強忍著怒火,命人請來李迪,當面對質。寇準、李迪在真宗面前面紅耳赤的“論辯良久”,眼見得真宗臉挾黑霜,就要發作,李迪“再三目準令退”,寇準只是裝作沒看見。

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等到二人退下去,真宗又把李迪找回來,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寇準遠貶,卿與丁謂、曹利用並出外!”等李迪將辭職書遞上後,真宗又後悔了,又召丁謂入對,丁謂“請除準節鉞,令出外”。真宗擔心寇準離開朝堂,丁謂及曹利用等人專擅,留下寇準在朝,可以遏制劉皇后的政治野心,丁謂行事縛手縛腳,應該懂得有所收斂,於是斷然拒絕。

寇準罷相後,一時間沒來得及拜相,人們紛紛傳言他會復出。寇準本來準備“乞河中府”,聽信了這個傳聞也就觀望等待。因為心中沒底,又找了許多曉天文、卜筮的人占卜前程。錢惟演趁機勸真宗貶寇準出外,為保政局穩定,“宜早命宰相”。

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真宗內心是想任命李迪任宰相的,可是又怕引起丁謂等人的反對,因此心底躊躇。錢惟演提議可以“且著三兩員參知政事”,真宗認為“參政亦難得人”。當得知丁謂、曹利用、任中正三人位在李迪之上後,真宗出於政治平衡的需要,決定提拔馮拯進入執政集團,制衡丁謂。之所以選擇馮拯,是因為馮拯與寇準之間有宿怨,丁謂極力排擠寇準,不會阻止馮拯加入執政集團。

這次在人事任命時,真宗又使了一次小聰明:本來他想任命馮拯為樞密使的,可是卻對外宣稱要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按制度,參知政事一級的官員由知制誥來起草任命書的,可是真宗卻找來了楊億。寇準被黜,楊億成了驚弓之鳥,急忙提醒官家這是中書舍人的職責。

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真宗明知故問:“什麼級別的官員才由學士起草任命?”

楊億實話實說:“如果是樞密使、同平章事,制書就是由翰林學士起草了。”

真宗點頭道:“就以此官任命馮拯!”

於是,馮拯出人意料的被任命為樞密使、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後世有人認為是真宗病的糊塗了,誤召了楊億來起草任命狀,所以將錯就錯,彷彿馮拯憑白無故的撿了一個大便宜。

其實,真宗是有意如此,如果你認為真宗糊塗蛋,那麼你就是智商是負數了。

如果單從政治作為而論,北宋九帝中,真宗所遭受的非議僅次於徽宗。根據史料的記載,後人多誤以為真宗是一個昏憒無能的皇帝,實則不然。真宗如果真的愚蠢,宋太宗斷然不會立他為太子。《宋史-真宗本紀》概括其一生時,曾經指出“其初踐位,相臣李沆慮其聰明……”真宗的聰明輕易看不出來,屬於大智若愚的那種,他的一些行為舉止必須仔細忖度才會省悟。

都說宋真宗昏庸,其實大家都走眼了,他是絕頂聰明的皇帝

兩宋的皇帝,無時無刻都在謹守著趙匡胤“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祖宗家法,小心的維護著政治平衡,真宗皇帝不能坐視朝中任何一派勢力壯大至不可收拾,將寇準逐出朝堂是明智的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