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史話

宋朝 端午節 賽龍舟 屈原 黨派e家 2017-05-31

導語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傳說紛紜,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有很多。

端午節史話《團結報》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端午節史話

端午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紀念屈原說。這種說法是端午節起源傳說中最核心、最廣泛流傳的說法。此說法最早在東漢末年就有記載,《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漢末應劭《風俗通》,端午纏掛各種端午索的習俗起源於屈原。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也有相關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後爭先划船打撈,後來逐漸演化為龍舟競賽。

紀念伍子胥說。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東漢邯鄲淳《曹娥碑》:“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的記載。戈春源先生《從屈原與伍子青的關係看端午節的起源》(《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中也認為蘇州是端午節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賦予端午節紀念意義的應該是伍子胥在先,而屈原在後。

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說。這是聞一多先生在1947年的《端午考》(《聞一多全集》[五],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古代信奉的龍圖騰祭祀。

惡日說。張心勤先生在《端午非屈原考》(《齊魯學刊》1982年第1期)中指出古代“不舉五月子”的事例,認為五月生的孩子不利父母,因之成為“惡月”。

夏至日說。這是劉德謙《端午起源又一說》(《文史知識》1983年第5期)中提到的,他認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是夏至”。

公共衛生驅邪避疫說。江紹源先生在1926年發表的《端午競渡本意考》(載王文寶、江小惠編《江紹原民俗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認為,龍舟競渡的目的是禳災,與屈原無關,本是“用一種法術處理公共衛生事業——每年在五月中把疵癘夭札燒死,並且用船送走”。

祭天祈年說。範紅《端午節起源新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通過對北方端午登山習俗的考證,認為端午節是起源於中原華夏族的祭天祈年儀式,後與南方楚越文化交融,演變為賽龍舟祭屈原的節俗。

南北融合說。韓養民等《中國古代節日風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認為,端午節是北方的五月五日習俗和南方的紀念屈原、龍舟競渡習俗等融合的結果,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春屏《屈原與五月五日——端午的淵源及意義》(《三峽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也認為,春秋戰國各國曆法不一,五月五日禁忌原是北方晉齊等國的習俗,後來才影響到全國,它原本與屈原沒有關係。

除了以上幾種說法外,還有祭祀祖先說、季節適應說、消彌覆溺之災說、祈求生育說,等等。

避諱是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特色之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認為五月為“惡月”,“重五”日更是惡日,因此,對五月的行為有許多禁忌。《呂氏春秋》和《仲夏記》中均有規定人們在五月禁慾、齋戒的內容,同時又要洗浴以驅邪。可以說,這是端午節俗發展的最初形式。到了漢代,人們迷信端午惡日的說法並沒有消失,且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不但惡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視為不祥之兆。

魏晉南北朝時期,端午節俗形式已經逐漸定型,在單一的掛菖蒲、採草藥、系五色絲、以蘭湯沐浴的基礎上,還出現鬥百草、競渡、吃粽子、懸艾人於門戶等活動。端午節俗也從原始的驅瘟避疫逐漸轉化為紀念英雄人物,並最終選擇了屈原作為端午節俗文化意義的代表人物。

隋唐時期的端午節在風俗形式上繼承了前朝,而從性質上開始從禁忌避諱中真正解放出來,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各種端午的習俗也成為人們節慶期間娛樂的形式。唐代端午習俗已經趨於成熟,是上至君王群臣都普遍接受的節日。時至端午,節慶五天,皇宮之內華燈萬盞,嬪妃宮女穿戴講究,寵臣國戚圍坐一起,到處一片歡樂祥和。

唐代端午節還衍生了很多新的習俗形式。

一是皇帝恩賜扇子。送扇子的本意是為避瘟祈福,扇子由蒲葉製成,在民間也有互相贈送扇子的習俗,以表示一種美好祝願。

二是賞賜衣帶。有杜甫《端午日賜衣》一詩為證:“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三是射粉團的習俗。這本是宮中游戲,後來傳遍長安都城,一時都仿效之,射粉團成了端午節的一種風俗。另外,端午時節創作競渡詩也是唐代文人的一項文化活動。這些詩或寫端午節的娛樂功能,或表達人們對屈原的祭悼,形成了氣度非凡的端午詩歌風貌。

到了宋代,端午節已經成為人們及時行樂的節日,端午節的性質逐漸演變成娛樂狂歡為主。端午節的習俗內容在沿襲前朝的基礎上,還出現一些新的習俗形式,顯得更加多彩、精緻。

端午節史話

其一是端午飲食內容日漸豐富。宋代,端午飲食節俗中除了傳統的吃粽子以外,還出現了端午果子和棗糕。在陳元靚《歲時廣記》中有關端午果子的記載中,對果子的製作原料和製作過程進行了描述,通過這些描述可見,在宋代端午節飲食內容增添了一些調理胃口、增加食慾的原料,這跟端午節前後的氣候引起人們身體不適是分不開的。

其二是一些新的禁忌習俗開始出現。掛天師艾、戴赤靈符、釘“赤口”、黏“白”字、貼“茶”字、念“儀方”、寫“風煙”等習俗形式在宋朝興起並延續。掛天師艾、天師像、赤靈符等節物,與宋朝道教的興起有著緊密聯繫。釘“赤口”是宋代民間的一種端午習俗,通過書寫一種帖子,免除因口舌引起的災難和糾紛。至於黏“白”字、貼“茶”字、念“儀方”、寫“風煙”等習俗則是宋代出現的一些防蟲習俗。端午前後,氣候突變,潮溼多雨,害蟲和病菌繁多,人們輕易會染上疾病,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防止蟲害帶來的痛苦,同時也反映了人們驅瘟避疫的心理。

其三是端午帖子詞的創作逐漸盛行。《全宋詞》中有端午帖子詞100多首,內容上多為應制、唱和、頌讚、詠物等,為上層統治者歌功頌德、祈福祝禱。端午帖子詞的出現,說明了傳統節俗形式受到上層統治者的推崇和重視。另外,眾多文人學者的廣泛參與,通過端午帖子詞對端午節的習俗形式和節物的描寫,豐富了端午節的文化內容。

宋代端午節從規模上、形式上和節日意義上都勝於前代,這些新的節俗形式的出現也體現了宋代統治者對端午節的重視。端午節物的不斷豐富也促使了文人學者對端午節的關注和重視,參與端午詩歌創作的詩人之多,作品內容之廣和端午意象之豐富都是前朝所沒有的,這些端午詩歌給後人考察端午節俗的人文內涵和文化意義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時至今日,每逢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民間仍有龍舟賽、藥沐焚香、懸蒲、插艾、吃粽子、戴香包、喝雄黃酒、備艾粑酒米飯等習俗。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我國國家法定節日。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面臨著不少挑戰,因而也迫切需要人們既要保持傳統,又要適應當今需要。

端午節史話

作者 | 劉立剛

編輯 |王富聰 楊鏑霏

端午節史話

文史e家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端午節史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端午節史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