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宋朝 潘美 楊業 北宋 我們愛歷史 2017-06-24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北宋雍熙三年,即986年6月18日,寡不敵眾被俘三天的大宋老將軍楊業,在敵方遼軍的營帳裡,以水米不進的決絕方式,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這位從此後榮耀千年的鐵血抗遼英雄,野史裡忠勇無敵的“楊老令公”,臨終前的平靜嘆息,更不知惹了多少英雄淚:期捍邊破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嫉,逼令赴死。

如此虐心橋段,也叫此事的另一當事人,楊家將評書裡公報私仇,害楊業身陷重圍殉國的“奸臣”——大宋名將潘美,從此也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甚至在今天好些旅遊景點,都享受起了“秦檜”的待遇——被做成跪像跪在楊業塑像跟前,專供圍觀群眾狠踩,常見場面熱鬧。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那麼真實歷史上,客死敵營的楊業,真有傳說中那般強大?害死他的真凶,是否又真是這位據說嫉賢妒能的潘美?這個,就得從楊業其人說起。

一:抗遼專業人才

比起野史評書裡,楊業大殺四方的神級形象,正史上的楊業,也早早被凶猛彪悍的遼國軍漢們,奉送了一個神一般的榮耀稱號:楊無敵。

有多早?早到五代十國年間,出身太原武將世家的楊業,還是北漢的忠誠戰將時。別看北漢只是個抱遼國粗腿的滑頭政權,楊業卻是老實人,鎮守代州時,每次遼國軍隊跑來燒殺搶掠充大爺,必然會被楊業暴打。捱揍次數多了,也就心服口服送上這無敵名號。

待到北宋王朝滅亡北漢時,楊業這“無敵”的老實人,也是當場叫御駕親征的宋太宗吃一嚇: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的太原大戰,北漢皇帝劉繼元扯了白旗,楊業卻依然浴血死戰。直到劉繼元尷尬的跑出來勸降。楊業這才面對面跪下嚎哭一場,頹然放下了武器。

吃驚過後的宋太宗,從此瞧楊業,卻像瞧見了大寶貝。自從楊業歸降後,就不停的給封賞。太原大戰幾個月後,征討遼國的宋軍,在幽州高粱河遭受慘敗。氣的宋太宗把一群兵將們征討北漢的賞賜都取消掉。北漢降將楊業?反而在眾人滿滿妒忌裡,官升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鎮守大宋北方的咽喉要衝——雁門關!

照著相關評書演義說法,正是這個意外任命,導致楊業惹得大宋名將潘美妒火中燒,可在真實的歷史上,野史裡“妒火中燒”的潘美,卻也來到雁門關,就職三交行營都部署,成為楊業的頂頭上司。“妒火”還沒燒,就攤上件火燒眉毛的大戰——遼軍進犯雁門關!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遼國皇帝遼景宗,親率十萬精銳高調南下,兵鋒直指雁門關。這不單是來的凶猛,更是來的極“巧”:經過高粱河慘敗,宋軍精銳傷亡慘重,所謂國防重地雁門關,也只剩了兩萬疲弱殘兵。正當潘美帶著一干宋軍老兵老將,打算嚴防死守到底時,平日遭嫉妒的老實人楊業,卻是語出驚人:十萬人又怎樣?就在野戰裡解決他!

以手頭裡的殘兵,出去死磕剛在高粱河吊打過宋軍的契丹精銳?就在宋軍將領們紛紛咋舌時,短暫思考後的潘美,卻是重重的點了頭:打!

於是,就有了幾天以後,潘美原原本本寫在奏摺上的,大宋“楊無敵”楊業,一場近乎逆天的戰場奇蹟:只帶幾百騎兵,沿著小路高速抵達雁門北關,然後彷彿背後呼嘯而出的飛刀,一個迅烈衝鋒扎得遼軍滿身血,幾百人竟將遼軍後隊衝的大亂。隨後潘美率主力正面衝擊。雁門關下御駕親征的遼景宗,嚐到了上一年宋太宗在高粱河畔的驚魂滋味:全線崩潰!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這場雁門關大捷,是楊業戎馬生涯中,將智慧勇氣融合到水乳交融的勝利。更見證了指揮能力低能的宋太宗,那叫人不得不服的用人眼光:抗遼這件事,楊業就是大宋最缺的專業人才!

二:“奸臣”另有其人

自從雁門關大捷起,楊業與潘美,成了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夢幻組合,雁門關大捷兩年後,遼軍再度捲土重來,卻被潘美楊業的聯手組合拳打的更慘,幾乎是被追著揍出宋境。那幾年的宋遼戰爭裡,宋軍雖說勝仗不少,但能在硬碰硬的野戰裡給遼軍毀滅打擊的,首推楊業!如果他與潘美的關係,能夠維持在這時,這對野史裡三江四海恨的冤家,該是多麼血濃於水的戰友情。

而雍熙三年(986),宋太宗集傾國之力的北伐戰場上,潘美楊業統帥的西路軍,出手更是快打旋風,尤其是擔當先鋒的楊業,陸續拿下了寰州朔州應州等地,眼看遼國西京雲州,就要成了楊業的囊中之物,卻突然一聲晴天霹靂:中路軍慘敗!

這下潘美楊業被坑慘,轉眼成了孤軍,遼國十數萬精銳,包括遼國壓箱底的王牌騎兵皮室軍,全都惡狠狠咬過來。而西路軍不但要撤退,更要掩護追隨宋軍的數萬當地百姓。這是他們自從軍以來,前所未有的殘酷任務!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但身經百戰的楊業,卻還是信心十足,以他給潘美的分析說,只要把擔子交給他,照他的籌劃交替掩護,保證百分百安全撤退。他與潘美已搭檔多年,一直都是這種默契:楊業出主意潘美拍板,然後密切配合執行。但這次卻出變故,楊業潘美間還夾了一個“小三”——監軍王侁。

比起評書里名聲臭大街的潘美,王侁知名度不高,但話語權卻十分大,身為西路軍監軍,潘美在他面前都沒脾氣。偏偏又是個毒舌人物,聽完楊業辛苦設計的計劃,卻是直接三句惡毒吐槽:楊業將軍不是號稱楊無敵嗎?這次怎麼如此窩囊了?難不成你有二心?

只要聯想下楊業的降將身份,就知道這話簡直是連環扎心!楊業當場暴怒了,立刻憤然拍板:不用交替掩護了,我自己帶五千戰士阻擊遼軍,掩護大部隊撤退,這下你們滿意了吧!

王侁沒話說了,確切說,是滿意了。

如此瞎指揮,悲壯上陣的楊業,也在臨行之前,給老搭檔潘美說了最後掏心窩的話:我本來是個降將,為國戰死是本分,但帶的卻是大宋的兵,為了將士們的身家性命,請你一定要在陳家谷谷口接應我們啊。說罷,淚如雨下。

在正史記錄下,楊業流淚的次數不多,除了北漢滅亡那次,就是鎮守雁門關時,當時好些人妒忌楊業,誣陷他造反的奏摺雪片般亂飛,宋太宗卻毫不聲張,整理後全給楊業送去。楊業,這位在雁門關前殺得滿身傷都未曾流淚的鐵漢,當場抱著一堆奏摺,委屈的嚎啕大哭。

然後,就是這一次,踏上生死之戰前,潘美面前這番流淚哀求。也是最後一次!

而當楊業慷慨出擊,與數萬遼軍精銳浴血廝殺時,那位毒舌男王侁,可恥表現卻繼續上演:立刻扣住兵馬,不顧潘美的阻攔擅自撤退。最終令楊業與五千宋軍壯烈殉國!儘管潘美也逃不過責任,但害死楊業的真正“奸臣”,百分百就是這位野史評書裡毫無存在感的王侁。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然而,比起被野史評書無視的真凶王侁,害死楊業的幕後黑手,卻更在野史裡被各種洗白:宋太宗趙光義!

三:逃過譴責的真凶

一直到被遼軍俘虜後,絕食中的楊業,一直念念不忘宋太宗的知遇之恩。可要刨根追底,真正把楊業害到這番境地的,卻正是宋太宗親手設計的坑爹軍事制度:監軍制度!

自從登上皇位後,宋太宗對於北宋軍事制度的改革,就一直不遺餘力,一直得意洋洋的大成就,就是強化了對軍隊將領的職權監督。特別是雍熙北伐這類重大戰事,類似王侁這樣的監軍文官,更是話語權強大,哪怕功勳卓著如潘美,也給管的縮手縮腳。王侁前線撒丫子跑路,潘美身為主帥,卻是攔都攔不住!

而楊業事件的後果更證明,這樣的瞎指揮會有怎樣的追責?楊業壯烈殉國後,王侁起初遭到嚴懲,發配到金州充軍。可沒幾年就得到赦免,照樣回到汴京高官厚祿。至於蒙冤的楊業?屈死陳家谷的五千將士?恐怕那時也沒人記得了。

如此一來,北宋軍隊的瞎指揮風氣,非但沒有因為楊業的殉難而剎住,反而越演越烈。北宋晚期靖康年間,賭國運的太原血戰上,也是樞密使許翰瞎指揮,硬說宋軍主帥种師中有二心,氣的种師中只得在準備不足的困境下悲壯進軍,最終全軍覆沒。痛失好局的北宋,也就上演靖康之恥。敗事的許翰呢?跑到南宋以後,繼續毫無壓力高官厚祿。

楊業之死是潘美陷害?真凶其實被民間野史洗白了

小至踢足球辦公司,大至王朝決策,倘若步了北宋後塵,青睞於如此瞎指揮的指揮體系,莫說無敵如楊業,就算神仙下凡,也難逃覆滅結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