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宋朝 潘美 中國古代史 北宋 楊業 朝花夕拾杯中酒 2018-12-11

在真實的歷史中,潘美單騎收驍雄、平嶺南(南漢)、定江南(南唐)、徵太原(北漢)、鎮北門(宋遼邊境),所向披靡,功勳彪炳,可以說是北宋朝著名的開國元勳。歷代帝王廟初建時,配享北宋皇帝的功臣有兩位,一位是史稱“良將第一”的曹彬,一位是潘美。潘美早年參加“陳橋兵變”而受宋太祖趙匡胤的重用,是“杯酒釋兵權”中唯一沒有喪失兵權的將軍,並且在多次重大軍事行動中,潘美都被宋室君王委以重任,可見朝廷對他的信任。論地位、論能力、論戰功,楊業和潘美都不可同日而語。潘美乃北宋初期四大名將之一,位列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中。在北宋列傳中,潘美排名17位,而楊業只排名31位。明人黃道周編的《廣名將傳》中收錄的一百名將領中,潘美在北宋排第四,而楊業卻沒被入選。據史書記載,他去世後葬於洛陽,而據清光緒所編《盂縣誌》載,宋潘太師墓位於盂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據清光緒所編《盂縣誌》載,宋潘太師墓位於縣城西北60公里處,今西潘鄉潘家匯村西半坡上。經實地考察瞭解,原墓冢高3米,直徑8米,今墓冢已無存,僅立有上刻“宋潘太師墓”之墓誌碑一通,亦未註明立石之年月。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清光緒時所編《盂縣誌》中確有:“潘美,字仲詢,初事周世宗及太祖受禪,命美諭旨中外。陝師袁彥凶悍,美單騎往諭,以天命即歸,宜修臣職,彥遂入朝。開寶三年徵嶺南,擒劉銥送京師。八年議徵江南,命美與曹彬偕往,金陵平,以功拜宣徽北院使。太平興國初,改南院使,四年奉命徵太原北漢平留屯以捍北邊,封代國公。八年改忠武將軍節度使,進封韓國公,歷秩檢校太師,加同章事。據宋史本大名人,而墓在盂,故紀之”及“宋太師潘美墓,在潘家匯,有司照例勤加巡防,每歲具文申報”等記載。

難道說北宋開國功臣潘美墓地真的就在盂縣東樑鄉潘家匯村嗎?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西潘鄉潘家匯村位於盂縣西北部,與太原市陽曲縣賈莊村山水相連。村莊坐落在盂縣小有名氣的大腦山和羅耳尖懷抱中,整個村莊背北面南。全村周邊佔地面積為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6.9畝。全村共83戶,217人。古人曾言:北面三虎臥,南面九龍匯水,村口的南北四個山頭蘊藏豐富的幷州青大理石,是個非常不錯的風水寶地。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據潘家匯村的老人們回憶,很久以前,這個村子是一片荒坡。荒坡中央立著一塊三尺高的石碑,上刻“宋潘太師之墓”六字。石碑周圍的一片空地曾經是潘家的墳地。1975年秋,該村村民李雙寶在此地挖菜窖時,挖到一座砌得很整齊的古墓,比一般的墳墓要大得多,墓室形制精美,內存一男一女兩具屍骨,陶枕兩個,陶器數件。陶枕上書有“潘忠煥”等字,當地人說是看守潘美墓的守墓人,說明此地確係潘姓墳塋。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現存西潘鄉潘家匯村的“宋潘太師之墓”碑為青石質,平首削肩。碑身高260、寬90釐米。碑文楷書。碑體中下部斷裂,當地人言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兩截,刊立時間已經無從考察,石碑表面幾乎被磨平,正面四個字“太師之墓”字跡模模糊糊,已不好辨認。然石碑反面的“1964年盂縣人民委員會”留的“文物古蹟標誌”的字跡仍很清晰。猜想正面碑文刻字一定經歷了很久遠的時間。從石碑的斷處可以看除石料質量非常好,經歷了許多年的風雨剝蝕,沒有留下比較大的斑痕。據此,有專家推測,這塊石碑刊立的時間可能在宋朝。

潘美為什麼會埋在潘家匯?他究竟是不是盂縣人?關於這些話題,當地有很多傳說故事。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距潘美死已經過去了一千零五十七年。這一千多年裡,人們看到的只有那塊小小的石碑。但是在盂縣西潘鄉潘家匯村,關於他的傳說卻有很多不為外人知道的故事。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古時候,從潘家匯村的一條山溝通往大山深處約七、八里路的地方,有一座寺廟,叫韜宏寺。寺裡頭的一個尼姑,在一年的夏天突然身懷有孕,這事兒讓寺廟的住持大失顏面大失。於是,在一個漆黑的晚上,住持悄悄把尼姑送到山口的一座山神廟裡(就是現在潘家匯村子所在的地方),放了一些乾糧。尼姑孤零零的一個人就留在山神廟裡生活。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那時,這裡人煙稀少,虎狼成群。尼姑可憐巴巴地在山神廟裡一天天呆著。乾糧吃完後,白天就到附近的村子去乞討,晚上還得回到廟裡。奇怪的是野狼從不到廟裡,只是此起彼伏的狼嚎聲嚇得她不敢睡覺。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時間一長,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韜宏寺裡住著個尼姑,無依無靠,非常可憐。熱心的人就給尼姑介紹起對象來。這個人是東潘村的一個光棍,姓潘。二人就這樣生活在一起。尼姑生下來的孩子也就跟著他姓了潘,就是後來的潘美。

潘美長大後,身材高大,魁梧有力。他不想讓人們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他出生如何如何,就報名入伍當了兵。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潘美先後跟隨郭威、柴榮作戰,有勇有謀,很快得到提拔,升為將軍,奉命獨自率軍在河北一個地方駐紮。他與當地一位女子成了親。這以後東征西殺,再未回盂縣老家。“陳橋兵變”以後,他因擁立趙匡胤有功,做了大官,才回了老家一趟。他騎著戰馬回到村子裡,把馬拴在村前的梧桐樹上,前呼後擁的回到家裡,看望苦命的潘母。潘母望著已成為高官的兒子,激動萬分,苦日子總算熬出頭了。她怕兒子當了大官忘了本,就給他講家史,告訴他姓潘,老祖宗是因為鬧水災從河南搬到山西的東潘村裡來的。從此以後,潘美經常一有空閒就回家,瞞著母親到韜宏寺,又沿著韜宏寺的路一直到山口,就是他母親當年住過的山神廟。看到這個地方,回想起自己的身世來,一個念頭突然萌生了——把這兒作為自己百年之後的歸宿之地豈不更好?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宋太宗趙光義“斧聲燭影”篡了兄長皇位後,對他哥哥留下來的文臣武將懷有戒心,尤其是對參加了陳橋兵變的潘美,說不準什麼時候也和當年兵變一樣把他的江山推翻了,所以隨著在位時間越來越長,對潘美的信任也越來越差。正在這個時候,名將楊業在兩狼山陳家谷戰死,給了他處置潘美一個很好的藉口。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潘美被降職後,預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告訴兒孫們要立即改姓為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陳”字對我、對咱們家族的興起有過特別的意義,不願改恐怕要受到牽連的。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他雖然沒有說出“陳”字有什麼特別意義,但是後來人們猜測說肯定指的是陳橋兵變的“陳”和陳家谷兵敗的“陳”。潘美又安排了後事——死後把他葬在老家山口(今潘家匯村)那個地方。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把一切事情安排妥當後,潘美很快離開了京師。據說就在此後不久,潘美在山西和河北交界處一個叫八龍匯溝(盂縣車輪村後)的地方,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居高臨下用亂石砸死了。有人說是楊業的後代,有人說是朝廷的武林高手。那個地方現在還有一堆堆的石頭,據說就是當年砸死潘美的石頭(盂縣東部地區人說,尖山後面有座山叫六郎尖,那就是打死潘美之處,附近也有一座潘美墓)。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潘美死後,他的後人按照他的遺願,把他安葬在那個山口。墳塋背靠一座小山樑,小山樑背後是一座外觀美麗、造型獨特、高聳陡峭、顏色泛紅的大山,看起來很美觀,這不僅應了潘美的“美”字,而且還有找到了好的“靠山”的含意。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村前有座山叫帥旗山,看起來就像一面面的旗幟,據說是潘美當元帥帶兵的象徵。在帥旗山下的河床裡,散落著一些數不清的黑石頭,大小不一。從山上到河裡,到處都有。人們說那些石頭就是潘美當年麾下的大小兵卒。奇怪的是,這些奇特的石頭,其他地方沒有,只有潘家匯這個地方方圓五公里的範圍內有,而且堆積得很多、很集中。前些年,人們才知道它是一種大理石。這兒不僅河床上有,地下也有,而且蘊藏豐富。很快,潘家匯周圍建起了幾十個石料加工廠,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人們都說這是潘美賜給他們的一筆財富。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有句古語叫“十山九無頭,烏河水倒流”,意思是說這裡有十座山,但有九座山的頭看不到。一般來講,河水都是從西向東流,但流經百里的烏河水卻是從南往北流。潘家匯對面的山正好是一座山的起點,是山的頭。據說潘美選擇墓地在這裡就是出於便於隱藏、不易被人發現的緣故。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宋朝的時候,這裡只有一個潘村,後來以烏河為界,河西岸是西潘,村民以李姓為主;河東岸叫東潘,村名以潘姓為主,現在則全是陳姓。據說潘美小時候住在東潘。潘家匯是潘美死後,他的家族後代給他守墓居住的地方。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關於潘美的死,史書記載已有定論,但民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傳聞較廣泛的一種說法是因為雍熙北伐失敗,北宋損失慘重,尤其是名將楊業被俘絕食而死,使北宋朝廷特別是宋太宗趙光義顏面大失,也給了心情很不好的趙光義藉此處置潘美等一干老臣一個很體面的藉口。一些嫉妒潘美的官員趁機參本彈劾,朝廷就把潘美作為戰爭失敗的替罪羊予以懲處,罷官免職。作為北宋開國功臣的潘美來說,他為北宋王朝的建立南征北戰,立下不世功勳,同時也為自己樹了不少對立面。他很清楚,自己雖然為人厚道,功勞也在楊業之上,但秉性耿直,脾氣暴躁,不善鑽營,其功勞也在楊業之上,可一旦倒黴,就很難再有翻身之時。免職以後的一天晚上,潘美回到故鄉東潘村,把潘氏家族主僕召集到一起,簡要述說了自己的委屈遭遇。他說,一旦發生變故,必然會連累整個家族,弄不好還會雞犬不留。為了整個家族的安全,他決定讓所有潘姓人立即改姓“陳”,同時告訴大家,他死後,把屍體埋到山樑後面一個向陽的地方,就是現在潘家匯村的那個墓地。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絕大多數潘姓族人為了免受牽連,聽從了潘美的建議,一夜之間改姓為陳。只有少部分人堅持不改潘姓。他們躲避到潘村後面的地方安居下來,也就是潘美后來的墳塋。這些人從此就在這裡為他守墓,生兒育女,繁衍後代。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李姓剛搬來的時候,只是在潘家匯村邊的一個高梁上安家落戶,修房墾地,村子起名叫“永寧寨”,意思是說他們生存在這個地方永遠安寧,不會再有兵禍殺戮。永寧寨的下邊,就是現在的潘家匯。宋朝以前是沒有這個村子的。據說就是因為潘美被害之後,葬在這裡,有幾名誓死效忠於他的守墓人拖兒帶女住在一起。之後沒有人再報復潘家,其餘散在各處的潘姓人就逐漸聚攏到這裡,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人口數量多了起來,村名就叫成了“潘家匯”。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當地潘姓人說,潘美讓後人把他葬到這個地方,就是因為他懷念出生和養育他的故鄉。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今天的東潘村村口有一棵很古老的梧桐樹,據說就是當年潘美回家拴馬的那棵。樹幹高大挺直,霸氣側露。樹幹四周有不少地方脫了皮,但到了夏季,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這棵高大的梧桐樹默默無聞地生長著,它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從北宋起一千多年來這裡發生的一切。潘美究竟是不是出生在這兒?潘家遭遇什麼變故?是不是埋葬在這兒?……等等等等一系列問題,只有它才最有發言權。這裡的村民把它尊為神樹,給它掛滿了火紅的綵綢。逢年過節,還會上供,燒上幾炷高香,虔誠地磕幾個響頭,以示對神樹的敬畏。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以往過廟會,不管哪兒的劇團,到西潘、東潘唱戲,從不敢擅自唱有關楊家將的戲。因為他們知道或者聽說這兒是戲劇裡的反面人物潘仁美的故鄉,面對潘美的後代唱有辱他們祖先的戲怕惹眾怒。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在民間廣泛流傳,開封的潘楊湖有“潘湖水渾,楊湖水清”的說法。但是去過的人發現,潘湖、楊湖湖水都很明澈,水色沒有區別。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河南開封的潘楊二湖東西對稱,東為潘家湖,西為楊家湖,兩湖通過中間御道上的玉帶橋相連,面積24公頃。潘楊二湖從形成到得名經歷了200多年的歲月,其得名源於楊六郎宅水泊。明崇禎十五年(1642),黃河水患使開封遭到滅頂之災,周王府因有高大的紫禁城城牆的抵擋,沉積泥沙較少,水退之後地勢比周圍低窪。周王在開封延續了300多年,王府的積蓄頗豐,當時周王一家乘船出逃留下大量財寶,水退後返回挖掘窖藏而去。由此引發了開封百姓不停地在此處挖地尋寶。於是漸漸形成了許多坑窪和小湖。坑窪和小湖越挖越深,越挖越大,一直挖了90多年。清雍正十二年(1743),河南總督王士俊把貢院從周王府遺址上搬走後,在原地大興土木建造萬壽宮,新築午朝門到龍亭的御道,兩旁挖土加深,並連接原來包圍貢院的許多坑窪不平的窪地,形成兩個頗為壯觀的湖。道光二十一年(1841),黃河決口,開封南門被沖毀,水灌五晝夜,直至次年決口合龍,此次水淹開封達8個月之久。水退之後,龍亭中心馳道兩邊形成兩個東西對稱的大湖,而且龍亭西湖與楊六郎宅水泊也聯成了一片,成了一個煙波浩淼的大湖。因為大湖的西南部緊靠楊家將故宅遺址,且大湖西部本名即楊六郎宅水泊,出於對楊家將的崇敬之情,人們遂將這一大片水域統稱為楊家湖。以後湖水慢慢回落,又分成兩個湖,就稱龍亭西湖為楊家湖,改稱楊六郎宅水泊為楊家西湖。楊家西湖與楊家湖周圍人煙稀少,湖水清冽,而與楊家湖一路之隔的龍亭東湖周圍居民稠密、作坊眾多而臭氣熏天,自然就稱為潘家湖了。清渾對比象徵著忠奸,這是人民群眾受楊家將故事影響而表現出的樸素的愛憎情感。潘楊二湖就此得名。潘楊二湖之名始於民間,是人們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關於潘楊二湖的誕生,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演義故事,說龍亭東西二湖原為潘楊兩家的府第,楊業殉國後,皇帝不辨忠奸,楊家離京歸隱。時蒼天垂淚降大雨,潘楊兩府同時下沉形成兩個大湖。1984年,潘家湖綜合治理完成,湖水不再發臭,潘楊二湖成為開封市最迷人的景觀之一,但忠與奸的傳說故事依然在潘楊湖畔流傳。兩湖間御道上建有嵩呼,上有楹聯曰:

兩平湖訛潘楊眾憎佞臣,

萬壽宮誤宋業民盼青天。

其中的“訛”字,道出了事物的本質。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楊家和潘家就成為了“世仇”,山西的楊姓後人也就將“潘楊不通婚”的家訓寫進族譜,特別是代縣、原平一帶,“潘楊不結親”更是成為一種習俗。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據說,在元、明時期,楊家後人甚至多次派人追殺潘家後人。楊家後人只要遇到潘家後人,不僅不說話,還會武力相向,甚至可能身首異處。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而且說自己姓“潘”就會遭至血光之災。有一次,一位潘姓人被逼問“是不是姓潘”時,連聲說“不、不、不”,才逃過一劫。此後,他便真的改姓為“不”。有人被追殺時趴在牲口槽躲過一劫,便改姓曹。有人因被逼問“姓什麼”時鍋裡的飯淤了,忙說“淤、淤……”躲過一刀,後來便改姓為“於”。如今,開封市附近,有很多曹姓和于姓居民。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據潘家匯村的老人們說,在“文化大革命”前,很多東潘村村民家的祖墳裡都有石碑。北宋以前,石碑上刻的姓名全是潘姓,北宋以後全部改為陳姓。到了“文革”破“四舊”時,這些石碑被推倒運回來做了集體糧庫的基石和臺階。到了後來,有人貪圖小利,又將剩下的石碑打成小石塊,當成石料砌了居住的石洞。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如果你到了潘家匯村,村民會自豪地告訴你,這個地方是潘美家族的後代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這裡有潘美及其家族的墓群,這有現存的“宋潘太師之墓”石碑為證。可惜,這塊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打成兩截。現在還可以依稀分辨出上面的六個大字。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對宋太師潘美是否真安葬於此地一事,素有爭議,見解不一。一說以潘美原籍河北大名,且身居顯位,況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距盂縣千里之遙為由,認為潘美葬身盂地,純屬訛傳;一說以為此墓可能系潘美家族後裔遷居此地之後,不忘先祖,葬以潘美之靈牌或遺物以祭之,而並非潘美之真身所在;而另一說則認為這裡既確有"宋潘太師墓"之墓誌,那麼則可證實潘美葬身於此地了。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北宋潘美墓在河南府(洛陽)西。這是清嘉慶《洛陽縣誌》記載。杜大珪(宋)編《名臣碑傳琬琰集.潘武惠公美傳實錄》中說潘美卒,"廢朝二日,贈中書令、諡武惠。中使護其喪歸葬洛陽。"《河南洛陽縣誌》也記載,葬於洛陽一帶的有石守信、曹彬、寇準、范仲淹等宋代達官顯貴人物,可見潘美作為一品官,其葬洛陽當可信。湖南中方潘氏家譜載,天聖三年秋七月,宋·范仲淹為美公題的碑記中稱“美葬洛陽”。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盂縣西潘鄉潘家匯村的潘氏墳塋不會是潘美墓,極有可能屬於昭靈墓或衣冠冢一類。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歷史之所以為歷史,在於它的不準確性,而為了迎合古時大國或國君的利益,有些人物就需要被醜化,甚至上升到賣國賊被人唾棄的境界,潘仁美便是如此產生的。

歷史就是這樣充滿魅力,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曾湧現出無數的名人,發生過那麼多的故事,有的值得稱頌驕傲,有的是我們不能忘卻需要銘記在心的。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江山如此多嬌,清秀的山川會去掩蓋歷史的痕跡,文字史料也會有所遺失。潘美作為北宋重要的開國功臣,值得我們去發現他、研究他,以期還原歷史本來面目。

山西省代縣雁門關的武惠堂,是一座專門供奉北宋名將潘美的小廟(偏殿)。門口有一副楹聯:

萬里鞍馬高低路,

一遭是非榮辱身。

這兩句話算是對他及他的民間形象最精闢的總結。邊上的展牌介紹了潘美的生平,最後兩句說:出於歷史形象,為其塑像,出於民間形象,讓其孤立。這兩句話說得很到位,似乎沒有其他更精煉的語句能夠表達這種複雜的情感:尊重歷史,但又絕對無法忽視民間傳說的力量。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不管真假如何,有關潘美在盂縣的傳說故事,給我們在茶餘飯後或街頭巷尾談天說地時增添了不少神祕和樂趣。最後,我想以我縣兩位知名學者的詩作來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吧!

潘太師墓

馬玉亮

叱吒風雲臣股肱,空留衣冢向黃昏。

畫虎累犬文章事,毀卻身前身後名。

潘美墓

王 墉

縣城西北潘家匯,曠野荒坡牧草封。

三尺青碑書姓字,一抔黃土掩功名。

曹操混跡疑無賴,韓信領兵別有能。

託體山阿何所憾,雲箋天上待公評。

注:王墉,秀水鎮上南村人,生於1940年5月。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陽泉市詩詞曲學會會員,盂縣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藏山文化研究會會員。著作有《行吟集》《行吟集續編》等。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盂縣有座潘美墓(三)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全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