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過儀徵之南唐烈祖李昪

宋朝 李昪 李煜 中國歷史 唐朝 巫晨 2018-12-18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南唐後主李煜虞美人詞的最後一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同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則是南唐宮廷畫家顧閎中奉李煜之命觀摩中書侍郎、充光政殿學士承旨韓熙載的夜宴而繪製的,為千古名畫。南唐在文化建設方面是有輝煌成就的。

帝王過儀徵之南唐烈祖李昪

【韓熙載夜宴圖】

讓南唐知名度大增的,還有《紅樓夢》第七十九回“薛文龍悔娶河東獅,賈迎春誤嫁中山狼”中引用的成語典故,書中說道:薛蟠的新婚妻子夏金桂,要作當家的奶奶,見有香菱這等一個才貌俱全的愛妾在室,越發添了“宋太祖滅南唐”之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之心。

這個成語出自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太祖開寶八年》:“上怒,因按劍謂鉉曰:‘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鉉皇恐而退。”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要滅南唐,李煜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徐鉉說,我們江南國主,對大宋皇帝非常尊敬,從未有不恭之舉,不知為何還要打我們?宋太祖說:不要說多少話!你們是沒啥過錯,但現在大宋要一統天下,我的臥榻旁邊,哪能容得別人酣睡!

大唐盛世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為期五十三年(907-960)的分裂時期,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與此同時,在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儀徵先後屬於南吳、南唐。

本文的主角,是南唐開國皇帝,烈祖李昪。

縣誌卷二十三武備志援引陸游《南唐書•烈祖本紀》記載:升元四年冬十月乙巳,詔幸東都,命齊王景監國。庚戌,帝自保德門御舟;辛亥,次迎鑾鎮。

這段史料清楚地記載,南唐烈祖李昪,曾在前往東都(廣陵)的途中,於升元四年(940)十月辛亥日,到過迎鑾鎮(儀徵)。

李昪(889-943),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建立者。

帝王過儀徵之南唐烈祖李昪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六(乾寧二年乙卯895)記載,楊行密在攻打濠州時,軍士掠得徐州人李氏之子(李昪),當時才八歲,楊行密很喜歡他,想收為養子,但是楊行密的長子楊渥非常生氣,不喜歡他,楊行密看出來了,就對手下大將徐溫說:“這個孩子天性聰慧,見識和性格都遠超常人,我很喜歡他,但我看楊渥不能容他,太可惜了,這樣吧,我把他賜給你。”於是這個小孩就做了徐溫的義子,徐溫給他取名叫徐知誥,與自己的幾個兒子一樣的排行。

徐知誥是個知道好歹的人,侍奉徐溫如父,徐溫妻李氏因為同姓的緣故,也對徐知誥照顧有加。有一次為小事惹得徐溫生氣,徐溫拿起鞭子抽他,攆他走,回家時,發現徐知誥跪拜在門口迎接他呢,徐溫問:“你怎麼還在這裡?”徐知誥哭著說:“我一個小孩,離了父母怎麼辦啊!父親生氣不要我了,我只好回來找母親,這也是人情之常啊。”徐溫於是更加憐愛他,後來逐漸長大,就讓他執掌家事,家裡人都說他管理有序。徐知誥長大以後,喜歡讀書、喜歡騎射,見解獨特,人長得還很高大英俊。楊行密經常對徐溫說:“徐知誥是個俊傑啊,我的這班大將的兒子們,都不及他!”

南吳楊隆演天佑六年(909),徐溫遙領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任命徐知誥為升州防遏使兼樓船副使,在升州治理戰艦。天佑七年(910)年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天佑九年(912),徐知誥隨柴再用攻打宣州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當時,江淮地區剛剛平定,地方長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財來供養軍隊,而徐知誥則與眾不同。他勤儉好學,重視儒生,寬仁為政,因而得到民眾讚譽。

天佑十二年(915),徐溫為兩浙都招討使,出鎮潤州,統轄升州、潤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其長子徐知訓留在廣陵輔理朝政。兩年後,徐溫將鎮海軍治所遷到升州,改封徐知誥為檢校太保、潤州團練使。徐知誥想到宣州為官,被徐溫拒絕,心中很不高興,後來在宋齊丘的勸說下方才到潤州赴任。

天佑十五年(918),徐知訓被大將朱瑾所殺,徐知誥在潤州得到消息,搶先趕到廣陵平亂,任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從而控制了南吳朝政。

徐知誥執政後,為了收攬民心,寬緩刑法,推廣恩信,還建造延賓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齊丘、駱知祥、王令謀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謀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內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還經常派人到民間瞭解疾苦,遇有婚喪匱乏的,便設法予以賙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好感。儘管徐溫身居金陵遙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歸向徐知誥。

南吳武義元年(919),楊隆演被徐溫所逼,被迫稱王,任命徐溫為大丞相,徐知誥為左僕射、參知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順義元年(921),徐知誥被吳王楊溥任命為同平章事,遙領江州觀察使。不久,南吳升江州為奉化軍,任命徐知誥為奉化軍節度使。

南吳順義七年(927),徐溫在行軍司馬徐玠的勸說下,派次子徐知詢到廣陵,準備讓他代替徐知誥執掌朝政。徐知誥聽到消息,十分害怕,上表乞求出鎮江西。不久,徐溫病死,徐知詢接任金陵節度使、諸道副都統,數次與徐知誥爭權。徐知誥誘騙徐知詢入朝,留任左統軍,褫奪了他的兵權。

同年十一月,徐知誥繼承徐溫的未竟之志,繼續逼迫吳王楊溥稱帝,即位後改元乾貞,任命徐知誥為太尉、中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潯陽公,又改封豫章公。

南吳大和三年(932),徐知誥擔任鎮海、寧國節度使,出鎮金陵,並沿用當年徐溫的做法,任命兒子徐景通(李璟)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諸軍事,將他留在廣陵輔理朝政。次年,徐知誥被封為東海郡王。再次年,南吳加封徐知誥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齊王,並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為齊國。徐知誥推掉尚父、丞相之職,並在次年開設大元帥府,設置官員。這時,閩國、南漢等國都遣使者前來,勸徐知誥稱帝。

南吳天祚三年(937),徐知誥建立齊國,並任命宋齊丘、徐玠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大齊,改元升元,並尊楊溥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追尊徐溫為太祖、諡曰忠武皇帝。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西都,以廣陵為東都。

南唐升元三年(939),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他為唐高祖、唐太宗立廟,追尊父祖四代為皇帝,改奉徐溫為義祖,並對徐氏子弟大加封賞。

李昪在位期間,對外堅持弭兵休戰,以保境安民,對內則興利除弊。他在治理國政上禮賢下士,並能虛心納諫。由於連年征戰,從中原一帶流落江淮的難民很多,李昪對此積極妥善安置,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南唐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一躍成為“十國”中的強者。

李昪志在固守吳國舊地,無意開拓,被大臣馮延巳譏為“田舍翁”。升元六年(942),吳越國遭受自然災害,南唐群臣都勸李昪趁機出兵攻滅吳越。李昪卻堅決拒絕,認為國內百姓需要休養生息,不應開戰,並派使者去慰問吳越,送去許多禮物。

李昪在青年時代就“以文藝自好”,崇文重教,當政後非常重視徵集文獻圖集。他將從各地徵集的三千多捲圖書,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時設置的“建業書房”,為南唐日後成為“文獻之地”開了先河。此外,李昪對教育的重視也為後世所稱道。在秦淮河畔設國子監,興辦太學、小學,培養國子博士和四門博士外,還在廬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學館,號曰廬山國學。

李昪晚年崇尚道術,因服用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二月,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於當月二十二日在升元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遺命齊王李璟監國。十一月,李昪被安葬於欽陵(南京牛首山南麓),上諡號為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在位7年。

升元七年(943)李昪駕崩,長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有保大、中興、交泰三個年號。李璟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保大十三年(955)至交泰元年(958),北周世宗三徵南唐,李璟上表自請傳位於太子弘冀,南唐盡獻江北之地,奉周正朔,用其紀年,削去帝號,改稱國主,所以李璟史稱南唐中主,在位19年。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九月,太子李弘冀去世,李璟封第六子李從嘉(李煜)為吳王,居住東宮。旋立李從嘉為太子。宋建隆二年(961),李璟遷都洪州(同時升洪州為南昌府),立李煜為太子監國,留守金陵。同年,李璟在南昌病逝,時年四十六歲,葬順陵(南京牛首山南麓、烈祖李昪欽陵西側約100米)。死後獲宗主國宋朝特許而被追上廟號元宗,諡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宋建隆二年(961),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史稱李煜為南唐後主,在位15年。

筆者在《帝王過儀徵之南吳睿帝楊溥》一文中曾講述,楊溥這皇帝當得悲催,“主動禪位”給徐知誥(李昪),自己在潤州丹陽宮被幽禁而死,年僅38歲。家族的命運更慘。南唐升元六年(942),李昪將楊氏子孫遷到海陵永寧宮,派兵嚴守,阻絕外人進入。時間久了,“楊氏男女自為匹配”。後周顯德三年(956),世宗柴榮征伐淮南來到迎鑾江口,下詔安撫楊氏子孫,南唐中主李璟聽說後,擔心楊氏作亂,便派人將楊氏族人全部殺害。後周先鋒都部署劉重進得到楊氏的玉硯、馬腦碗、翡翠瓶上獻,向柴榮報告:楊氏已經絕嗣。這也成了柴榮指責南唐的罪狀之一。

相比南吳故主楊家後世的悲慘遭遇,李昪、李璟父子對義父徐溫家族要好得多。陸游《南唐書》記載,李昪恢復李姓、改國號為唐後,拜徐氏於李氏同,封徐溫第五子徐知證為江王,後改為魏王,第六子徐知鄂為饒王(徐溫前四子在李昪稱帝前已經去世)。李璟嗣位後,“尤見尊禮,內宴用家人禮,起舞拜跪為壽,”而徐知證亦以叔父自處,無須謙讓。

帝王過儀徵之南唐烈祖李昪

【南唐疆域圖】

南唐延續了三十九年,傳三世,一帝二主,在整個五代十國時期,算疆域比較大、時間比較長的勢力。相對穩定和開明的政局,重文抑武的國策,促進了江淮、江南和南方各地的經濟發展,文化、藝術、宗教等領域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