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婚姻是終生大事,容不得絲毫馬虎。

在古代兩家聯姻,婚書是必可不少的,它既是締結婚姻關係的法律契約,又兼具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帶有濃濃地文化底蘊和涵養。

到宋代,婚書已經發展成為婚姻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來往禮書,婚書所具有的文學價值也越發出眾。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清代光緒32年的婚書

在宋人留下的作品集中,為我們保留了大量婚書作品。

今天看來,每一個婚書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精品。

我們來先看一個求婚書:

里閈之遊,篤於早歲。交朋之分,重以世姻。某長子邁,天資樸魯,近憑遊藝之師傳。賢小娘子姆訓夙成,遠有萬石之家法。聊伸不腆之幣,願結無窮之歡。

這是蘇軾為兒子蘇邁寫的《與邁求親啟》。

時年蘇邁十八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便由父親蘇軾向殿中侍御史呂陶下書求婚,要娶呂陶之女。

婚書是一個禮儀象徵,有來有往。蘇軾下了求親書,按禮呂陶要回一個答求親書。

呂陶的回書並沒有流傳下來,具體內容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我們可以透過蘇軾的另一篇《答求親啟》感受一下:

藐爾諸孤,雖本軒裳之後;閔然衰緒,莫閒纂組之功。伏承某人,儒術飭修,鄉評茂著。許敦兄弟之好,永結琴瑟之歡。瞻望高門,獲接登龍之峻;恪勤中饋,庶幾數馬之恭。

這樣一求一答,大家都沒有異議的話,婚事就這麼定下了。

最終呂陶同意了這門婚事,蘇邁如願迎娶了呂陶之女。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北宋文豪蘇軾

《與邁求親啟》,《答求親啟》收錄在蘇軾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婚書言辭簡練,文雅,用典,文化底蘊極深。

此外蘇軾還為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蘇過及孫子蘇符等也寫過婚書,今天我們在蘇軾的作品集都可以看到。

與之前的婚書相比,宋代的婚書少了很多“茲憑媒議,伏承親家某郡某官以第幾院令愛小娘子與某某男某締親”這樣格式化的套語,而多用四六文,講究對偶,辭令優美至極。

這樣一來,婚書就變成了展示個性和才華的秒文了。

如南宋洪适的《第五子婚書》就是其中的典範。

三世聯姻,舊矣潘楊之睦;十緇講好,慚於曷末之間。宋城之牘豈偶然,渭陽之情益深矣。伏承令女,施縏有戒,是必敬從爾姑;第五子,學箕未成,不能酷似其舅。爰謀泰筮,用結歡盟。誇百兩以盈門,初非競侈;瞻三星之在戶,行且告期。

這篇婚書,用的是典型的四六文,不過比傳統的交替出現的固定式的四六文相比,它顯得很靈活,給人一種一瀉而下的氣勢。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洪氏家族人才輩出

洪适的這篇婚書更顯功底的在於:無一句不用典,無一聯不用典。

第一聯中,“三世聯姻”、“潘楊之睦”,說的是潘岳和楊綏的情誼,典故出自《文選》;“曷末”典故出自《世說新語》,講的是才女謝道韞。《文選》和《世說新語》都是六朝時期作品。

第二聯中,“宋城之牘”講的是韋固遇到月老的事,出自唐代《續幽怪錄》,“渭陽之情”典故出自《詩經》。

第三聯中,“施縏”、“學箕”都是出自《禮記》。

最後一聯中,“百兩以盈門”、“瞻三星之在戶”皆出自《詩經》。

整篇婚書下來,對仗工整,典故對典故,考究精細,文辭優雅,可見一斑。

一本婚書,能看出一個家族的家世身份,更能看出一個人學識才華。

所以宋代的婚書極具文學鑑賞之美。

到了民國時期,雖然官方的婚禮有一套規範,但是沿用傳統的婚書習俗仍是很多人的選擇。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錢學森和蔣英的結婚照

如著名的錢學森與蔣英的婚書就是如此。

維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十有七日,杭州市錢學森與海寧縣蔣英,在上海沙遜大廈舉行婚禮。

懿歟樂事,慶此良辰,合二姓之好。本是苔岑結契之交,綿百世之宗,長承詩禮,傳家之訓。鯤鵬鼓翼,萬里扶搖;琴瑟調絃,雙聲都荔。翰花陌上攜手登緩緩之車,開徑堂前齊眉舉卿卿之案。執柯既重以永言,合巹乃成夫嘉禮。結紅絲為字,鴛牒成行,申白首之盟,蟲飛同夢。盈門百網,內則之光;片石三生,前國共證云爾。

這是一篇白話文與文言文共存的婚事,從第二段開始,使用的仍是傳統的婚書格式和行文風格,文辭優美,飽含祝福。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民國時期的婚書

婚書是一種文化瑰寶,婚書內容的起草者,婚書封面和正文的書寫者,甚至是婚書的配圖都是極有價值的。對於那些大家族來說,這些無不出自才華出眾的名家手筆,本身就具有價值。

像蘇軾,本身就是書法大家,單單是由他親筆書寫的求婚書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錢學森和蔣英結婚時婚書封面和正文的主書者是孫智敏。

他是前清的翰林,擅長詩賦、工於書法,“書出鍾、王,略參李邕,最工端楷”。他是錢父的故交,由他來寫最合適不過。

婚書配圖是陳漢第、吳善蔭夫妻檔合作而成。

這二人都是當時知名人物。陳漢第畫的是竹子,這是他最拿手的,吳善蔭畫的是牡丹。這對由一對夫妻畫家畫的婚書配圖正體現對新婚的錢學森和蔣英的祝福。

無疑這樣的一份婚書,已經超越了法律契約的意義。

這樣的婚書更多地是兼具文學藝術價值。

宋代婚書:辭令優美至極,今人再也寫不出甚至讀不懂那樣的文字

民國時期的婚書

自從民國以來,婚書更多的是強調法律效力,有了官方發佈的標準格式,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印刷體,只要在正文中填上雙方姓名等即可。

於是,婚書單純地變成了婚姻分憑證——結婚證。

我們再也難看到那些言語優美的祝福,再也寫不出那些絕美的佳句,甚至回看古代的傳統婚書,也讀不懂其中的含義與典故。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