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兵鐵浮屠出戰而來,岳飛又馬上重新列陣,列鹿砦、長矛於陣前,強弩齊發。鐵浮屠近前只能先減速。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被岳飛抓住了,宋軍步兵長斧手戰隊與長牌手配合,長牌手與藤甲兵在前,擋住鐵浮屠長槍襲擊之時,長斧手戰隊從後一躍而出,上前專斷馬足。前隊馬倒,後隊繼受阻,一排長斧手過去,鐵浮屠大批倒下,難以動彈。在步兵負責砍倒金軍鐵浮圖之時,背巍騎兵從後面加速衝擊,配合步兵,一陣迅猛衝殺,曾經橫掃中原的鐵浮圖也就煙消雲散。

鐵浮屠一倒,岳家軍發起反擊,背巍騎兵率先殺向金軍本陣,雖然兵少,但衝擊力十分頑強,後續宋馬軍再繼續衝鋒跟上,在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之時,岳家軍步兵此時也衝殺上來。

兩軍主力遭遇,一旦貼近戰,金軍騎兵衝擊力發揮不出來,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

士氣如虹的岳家軍奮勇爭先,在近戰之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長短兵器結合攻擊。金軍拼死力戰,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岳飛令數百強弓手向金軍集中部強射,金軍紛紛倒地。漸趨頹勢。

完顏宗弼不虧是百戰名將,下令後部騎兵稍退,重新集結,金軍發起頑強的反衝鋒,從兩側衝向宋軍後隊,金軍騎兵又不斷向弓弩隊射箭。弓弩戰隊倒下甚眾,幸虧藤甲兵與長矛隊的保護,後續士兵才穩定陣形。

此時,岳家軍始終死命貼著金軍前隊,咬住不放。強弩戰隊在穩定陣形後,開始向金軍騎兵射擊。這時候,步兵弓箭手的準確性優勢開始發揮,在兩軍弓箭大量對射中,金軍損失越來越大,不斷倒下。而在近戰中,又連連吃虧於岳家軍的長柄兵器。

金軍在戰勢上已落於下風,再已無法堅持下來。完顏看到大勢已去,只好下令總退卻,金軍大敗,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郾城大戰,是中原軍隊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對騎兵大兵團野戰的大勝,所以岳飛名載史冊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岳家軍的經驗,要說明一點,岳家軍的經驗是難以複製的。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兵鐵浮屠出戰而來,岳飛又馬上重新列陣,列鹿砦、長矛於陣前,強弩齊發。鐵浮屠近前只能先減速。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被岳飛抓住了,宋軍步兵長斧手戰隊與長牌手配合,長牌手與藤甲兵在前,擋住鐵浮屠長槍襲擊之時,長斧手戰隊從後一躍而出,上前專斷馬足。前隊馬倒,後隊繼受阻,一排長斧手過去,鐵浮屠大批倒下,難以動彈。在步兵負責砍倒金軍鐵浮圖之時,背巍騎兵從後面加速衝擊,配合步兵,一陣迅猛衝殺,曾經橫掃中原的鐵浮圖也就煙消雲散。

鐵浮屠一倒,岳家軍發起反擊,背巍騎兵率先殺向金軍本陣,雖然兵少,但衝擊力十分頑強,後續宋馬軍再繼續衝鋒跟上,在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之時,岳家軍步兵此時也衝殺上來。

兩軍主力遭遇,一旦貼近戰,金軍騎兵衝擊力發揮不出來,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

士氣如虹的岳家軍奮勇爭先,在近戰之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長短兵器結合攻擊。金軍拼死力戰,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岳飛令數百強弓手向金軍集中部強射,金軍紛紛倒地。漸趨頹勢。

完顏宗弼不虧是百戰名將,下令後部騎兵稍退,重新集結,金軍發起頑強的反衝鋒,從兩側衝向宋軍後隊,金軍騎兵又不斷向弓弩隊射箭。弓弩戰隊倒下甚眾,幸虧藤甲兵與長矛隊的保護,後續士兵才穩定陣形。

此時,岳家軍始終死命貼著金軍前隊,咬住不放。強弩戰隊在穩定陣形後,開始向金軍騎兵射擊。這時候,步兵弓箭手的準確性優勢開始發揮,在兩軍弓箭大量對射中,金軍損失越來越大,不斷倒下。而在近戰中,又連連吃虧於岳家軍的長柄兵器。

金軍在戰勢上已落於下風,再已無法堅持下來。完顏看到大勢已去,只好下令總退卻,金軍大敗,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郾城大戰,是中原軍隊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對騎兵大兵團野戰的大勝,所以岳飛名載史冊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岳家軍的經驗,要說明一點,岳家軍的經驗是難以複製的。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國版圖

其實,此次勝利,關鍵在於岳飛在戰場上準備充分,臨戰時極為冷靜,表現靈活。面對金軍重騎兵的攻擊時,以壕溝遲滯騎兵,當騎兵速度減弱時,埋伏的宋軍以長牌掩護,以麻扎刀、刀斧直擊馬腿,驍勇異常。再以宋軍的背巍軍騎兵迅猛衝鋒,大勝金軍。

由此可見,岳飛的戰勝騎兵的戰術,首先取決於其步兵的勇敢,敢於突破敵軍第一次攻擊。此非有嚴明的紀律,與訓練有素的步兵不可。

其二,岳飛的騎兵仍然是配合作戰的重要手段。

其三,弓弩、刀斧配以長槍多種兵器。多兵種結合的巧妙戰術。

此為步兵對陣騎兵的高峰。

然而,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遼金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師,“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雙雙佔據幽雲十六州,甚至長期佔有黃河以北地區,重用漢人,對於中原的兵器技術也學得很快。

這時,金國與蒙古的戰鬥力又不斷提高,宋朝重又回為弱勢。

南宋也不能幹等著啊。此時,宋朝也改進了大型拋石機這種遠距離殺傷性武器,在造船上也不斷更新,利用優勢的水師在南方水網之間切斷金軍軍隊。

1161年,金軍大舉南下,可到了長江,傻眼了,這二十萬大軍總不能游泳過來吧,就算是游泳過去都累趴了,還不等於進了宋軍的宰豬場?

金軍於是在江面上搜刮了上千艘沙船,一船一船的把軍隊往南方運,可沙船又小,又要放馬還要裝人,一次運個二十多人就很不錯了。這樣金軍就被慢吞吞的散裝著過江渡了好幾天也才過去個三四千人,剩下二十萬人在對面眼巴巴的望著。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兵鐵浮屠出戰而來,岳飛又馬上重新列陣,列鹿砦、長矛於陣前,強弩齊發。鐵浮屠近前只能先減速。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被岳飛抓住了,宋軍步兵長斧手戰隊與長牌手配合,長牌手與藤甲兵在前,擋住鐵浮屠長槍襲擊之時,長斧手戰隊從後一躍而出,上前專斷馬足。前隊馬倒,後隊繼受阻,一排長斧手過去,鐵浮屠大批倒下,難以動彈。在步兵負責砍倒金軍鐵浮圖之時,背巍騎兵從後面加速衝擊,配合步兵,一陣迅猛衝殺,曾經橫掃中原的鐵浮圖也就煙消雲散。

鐵浮屠一倒,岳家軍發起反擊,背巍騎兵率先殺向金軍本陣,雖然兵少,但衝擊力十分頑強,後續宋馬軍再繼續衝鋒跟上,在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之時,岳家軍步兵此時也衝殺上來。

兩軍主力遭遇,一旦貼近戰,金軍騎兵衝擊力發揮不出來,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

士氣如虹的岳家軍奮勇爭先,在近戰之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長短兵器結合攻擊。金軍拼死力戰,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岳飛令數百強弓手向金軍集中部強射,金軍紛紛倒地。漸趨頹勢。

完顏宗弼不虧是百戰名將,下令後部騎兵稍退,重新集結,金軍發起頑強的反衝鋒,從兩側衝向宋軍後隊,金軍騎兵又不斷向弓弩隊射箭。弓弩戰隊倒下甚眾,幸虧藤甲兵與長矛隊的保護,後續士兵才穩定陣形。

此時,岳家軍始終死命貼著金軍前隊,咬住不放。強弩戰隊在穩定陣形後,開始向金軍騎兵射擊。這時候,步兵弓箭手的準確性優勢開始發揮,在兩軍弓箭大量對射中,金軍損失越來越大,不斷倒下。而在近戰中,又連連吃虧於岳家軍的長柄兵器。

金軍在戰勢上已落於下風,再已無法堅持下來。完顏看到大勢已去,只好下令總退卻,金軍大敗,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郾城大戰,是中原軍隊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對騎兵大兵團野戰的大勝,所以岳飛名載史冊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岳家軍的經驗,要說明一點,岳家軍的經驗是難以複製的。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國版圖

其實,此次勝利,關鍵在於岳飛在戰場上準備充分,臨戰時極為冷靜,表現靈活。面對金軍重騎兵的攻擊時,以壕溝遲滯騎兵,當騎兵速度減弱時,埋伏的宋軍以長牌掩護,以麻扎刀、刀斧直擊馬腿,驍勇異常。再以宋軍的背巍軍騎兵迅猛衝鋒,大勝金軍。

由此可見,岳飛的戰勝騎兵的戰術,首先取決於其步兵的勇敢,敢於突破敵軍第一次攻擊。此非有嚴明的紀律,與訓練有素的步兵不可。

其二,岳飛的騎兵仍然是配合作戰的重要手段。

其三,弓弩、刀斧配以長槍多種兵器。多兵種結合的巧妙戰術。

此為步兵對陣騎兵的高峰。

然而,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遼金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師,“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雙雙佔據幽雲十六州,甚至長期佔有黃河以北地區,重用漢人,對於中原的兵器技術也學得很快。

這時,金國與蒙古的戰鬥力又不斷提高,宋朝重又回為弱勢。

南宋也不能幹等著啊。此時,宋朝也改進了大型拋石機這種遠距離殺傷性武器,在造船上也不斷更新,利用優勢的水師在南方水網之間切斷金軍軍隊。

1161年,金軍大舉南下,可到了長江,傻眼了,這二十萬大軍總不能游泳過來吧,就算是游泳過去都累趴了,還不等於進了宋軍的宰豬場?

金軍於是在江面上搜刮了上千艘沙船,一船一船的把軍隊往南方運,可沙船又小,又要放馬還要裝人,一次運個二十多人就很不錯了。這樣金軍就被慢吞吞的散裝著過江渡了好幾天也才過去個三四千人,剩下二十萬人在對面眼巴巴的望著。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海鰍船示意圖

結果,宋軍在採石磯發動了攻擊。在長江江面上,宋軍水師分成三隊,東隊和西隊水師擋住了金軍的進軍。宋軍中隊以15艘海鰍船為主力,由熟悉本地水文的當塗民兵駕駛,負責開道。每艘海鰍船上配有戰士數十人,架有單人投石機--單梢炮,可以施放用陶瓷罐填封了鐵屑、火藥和砒霜等化學物的炮彈“霹靂炮”。雖然威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主要起燃燒、放毒作用,但足夠讓金軍膽寒。

在衝擊敵陣後,宋軍直接撞沉一些金軍沙船,將金人船隊截成兩截。金軍水船又小,裝了人又不能裝重武器,一下子就被宋軍打得四處離散。然後宋軍將金船趕回兩岸岸邊,並配合岸上宋軍殲滅已在南岸邊的少量金軍。

豪言“躍馬吳山第一峰“的海陵王完顔亮,就此敗北。采石之戰中,水師是勝利的中堅。

恐怖的蒙古騎兵的到來。讓宋朝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幸虧,這時宋朝發明的火藥派上了用場,火藥的應用雖然在當時威力不大,但威懾一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宋蒙在長江、四川防線上對峙了三十多年。

可蒙古成吉思汗家族那可是五百年一遇的大殺器,一下子又學會了火藥。不僅學會了,在攻打西亞時又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就此火藥走向世界。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兵鐵浮屠出戰而來,岳飛又馬上重新列陣,列鹿砦、長矛於陣前,強弩齊發。鐵浮屠近前只能先減速。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被岳飛抓住了,宋軍步兵長斧手戰隊與長牌手配合,長牌手與藤甲兵在前,擋住鐵浮屠長槍襲擊之時,長斧手戰隊從後一躍而出,上前專斷馬足。前隊馬倒,後隊繼受阻,一排長斧手過去,鐵浮屠大批倒下,難以動彈。在步兵負責砍倒金軍鐵浮圖之時,背巍騎兵從後面加速衝擊,配合步兵,一陣迅猛衝殺,曾經橫掃中原的鐵浮圖也就煙消雲散。

鐵浮屠一倒,岳家軍發起反擊,背巍騎兵率先殺向金軍本陣,雖然兵少,但衝擊力十分頑強,後續宋馬軍再繼續衝鋒跟上,在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之時,岳家軍步兵此時也衝殺上來。

兩軍主力遭遇,一旦貼近戰,金軍騎兵衝擊力發揮不出來,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

士氣如虹的岳家軍奮勇爭先,在近戰之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長短兵器結合攻擊。金軍拼死力戰,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岳飛令數百強弓手向金軍集中部強射,金軍紛紛倒地。漸趨頹勢。

完顏宗弼不虧是百戰名將,下令後部騎兵稍退,重新集結,金軍發起頑強的反衝鋒,從兩側衝向宋軍後隊,金軍騎兵又不斷向弓弩隊射箭。弓弩戰隊倒下甚眾,幸虧藤甲兵與長矛隊的保護,後續士兵才穩定陣形。

此時,岳家軍始終死命貼著金軍前隊,咬住不放。強弩戰隊在穩定陣形後,開始向金軍騎兵射擊。這時候,步兵弓箭手的準確性優勢開始發揮,在兩軍弓箭大量對射中,金軍損失越來越大,不斷倒下。而在近戰中,又連連吃虧於岳家軍的長柄兵器。

金軍在戰勢上已落於下風,再已無法堅持下來。完顏看到大勢已去,只好下令總退卻,金軍大敗,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郾城大戰,是中原軍隊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對騎兵大兵團野戰的大勝,所以岳飛名載史冊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岳家軍的經驗,要說明一點,岳家軍的經驗是難以複製的。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國版圖

其實,此次勝利,關鍵在於岳飛在戰場上準備充分,臨戰時極為冷靜,表現靈活。面對金軍重騎兵的攻擊時,以壕溝遲滯騎兵,當騎兵速度減弱時,埋伏的宋軍以長牌掩護,以麻扎刀、刀斧直擊馬腿,驍勇異常。再以宋軍的背巍軍騎兵迅猛衝鋒,大勝金軍。

由此可見,岳飛的戰勝騎兵的戰術,首先取決於其步兵的勇敢,敢於突破敵軍第一次攻擊。此非有嚴明的紀律,與訓練有素的步兵不可。

其二,岳飛的騎兵仍然是配合作戰的重要手段。

其三,弓弩、刀斧配以長槍多種兵器。多兵種結合的巧妙戰術。

此為步兵對陣騎兵的高峰。

然而,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遼金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師,“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雙雙佔據幽雲十六州,甚至長期佔有黃河以北地區,重用漢人,對於中原的兵器技術也學得很快。

這時,金國與蒙古的戰鬥力又不斷提高,宋朝重又回為弱勢。

南宋也不能幹等著啊。此時,宋朝也改進了大型拋石機這種遠距離殺傷性武器,在造船上也不斷更新,利用優勢的水師在南方水網之間切斷金軍軍隊。

1161年,金軍大舉南下,可到了長江,傻眼了,這二十萬大軍總不能游泳過來吧,就算是游泳過去都累趴了,還不等於進了宋軍的宰豬場?

金軍於是在江面上搜刮了上千艘沙船,一船一船的把軍隊往南方運,可沙船又小,又要放馬還要裝人,一次運個二十多人就很不錯了。這樣金軍就被慢吞吞的散裝著過江渡了好幾天也才過去個三四千人,剩下二十萬人在對面眼巴巴的望著。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海鰍船示意圖

結果,宋軍在採石磯發動了攻擊。在長江江面上,宋軍水師分成三隊,東隊和西隊水師擋住了金軍的進軍。宋軍中隊以15艘海鰍船為主力,由熟悉本地水文的當塗民兵駕駛,負責開道。每艘海鰍船上配有戰士數十人,架有單人投石機--單梢炮,可以施放用陶瓷罐填封了鐵屑、火藥和砒霜等化學物的炮彈“霹靂炮”。雖然威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主要起燃燒、放毒作用,但足夠讓金軍膽寒。

在衝擊敵陣後,宋軍直接撞沉一些金軍沙船,將金人船隊截成兩截。金軍水船又小,裝了人又不能裝重武器,一下子就被宋軍打得四處離散。然後宋軍將金船趕回兩岸岸邊,並配合岸上宋軍殲滅已在南岸邊的少量金軍。

豪言“躍馬吳山第一峰“的海陵王完顔亮,就此敗北。采石之戰中,水師是勝利的中堅。

恐怖的蒙古騎兵的到來。讓宋朝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幸虧,這時宋朝發明的火藥派上了用場,火藥的應用雖然在當時威力不大,但威懾一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宋蒙在長江、四川防線上對峙了三十多年。

可蒙古成吉思汗家族那可是五百年一遇的大殺器,一下子又學會了火藥。不僅學會了,在攻打西亞時又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就此火藥走向世界。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這個會學習的強盜,居然還挺開放

蒙古人有一個特點,又開放又善於學習。南征北戰之中,歐洲、阿拉伯、東方等各地的技術都會一窺究竟,加以仿製。蒙古人特別重視工匠,一打下一個城市,先把工匠留下來,其餘的一律殺死。把工匠們組成各種專職部門,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兵。當蒙古人擁有了龐大的工程兵部隊時,攻城拔寨就如同探囊取物,移動雲架,射擊梯堡、拋石機、火箭機、火炮等攻城器具大量發明。

在蒙古大軍的橫掃歐亞大陸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軍面對蒙古大軍咄咄逼人之勢,也知道是以招化招。宋軍也開始進行大量的軍事改進,最有名的當屬突火槍,突火槍長度約60CM(《金史》火毯與火炮),以硬黃紙16層疊在一起成筒狀,然後將柳炭、鐵渣、磁末、硫磺、砒霜之類的混在一起緊緊填裝進去,以繩系在槍頭,軍士各帶一小罐,裡面藏有火炭,臨陣時點燃,火焰可冒出槍端三米多遠,據說無人敢於接近,到藥燒盡時,槍筒也不會損壞。

"

宋朝開國之時,由於幽州十六州與河套地區的失陷。宋朝徹底失去了戰馬的供應能力,此後一直成為中原王朝一大憾事。

而在北方草原出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政權形式的朝代——遼朝。遼朝比宋朝還大了50歲,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漸漸穩固,當時正值遼國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屢屢打得宋軍幾無還有之力。

宋太宗初建,誓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前面幾仗宋軍不斷獲勝,太宗一看步兵也不錯啊。可是真正的決戰到了,在高梁河之戰時,耶律休哥三千鐵騎突襲,打得宋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宋太宗中箭受傷,坐驢車逃回開封,視為奇恥大辱,終一身無法報仇雪恨。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騎兵

沒有足夠的馬匹,宋軍也得想折對付,總不成老是捱揍也不是辦法。

中原當然不乏高人,首先是去買戰馬,可是遼國人也不傻,馬上把戰馬列為戰略物質,禁止供應。走私也走不了幾匹馬,而且還是劣質戰馬。

但中原人很快發現,步兵方陣對付騎兵還行。

宋朝時人口大量增加,達到唐朝人口的2倍。而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國家的建立,人口也大量增加,戰爭動員力量急聚加大。中原人又沒有戰馬,想靠幾場突襲是搞不定北方的了。雙方開始大兵團作戰,動輒十幾萬軍隊上陣。

要適應大兵團作戰,規模性應用兵器就要改變方法。由於,唐陌刀的製造時間長,難以大規模裝備,漸漸被淘汰。

宋代的時候,鐵礦開採技術大發展,鐵器產量大幅增加,到1078年,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是唐代的6倍。因此宋軍的兵器也開始發生迭代。這時宋朝人治煉方式也可以用風箱加熱,提煉不同鐵製品。這時鋼頭長矛,長柄斧鉞可大量供應生產,為步兵的防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與騎兵

騎兵戰馬看到一排排的明晃晃的長矛,那馬又不傻,當然不會直挺挺的衝上去撞死。這是動物本能,就會老老實實的避到側面去。

但這個步兵方陣去進攻騎兵,就象獵物進入獵人的圈子一樣,那是自投羅網。

為保家衛國,弓弩這種遠程殺傷力的武器在宋代得到了大量的開發。

最著名的是床子弩,通常要4個人來駕馭,大的床子弩還要用絞車把弓張開,才能上箭。步兵用的車載床子弩也有了,這也只能用在某此戰略要地的防守上,馬後面拉個車,雖然靈活,但也跑不過敵人吶。

可憐吶,天不賜我良馬精騎,只能用此奇技淫巧。

所以,歷史上,我等看到宋軍也算是可憐兮兮,遼國大軍一至,只能是防守、防守、再防守。估計宋人罵石敬塘這個漢奸足足罵了三百年,要不是這個畜生當年把幽雲十六州拱手送與遼國,豈會有如此之辱?

所以,每次當遼軍進攻宋軍時,宋軍的步兵方陣中以拒馬、鹿砦這主要防守器具阻礙遼軍進攻,遲滯騎兵兵團的進攻速度。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步兵方陣

但是步兵方陣卻也很考驗將領的能力,每當騎兵正面衝鋒遇阻之時,它會繞到側面發起攻擊,一旦步兵方陣沒有及時調整過來,騎兵就很容易從側面碾壓步兵。

李繼隆大戰耶律休哥,澶淵之戰

在李繼隆與耶律休哥的幾番大戰中,李繼隆的步兵方陣經歷了多次考驗,幸虧李繼隆是員名將,步兵方陣在吃過大虧之後,及時調整過來,加強四面防護。整得象一個烏龜殼似的。此後宋軍以方陣對敵,再用少量騎兵埋伏、偷襲的辦法打了幾仗,也打過幾次勝仗,總的來說,宋遼在一段時期之內互有勝負,但遼軍仍然佔據主動,不斷南下。

嗯,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騎兵南下澶州,以十萬大軍圍住了二十萬的宋軍。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床子弩示意圖

這次,宋真宗終於硬氣了一回,鼓起勇氣從南面來到北澶州,宋軍士氣大振。英勇抵抗。在澶淵守城戰中,宋軍在城頭上,用新式遠程武器床子弩射殺遼將蕭達凜,直接把蕭達凜釘在了地上,遼兵為救人,拔了好久才拔出來。這一箭終報了楊繼業被之生擒之仇。

遼軍因孤軍深入,後路的瀛州與路州的5萬多宋軍還盯著遼軍呢,此時不議和更待何時,承天皇太后終於找上門來求和。宋朝以勝結盟,與遼國兄弟和議,帶來遼宋兩國的百年繁榮。

但終北宋一朝,宋軍進攻騎兵軍團仍然乏術。

宋朝人一面笑著說咱們認個兄弟,不打仗啦,一面咬牙切齒,哼,打貿易戰我搞死你。

金朝——會學習的強盜

這時,金國人雄起。金國人剛開始,以擄掠起家,就是個大強盜。可強盜也很會學習,但金國人很適時的改革,同樣沿用漢文化,搞科舉,興治鐵,輕徭薄賦,還學著宋朝做商貿。北方襲金制,南方以漢制,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這就給宋朝帶來大麻煩了。

金國女真人也借鑑了遼宋期的治煉方式,在加強了騎兵兵團之外,還創造了柺子馬、鐵浮屠重騎兵等戰術。

而且金軍極為善戰,別人打敗了就跑了,金軍可不一樣,是暫時退卻,然後重新集結,再次發起衝鋒,不斷髮揮騎兵的衝擊力優勢,十分頑強,一次不勝,再來一次。勝者往往因為剛才的勝利,把陣形出現混亂,即使你有準備,但在反覆的衝擊之下,只要你有陣形鬆散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潰敗。

這種戰鬥力就十分恐怖。所以就有“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岳飛

創新必有回報嘛。至北宋末年,那幾年是殘不忍睹,不堪回首。

開封淪陷,靖康之變,徽欽二帝及三千皇室臣工北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切切。

“強大過的,不會永遠的沉淪”,中原人,腦瓜子還是很靈活的。

轉折開始來臨,首先是南宋劉錡的順昌大捷。劉錡曾經在北宋時被金軍多次打敗,所謂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當然要說明,順昌大捷很明昌是平原地區的防守戰術,劉錡2萬多人據順昌城死守。金軍習慣了橫掃,迅速攻擊順昌,可一靠近,宋軍就用破敵弓(機械床弩)、神臂弓、強弩(人力強弩)結合的遠程打擊力量,大量招呼金國騎兵,金軍只好退卻。

金軍一看還真不好對付,馬上出動柺子馬與鐵浮屠兵團。劉琦下令先以鹿砦擋住重騎兵,掩護步兵方陣,重騎兵一到減速之時,以強弓勁弩齊射。長柄斧、長槍戰隊出列,專砍敵人首先衝過來的騎兵馬腿。金國騎兵倒地後,再用標槍刺殺。隨後馬上以遊騎兵反擊,一時間“鐵騎突出刀槍鳴”,金軍攻擊受挫,佔不到便宜,又不能久困順昌,只好北撤。

金軍終於嚐到了厲害。

順昌大捷,宋軍終於在中原地區取得以步兵為主的大戰勝利。當然主要還是防守反擊戰術。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弓弩陣形

真正的名將來了

偃城大捷,紀律嚴明的岳家軍上陣,岳飛有言,戰時,士兵拿得住槍,手心不出汗者為勇。觀察很細緻。

岳家軍以戰鬥力出名著稱,其中8000背巍軍更是精兵中的精兵。

岳飛軍5萬在偃城對峙金軍完顏宗弼8萬大軍。

第一場是騎兵對撼,金軍一萬五千多人快速突襲,結果岳家軍防範嚴密,岳雲帶背巍軍(岳家軍的精銳騎步兵團)出戰,不分勝負,完顏宗弼一看岳家軍戰力強撼,非同小可。

完顏宗弼再度下令重騎兵團出戰。兩翼先以“柺子馬”迂迴側擊,待敵軍陣形出現鬆動時,改用重裝騎兵“鐵浮屠”軍來進行正面衝擊,

岳飛準備充分,預先挖有的壕溝,溝裡埋有削尖的竹籤,金軍騎兵一來就變成掉陷井裡的野豬。接著就是勾鐮槍部隊,藤甲兵部隊。

等數千柺子馬風馳電掣的開到陣前,前面的柺子馬果然就掉到進野豬坑,柺子馬只得勒緊馬繩。這時,藤甲兵擋在前面,後面的勾鐮槍部隊一躍出擊,鉤翻前面的柺子馬,柺子馬一時間慌亂了陣腳。趁此關鍵時刻,岳飛派出並派步兵戰隊持麻扎刀、長柄斧等出戰,砍馬腿的,砍人頭的,一擁而上,柺子馬被打得人仰馬翻。岳飛這時再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衝擊金軍,柺子馬兵團被打得全軍覆沒。

這時完顏宗弼的鐵浮圖還在半路上,鐵浮屠戰馬都是用一層厚厚的鎧甲所護住的,而每個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鎧,而且三個連成一隊,有點象後來的裝甲部隊。可以連成一組牆壁向宋兵發動強攻。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兵鐵浮屠出戰而來,岳飛又馬上重新列陣,列鹿砦、長矛於陣前,強弩齊發。鐵浮屠近前只能先減速。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被岳飛抓住了,宋軍步兵長斧手戰隊與長牌手配合,長牌手與藤甲兵在前,擋住鐵浮屠長槍襲擊之時,長斧手戰隊從後一躍而出,上前專斷馬足。前隊馬倒,後隊繼受阻,一排長斧手過去,鐵浮屠大批倒下,難以動彈。在步兵負責砍倒金軍鐵浮圖之時,背巍騎兵從後面加速衝擊,配合步兵,一陣迅猛衝殺,曾經橫掃中原的鐵浮圖也就煙消雲散。

鐵浮屠一倒,岳家軍發起反擊,背巍騎兵率先殺向金軍本陣,雖然兵少,但衝擊力十分頑強,後續宋馬軍再繼續衝鋒跟上,在雙方糾纏在一起廝殺之時,岳家軍步兵此時也衝殺上來。

兩軍主力遭遇,一旦貼近戰,金軍騎兵衝擊力發揮不出來,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

士氣如虹的岳家軍奮勇爭先,在近戰之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長短兵器結合攻擊。金軍拼死力戰,雙方僵持不下,這時岳飛令數百強弓手向金軍集中部強射,金軍紛紛倒地。漸趨頹勢。

完顏宗弼不虧是百戰名將,下令後部騎兵稍退,重新集結,金軍發起頑強的反衝鋒,從兩側衝向宋軍後隊,金軍騎兵又不斷向弓弩隊射箭。弓弩戰隊倒下甚眾,幸虧藤甲兵與長矛隊的保護,後續士兵才穩定陣形。

此時,岳家軍始終死命貼著金軍前隊,咬住不放。強弩戰隊在穩定陣形後,開始向金軍騎兵射擊。這時候,步兵弓箭手的準確性優勢開始發揮,在兩軍弓箭大量對射中,金軍損失越來越大,不斷倒下。而在近戰中,又連連吃虧於岳家軍的長柄兵器。

金軍在戰勢上已落於下風,再已無法堅持下來。完顏看到大勢已去,只好下令總退卻,金軍大敗,死傷一萬五千多人。

郾城大戰,是中原軍隊有史以來唯一一次對騎兵大兵團野戰的大勝,所以岳飛名載史冊是有道理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岳家軍的經驗,要說明一點,岳家軍的經驗是難以複製的。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金國版圖

其實,此次勝利,關鍵在於岳飛在戰場上準備充分,臨戰時極為冷靜,表現靈活。面對金軍重騎兵的攻擊時,以壕溝遲滯騎兵,當騎兵速度減弱時,埋伏的宋軍以長牌掩護,以麻扎刀、刀斧直擊馬腿,驍勇異常。再以宋軍的背巍軍騎兵迅猛衝鋒,大勝金軍。

由此可見,岳飛的戰勝騎兵的戰術,首先取決於其步兵的勇敢,敢於突破敵軍第一次攻擊。此非有嚴明的紀律,與訓練有素的步兵不可。

其二,岳飛的騎兵仍然是配合作戰的重要手段。

其三,弓弩、刀斧配以長槍多種兵器。多兵種結合的巧妙戰術。

此為步兵對陣騎兵的高峰。

然而,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遼金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師,“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雙雙佔據幽雲十六州,甚至長期佔有黃河以北地區,重用漢人,對於中原的兵器技術也學得很快。

這時,金國與蒙古的戰鬥力又不斷提高,宋朝重又回為弱勢。

南宋也不能幹等著啊。此時,宋朝也改進了大型拋石機這種遠距離殺傷性武器,在造船上也不斷更新,利用優勢的水師在南方水網之間切斷金軍軍隊。

1161年,金軍大舉南下,可到了長江,傻眼了,這二十萬大軍總不能游泳過來吧,就算是游泳過去都累趴了,還不等於進了宋軍的宰豬場?

金軍於是在江面上搜刮了上千艘沙船,一船一船的把軍隊往南方運,可沙船又小,又要放馬還要裝人,一次運個二十多人就很不錯了。這樣金軍就被慢吞吞的散裝著過江渡了好幾天也才過去個三四千人,剩下二十萬人在對面眼巴巴的望著。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海鰍船示意圖

結果,宋軍在採石磯發動了攻擊。在長江江面上,宋軍水師分成三隊,東隊和西隊水師擋住了金軍的進軍。宋軍中隊以15艘海鰍船為主力,由熟悉本地水文的當塗民兵駕駛,負責開道。每艘海鰍船上配有戰士數十人,架有單人投石機--單梢炮,可以施放用陶瓷罐填封了鐵屑、火藥和砒霜等化學物的炮彈“霹靂炮”。雖然威力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主要起燃燒、放毒作用,但足夠讓金軍膽寒。

在衝擊敵陣後,宋軍直接撞沉一些金軍沙船,將金人船隊截成兩截。金軍水船又小,裝了人又不能裝重武器,一下子就被宋軍打得四處離散。然後宋軍將金船趕回兩岸岸邊,並配合岸上宋軍殲滅已在南岸邊的少量金軍。

豪言“躍馬吳山第一峰“的海陵王完顔亮,就此敗北。采石之戰中,水師是勝利的中堅。

恐怖的蒙古騎兵的到來。讓宋朝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幸虧,這時宋朝發明的火藥派上了用場,火藥的應用雖然在當時威力不大,但威懾一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宋蒙在長江、四川防線上對峙了三十多年。

可蒙古成吉思汗家族那可是五百年一遇的大殺器,一下子又學會了火藥。不僅學會了,在攻打西亞時又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就此火藥走向世界。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這個會學習的強盜,居然還挺開放

蒙古人有一個特點,又開放又善於學習。南征北戰之中,歐洲、阿拉伯、東方等各地的技術都會一窺究竟,加以仿製。蒙古人特別重視工匠,一打下一個城市,先把工匠留下來,其餘的一律殺死。把工匠們組成各種專職部門,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兵。當蒙古人擁有了龐大的工程兵部隊時,攻城拔寨就如同探囊取物,移動雲架,射擊梯堡、拋石機、火箭機、火炮等攻城器具大量發明。

在蒙古大軍的橫掃歐亞大陸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軍面對蒙古大軍咄咄逼人之勢,也知道是以招化招。宋軍也開始進行大量的軍事改進,最有名的當屬突火槍,突火槍長度約60CM(《金史》火毯與火炮),以硬黃紙16層疊在一起成筒狀,然後將柳炭、鐵渣、磁末、硫磺、砒霜之類的混在一起緊緊填裝進去,以繩系在槍頭,軍士各帶一小罐,裡面藏有火炭,臨陣時點燃,火焰可冒出槍端三米多遠,據說無人敢於接近,到藥燒盡時,槍筒也不會損壞。

步兵與騎兵的三百年殊死較量——讀懂宋朝

拋石機

宋軍成為蒙古鐵騎最難對付的一支力量,安豐會戰

1237年,蒙宋在兩淮戰場的安豐之戰,就是經典的新式兵器對抗。蒙軍用拋石機打破城牆,宋朝名將杜杲都懶得去修城牆,專門製作了一種移動城牆,城牆上還設有箭垛,可以居高臨下打擊蒙軍,蒙軍退卻。

蒙軍捲土重來,再次攻擊,又用工程兵在護城河上,架設了28座壩橋。又用鐵甲兵衝擊試圖搗毀城牆,鐵甲兵是全身重甲可防弓箭射擊。杜杲又用突火槍與小弓箭結合直射近前蒙軍的眼睛,鐵甲兵大量受傷。

同時,杜杲又發明了平底船,可以在護城河自由穿行,不斷搗毀蒙軍的壩橋。使鐵甲兵斷成兩截,前後不能呼應。城內宋軍突然之間一反攻,蒙軍又被擊退。

半年之後,蒙軍又再攻攻擊安豐,此次更是使用集中火炮、拋石機進攻,並挖好30裡的圍城戰壕,阻擊後方宋軍的援助。

這時杜杲又改進了移動城樓,用鐵板加固,並把火炮安裝在木梯上,加強了防禦與反攻能力,數百個移動城牆同時可以射擊。

雙方展開了精彩的攻防大戰。最後宋軍的援軍趕到,從蒙軍壕溝間隙中穿越會師,兩線夾擊,蒙軍大敗而回。

這時的蒙宋大戰,已遠遠不止是步騎兵團之間,還加入了工程兵、水師大戰。

47年,才見分曉,宋朝退出歷史舞臺

兩個帶火藥兵器步騎大集團的拼殺,可謂名將輩出,戰況激烈。蒙古人三次攻宋,連蒙古大汗蒙哥都死在了釣魚城。

最後,宋朝不斷遭受圍攻,已然財政枯竭,發生劇烈通貨膨脹,丞相賈似道的財政改革又失敗,漸趨敗相,軍力已然衰弱。

可恰好蒙古四代領導人都擅於治國,從擄掠到耕治、休養生息,不斷改革,實力一朝比一朝強。至忽必烈時代,中原穩定,廣耕博收,商業繁榮,光海外貿易的市舶司(相當於現在的通商口岸)都設了7個,而南宋朝才3個。

蒙古國力已遠超南宋,達到鼎盛之期,一漲一削之間,高下漸判。對此不世出之強勁對手,宋朝的敗亡實為可惜。

但蒙古人也整整用了47年時間,才見分曉。

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宋朝沒有了,蒙古人也打破產了,90年之後又回到了草原,再也雄不起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