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古代都選擇定都北方,而非南方?原來講究真不少

中國古代的朝代,大都定都在北方。有人說,只有定都在北方,江山才穩固,國運才長久。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問題,其實還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夏朝商朝及之前,還沒有固定的都城。那時候的國土面積不大。因此,城市規模也不大,只是一些小城邦。而且還經常發生遷都的現象。

為何中國古代都選擇定都北方,而非南方?原來講究真不少

(春秋無都城)

春秋戰國的時候,各自為政,其實也就沒有固定的都城。

秦朝統一六國以後,秦朝差不多相當於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國家,因為他的都城本來就在咸陽,所以他也沒有想過,要把都城遷到其他地方。當然了,如果當時是楚國統一了各國,那都城肯定就建在南方,而不會在北方了。

後來劉邦滅了秦朝,如果後面沒有楚漢相爭,劉邦沒有跑到漢中去呆過,他很有可能就把都城建在咸陽了。不過最終也是把都城建立在離咸陽不遠的長安。也就是說,漢朝定都長安,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秦朝曾經定都咸陽,還有他的潛邸在漢中,長安居於兩者之間。他絕不可能去項羽的南方建都。

為何中國古代都選擇定都北方,而非南方?原來講究真不少

(西楚霸王)

長安經過了西漢整整一個大統一王朝的長期經營,它的基礎設施建設,它的水利交通各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同時它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一種是當然的皇都這樣一種形象,成為後世王朝定都的首選之一。

後來西漢末年,長安在諸侯爭霸和農民起義中,被破壞得非常厲害,實在不適合皇帝居住了,所以才改遷到洛陽。

改遷洛陽,是因為洛陽在歷史上曾經做過都城,有那個硬件條件和文化形象。總之,就算改遷也不可能遷到南方去。因為南方沒有硬件條件,也沒有文化形象,同時還是一些蠻荒之地。

後來經過三國亂世,西晉一個短暫的統一,接著就被分裂成五胡十六國和東晉。東晉建都南方,也是因為北方被佔去了,實在沒有辦法。

然後就是隋唐,再一次大統一。隋唐定都的首選,當然就是長安、洛陽。隋朝定都過洛陽,但是最終國家滅了,所以唐朝就把長安作為了唯一的選擇。

為何中國古代都選擇定都北方,而非南方?原來講究真不少

(三國亂世)

長安不再成為都城,是在唐末的時候。那時候,長安被人為地破壞得太厲害,再加上,在整個隋唐期間,長安的環境惡化非常嚴重,經常發生鬧早災等各種災害。所以儘管它的文化形象很好,他的基礎設施也很硬,但是再不具備成為都城的條件,所以經過五代後,北宋把都城定在了開封。

北宋定都開封,而不定在南方也是有原因的。如果統一全國的是南唐,而不是趙匡胤的北宋,那都城一定就建立在南方了。趙匡胤定都開封,也是因為五代有朝代把都城定在開封。同時開封的水路好,漕運非常的發達,能夠給中央帶來持續不斷的資源。但是開封顯然王氣不夠,而且開封的安全、地勢不太好,容易受到威脅,當時趙匡胤有個想法,把都城遷到更有王氣的洛陽,但是遭到了眾人的反對,所以沒有實現。

後來元朝滅南宋定都北京。那是因為北京曾經也是蒙古人的都城之一。如果是南宋滅了蒙古,肯定是不會把都城定在北京的。

為何中國古代都選擇定都北方,而非南方?原來講究真不少

(朱元璋)

再後來,朱元璋滅了元朝,朱元璋把都城定在他的發跡地,也是曾經做過都城的南京。如果後來沒有靖難之役,可能明朝的都城會一直在南京。靖難之役發生以後,朱棣考慮的就是把都城搬到他自己的老家北京。

當然了,除了他的老家他很熟悉以外,也有從抵禦北方蒙古等少數民族這樣的角度來考慮。再說了,北京在那時候,經過了元朝上百年的經營,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都城,也適合作為都城。

然後,明朝一代,清朝又一代,再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都城定在了北京。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都城定在北方,既有當時具體情況的原因,也有北方是整個中華民族長期的政治經濟中心的原因,並不能作為一個規律,覺得只有定都在北方,才會是大統一都城,定都在南方就一定坐不長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