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宋朝 包拯 宋仁宗 唐朝 唐風宋月 2017-04-20

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自視甚高,是個眼高過頂的牛人。但他坦承,一生最佩服三個帝王:他的祖父康熙、唐太宗李世民,宋仁宗趙禎。史家對愛新覺羅-玄燁和李世民不吝溢美之辭,乾隆佩服也是情理之事,而他佩服的第三人宋仁宗,這個實在是出人意料。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第四任天子,真宗皇帝第六子。13歲繼位,一生在位42年,其中親政30多年。

宋仁宗同情弱者,寬以待人。在位的時代,文化氛圍寬鬆,是中國文人所處的最好時期。乾隆皇帝為維護鞏固專制統治,屢興文字獄,動輒對文人舉起屠刀,從這一點上比較,宋仁宗的大度寬容確實值得他尊重學習。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史家評道: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廟號為“仁”,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肯定。歷史證明,仁宗的仁,不是裝出來的。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仁宗一朝,名臣燦若星辰,其中包拯包青天無疑是光芒四射的一個。

世人只知包拯斷案如神,清廉自守,卻不知他真正得享大名源自於他的直言敢諫。

包拯作諫官沒有結舌保身,害怕多言取禍,他上了大量的奏疏,展現了其犯顏直諫,嫉惡如仇的諫官風範。包拯以前賢魏徵為榜樣,不避忌諱、不畏權貴、不避親仇的直言敢諫,史稱“有古諍臣之風”!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包拯任官二十多年間,彈人無數。其中廣為人知的有二彈郭承佑、七彈王逵,彈劾“國丈”張堯佐。

說是“國丈”,其實張堯佐只是仁宗寵愛的張貴妃的伯父。只不過因為張貴妃父親早死,張堯佐就仗著聖眷優渥,自稱“國丈”了。

宮中有寵以專房的張貴妃,張堯佐很快青雲直上。幾年時間,就由小知縣升任權知開封府。志得意滿的張堯佐儼然已經是國之柱石,不久,張堯佐更上一層樓遷為三司使,成為掌握宋王朝財政的最高官員。有人認為,張堯佐不過是個庸人,沒有為國理財的才幹。包拯很快就上疏彈劾,在奏章中明確指出,張堯佐僅憑裙帶關係,驟然升至三司使之職,讓“天”字號的草包去擔任國家財政部部長,玩笑開大了。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其實,張堯佐是進士出身,憑真才實學躋身王朝官僚隊伍的。在張貴妃還沒有得寵時候,他就已經是吉州推官了。史稱其“持身謹畏、頗通吏治”,與大家想象中的外戚飛揚跋扈截然不同。即便沒有張貴妃這個強援,也會得到提拔的。現在既有了外戚的身份,又成了火箭式幹部,當然會讓有些人心下不爽了。

仁宗正與張貴妃打的火熱,對包拯的彈劾不予理睬。包拯再接再厲,連上兩章,懇請仁宗以國家為重收回成命,另任張堯佐它職。右司諫陳旭、吳奎等大臣也紛紛上表附和。

仁宗見眾怒難犯,不得已只好免了“國丈”的三司使之職。卻另外授予他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度使、景靈宮使、同群牧制置使四職作為補償,同時賜張堯佐的兩個兒子同進士出身。宣徽院是總領皇宮內部諸司及內侍的職務,宣徽院使也可以說是大內總管,是王朝內當家的。按照規定,宣徽使在上朝時候,班次緊隨在兩府執政之後,地位頗高;景靈宮使雖是養老的閒職,但卻必須由兩府執政年老後改授,屬於榮譽性高職;群牧制置使一般由樞密使、樞密副使兼任或者改任此職,地位略近於兩府。如此一來,張堯佐因禍得福,名位反而更高了。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本來,張貴妃與仁宗一夜纏綿,將仁宗侍候的爽歪歪之後,仁宗皇帝滿口答應任命張堯佐做宣徽使之職。哪知道,事與願違——詔旨一出,群情洶湧。

包拯發起了臺諫官員履行職責。退朝之時,留下百官,提出要與仁宗皇帝“廷諍”。所謂“廷諍”,是專制政治體制政治生活中的一個專用名詞。又稱為“面折廷諍”,意思是指臣下在朝堂之上當著所有臣子的面向皇帝提出批評,堅持要皇帝改正錯誤。

臺諫官員一旦集體廷諍,便是表明御史、諫官對仁宗的最高指示拒絕執行。這是一種共識。

這樣做,也是公然不給聖明天子面子。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眾目睽睽之下,面對著臺諫官員的七嘴八舌攻擊,仁宗皇帝慌張之下,口不擇言說錯了話:“節度使不過是粗官,有什麼好爭的?”這時候御史中資歷最淺的唐介越眾而出,當眾指出“節度使之職太祖、太宗皇帝都曾擔任過,只怕不是什麼粗官!”——一句話就將仁宗堵的啞口無言。

包拯更是黑了臉在朝堂之上口若懸河,說到慷慨激昂處,一張黑臉凜冽挾霜,唾沫星子也飛濺到了仁宗皇帝的臉上。

仁宗的“仁”就在於他雖然有時也做些愈矩的事情,但卻性情溫和,屬於那種既無本事,也無脾氣的老好人。做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仁宗明白保護言官有利於封建政治的長遠利益,所以即使是這時候被包拯唾沫星子噴了一臉,也沒有當場雷霆震怒。

包拯唾沫星子濺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啥事沒有,回後宮說了一句話

受了委屈回到後宮,仁宗揩著臉上的“洗面奶”,心有餘悸地埋怨張貴妃:“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難道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