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一面採取安撫政策,一面進行戰略部署

959年,後周世宗柴榮突然一病而死,宰相範質受顧命扶助柴榮的幼子柴宗訓繼立為恭帝。960年,後周政權的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和平地實現了“太祖代周”,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隨後,趙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穩定了內部政局,但在宋的轄區外,北方有契丹族強大的遼國及其控制下的北漢政權;南方有佔據江漢一隅的南平、佔據湖南14州的武平、據有四川和漢中45州的後蜀、據有嶺南60州的南漢、據有江南地區的南唐、據有兩浙地區的吳越等割據政權。為終結五代分裂局面,一統天下,趙匡胤必然要發動統一戰爭,逐個消滅各割據政權。為此,他在採納諸文臣武將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963年到971年間,宋相繼消滅了南平、武平、後蜀、南漢。

南唐在南方各國中實力最強。不過,南唐事宋甚恭,使趙匡胤很難找到理由用兵。因此,趙匡胤先奪取其周邊諸國,形成對南唐的包圍態勢,然後尋找時機和藉口消滅南唐。在消滅南平、武平、後蜀、南漢諸政權之前,趙宋一直對南唐採取安撫政策:追諡李煜之父為帝,撥糧救濟南唐災荒,斬殺叛唐降宋的將領,放歸南唐降卒數千人等,暫時籠絡和穩住了南唐。

趙匡胤的這一戰略部署,與當年晉滅吳、隋滅陳的軍事部署,幾乎又是同一個翻版。以金陵為核心的江南地區,其防禦的軟肋就是長江中游之敵順江而下,再配合以長江下游當面之敵南渡,幾路會攻。

同時,趙匡胤囑曹彬嚴肅軍紀,用恩信爭取民眾,不要濫殺無辜、搶掠民財;並儘可能迫使南唐投降,不可急攻城,以減少傷亡。

李煜也做兩手準備 一面卑躬屈膝,一面暗中調兵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很不走運的君主。他即位之時,南唐正值淮南敗後,國庫空虛,朝廷內外驚慌失措。李煜性格文弱,但受命於危難之際,肩負收拾殘局的重任,自當義不容辭。

李煜十分清楚,宋、唐之間早晚必有一戰,至於其勝敗結局,亦已在預料之中。但他仍然希望維持一段暫時的和平,至少使自己得以在有生之年免遭做俘虜的命運。李煜採納門下侍郎陳喬、內史舍人張洎的建議,奉行“外示威服,內繕甲兵”的策略。一方面,對宋廷恭禮有加,凡遣使入貢,不再自稱唐國主,而改稱江南國主,把唐國印改為江南國主印,又上表請求宋廷下詔時宜呼李煜之名;在國內,貶損儀制,改詔為教,官職名號亦加改易,避免與宋朝重名,宗室子弟降低封爵。另一方面,他也暗中募兵備戰。南唐水寨、戰船,佈列江岸,形成防線;內地城池,修繕加固;金陵城內,積聚大批糧草,以備堅守。為解決軍費問題,他鼓勵豪民富商出錢買官,企圖以重兵屯守長江中下游南岸各戰略要點,準備以經年持久的堅守防禦把宋軍拖疲、拖垮,迫使宋朝默認南唐偏安一方的局面。

南唐還遣使致書吳越王錢俶,說“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 曉以脣亡齒寒之義,望能連兵拒宋。但錢俶認為,眼下不能違背宋朝的旨意,才能避免宋朝找到藉口來攻滅吳越。因此錢俶拒絕了李煜的要求,並將此書呈報趙匡胤,表示與南唐劃清界限,配合宋軍進攻南唐腹地常州的決心不動搖。

974年秋,趙匡胤做好南伐準備以後,派合門使樑迥至金陵,對李煜說:“今歲國家有柴燎之禮,當入助祭。”實際上是示意李煜獻地入朝。李沒有明確表態。不久,趙匡胤又派中書舍人李穆攜詔書出使南唐,勸李煜降宋。

李煜此時已準備認命臣於宋,但陳喬、張洎諸人竭力勸阻。陳喬說:“臣與陛下俱受元宗顧命,今往,必見留(一定被軟禁),其若社稷何(那麼國家怎麼辦)?臣雖死,無以見元宗於九泉矣!”李煜被陳喬激勵,便稱病拒絕入朝,李煜決心一戰。

 出奇制勝 趙匡胤命人在長江上搭浮橋

李煜以生病為由拒絕入朝,趙匡胤找到藉口,發軍10餘萬,戰船數千艘,聯合吳越國,進攻南唐。

974年九月,副帥潘美與都虞侯劉遇等先遣部隊出發,意在掃除主力前出的障礙,攻佔防禦要點。十月中旬,北宋大軍全線出動。根據主帥曹彬的命令,八作使(如同今工程兵司令)郝守將荊、湘、蜀等地製造的大小艦船全部駛往湖北境內的黃州、蘄州江段集結。曹彬親率水軍自荊南出發,沿長江北岸順流東下,八作使郝守率預作浮橋用的艦船和構件隨後跟進,順利通過南唐屯兵10 萬的戰略要地湖口。十月廿四日,宋軍襲佔峽口寨(今安徽貴池西),水陸並進,直取池州(今安徽貴池)。閏十月五日,曹彬率主力渡江南來,南唐池州守將戈彥棄城逃跑。曹彬揮軍順江繼進,在銅陵(今安徽銅陵)大破南唐水軍,後又連克蕪湖(今安徽蕪湖市)、當塗(今安徽當塗縣)等沿江重鎮,距金陵也不遠了。

閏十月十八日,宋軍水師攻克當塗,進抵採石磯,擬從這裡渡江。閏十月廿三日,曹彬率領的宋軍主力沿長江南岸水陸並進,擊敗2萬南唐軍,奪佔要隘採石磯,俘獲1000餘人,又獲戰馬300餘匹。捷報傳至汴京,趙匡胤命令將事先在石牌口構建好的浮橋順江東移至採石,以便駐屯在江北和州(今安徽和縣)的潘美先遣部隊步騎兵渡江,儘快與曹彬主力部隊會合。

 李煜以為搭浮橋是科舉考試

宋軍曹彬、潘美主力渡江會師後,立即向金陵推進,發起猛烈進攻。自十一月下旬起,連克金陵西南的新林、白鷺洲和新林港口。抵達金陵西南郊後,曹彬命水軍指揮田祚欽部進攻金陵以南重鎮溧水。975年正月初八,宋軍田祚欽部攻克溧水,南唐守將李雄父子戰死,金陵南部失去屏障。

此時,南唐朝廷內掌握軍務的是陳喬和張洎。二人力主死戰,但他們是一介書生,對軍務一竅不通,既不能臨陣殺敵,又不能籌劃守禦,只剩下一個政治態度。實際掌握軍務的是皇甫繼勳,但李煜完全用錯了人。皇甫繼勳身為南唐主帥,居然常常把“降宋”掛在嘴巴上,每聞南唐軍敗績,即喜形於色,部下有獻策破敵或請求出戰擊敵者,卻往往遭其鞭打、囚禁,以致將士激憤,百姓切齒。

金陵被圍後,陳喬、張洎採取“堅壁以老(疲憊)宋師”的戰略,令皇甫繼勳統帥水陸軍10萬餘人在金陵城外以秦淮河為防線,背靠金陵城進行堅守防禦。但前線送來的軍情都被李煜的近臣扣下不報。結果,宋兵磨刀霍霍準備攻城,李煜竟全然不知,所以並不緊張。都到這個時候了,他居然還委派伍喬主持貢舉,在金陵城內進行了南唐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放進士孫確等38人及第,似乎天下太平。此外,他每天還請僧道進宮講經談易,只等宋師自己退走。

真相大白 皇甫繼勳詭計被識破 ,李煜下令處死

李煜在宮中被矇在鼓裡,宮外,兩軍已在秦淮河沿線擺開陣勢,即將展開一場生死決戰。宋軍攻到秦淮河南岸,南唐軍列水陸寨於秦淮河北岸,兩軍隔河對峙。曹彬傳令部將李漢瓊調淮南大船進入秦淮河,以備渡河進攻。副帥潘美立馬帶頭騎馬涉水先渡,大敗南唐軍。隨後,李漢瓊所調船隻也已到達,船中全部裝滿蘆葦,火攻南唐秦淮河守軍水寨柵塘。宋軍殲南唐軍數萬,突破秦淮河防線,直逼金陵城下。

二月十二,宋軍攻克金陵闕城。三月下旬,南唐水軍以戰艦20艘從金陵逆流而上至當塗江段,企圖一舉沖斷宋軍採石磯浮樑,斷其糧道。南唐水軍的戰鬥力很不怎麼樣,又加之溯江仰攻,被宋軍擊敗。宋軍利用浮橋為水上基地和過江通道,不斷擊敗南唐水軍進攻,逐漸將南唐水軍主力消耗殆盡。

吳越軍為了在北宋面前表現自己,邊鼓也敲得不錯。四月,吳越兵攻陷常州,進圍潤州。潤州是金陵的東大門,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李煜派親信劉澄為潤州節度使留後,以拒吳越。其實,劉澄知南唐必亡,已有降宋之心。

五月,李煜親自登城察看形勢,見宋師旌旗遍野,壘柵縱橫,如夢方醒,又驚又怒。他立即召皇甫繼勳入宮答話,責其隱瞞軍情、流言惑眾、禦敵不力,下令處死。皇甫繼勳剛被推出宮門,儈子手還沒動手,聚觀軍士就侯景被人吃掉之後,又一個被吃掉的人。六月,盧絳援軍到達潤州,發覺劉澄有降宋之意,急忙率部退出城外。李煜聞報大驚,下令盡誅其家。

潤州失守,金陵門戶洞開。吳越軍很快進抵金陵城下,與宋師東西合勢,圍攻金陵。

突生轉機 趙匡胤萌生退意,聽了一人之言又改了主意

正當李煜憂心如焚的時候,趙匡胤對是否繼續攻伐金陵也產生了動搖。趙匡胤確定的作戰方針是“切勿暴掠生民;務廣威信,使自歸順,不須急擊”。結果,宋軍圍困金陵數月,仍未攻下。975年七月,南方進入酷暑季節,氣候溼熱,士卒疾疫多發。南唐採取“堅守防禦以老宋師”的戰略目的初顯。趙匡胤萌生退兵之意,派遣李穆護送李煜之弟李從諡回南唐,帶去手詔,催促李煜來降;命吳越王錢俶軍退回杭州;命曹彬率軍退屯廣陵(今揚州),休養士馬,以為後圖。參知政事盧多遜力奏應當繼續圍攻金陵,可趙匡胤不聽。

南唐似乎有望暫時保住小命,但國運竟斷於一件小事。當時,北宋有個叫侯陟的朝廷外派官員,因索賄受賄、剋扣軍餉被部屬揭發。他從揚州逃回汴京,部屬仍不依不饒,追到汴京告狀。侯陟與盧多遜關係不錯,向其求救。盧多遜提出一個條件,要他去向宋太祖講講江南戰況,說服皇帝繼續進攻金陵,萬萬不可退兵。侯陟一到就大聲說:“江南平在旦夕,陛下奈何欲罷兵,願急取之,臣若誤陛下,願夷三族。” 宋太祖屏退左右,“升殿問狀”,對外表示是審訊他,實則把江南戰況問了個明白。趙匡胤於是決定繼續圍攻金陵,並赦免了侯陟之罪。

南唐滅亡 趙匡胤拒絕緩兵圍攻金陵,李煜投降

李煜求和不成,只好進行最後一搏。他命南唐大將朱令贇率領15萬大軍從江西湖口出動,增援金陵。宋軍將領王明屯兵獨樹口(今安徽懷寧縣附近),在江渚中豎立許多長木杆,偽裝成戰船檣桅疑敵。見宋將王明、劉遇二將率領船隊來攻,朱令贇軍以大木筏澆油點燃,向宋軍發動火攻。宋軍劉遇部前鋒躲避不及,士兵紛紛跳江,被燒死淹死很多。這時忽然風向大轉,颳起北風,濃煙烈火反燒南唐水軍。王明、劉遇部乘勢反攻,南唐水軍大敗,朱令贇被烈火燒死,南唐水軍在皖口(今安徽懷寧縣西十五里)全軍覆沒。

十一月十二,曹彬大軍從三面圍攻金陵,李煜親率5000兵夜襲宋軍北寨,未果。軍機緊迫得大文學家李煜都親自領兵上陣。月中,曹彬派人對李煜說:“此月廿七日,城必破矣!宜早為之所(早作打算,留有後路)。”李煜雖知城必不保,但又以為金陵城牆堅固,豈有計日而破之理。

為遷延時日,李煜與曹彬約定,先派其子李仲寓入朝。曹彬派人催促,李煜推脫道:“仲寓趨裝(行裝)未辦,宮中宴餞(踐行)未畢,廿七日乃可出也。”曹彬旋又派人對李煜說:“若廿六日出,亦無及矣!”李煜不從。廿七日,宋軍破城,守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在巷戰中戰死。李煜奉表投降。至此,南唐滅亡。

一直以來,南唐開國之君李昪究竟是李唐宗室中何人的後裔唐玄宗之子永王璘,《新五代史》記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恪,《蜀後主實錄》又記為唐嗣薛王,《江表志》認為是唐鄭王元懿,《資治通鑑》則認為是吳王恪。不過無論是永王璘、建王恪,還是薛王、鄭王,皆有史料出處可查,唯獨吳王恪完全無史料出處。就連《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本人,也只能在《通鑑考異》中將南唐以永王璘、建王恪、嗣薛王等人為祖先的史料出處全部羅列了一遍,卻完全錄不出是哪一條原始史料記載了南唐為吳王恪後裔一事。

考異曰:周世宗實錄及薛史稱擶唐玄宗第六子永王璘曲裔,江南錄雲憲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孫。李昊蜀後主實錄雲:「唐嗣薛王佑柔為嶺南節度使,卒於官,其子知誥流落江淮,遂為徐溫養子。」吳越備史雲:「擶本李恪、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志、李志生李榮,李榮則是李昪的親生父親。

值得一提的是,為李從謙撰寫墓誌的胡宿也是北宋人,不僅與李從謙同籍,更與李從謙之子友善,可謂是對李家知之甚深。所以清朝李慈銘曾在《越縵堂讀書記》中點評道:“此志明言憲宗子建王之後,則五代史諸書謂託於太宗子吳王恪者,皆風影無據之詞。”李從謙作為南唐的直系後代,距烈祖李昪尚不出三代,而親自認建王恪為祖,可見南唐實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恪之後裔,乃是確鑿無疑的。


長相思·一重山

【原文】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麼遠,天是那麼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

註釋

(1)《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調有幾種不同格體,俱為雙調,此詞為三十六字體。

(2)重:量詞。層,道。

(3)煙水:霧氣濛濛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雲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4)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5)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6)簾:帷帳,簾幕。

(7)風月:風聲月色。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作品賞析】

《長相思·一重山》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小令,《新刻註釋草堂詩餘評林》在詞調下題作“秋怨”。這“秋怨”,便是統貫全詞的抒情中心。雖然通篇未曾出現“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 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裡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

上片寫她望中所見之景。那遠行在外的徵人而今身處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鄉的路上呢,懷著這種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時地企足遙望,希望能夠有所發現。可是,進入視野的除了重重疊疊的山嶺峰巒外,還有的就是遼闊高遠的青冥和天際處的迷離煙水了。第三句描寫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圖,層次極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

這一切都是跟著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寫主人公越山過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需注意的是,“煙水寒”的“寒”,並非僅僅用來形容“煙水”,而且還曲折傳出了思婦的心理感覺。正因為久望不見,更添哀傷,心頭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則目中所見,自然皆帶寒意了。上片結句說她“望盡天涯路”而無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經意地掃視周遭景物,瞥見不遠處有楓葉如火,灼人眼目。這使她猛然想起: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啊?“相思”一詞的出現,使得詞旨豁然顯現。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耐人尋味

下片便順著“相思”折入,著重刻畫她的心理活動,寫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開,菊花殘”,用短促、相同的句式,點出時間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緊連著的“塞雁高飛人未還”,可視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觸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歸,那飄泊在外的遊子為什麼還見不到他的蹤影呢?用雁知“歸”來反襯人不知“還”,就更深一層地表現出了她的內心怨苦。怨恨儘可以怨恨,但它畢竟是產生於“相思”基礎上的,如今良人未還,說不定他碰上了什麼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風疾。這些想法湧上心頭,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餘,又深深地為他擔憂起來了。“一簾風月閒”,刻畫出了思婦由於離人不歸,對簾外風晨月夕的美好景緻無意賞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鈴》詞寫一對戀人分別後的意緒說:“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含意正與此同。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對思婦的外貌、形象、神態、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側重於表現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現其胸中之情,用筆極其空靈。李煜詞的語言錘鍊功夫很深,他善於用單純明淨、簡潔準確的語言生動地再現物象,展示意境。這個特點在該詞裡也有鮮明的體現,象“山遠天高煙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豐富,立體感強,境界闊遠,並且景中蘊情,耐人尋味。

【名家評價】

清末著名詩人俞陛雲:此詞以輕淡之筆,寫深秋風物,而兼葭懷遠之思,低迴不盡,節短而格高,五代詞之本色也。

明朝李廷機在《新刻註釋草堂詩餘評林》中評價道:句句有怨字意,但不露圭角,可謂善形容者。

明朝李於鱗《南唐二主詞彙箋》:因隔山水而起各之思,為對楓菊而想後人之歸。怨從思中生而怨不露,是長於詩者。

作者介紹

李煜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並於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趙匡胤兵臨城下時李煜在做什麼?李煜的祖先是唐憲宗之子李恪嗎?


  • 本 名
  • 李煜
  • 別 稱
  • 南唐後主,李後主,詞帝
  • 字 號
  • 字重光
  • 號鍾隱、蓮峰居士
  • 所處時代
  • 五代十國
  • 民族族群
  • 漢人
  • 出生時間
  • 937年7月7日(舊曆)
  • 去世時間
  • 978年7月7日(舊曆)
  • 主要作品
  • 《南唐二主詞》
  • 主要成就
  • 詩詞、書法
  • 在位時間
  • 961年—975年
  • 在位年數
  • 15年
  • 籍 貫
  • 彭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