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才是宋神宗心中永遠的刺,才是王安石被廢的根源

這句話才是宋神宗心中永遠的刺,才是王安石被廢的根源

你可以欺負我,但不可以欺騙我。

宋神宗和王安石聞名史冊,不僅是因為二者以君、臣被宋史記錄,而是因為二者進行了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俗稱北宋“王安石變法”。奇異的是,最後“熙寧變法”失敗,神宗尤不失為欲有作為的明君,而王安石卻成為萬人唾棄的誤國賊子,直到近現代才從歷史的滾滾罵名中艱難爬出。

歷來說道王安石變法失利,人們都說根源是“危及守舊派的根本利益,同時變法用人不當,民怨四起所致”。長期以來,這也是歷史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但是我一直疑惑,問什麼商鞅功成後身死,而王安石功未成身也廢了呢?直到有一天,我在讀了《列子·說符》的一則寓言後,重讀《宋史·王安石傳》才有所頓悟。王安石被廢的根本原因是神宗的厭棄,而這最後僅是因為一句話四個字—“無使上知”。

首先,讓我帶大家梳理一下王安石在宋神宗一朝的經歷吧。

————————————————————————————————————

熙寧元年

四月,始造朝。發生了登州婦人殺人案,“朝議皆當之死,安石獨援律辨證之。”

熙寧二年

二月,拜參知政事,提出“變風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神宗罷斥一批大臣為變法開道。

熙寧三年

十二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春,京東、河北有烈風之異,民大恐。(災異)

帝曰:“民言合而聽之則勝,亦不可不畏也。”(神宗產生懷疑)

靈臺郎尤瑛言天久陰,星失度,宜退安石。(災異)

文彥博言市易與下爭利,致華嶽山崩。(災異)

熙寧七年。

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對朝嗟嘆,欲盡罷法度之不善者。((用災異告發)示警)(神宗開始動搖,並決定付諸行動!)

安石曰:““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此不足招聖慮,但當修人事以應之。”

帝曰:“此豈細事,朕所以恐懼者,正為人事之未修爾。”

鄭俠繪流民圖,說:“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災異)

俠又坐竄嶺南。(民間暴動)

二太后告狀說:“安石亂天下。”帝亦疑之,遂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自禮部侍郎超九轉為吏部尚書。(首次罷相)

十月,彗出東方,詔求直言,及詢政事之未協於民者。(災異)

惠卿出王安石私書曰:“無使上知”者。帝以示安石,安石謝無有。

安石之再相也,子死,尤悲傷不堪,力請解幾務。上益厭之,罷為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以上節自《宋史。王安石傳》)

—————————————————————————————————————

看了王安石在神宗朝的經歷,是不是很精彩啊。這裡我只截取了宋史·王安石傳的片段而已。原文更精彩,王安石可謂與天鬥,與人鬥,堪稱“聖鬥士”!

你會說:還是天怒人怨啊!和歷史老師教的一樣啊。

朋友,別忙!再來看看《列子·說符》的這篇小故事吧。請看,“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鄰人父因請以為薪。其人乃不悅,曰:‘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 若此其險,豈可哉?’”

故事很短,意思也很淺顯,但也很深刻。大概是說:一個人家有棵枯死了的梧桐樹,他鄰居家的老人說枯死了的梧桐樹不吉祥,那個人惶恐地把梧桐樹砍倒了。鄰居家的老人於是請求要這棵樹當柴燒。那個人很不高興,說:“鄰居家的老人原來僅僅是想要我這棵樹當柴燒才教我砍倒樹的。他和我是鄰居,卻這樣陰險,這怎麼能行呢?”

讀完這個小故事,請你再看看呂惠卿告發王安石私信上說的“無使上知”這四個字,其實這四個字意思更淺顯,那就是“不要讓皇上那個知道”。說白了,就是二人合夥陽奉陰違在背後搞小動作套路宋神宗。怎麼樣,出冷汗了吧,明白呂惠卿的聰明與陰險了吧。

“不要讓皇上知道”,這句話被神宗知道了。雖然王安石矢口否認,但是意義已經不大了。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感受,有人說你笨,罵你,甚至打你。你一定非常氣憤,心理觸動卻未必很大。但是有兩個人合夥騙了你,表面還說為你好,後來你知道了,你會什麼感受?對頭。你會非常生氣,甚至怨恨。太欺負人了,你可以騙我,我忍了,但是你竟然套路我,這不是侮辱我智商嗎?!

所謂““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就是說“給的東西不在多少,在於是否雪中送炭;結怨不在深淺,在於是否傷心。”

怎麼樣,如果你是宋神宗,發現王安石在一直套路自己,在陽奉陰違地背地裡搞小動作。我想,“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句詩在神宗心中最應景,此時除了怨也只能有恨了。

所以“無使上知”一出,無論王安石承不承認,宋神宗心裡的刺是埋下了。難怪這件事後《宋史》用了“上益厭之”四個字作為下文,看來當神宗看到這四字那一刻時就“上厭之”了吧。

(個人自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