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流民圖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流民圖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清明上河圖

也許面對流離失所、賣兒賣妻的一眾流民,只有宋神宗的眼淚才是真的,至於變法派和守舊派更多考慮的還是其背後的政治博弈。

  • 拗相公和司馬牛

拗相公和司馬牛,前者指王安石,後者指司馬光,他們分別是變法派和守舊派的領袖,至於這兩個外號,是時人根據他們的性格給取的,真可謂名至實歸。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對於變法,王安石是堅決要進行到底的,而且他堅信自己的政策都是正確的,他自信自己站在了最高層。可事實是他的很多改革內容都是存在問題的,然而對於別人的忠言他統統不聽。無論是蘇東坡提意見,司馬光提意見,還是韓琦提意見,只要與自己的看法相左,最後都遭到了貶謫。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流民圖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清明上河圖

也許面對流離失所、賣兒賣妻的一眾流民,只有宋神宗的眼淚才是真的,至於變法派和守舊派更多考慮的還是其背後的政治博弈。

  • 拗相公和司馬牛

拗相公和司馬牛,前者指王安石,後者指司馬光,他們分別是變法派和守舊派的領袖,至於這兩個外號,是時人根據他們的性格給取的,真可謂名至實歸。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對於變法,王安石是堅決要進行到底的,而且他堅信自己的政策都是正確的,他自信自己站在了最高層。可事實是他的很多改革內容都是存在問題的,然而對於別人的忠言他統統不聽。無論是蘇東坡提意見,司馬光提意見,還是韓琦提意見,只要與自己的看法相左,最後都遭到了貶謫。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王安石圖

王安石當權時,反對變法無效後司馬光閉門不出,潛心修著史書。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繼位,司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拜相,開始廢止新法,清算變法派。剛開始還是本著糾正新法錯誤的出發點,發展到後面則是無論正確與否,統統廢除,凡是新法提倡的,全部都要反對。甚至連本陣營的蘇東坡提出正確意見也遭到了貶謫。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流民圖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清明上河圖

也許面對流離失所、賣兒賣妻的一眾流民,只有宋神宗的眼淚才是真的,至於變法派和守舊派更多考慮的還是其背後的政治博弈。

  • 拗相公和司馬牛

拗相公和司馬牛,前者指王安石,後者指司馬光,他們分別是變法派和守舊派的領袖,至於這兩個外號,是時人根據他們的性格給取的,真可謂名至實歸。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對於變法,王安石是堅決要進行到底的,而且他堅信自己的政策都是正確的,他自信自己站在了最高層。可事實是他的很多改革內容都是存在問題的,然而對於別人的忠言他統統不聽。無論是蘇東坡提意見,司馬光提意見,還是韓琦提意見,只要與自己的看法相左,最後都遭到了貶謫。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王安石圖

王安石當權時,反對變法無效後司馬光閉門不出,潛心修著史書。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繼位,司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拜相,開始廢止新法,清算變法派。剛開始還是本著糾正新法錯誤的出發點,發展到後面則是無論正確與否,統統廢除,凡是新法提倡的,全部都要反對。甚至連本陣營的蘇東坡提出正確意見也遭到了貶謫。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司馬光圖

而這兩位領袖的做法,基本代表了變法派和守舊派的做法,後來兩派輪番掌權,互相清算,朝廷人浮於事,做實事的人越來越少,搞黨爭的越來越多。

嗚呼哀哉,不知道神宗泉下有知,該會作何感想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知道那些在黨爭中不亦樂乎的士大夫們看到自己的豪言壯語會不會自慚形穢呢?


時勢造英雄,英雄難以造時勢

很遺憾,這位一心想著變法圖強,開創盛世的皇帝最終並沒能實現自己的盛世藍圖,反倒是落下了“宋名亡於徽宗,實亡於神宗時期黨爭”的罵名。變法之初心乃是追求盛世,結局卻是把北宋帶向了亂世漩渦。

漢初無為而治尚且可得文景盛世,而宋神宗,天性孝有,小心謙抑,不治宮室,不事遊幸,歷精圖治,最後沒能造就盛世還是非常可惜的。比起那些沉溺於花天酒地,是非不分,疏遠忠臣,閉塞言路的皇帝,你很難去說宋神宗不是一位好君王。對於這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圖強運動,史官說“帝終不覺悟,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筆者覺得這其實對宋神宗挺不公平的。

"

盛世難尋,這注定是亂世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在一片反對聲中開始了。

僅僅五年後,天大旱,久不雨,一位小吏鄭俠繪下《流民圖》冒死遞給宋神宗,這個一心想要變法圖強,造福於民的28歲小夥子看罷潸然淚下。緊接著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至此,這場變法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宋神宗開始動搖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力排眾議一直推行的新法帶領人們走向的到底是盛世還是亂世。

公元1074年,王安石首次罷相。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罷相,新法條令陸續被廢止。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公元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帶著鬱悶、遺憾,帶著他未實現的盛世夢永遠的離開了。也是這一年,宋哲宗即位,在高太后、司馬光等人的領導下,新法幾乎全部廢止,守舊派開始了對變法派的瘋狂反撲。此後兩派之間權力的天平反覆傾斜,黨爭之激烈甚至不亞於後來的明朝中後期。不過鬥來鬥去的結果是原本就內憂外患的北宋更加滿目瘡痍,痛苦的掙扎中等待著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一切都與宋神宗即位之初規劃的盛世藍圖背道而馳。

天下開泰,八方來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可的盛世,漢初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滿清康乾盛世,這些是實現了的,看得見的盛世自然有許多人去評說。然而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位君王和他未盡的盛世。


這個皇帝不好做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立宋,說是建立北宋,實際上也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中原這麼一塊地方,南面還有南唐,後蜀,南漢這些割據政權,北邊的燕雲十六州又被死死的攥在遼人手裡。比起前面皇帝開國,趙匡胤這種沒有流血犧牲自上而下的立國方式頗為獨特,或者說是一個奇蹟,但也正是因為前期沒有經歷流血,才為北宋留下了巨大隱患。後面經過太宗,真宗的一番折騰,非但燕雲十六州沒奪回來,反而吃了不少敗仗,最後又簽了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國大量金銀、布帛,茶葉,算是徹底給這個新生政權打下了“弱宋”的標籤。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北宋皇帝關係圖

至於仁宗,倒是一位難得糊塗的好皇帝,在位幾十年的時間裡北宋無戰事,他的難得糊塗的確讓自己過了幾十年的安生日子,但很多問題都是在這個時段開始積累,等到後面皇帝上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其中西夏就是在仁宗時期建立的,後來的事實證明真正折磨了北宋大半個時期的外傷不是遼而是這個西夏,所謂“西北望,射天狼”說的就是西夏。所有的這些都是宋神宗需要面對的外患。

宋太祖開國,為後世子孫立下三條規矩,核心之一就是不殺讀書人,從而奠定了北宋文人文官的崇高地位,為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立下不世之功。但往遠了看,這一重文抑武的國策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方面造成文官隊伍臃腫,一方面為了抑武又搞出禁軍制度,更戌制,不但造成軍隊數量嚴重過剩,而且戰鬥力低下,北宋每年要為這樣一支龐大的文武官員隊伍支出大量金銀。冗官、冗吏、冗兵,三冗之下,北宋財政年年入不敷出。低效率、財政赤字、沉重賦稅,凡此種種,是為內憂。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變法內容圖


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皇位傳至神宗,帝國機器儼然生鏽,換做一個糊塗皇帝,或者消極怠工,或者繼續混混度日,把問題留給下一位接班人就是。但神宗皇帝並不是這樣的人,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一心想要勵精圖治,雖不敢比肩堯舜,但也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盛世。於是就有了前文所說的那一幕,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在神宗的支持之下開始推行變法。

至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神宗一心一意地以為變法正在向自己嚮往的太平盛世靠攏,結果不但是變法慘遭失敗,而且黨爭的天平徹底失調,此後變法派與守舊派之間互相傾軋,爭著爭著,他們早就忘記了為蒼生立命的初心,一切以扳倒對方為準則。

  • 《流民圖》

1074年春,天久旱不雨,京城開封之外到處都是流民,莊稼歉收,稅賦沉重,一幅《流民圖》是當時底層百姓悲慘狀況的最真實的寫照。這裡面當然有新法的過失,但守舊派將這都歸因於王安石變法,接機將它作為扳倒變法的籌碼,除此之外對於賑災似乎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而王安石的表現讓人也很失望,面對哀鴻遍野的慘況,他用“災害總是常有”的說辭矇混過關,想的是怎麼應對政敵的彈劾,而非如何糾正變法出現的失誤,改善民生不堪其擾的事實。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流民圖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清明上河圖

也許面對流離失所、賣兒賣妻的一眾流民,只有宋神宗的眼淚才是真的,至於變法派和守舊派更多考慮的還是其背後的政治博弈。

  • 拗相公和司馬牛

拗相公和司馬牛,前者指王安石,後者指司馬光,他們分別是變法派和守舊派的領袖,至於這兩個外號,是時人根據他們的性格給取的,真可謂名至實歸。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對於變法,王安石是堅決要進行到底的,而且他堅信自己的政策都是正確的,他自信自己站在了最高層。可事實是他的很多改革內容都是存在問題的,然而對於別人的忠言他統統不聽。無論是蘇東坡提意見,司馬光提意見,還是韓琦提意見,只要與自己的看法相左,最後都遭到了貶謫。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王安石圖

王安石當權時,反對變法無效後司馬光閉門不出,潛心修著史書。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繼位,司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拜相,開始廢止新法,清算變法派。剛開始還是本著糾正新法錯誤的出發點,發展到後面則是無論正確與否,統統廢除,凡是新法提倡的,全部都要反對。甚至連本陣營的蘇東坡提出正確意見也遭到了貶謫。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司馬光圖

而這兩位領袖的做法,基本代表了變法派和守舊派的做法,後來兩派輪番掌權,互相清算,朝廷人浮於事,做實事的人越來越少,搞黨爭的越來越多。

嗚呼哀哉,不知道神宗泉下有知,該會作何感想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知道那些在黨爭中不亦樂乎的士大夫們看到自己的豪言壯語會不會自慚形穢呢?


時勢造英雄,英雄難以造時勢

很遺憾,這位一心想著變法圖強,開創盛世的皇帝最終並沒能實現自己的盛世藍圖,反倒是落下了“宋名亡於徽宗,實亡於神宗時期黨爭”的罵名。變法之初心乃是追求盛世,結局卻是把北宋帶向了亂世漩渦。

漢初無為而治尚且可得文景盛世,而宋神宗,天性孝有,小心謙抑,不治宮室,不事遊幸,歷精圖治,最後沒能造就盛世還是非常可惜的。比起那些沉溺於花天酒地,是非不分,疏遠忠臣,閉塞言路的皇帝,你很難去說宋神宗不是一位好君王。對於這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圖強運動,史官說“帝終不覺悟,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筆者覺得這其實對宋神宗挺不公平的。

宋神宗:盛世啊盛世,你還要我怎樣?

宋神宗圖

所謂時勢造英雄,而個人在歷史大環境下很難憑藉一己之力去成就時勢。最終沒能給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究其原因不在於到底該不該變法,事實上無論怎麼做,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和聲音出現,爭論的目的應該是採納正確的意見,君臣之間求同存異,力往一處使,而不是無休止的內耗,這才是盛世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是歷史中簡堂觀點君,專注宋史,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