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宋江 盧俊義 吳用 花榮 半壺老酒半支菸 半壺老酒半支菸 2017-09-04

大家對梁山好漢的事蹟,已經耳熟能詳,都知道在吳用的挑唆下,林沖火併了王倫,也知道如果晁蓋不是被暗箭射死——那一箭誰誰射的,至今成謎——不要以為晁蓋是個虛構的人物,在宋代個人筆記和詩文中,晁蓋是宋江之前的梁山的老大,也不叫托塔天王,而叫鐵天王晁蓋(詳見三十六人贊)。

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即使按照水滸傳的說法——這一點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宋江坐上了梁山頭把交椅,但是他的招安之心未泯,而朝廷對他的防範之心也不可能消除,下面的文章中,筆者不談史料,只談《水滸》,但是這演義和真實的歷史還挺一致,可能換做讀者諸君,也會像朝廷那樣決策,但是宋江肯定不會像諸君一樣為了兄弟肯犧牲自己。

其實在宋江招安的問題上,筆者倒是很贊同朝中奸臣的做法,雖然奸賊的小心眼兒令人不齒,但是卻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政治家的謀略,而且這種謀略,對大宋王朝和梁山好漢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這裡我們先要來看看朝堂上政治家的想法:首惡宋江必辦,脅從可以不問,把梁山人分別調開去,既免了梁山軍馬變成“宋家軍”,又能避免肅反擴大化,讓梁山上那些失足朝廷軍官乃至江湖好漢有一個新生之路,“分別調開了去”,意思是這些都是人才,只要合理利用,是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的,因為畢竟他們只是一時失足,真正要造反的,只有一個宋江(盧俊義造反是宋江栽贓)。

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其實傻子都能看得出來,宋江是鐵了心要投降的:“我們受了招安,得為國家臣子,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今日方成正果!”宋江所說的“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無外乎“要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殺人放火他躲在後面,受招安他是老大,官職自然最高。

於是宋江要招安的那張黑黑的熱臉,貼上了朝廷的冷屁股,就是捏著鼻子去宣讀招安聖旨的欽差,還故意斷錯句(其實未必是斷錯句),把“除(免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變成了“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這就把全部免罪變成了“首惡必辦脅從不問”,把宋江完全孤立了開來,要不是吳用鼓動花榮射死了欽差(讀詔天使),梁山當時就散夥了。

且看當時眾人的反應:魯智深武松等堅定反招安派沉默不語,關勝等前軍官喜形於色,倒是智多星吳用掉過頭來問花榮“將軍且看如何”?

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實際上花榮不是將軍(知寨,校尉級),叫將軍,意思是幹掉老宋受招安,你就是將軍;而且吳用也不敢問關勝(失節是迫不得已),也不敢問林沖(林沖一心要回到體制內,甚至可以用老婆換),更不敢問魯智深武松,因為這倆人會弄死他——你立什麼牌坊,不就是想賣了老大自己求得一個富貴嗎?

所以說武松魯智深,出賣宋江而謀求富貴的事情是幹不出來的,這事就吳用能幹出來,而花榮在兩可之間,所以吳用才問花榮而不是別人,李逵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他剛被公孫勝的師傅嚇破了膽,萬一掄起斧子把吳用砍成兩半,也不是不可能的——這事還用問?

幸而或者不幸的是花榮也是一根筋,居然一箭就把傳旨欽差給射死了,這也許就是花榮最後自殺的伏筆——殺欽差,十惡不赦,而且是在兩國交鋒不斬來使的情況下。

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讀者諸君因該明白,當年大宋朝廷雖然奸佞橫行,但是這些奸佞手段實在高明,這句“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堪稱經典,宋江是要殺掉的,連盧俊義都不殺,大家自然沒事,這很有“急封雍齒”的風範。

其實從那一天開始,梁山就已分崩離析,想招安的前朝廷軍官及想做官的山賊水寇會想:宋大哥不是為我們謀前程嗎,為什麼不肯犧牲自己?

而不想招安的人已經知道,招安也“不濟事(魯智深語)”,洗白這是不可能的。

於是想招安的因為宋江不肯犧牲自己而心懷怨恨,不想招安的人也不願意跟著宋江這個慫貨混了,只有吳用花榮李逵跟宋江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所以才會跟朝廷討價還價,而他們的籌碼,是一百兄弟的性命:“等這廝引將大軍來到,教他著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本可成功 虛偽的宋江不肯犧牲自己成全兄弟

宋江吳用不知道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道理嗎?豬都知道,但是他們一定要打,這不禁讓人想起商人或者孔老二的原則:待價而沽,而宋江和吳用跟朝廷做買賣的本錢,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好漢們的鮮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