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靖康二年(1127年), 金滅北宋。金軍擄獲宋徽宗、宋欽宗等三千多宗室貴戚及大批財物典籍北歸。

從此宋徽宗、宋欽宗等人就被囚在金國,自死不得歸國。

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雙方戰爭告一段落。

紹興和議後不久,宋高宗母親韋氏和已死去的宋徽宗靈柩以及長期被金扣留的宋使等皆被遣送回朝。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宋徽宗宋欽宗

但是這裡並不包括還活著的宋欽宗。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欽宗死,直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高宗才獲知死訊。

但是宋高宗仍沒有迎回欽宗靈柩,甚至當金人主動要求送回欽宗靈柩時,仍被成為太上皇的宋高宗拒絕。

為何宋高宗不迎回欽宗,即便是他的靈柩呢?


紹興和議時,宋欽宗還活著,此時南宋為何不迎回欽宗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宋高宗和權臣秦檜都不願意看到欽宗回來。

紹興和議後,宋欽宗是高興的,盼望著能回到宋地。

正史中,沒有記載宋欽宗此時的情況,但是文人筆記為我們留下了相關資料。

南宋周密的《齊東野語》中記載道:“先是,太母(高宗母韋氏)歸自北方,將發,得與天族別。淵聖(欽宗)偃僵臥車前,泣曰:‘幸語示相歸我, 處我一郡足矣。’”

高宗母親韋太后在回宋前,與其餘被俘的皇族告別,宋欽宗哭著對韋太后說,希望韋太后回去對丞相秦檜說,迎回他,給他一郡生活就可以了。

周密的這個記載是引自和議後南歸的宋使張邵故事,當時張邵就在旁邊,“聞之,痛憤。”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宋欽宗

宋代無名氏留下的《朝野遺記》也有類似的記載:

“和議成,顯仁後將還,欽廟挽其輪曰:‘蹛蹛,第與吾歸,但得為太乙宮主足矣,無他望於九哥也。’後不能卻,為之誓曰:‘吾先歸,苟不迎若,有瞽吾目。’”

從這兩則史料可見,宋欽宗是希望南歸的,而且他也深知自己南歸的阻礙在於弟弟高宗,主動表示對皇位沒有想法了,不會和高宗爭奪皇位,只希望得一“太乙宮”或一地終老。

作為皇帝,即便是亡國之君,宋欽宗對問題的洞察仍舊是清晰的,他看出了高宗的想法,當時的大臣文人也看出了高宗的想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筆記記載。

但是即便這樣,宋高宗對欽宗南歸還是不鬆口的。

既然坐上了皇位,即便是佔了大便宜坐上的,又豈能主動挪開屁股。

除高宗外,實權人物秦檜也反對迎回欽宗。

紹興十三年(1143年),自北南歸的張邵“遺秦檜書,言金有歸淵聖及宗室諸王意,

勸其遣使迎請。”

結果呢?結果是“檜寢怒之”。

同一年,金朝遣使來宋,索要趙彬等三十人的家屬去金,而剛剛南歸的洪皓向朝廷建議“侯淵聖皇帝及皇族歸乃遣。”

結果仍是“秦檜大怒”。

很快,張邵和洪皓這兩個剛剛南歸的英雄就被朝廷貶黜遠地。

秦檜的怒,一是在於迎合高宗之意,二是保住自身相位於權勢。

宋高宗內心深處是不願意迎回欽宗的,但不能明顯地表露出來。顧忌民情輿論他至少要做做官樣文章的。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宋高宗派遣巫伋為祈請使出使金國。巫伋在見到金主完顏亮時的一番對話顯得意味深長。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完顏亮

完顏亮先是“問所請者何來?”

“伋首言,乞修奉陵寢。”

巫伋回答,來請修在河南的帝陵。

完顏亮“令譯者傳言,自有看墳人”,拒絕了巫伋的請求。

巫伋這時又提出了第二個請求,“伋第二言,乞迎請靖康帝歸國。”

完顏亮來了興致,饒有興趣地“令譯者傳言,不知歸後甚處頓放?”

完顏亮想知道南宋如何安頓回國後宋欽宗。

伋第三言,本朝稱皇帝二字。”

巫伋說,回去後稱皇帝。

完顏亮笑了,“又令者傳言,此是汝中國事,當自理會。”

巫伋“唯唯而退,以待辭而歸。”

巫伋和完顏亮的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很多信息。一是巫伋此次出使金朝第一任務是“乞修奉陵寢”,哪知被完顏亮回絕。

接下來,巫伋才有第二言“乞迎請靖康帝歸國”,很明顯巫伋面對完顏亮“甚處頓放”的疑問時的回答“稱皇帝二字”並不是代表宋高宗的意思,很可能是巫伋自己的個人想法。所以當完顏亮一句“汝中國事,當自理會”,巫伋醒悟過來,以“待辭”——要等待高宗旨意的藉口歸國。

而且從巫伋這次出訪來看,金朝並沒有拒絕送回欽宗的意思。只是巫伋這一“待辭”就不見了音信,宋高宗再沒有提及此事,可見宋高宗並不是讓巫伋真的請歸欽宗。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北宋帝陵分佈圖

在《金史》中也記載了巫伋的此次出使,“宋使奉表祈請山陵地”。

也就是說南宋在國書中只提了祈請修陵寢的事,這也和巫伋的“首言,乞修奉陵寢”吻合。

至於巫伋的第二言,國書中壓根沒有提,是南宋的次要任務,表表意思,回去好對輿論交代。至於巫伋的第三言則完全出乎巫伋的預料,巫伋沒想到完顏亮有鬆口的跡象,頓時就失了方寸,回答失措。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這次巫伋出使提及迎回欽宗只是一場表演,是一場鬧劇罷了。

巫伋這次出使後,南宋再無迎回欽宗的行動,估計被完顏亮的鬆口嚇住了。

直到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欽宗死,然後又過五年,紹興三十一年宋高宗才獲知欽宗的死訊。

乾道六年(1170年),南宋遣范成大使金求歸陵寢之地,金世宗不但答應了,而且還提出“歸欽廟梓宮”。

當范成大帶回這一消息時,南宋朝廷的表現更有意思了。

此時宋高宗已經禪位孝宗,但是仍把持著朝政。

聽到金世宗主動提出送歸欽宗靈柩的消息後,宋高宗立刻慌了,立刻派遣趙雄出使金國,提出拒絕遷回欽宗靈柩,同時也不遷其他陵寢了。

這一下金世宗生氣了。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金世宗

金世宗對趙雄說道:“向來初講和日,宋朝來祈請徽宗靈柩,已送還了。今再講和,宋國自當來祈請欽宗靈柩,父子同葬,以時奉祀。去年使來,卻妄請鞏洛山陵,上國止許奉遷, 並許一就發還欽宗靈柩。上國已令搬取在此,侯來報聞。

人家金朝已經把宋欽宗的靈柩搬來了,就等南宋來人取了,現在南宋卻說不取了,這不是耍我麼,金世宗如何不生氣呢?

金世宗指責南宋道:“今因聘使來,輒附書稱‘久安陵寢,難以輒遷,及靖康靈柩亦難獨請。’向來已許遷送,今返辭以為難,於義安在?”

南宋的行為連金世宗都看不下去,斥責“於義安在”。


如果宋欽宗活著,宋高宗出於私心拒絕迎回欽宗尚可以理解。

那為何欽宗已死,甚至是金朝主動提出送回欽宗靈柩宋高宗仍舊拒絕呢?

其實還是私心,還是帝位問題。

不管是活著的宋欽宗還是死了的宋欽宗,只要回到南宋,先不說活著的宋欽宗會不會重奪皇位,就說如何在禮儀上對待宋欽宗就是宋高宗頭疼的一個問題。

宋高宗的皇位繼承自哥哥宋欽宗還是父親宋徽宗呢?

這個事關正統。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宋高宗

宋高宗給出的答案是:自己的帝位傳承自父親徽宗。

這就已經將哥哥欽宗排除在外了。

在欽宗剛死時,高宗沒有迎回欽宗就已經說明這個問題,就更不用說死後十餘年了。

迎回靈柩若是葬入帝陵,就等於承認欽宗的帝位,這又置高宗於何位?

高宗辛苦幾十年確立的皇位正統豈不是徒勞了?

所以不迎回欽宗靈柩和不迎回活著的欽宗是一個道理。

可憐的欽宗在宋朝連個以皇帝身份的安葬之地都沒有。

我們再回到無名氏留下的《朝野遺記》上。

金世宗怒斥南宋:主動送還欽宗靈柩,已從墳中挖出,宋高宗卻不要

佚名的《朝野遺記》

高宗母親韋太后對面宋欽宗的請求發誓道:“吾先歸,苟不迎若,有瞽吾目。”

結果,韋太后回去不久就雙目失明瞭。很明顯,她沒有完成自己的誓言。

韋太后失明後,太醫束手無策,後來有一個道士前來為太后治療。

“有道士應募,中貴導之入宮,金針一揆,左翳脫然而復明。”

韋太后大喜,希望道士把她右眼也治好,定有厚賞。

道士笑曰:“後以一目視,足矣。以一目存誓,可也。”

道士只治好韋太后的一隻眼,留一隻眼“存誓”——讓她記著對宋欽宗所發的誓言。

《朝野遺記》的記載雖有因果報應的宿命論色彩,但也反應了民間對宋高宗不迎回宋欽宗的不滿,更清楚宋高宗不迎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