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推翻曹爽的五個關鍵步驟

曹操死後一年,曹操的兒子曹丕便篡奪漢位,隔年,劉備在西川自立為皇、孫權則前後皆自稱為吳王。天下劃分為三國,東吳雖面積不比魏國小,但在文化、經濟方面均無法與魏國比擬,而西蜀又更無力與兩國比肩。

雖然國力強弱差異甚大,但三國的平衡仍持續了數十年,因為每國內部都存在著更多迫在眉睫的問題。此外,吳國有遼闊的長河保護、蜀國則有海山撐著……魏國因不擅長水師而無法攻打吳國,又因地形問題無法立即攻下蜀國,且害怕吳國從背後偷襲。

魏文帝曹丕僅在位7年便逝世。其子曹叡繼位,號為魏明帝。明帝奢侈荒淫,使得國內政治敗壞。在遼東,公孫言起義謀反,明帝便派司馬懿去平亂。由於此戰,魏國的兵權全都掌握於司馬懿手中。明帝在位13年因重病去世,皇位被傳給了年幼的曹芳。

擊退了諸葛亮的襲擊後,司馬懿以功臣之姿回到朝廷。明帝曹叡非常信任他,將他封為大將軍。在曹叡去世前,他委託了司馬懿及曹爽幫忙輔佐他的幼子曹芳。


司馬懿推翻曹爽的五個關鍵步驟


當時,魏國的權力由司馬懿與曹爽共同擁有。然而,憑藉著政治手段,曹爽逐漸架空了司馬懿的所有實權,常不經司馬懿的同意便自作主張。在名義上,司馬懿仍是軍隊的領導者,但在朝堂上卻是「有名無實」。曹爽獨握了所有權力。

247年,司馬懿告病,上請回鄉養病。但曹爽一直警惕著他。曹爽派自己的得力助手李勝擔任次史京州,去司馬懿住處試探他的態度。當李勝到達時,只見司馬懿顫抖著伸手拿衣服,可衣服卻從他手中滑落,落到地上。司馬懿又向僕人示意,表示他想用膳。僕人拿來一碗粥,司馬懿舀了一小口吃,但大部分的粥卻從他的嘴角流出,一路流至胸口。

眼見這場景,李勝心裡非常高興,他認為司馬懿已經成為一個廢物,沒什麼好忌憚的。接著,司馬懿還刻意裝傻,故意三次讀錯李勝任職的地方。然後,他還叫來兩個兒子,司馬師及司馬昭來留下遺言。李勝完全相信司馬懿就快因病而死。

回來後,李勝連忙去向曹爽報告他所見到的全部事情。曹爽聽了後非常高興,從而更不把司馬懿放在眼裡,更加肆無忌憚。但這也是他大難臨頭的時候。

249年,司馬懿出手,他利用曹爽護駕曹芳祭拜先帝曹叡時,在京城發動了戰爭。他關閉洛陽所有城門,派人向曹芳送信,揭穿曹爽的惡行惡狀並請求曹芳處置。


司馬懿推翻曹爽的五個關鍵步驟


曹爽非常恐慌,不知該如何是好。謀士桓範勸曹爽帶著曹芳奔走到許昌,然後集結各地將領反攻司馬懿。但曹爽猶豫不決,怕東怕西。最後,曹爽天真地相信司馬懿的勸降(承諾保留曹爽所有職位)。但沒想到,司馬懿根本不守承諾,下令因輕君之罪株連曹爽九族。

司馬懿篡位魏帝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他精湛的演技和曹爽所犯下那政治家最大的錯誤……不管什麼時代,無論是東方或西方。自從曹爽有:「這個死老頭重病將死,我就沒什麼好擔心了。」的念頭開始,他就輸了。因為曹爽錯了,在李勝回去後,司馬懿就「從閉關狀態,突然復出回來帶軍」並從那時起便準備出手。

司馬懿推翻曹爽的計劃非常具膽識且聰明。該計劃可以看到五個關鍵步驟:

第一個步:做「隱身之龍」,與其擺出龍的姿態,不如示弱隱藏起來,讓別人相信他只是一條蛇。司馬懿裝病扮老,掩飾自己的力量以矇蔽曹爽的眼睛。讓曹爽上鉤以為司馬懿不值得擔心了,從而產生驕傲,不再處處警覺,放鬆防備。

第二個步:司馬懿等待適合的時機,做出決定。趁敵人毫無防備時全力出擊,他這麼做,縱使敵人再強大,也會因措手不及而無法即時做出反應。當曹爽和明帝離開京城時,這就是「時機」,司馬懿迅速果斷地實行自己的計劃。這被稱為「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

第三個步:在控制兵權之後,名正言順(幫助皇帝除去奸臣,而不是篡位),司馬懿運用心計收拾了曹爽。司馬懿還讓曹爽以為他只是想減少自己手中的軍權,而不是想殺死自己。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司馬懿做出了非常明智的取捨,消滅敵人不急於一時。

第四個步:為了不讓明帝聽信曹爽,司馬懿使用離間計,上表給明帝以安其心。該奏表的內容是傾訴曹爽狼子野心想搶奪魏國王位,而司馬懿在京都的行動都只是為了保護王位而已。因此當桓範力勸曹爽與皇帝至許都起兵打司馬懿,明帝才絲毫不同意,使得曹爽被逼上絕路。

第五個步:雖然使曹爽兄弟不知所措了,但司馬懿仍怕曹爽兄弟聽從桓範的話,使政治變故成為內戰,對其造成不利。因為內戰不僅耗兵損將,而且難免會走漏消息讓吳、蜀兩國有機可乘。於是,司馬懿才召許允、陳泰去當說客,後來還派尹大目來破桓範的計和誘曹爽中計。


司馬懿推翻曹爽的五個關鍵步驟


司馬懿與曹爽間的鬥爭勝負取決於兩人掌握機會的能力。司馬懿最終扳倒曹爽、篡位成功,但此一計劃無疑是:「以少勝多,以小勝大,以簡單克服困難。」若曹爽聽從桓範,死不投降且處事果斷的話,司馬懿將遭遇更多的困難;相反,如今曹爽直接投降司馬懿,這讓司馬懿簡直豪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得勝利。後來,直到夏侯霸與姜維聯絡,魏國內部情勢才穩定下來。

曹操歷經困難才成立魏國,而司馬懿卻用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把魏國所有基業全收攏在自己手中。這也就是英雄造時勢與時勢造英雄的規律。曹操造出時勢,但時勢又造出司馬懿。

司馬懿的軍事能力遠不及曹操與孔明,但當曹操與孔明雙雙去世後,司馬懿便是軍事及政治的冠軍。由於司馬懿耐心等待機會,時間沒到就不出手,所以司馬懿才能獲得勝利。而當有把握成功時,司馬懿才進攻,而且是全心全力地進攻,因為兵事貴於神速!

司馬懿很害怕曹操的謀略和猜忌心,所以當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從未表現出自己的野心。但曹操常跟親近人說,司馬懿有「狼顧」相,意思是回頭看但身體不動,像一隻狼一樣。有個故事是這樣的,某天曹操叫司馬懿來,讓他走到自己前面,然後下令讓他回頭。果然,司馬懿回頭了但身體卻絲毫不動。曹操跟自己的兒子曹丕說:「司馬懿不是寧願在別人手下的人。」後來,司馬懿逐漸養成了自己的勢力,果然顛覆曹魏,成立晉朝。

儘管懷疑,但由於知道忍耐所以司馬懿才能度過一切,讓曹丕從防備到重用。總之,司馬懿的成功包括兩個因素:時勢和忍耐。時勢造出英雄,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就難以成大事;由於忍耐,司馬懿才儲存了很多元氣、智力,不像諸葛亮全被耗損光。雖然才能不及諸葛亮,但因為這兩個因素,使得他最終的成就遠大於諸葛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