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司馬懿 諸葛亮 三國演義 曹真 魏延 考試路上的加油站 2018-12-11

文章來源 文史會 解密檔案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司馬懿179年生,諸葛亮181年生,司馬年長2歲,但諸葛234年(建興十二年二月)死,享年54歲;司馬懿這以後又活了18年,251年(嘉平三年)死,享年72歲。

另外諸葛亮28歲被劉備請出山,司馬懿30歲被曹操強制出仕,同在公元208年,只是天命難料武侯過勞早歿。

司馬懿vs諸葛亮,用最真實歷史告訴你誰更厲害?

司馬懿vs諸葛亮,

三國時期最頂級的對決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司馬懿可謂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一部《三國演義》讓諸葛亮神一樣的存在於後人的腦海裡,而那個總是“手下敗將”的司馬懿也“沾光”跟著“火了”。

其實真實的歷史是:諸葛亮確實是一位牛人,治國有方,治軍有道,絕對的棟樑之才,但是並沒有達到“神”的級別,《三國演義》確實把諸葛孔明(諸葛亮字孔明)神話了。

而司馬懿也不完全是手下敗將,很多時候司馬懿展現出來的軍事能力要強於諸葛亮,且成功地遏制諸葛亮的多次北伐。甚至可以大膽的揣測,假如不是司馬懿vs諸葛亮,諸葛亮真有可能北伐成功,所以說《三國演義》確實“黑了”司馬仲達(司馬懿字仲達)。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不過無論演義還是正史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司馬懿vs諸葛亮是一樣一樣的精彩絕倫。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北方曹魏實力最強,佔據的地盤也最大,而西南偏於一隅的蜀漢實力最弱,地盤也最小。而諸葛亮在明知本國實力遠不及曹魏的情況下還執意北伐,是不是有“不自量力”的嫌疑?這是個誤區,就像《三國演義》誤導大家司馬懿比諸葛亮弱太多一樣的誤區,為什麼說這是個誤區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只考慮了蜀、魏之間的對比,大家別忘了東南還有一個吳國,當蜀+吳聯合起來對抗曹魏,那麼這種實力上的差距就不復存在。而且吳國人民也很聰明,完全明白脣亡齒寒,所以蜀、吳兩國一拍即合。

單從蜀漢方面來說,蜀漢的軍事實力真的沒有那麼弱,沒有“牛x”的金剛鑽,他諸葛亮哪敢攔這麼大的瓷器活?以諸葛孔明的智商,腳趾頭就能想明白,東吳是打醬油的,完全是本著“有便宜就蹭,沒便宜就撤”的原則來參與參與的。所以說諸葛亮根本沒指望東吳能怎樣,但是隻要東吳在那,並且站在自己這邊就足夠了。而實際情況也和諸葛亮想的一樣。

說了半天,蜀漢到底什麼水平?讀者朋友們稍安勿躁,且看下文。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我們的故事從諸葛亮第三次北伐開始,為什麼直接跳到第三次呢?因為前兩次曹魏方面的主角不是司馬懿,而是大司馬曹真。在成功抵禦蜀漢兩次北伐以後,曹真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反攻蜀漢的征程,結果很不理想,曹魏大軍在秦嶺迷路,並且又被連綿大雨澆了一個多月,無奈之下只好退兵,而曹真卻因為這次失利竟然鬱鬱而終。

於是司馬懿便扛起了抵禦蜀漢的大旗,成為曹魏方面雍涼兵團新的主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直接較量正式拉開序幕,所以我們的故事要從這裡開始。

諸葛亮一出場就成功的玩了一把聲東擊西,佯攻祁山,實則進攻上邽。當蜀軍出現在上邽城下時,上邽守將費曜天真的以為這是小股偷襲部隊便出城迎戰,當發現諸葛旌旗時,頓時嚇尿,狼狽的退回城內。而諸葛亮壓根沒把費曜之流放在眼裡,根本沒去攻城,而是羽扇一揮,收割上邽麥子。司馬懿聞知諸葛亮轉攻上邽之後,立刻命令部隊,放下輜重,輕裝急行支援上邽。

不得不說上邽的麥子真是多,蜀軍收割了兩天也沒有收割完。司馬懿軍隊的到來讓諸葛亮眼前一亮,命令軍隊準備迎戰,原來上邽也不是諸葛亮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消滅曹魏雍涼兵團。司馬懿立刻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命令軍隊堅守。無論蜀軍如何挑釁叫囂,魏軍就是不出來,因為司馬懿十分清楚,沒有輜重的輕裝部隊,絕對打不過裝備精良的蜀軍。蜀軍以步兵為主,且諸葛亮排兵佈陣變幻莫測,曠野對戰時優勢明顯。不得不嘆息,諸葛亮偏偏遇到的是司馬懿,換成他人可能已經上當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雙方僵持了近一個月,諸葛亮每每派人收個麥子,都會造到魏軍騎兵的突襲。諸葛亮知道,麥子不會再有了,司馬懿也不會再上當,加上魏軍輜重已經到位,無奈之下,諸葛亮選擇了退兵。司馬懿站在高處眺望蜀軍撤退,竟然井然有序,不由自主的佩服諸葛亮治軍嚴謹有方。

本來蜀軍將士以為可以收拾好東西回家了,誰知道魏軍卻追擊而來,這讓諸葛亮興奮了一下,蜀軍施展的機會來了。諸葛亮帶領,吳班、高翔以及收編的南蠻猛軍--無當飛軍,盡情展示蜀軍曠野作戰的戰鬥力,幾個回合將曹魏張郃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另外一路由魏延領軍,魏延一馬當先衝鋒陷陣,魏軍潰敗而逃。蜀軍此戰,大獲全勝,獲得戰利品無數。

那麼問題是,司馬懿為什麼要追擊諸葛亮?難道司馬懿“糊塗”了?

司馬懿要是這個時候就“糊塗”了,那還是司馬懿嗎?原因是司馬懿需要這樣的一次失敗來為自己樹立威信!他要讓將領們知道,司馬懿的戰略方針才是正確的,所以對於他司馬懿這次失敗是必要的。

司馬懿的主動出擊,讓諸葛亮放棄撤退,諸葛亮寄希望魏軍還會和自己對戰,沒想到司馬懿又是龜縮。因為有了上一次的失敗,這回沒人再敢質疑司馬懿。司馬懿這種“烏龜”打法確實讓諸葛亮很無奈也很惱火,然而更讓諸葛亮惱火的還是糧食問題。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其實蜀漢內部並非如《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所有人都緊密團結在諸葛亮身邊從無二心,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就不太情願完全服從諸葛亮的調遣,原因無非就是權力那點事。

諸葛亮前方負責北伐,李嚴負責後方供給,兩人也算是各有分工,但是明眼人一下就能看明白,北伐要是成功了諸葛亮肯定是頭功,所以李嚴自然不爽。當然李嚴不會也不敢因為自己的不爽就懈怠工作,只是連日大雨使得運糧工作艱難了很多。本來這個問題的性質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李嚴卻假造聖旨將諸葛亮大軍召回,這讓問題“變了質”。就這樣,諸葛亮撤軍返蜀。返蜀後,李嚴就被調查,然後被貶為庶人。

而司馬懿做了一個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派遣老將張郃領兵追擊諸葛亮。無數次的實戰經驗告訴大家,追擊諸葛亮必定沒有“好果子吃”,幾乎所有的魏軍將士都知道這個“鐵律”。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正在張郃猶豫之時,司馬懿淡定的說了一句:“張將軍敢違抗軍命?”寧死也“不敢”違抗軍命的老將軍,踏上了不歸路。本著“摟草打兔子”的心態而埋伏起來的王平,此時眼前一亮--莫非是張郃?!沒想到等來了“一條大魚”。隨著嗖的一聲,王平射出的箭矢正中張郃大腿動脈,張郃應聲墜馬,一代名將戰死沙場。諸葛連弩的巨大威力,使得沒有主將的魏軍瞬間全軍覆沒。這應該算是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最大勝利。

張郃絕對是死於司馬懿之手,司馬懿這麼做當然是為了排出異己,而張郃為什麼就不能跟司馬懿“穿一條褲子呢”?這是因為張郃是職業軍人,他的腦袋裡只有戰場上的勝利,而司馬懿是政客,他的腦子裡更多的是權力與人事上的勝利。道不同,怎能互相為謀呢?

不管怎麼說,蜀漢撤軍了,從結果上來說,曹魏雍涼兵團又一次成功抵禦了諸葛亮的“瘋狂”侵略,魏軍將士把酒言歡,就連司馬懿也多貪了幾杯,臉頰緋紅的司馬懿清楚的知道,諸葛亮還會捲土重來。不但如此,司馬懿料定諸葛亮不會選擇攻克要塞(前兩次北伐諸葛亮一個要塞也沒有攻克下來),一定會採用曠野決戰的戰略,那麼主攻的方向必然是沃野千里的關中地區。並且諸葛亮至少要用三年時間定充分地做好儲糧工作。也就是說司馬懿已經預料到諸葛亮下次北伐的線路和時間。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既然早有預料,那就著手準備,司馬懿方面主要有以下行動:

1、屯田。

關中盛產小麥,所以司馬懿鼓勵農民開荒種地,為了提升農業水平,司馬懿特地從洛陽請來小麥種植專家指導生產,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糧食是持久戰的基礎。

2、造裝備。

司馬懿建了兩個兵工廠,日夜兼程打造兵器和甲冑,裝備的質量和數量是戰場勝負的關鍵

蜀漢諸葛亮方面備戰工作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正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這次是準備打持久戰,不但積極屯田種糧,甚至在秦嶺開荒種地,而且諸葛亮繼續貫徹“科技興國”方針,在“木牛”之後又發明了“流馬”,這大大提升了蜀漢的運糧效率,後勤供給問題得以改善。在武器製造方面,蜀漢有鑄刀能人,此人名叫蒲元,據說他造的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絕對是神刀。

所以你看,蜀漢雖然國力不及曹魏,但是就軍事硬實力並沒有那麼大的差距,木牛流馬、井闌以及連弩神刀這些都是諸葛亮敢於積極北伐的“金剛鑽”。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時間剛好過了三年,公元234年2月,諸葛亮出兵斜古道再次北伐,這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是準備最充分的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得知蜀漢再次出兵的消息後,司馬懿立即召開會議,商議禦敵之策。司馬懿果斷判斷出諸葛亮的戰略意圖,蜀軍是要渡過渭水,向東經由武功直取長安啊,所以,司馬懿大膽決定“放棄”渭水這道天然屏障,過河背水駐防,在蜀軍翻越秦嶺之時,魏軍已經駐防完畢,以逸待勞。

並且司馬懿指出,如果諸葛亮率軍向東直取長安,形式則不容樂觀,如果諸葛亮選擇向西前往五丈原,那我方取勝指日可待。

剛剛跨越秦嶺的蜀軍不得不停下前進的步伐,不是因為他們太累,而是遇到了麻煩。司馬懿成功“猜出”自己的作戰意圖,著實讓諸葛亮很頭疼,諸葛亮暗自嘆息:“沒想到司馬懿竟然進步的這麼快。”當然諸葛亮也僅僅“頭疼”了一小會兒,毅然決定向西直奔五丈原!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看到蜀軍向西而去,魏軍諸將甚是高興,司馬懿強壓著興奮。突然此時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這個人就是郭淮,他指出:“蜀軍必定想要向西跨過沔水而攻擊北原,北原失守將斷絕我方與羌人的聯繫,羌人很可能投降蜀軍,為其所用。”

司馬懿這才意識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前往駐防。一切未出所料,結果是郭淮成功阻擊諸葛亮。諸葛亮再次將計就計來了一招聲東擊西,驅兵向西實則反攻陽遂,沒想到再次被郭淮識破,成功粉碎了諸葛亮的一切奇襲計劃。

諸葛亮奇襲不成,雙方進入僵持階段,一個月後因為雨季渭水暴漲,大水把蜀軍孟琰部“隔離”於大部隊之外。

司馬懿發現這一戰機,命令騎兵突襲,本以為這是“到手的鴨子”。誰知道孟琰部正是無當飛軍,戰鬥力極強,另外蜀漢大部隊也沒閒著,三國最強工程兵立即“出場”--架橋,沒用多久橋就架好了。

然後,將士們登橋放箭,諸葛連弩一頓放,魏軍死傷慘重。司馬懿見勢不妙,趕緊鳴金收兵,再也不出來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蜀軍每日“罵街”挑戰,魏軍就是堅守不出。諸葛亮為了激怒司馬懿,居然給司馬懿送去了一套美豔的女裝,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是對一個男人極大的侮辱,其程度不亞於戴綠帽子,應該說諸葛亮這招真的是太損了。曹魏軍營那些西北漢子哪能扛得住這個,紛紛要求與蜀軍決一死戰。當時情形十分危急,出戰魏軍中計必敗無疑,如果不戰,將領們如此暴躁很可能發生兵變。

危機時刻才顯出智者風範,司馬懿立刻召集眾將領開會,會議上司馬懿強烈譴責了諸葛亮的不恥行為,並強調“士可忍孰不可忍”,但是(這個但是才是司馬懿的本意)出兵前陛下一再囑咐要求堅守,所以出兵必須得得到陛下的許可才行,於是司馬懿當眾寫了份請戰書快馬加鞭送往都城。收到請戰書的曹叡會意一笑,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仲達這是遇到難題了。曹叡立即批覆“不準出兵”!並命辛毗持節仗趕赴前線制止出兵。拿到聖旨的司馬懿立刻告訴全軍:“陛下不準出兵,我也無能為力啊。”就這樣化解了這次危機。

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睿智與隱忍,很多時候忍耐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堅韌的大智慧。

然而表面上看這次危機被司馬懿巧妙的化於無形,但實際上司馬懿心裡恨透了諸葛亮,因為他已經“告訴”了皇帝,緊要關頭我司馬懿的能力還是差了一些,這的確讓司馬懿心頭隱隱作痛。

當姜維告訴諸葛亮這個消息後,瞬間便明白了司馬懿的“借力”之策,同時他也清楚與魏軍決戰於曠野幾乎已無可能。然而更讓諸葛亮感到絕望的是自己身體健康正每況愈下。果然,同年八月,為蜀漢操了一輩子心的諸葛亮,在交代完所有身後之事後,薨世於五丈原,享年54歲。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年齡誰大:正史告訴你諸葛亮司馬懿誰厲害

每每讀這段歷史,我都難以壓抑內心的激動,回想諸葛亮從躊躇滿志到壯志未酬的一生,後世之人怎能不為其慨嘆與扼腕?“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首《蜀相》道出了後世人們的心聲。

依照諸葛亮生前的部署,封鎖自己去世的消息,蜀軍井然有序的撤退著。當地百姓提供情報,諸葛亮已經薨世,但蜀軍還能如此整齊劃一,讓司馬懿猶豫了,最後為了穩妥,司馬懿錯過了這次消滅蜀軍的良機。所以後世流傳“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調侃:“這是因為我長於預測活人的事,不長於預測人的生死啊。”第二天,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稱讚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至此,三國時期最強者之間的對決以諸葛亮身死他鄉而告終,“笑”到最後的是司馬懿,而就戰爭而言,我認為還是諸葛亮佔了上峰。我們作為局外人來回顧整個故事,不得不嘆息諸葛亮遇上了司馬懿而壯志未酬,也嘆息司馬懿遇上了諸葛亮而忍辱負重,甚至“苟且偷生”。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其實正因對手的偉大而成了他們個人,如此一想,這豈不也是一件幸事?

謹以此文緬懷兩位歷史強人,在我的心裡他二人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