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1

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諸葛亮領大軍直逼祁山,曹魏派出了司馬懿對抗。諸葛亮首戰得利,於上邽東遇司馬大軍。

司馬懿採取堅守戰略,逼得諸葛亮退軍滷城。司馬懿一路追隨,兩軍遂於滷城相遇。關於滷城對峙的情節,歷史給出了兩個不同答案。

根據《晉書》的記載,司馬懿從沒有敗給諸葛亮,而是一戰以勝之。可是再看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2

《資治通鑑》中,張郃認為司馬懿應該停於上邽不動,然而既然來到了滷城,那麼祁山守軍知道援軍就在附近,必然能夠堅持。

此時若派出奇兵抄諸葛亮的後面,逼諸葛亮退兵,他認為司馬懿不該一路跟著蜀軍卻又不與其戰,這會令將士們失望。

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張郃自有他的道理。當時蜀軍佔據了地利,魏軍若與之正面衝突未必能佔到什麼便宜。因此基於這種情況,張郃的計策不給蜀軍以空隙,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不可謂不萬全。

3

然而司馬懿不聽,自顧自地命令大軍跟隨諸葛亮前進。諸葛亮到滷城後,換下了圍攻祁山的部隊,在滷城南北各修了一個營寨。

司馬懿也在滷城附近的山上安營紮寨,拒不出戰,與諸葛亮對峙。將士們見司馬懿一路跟著諸葛亮來到滷城,卻又堅守不出,都感到莫名其妙。

司馬懿見提議聲抱怨聲頻頻出現,實在煩躁加惱火。於是他想,好吧,你們要戰,我就成全你們。

4

司馬懿於是召集諸將,命令張郃攻打蜀軍南面的寨子作為牽制,自己則率主力從大路攻擊北寨。

諸葛亮一眼就看到司馬懿的伎倆,於是派出王平率領本部人馬堅守南寨,拖住張郃,然而派出魏延、高翔、吳班率領主力出戰司馬懿。

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兵種上,蜀軍都落於魏軍。然而諸葛亮此場戰爭卻安排得恰到好處。

5

果然,“魏兵大敗,漢人獲甲首三千,懿還保營”,而蜀國在此戰中所得是“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駑三千一百張”,這對於魏國來說是一場很大的敗仗。

有了這一次敗績後,司馬懿再也不敢輕易出戰了,而之前屢次請戰的將領也不敢再多講一句話了。此時司馬懿乖乖地回到他的營寨,等待諸葛亮糧盡兵退之際。

又過了一個月,從春天步入了夏日,諸葛亮出兵將近半年了,然而有木牛在,不怕糧草接應不上。可是這時諸葛亮卻明眼看著糧草越來越少,而後方卻還未運來。

6

就在諸葛亮為糧食擔憂時,參軍馬忠、督軍成籓受李嚴之命從漢中而來,並且帶來了諭旨,說由於大雨連天,運糧不繼,勸說諸葛亮撤軍。

諸葛亮一聽諭旨,大憂,心想此時正值大好局勢,卻要退兵返回,實在可惜。然而是後主的意思,不退則有欺君之嫌,兼之糧食的運輸又出了點問題,因此諸葛亮不得已之下只得放棄繼續北伐,領兵退回蜀國。

司馬懿終於還是讓自己等到了這個時機了。司馬懿立即派出張郃追擊,此時張郃又猶豫了,他認為“圍師必闕,歸師勿遏”。

7

然而司馬懿又不聽張郃勸告了,他要張郃出兵追擊。軍令之下,張郃也是無可奈何,只得領兵前往。

張郃領兵追到了木門道,木門道就是通過峽門運送木頭的路,是狹窄的小路。張郃作戰經驗豐富,到了這種地方,自然不會貿然而進。

張郃之死是司馬懿失策還是陰謀

他先派出了輕騎兵為首,自己帶大隊人馬隨後跟進。然而諸葛亮設伏兵也是經驗老到,一小隊騎兵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嗎?必須得等到大軍出現在他們視野之中時,他們才會開始行動。

蜀國伏兵見張郃大軍來至,立即舉起手中的弓箭,往魏軍軍隊萬箭齊射。忽然,一支弓箭往張郃右膝上一紮,一代名將就這樣走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