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發生在曹操進攻徐州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張飛、孫乾和劉備。原文如下: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劉岱、王忠行不上十餘里,一聲鼓響,張飛攔路大喝曰:“我哥哥忒沒分曉!捉住賊將如何又放了?”?得劉岱、王忠在馬上發顫。張飛睜眼挺槍趕來,背後一人飛馬大叫:“不得無禮!”視之,乃雲長也。劉岱、王忠方才放心。雲長曰:“既兄長放了,吾弟如何不遵法令?”飛曰:“今番放了,下次又來。”雲長曰:“待他再來,殺之未遲。”劉岱、王忠連聲告退曰:“便丞相誅我三族,也不來了。望將軍寬恕。”飛曰:“便是曹操自來,也殺他片甲不回!今番權且寄下兩顆頭!”劉岱、王忠抱頭鼠竄而去。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雲長、翼德回見玄德曰:“曹操必然復來。”孫乾謂玄德曰:“徐州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為掎角之勢,以防曹操。”玄德用其言,令雲長守下邳;甘、糜二夫人亦於下邳安置。甘夫人乃小沛人也,糜夫人乃糜竺之妹也。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守徐州。玄德與張飛屯小沛。劉岱、王忠回見曹操,具言劉備不反之事。操怒罵:“辱國之徒,留你何用!”喝令左右推出斬之。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忙於應付袁紹的進攻,無暇親征徐州,便派劉岱和王忠二人征討徐州。但劉岱和王忠能力不佳,很快便被張飛和關羽生擒。劉備釋放二人後,關羽和張飛認為曹操必將再度向徐州發動進攻。謀士孫乾獻策,劉關張三人分別守衛小沛和下邳等地,以抵禦曹操的進犯。沒過多久,曹操親自率部前來。劉備不敵,自身逃往冀州投奔袁紹,張飛落草,關羽和劉備的兩位夫人被俘。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今天要介紹的成語,是孫乾口中的“掎角之勢”, 意為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戰爭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態勢,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牽制敵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樑朝文》中的“皆侯景叛戾,虛相陷誘,指成提挈之舉,終無掎角之勢。”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小說中描述的劉岱、王忠征討徐州及兵敗的情節,是歷史的真實。《三國志•武帝紀》稱:“備之未東也,陰與董承等謀反,至下邳,遂殺徐州刺史車冑,舉兵屯沛。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三國志•先主傳》則稱:“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不過,小說中提到的孫乾獻出抵抗曹操之策卻並非是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故事。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至於說到作者為何要虛構孫乾獻策的這個情節,筆者認為主要還是為了對應第三十五回劉備“馬跳檀溪”後與司馬徽的對話。在這段對話中,劉備提到自己的班底時曾經說過:“備雖不才,文有孫乾、麋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其力。”司馬徽的迴應是:“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麋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司馬徽的意思很明顯,孫乾和麋竺都不是合格的謀士。


此人出了個餿主意,令劉備兵敗關羽被俘,遭司馬徽暗諷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孫乾獻出的這個計策。在面對曹操兵力數倍於己的強大壓力下,孫乾提出的既不是集劉、關、張、趙的四人之力堅守待援,也不是以運動戰的形式拖垮對手,採取的卻是分兵堅守幾個城池的主張。這樣既分散了原本就不多的兵力,也使得全軍喪失了機動性,結果很快被曹操逐個擊破,不僅使得劉備的兩位夫人落入曹操之手,就連關羽也不得不暫時依附曹操。從結果來看,孫乾出的無疑是個餿主意。難怪會遭到司馬徽的暗諷。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