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語:Bratislava;舊稱Prešporok、德語:Pressburg)是斯洛伐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積約367平方公里,人口為500,000人左右。布拉迪斯拉發位於斯洛伐克西南部,多瑙河的左畔,緊鄰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國邊境,是世界上唯一同時與兩個鄰國接壤的首都。

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共和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是該國總統府、國會和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文化中心,擁有數座大學、博物館、歌劇院、美術館以及其他重要的文化與教育機構。斯洛伐克許多大型商業與金融機構的總部也設在布拉迪斯拉發。

該市在歷史上曾經長期使用德語名稱普雷斯堡(Pressburg),而且曾經受到日耳曼、捷克、匈牙利、猶太和斯洛伐克等各種民族的強烈影響。 從1536年到1783年,該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匈牙利王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發擁有許多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的歷史人物,19世紀的斯洛伐克民族運動也以此為基地。

布拉迪斯拉發這個地名定名於1919年。在其歷史中,有許多來自不同語言的不同名稱。它最初見於記載的名稱,在10世紀的“Annales Iuvavenses”中,是Brezalauspurc。其它知名的名稱還有:德語:Pressburg 或者 Preßburg(中文譯為“普萊斯堡”,德國人仍在使用)、匈牙利語:Pozsony(中文譯為“波佐尼”,匈牙利人仍在使用。)、斯洛伐克語舊名稱: Prešporok。其他名稱還有:希臘語和拉丁語中的Istropolis(意為多瑙河之城)、捷克語:Prešpurk、法語:Presbourg、拉丁語:Posonium等。1919年以前的英語出版物也使用普萊斯堡這個名稱,今天仍然偶爾有時會用到。

這一地區已知最早的永久居民點開始於大約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期的線陶文化。大約公元前200年,凱爾特人 Boii部落建立了第一個重要的居民點,是一個防禦城鎮,並建立了一個造幣廠,製造的銀幣稱為biatec。這一地區從公元1世紀直到4世紀處於羅馬帝國的影響之下,構成其邊境防禦體系羅馬邊牆的一部分。羅馬人將葡萄栽培引進這一地區,從那時開始的釀酒傳統一直持續至今。

現代斯洛伐克人的祖先斯拉夫人在公元5到6世紀之間的民族大遷徙時期抵達這一地區。作為對受到阿瓦爾人攻擊的反應,當地斯拉夫人部落在一個法蘭克商人薩莫的領導下建立了薩莫帝國(623–658年),這是已知的第一個斯拉夫人的政治實體。在9世紀,布拉迪斯拉發城堡和德文城堡是斯拉夫人國家尼特拉侯國和大摩拉維亞的重要中心。關於該市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907年,記載大摩拉維亞在匈牙利人的攻擊下崩潰。

1948年2月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奪取政權以後,該市成為東方集團的一部分。該市範圍有所擴大,人口顯著增長,斯洛伐克人的比重也上升到90% 。在共產黨統治下,建造了風格統一的大型“樣板建築”高層住宅區,以及一些莊嚴的新建築,例如新橋和斯洛伐克廣播電臺總部,有時,這些建築破壞了該市的古老風光。

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後,華沙條約集團對該市進行了軍事佔領。不久之後,該市成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中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府。1988年,布拉迪斯拉發舉行了反對共產黨政權的燭光遊行。次年,該市又成為促成共產黨政權崩潰的天鵝絨革命最著名的中心之一

1993年天鵝絨分離之後,該市成為新成立的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在1990年代和21世紀初,該市經濟由於引進外資而迅速繁榮。該市也主辦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活動,包括喬治·沃克·布什與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的2005年斯洛伐克峰會。

布拉迪斯拉發坐落在斯洛伐克西南部的布拉迪斯拉發州,地處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邊境,是惟一一個同時與兩個國家接壤的首都。它和維也納同時也是歐洲距離第二近的首都。最近的為羅馬和梵蒂岡。它距離捷克共和國邊境只有62公里,距離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只有60公里。

該市面積為367.58平方公里,為斯洛伐克面積第2大的城市(僅次於Vysoké Tatry) 布拉迪斯拉發橫跨多瑙河兩岸,多瑙河從西向東南方穿越該市。多瑙河中游盆地就開始於布拉迪斯拉發西部的德文門。該市的其他河流還有:摩拉瓦河,構成該市的西北部邊界,在德文匯入多瑙河;小多瑙河;Vydrica河,在Karlova Ves匯入多瑙河。

喀爾巴阡山脈開始於境內的小喀爾巴阡山。Záhorie和多瑙河低地也延伸進入布拉迪斯拉發境內。該市的最低點為多瑙河水面,海拔126米;最高點是Devínska Kobyla,海拔514米。該市平均海拔高度為140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