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

數字貨幣的發展歷程人們常常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感覺,這種感覺似乎剛剛抵達皮膚又瞬間消失了。人們又會把這種感覺當成“錯覺”,誤以為會怎樣……貨幣發展至今,給人們也是這樣的感覺。有時候人們認為貨幣信用是一句客套玩笑,最終目的是抽乾所有人的家底兒;還有些人認為貨幣不等於錢,錢可以用來買東西,貨幣則不能;還有一種觀點更加奇葩,貨幣根本就不應該由央行制訂發行,因為它違背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公平原則!

婆說婆有理,王婆賣瓜自當也說自家的瓜甜。不過社會依舊還在發展,人們對物質、精神的追求也越來越豐富。以消費而言:古人的消費很單一,僅僅是吃穿而已;而現代人則把消費重心放在提高生活品位上。因此單一的支付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和人類的需求,多種支付方式和多種貨幣形式並存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數字貨幣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並不令人意外。換句話說,它可能僅僅是科技革命後的一個小小發明,其他的、具有劃時代的偉大發明還有更多,比如計算機、互聯網、高鐵、航天器、智能芯片等。

人類社會也由奴隸制發展至現在的資本主義制。“權力”在一點一點的消逝,“資本”在一點一點的累加,貨幣作為資本的代名詞,它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權力機構的瓦解,也意味著人正朝著“自由”的道路上奔馳。那麼數字貨幣來了,它赤裸裸的、毫無約束,或者它更像是“網絡病毒”一般來去自由的穿行在虛擬世界裡。它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可以是一個人的名字,也可以是一個公司的名字……貿易自由化讓數字貨幣有了用武之力,自由化的數字貨幣似乎也有打破傳統貨幣壟斷的趨勢。

追溯數字貨幣的歷史,首先要來到1982年。還是那個研究密碼學的瘋子大衛喬姆,他率先提出將密碼與支付系統結合起來。經過八年抗戰,1990年,密碼學現金系統“ecash”終於出現了。當然這還僅僅是個雛形,或者僅僅是“數字範疇”而與數字貨幣無關。

1998年,衛戴發表一篇關於“分佈式電子現金系統”,這個東西簡稱“b-錢”。與此同時,尼克薩博也發明出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更先進了,名曰“比特金”。當然比特金與比特幣還有著天壤之比,但是比特金似乎已經是比特幣的祖宗,電子貨幣的形態已經出現。

匆匆又過了十年,可謂十年磨一劍啊!日本人中本聰在2008年在一個隱祕的密碼學討論組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電子貨幣”的文章,這篇文章闡述:這種貨幣來自中本聰的一種算法,不需要經過那些一本正經卻想要毀掉世界的銀行家的批准。這種貨幣是公開的,而且數量可控,不會因為“超發”而引發貨幣貶值、黃金上漲,似乎還可以避免金融犯罪……中本聰的想法最初並未引起軒然大波,數字貨幣似乎還在等待屬於它的春天。

2009年元旦剛過,中本聰將理論落實到實踐,成立了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這個也就是後來常說的“開源代碼”!中本聰從創世區塊中挖得50枚比特幣,隨後他還在裡面留下一句話:當時正是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緩解銀行危機的時刻。當然這句話說中本聰對舊日貨幣體系的冷嘲熱諷,在他看來數字貨幣才能解開銀行危機這道難題。

除了中本聰,還有一些人開始對電子貨幣感興趣,比如英國碼農加文安德烈森,他利用業餘時間創辦了一個“比特水龍頭”網站,而且還花了50美元買了10000個比特幣。美國的一位碼農拉斯勒,為了測試比特幣的實際價值,隨後用10000比特幣買了兩塊披薩。除此之外,一些電子貨幣的擁躉者紛紛開始嘗試用比特幣進行結算。隨著“挖礦”的礦工越來越多,許多人也開始懷疑中本聰並非只是一個人,或許是一個“智囊團”組成的神祕組織。

不久之後,一個美國製片人布魯斯瓦格納在“OnlyoneTV”的網絡直播室內開了一檔名曰“比特幣秀”的欄目。按理說,這類欄目大多是以諷刺、挖苦為主,但是這個“show”卻成了宣傳比特幣的大喇叭。其實布魯斯瓦格納是個不折不扣的比特幣粉絲,他曾視比特幣為“信仰”,還曾公開表達:“比特幣愛好者就像福音傳播者,他們看到了這項技術的魅力,這是一場巨大的運動,或者稱之為一種宗教信仰也不為過。在論壇上,你會看到這種精神,與自我無關,大家都在為改良比特幣而努力。”

比特幣在2010年的夏天開始逐漸走俏,網站交易量大大增加,比特幣幣值也由最初的12美分漲到36美分。那些早起投資比特幣的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身價開始瘋狂的、翻著倍的往上遞增。2011年初,比特幣幾乎與美元等價。但是這樣的比特幣還不算變態,又過了一段時間,1比特幣甚至可以兌換27美金。據說美國田納西有一個超級粉絲,他擁有37.1萬比特幣,換算下來竟然超過了1000萬美金……當然這樣的峰值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比特幣而後陷入了“網絡洗錢”的罪名而如過山車般經歷了暴跌。有人說:比特幣的波動範圍超過了珠穆朗瑪峰和馬裡亞納海溝垂直海拔!

當然比特幣只是電子貨幣的一種,同樣也是目前為止最有代表性的電子貨幣。從某種程度上講,比特幣就是電子貨幣。隨著社會關注度的提升,比特幣似乎越來越流行起來。“礦工”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隨之從中賺取的錢也越來越少。更加令人悲哀的是,比特幣並未得到政府的“招安”,反而成了互聯網“投機”的代名詞。

如果大家認為“比特幣的生涯就要結束了,數字貨幣也已經危在旦夕”的話,那顯然有些太過悲觀了!因為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有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就像喬治史蒂芬森一樣,恐怕他想象不到如今的高鐵與他的蒸汽火車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或許當數字貨幣被正式“招安”的那一天,我們也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